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反转人生 >

第749部分

反转人生-第749部分

小说: 反转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会成功,也有可能不会在我的任期内完成,可能我刚下台,我的继任者上台的时候,就完成了,这样功绩就会被算到我的继任者头上?

那你说这样的事情,谁还愿意去做?

所以当咱们不明就里的时候,往往会觉得和日本德国的差距,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可是等详细的了解了咱们和他们的差距之后,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隔得也不过就是一层窗户纸而已,可是这层薄薄的窗户纸,却偏偏没人愿意去捅破…

大型国营工厂不去干,小的私营工厂就更不会去去做了,毕竟他们没那个财力…

这些过往现在想起来,李逸帆还会觉得真正的心痛,而这辈子,他要做的就是这个捅破窗户纸的人。

王部长和沈局长,虽然也算是了高铁用特殊钢的人,可是他们却并不如李逸帆了解的这么详细。

这些资料其实都是上辈子,李逸帆去日本剽窃资料的时候,才了解的,不过当时因为一些感慨,他才记忆的特别深刻。

这些技术,他手上虽然没有,可是要从日本搞过来,却也并不难,现在他的钢铁厂,还不过是草创阶段,可是却并不妨碍他在王部长和沈局长面前大吹特吹。

这么一番吹出来,立马他在王部长和沈局长的眼里,就提升到了特殊钢冶炼专家的地位。

果然不愧是京师大学的高材生哈,这说起什么来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以前他们就是知道,日本人的特殊钢,比国内的特殊钢好,适合做高铁的车轮,轴承什么的。

可是人家的特殊钢,具体比咱们国内的特殊钢好在哪里,为什么会比咱们国内的好,还有咱们国内如果按照他们的手法生产,到底要花多少钱,用多长的周期,并不了解。

可是现在听李逸帆这么一说,感情也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而已,只要对工艺工序进行改进,咱们就也能生产出和日本人一样的车轮用钢,和轴承钢啊?

这下子王部长和沈局长就更高兴了,毕竟如果能够搞的定这些的话,那么他们今后在和外国人谈判的时候,就少了一个被那帮老外掣肘的地方。

而且使用国产的产品,这成本上可要比从国外进口降低不少,到时候这也能算得上是他们的绝对功绩之一啊!

“小李,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你们的工厂了,怎么样?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样品来给我们看看?”

王部长当场就拍板了,他本来就是个雷厉风行的人,干什么事情都不喜欢拖泥带水。

而李逸帆这边,当然要适当的打太极。

“王伯伯,你也知道,我们是刚进入到这个领域,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瞄准的是建筑用的特殊钢,主要经营的方向是防腐蚀,耐锈的一些高强度钢,之前没想过要做铁路部的生意。所以这关于轴承钢和车轮钢的技术方面,我们虽然有储备,可是还没打算这么早拿出来。如果要生产出来的话,生产线要做调整,工艺工序也需要调整,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他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就连王部长这样的老油条都给他忽悠住了,就连杨玉河也不能不对他是刮目相看。

“哈哈,这个我们了解,不着急,反正最近三年之内,只要你能够搞出来你所说的那个级别的样品,你可以随时来京城找你王伯伯…”

981章 西太平洋集团

王部长,可是被李逸帆的这一番美好描述给迷惑住了,甚至李逸帆的讲解,让他突然有了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现在的他还是铁路部的副部长而已,而现在他明年换届之后,担任铁路部部长的事情,已经是内定下来的妥妥的了。

他是个和以往的个级别的部长不一样的人,以往的个级别的部长,大多都是红色世家出身,祖辈上要么是开国元勋,要么就是铁路部的创始人之一,再不济之前也是在铁路部身居高位的人的子弟。

而他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寒门子弟出身,最早的时候,就是一个铁路养护工人,后来要不是因为娶了个好老婆也就完全没有他的今天。

而最关键的是,现在他的老岳丈已经是去了,今后再也不能给他提供更多的帮助了,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看来,他到了铁路部部长这个位置上,也就是到顶了,将来绝对没有可能更进一步了。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自己却并不这样想,他今年才五十多岁,再过十年,是要保养得到,也不过才六十多岁的年纪而已。

而这个年纪,在这个喜欢老人政治的国度里,尤其是对于高层而言,不过是正当年而已。

如果他要是能够在这十年之间,做出那么一点成绩,不,应该是一大把的成绩的话,将来自己入住中枢,不说去拼九大长老里面的位置,但是最起码进入到二十五位说的上话的委员的位列。应该不是不可能的吧?

只要能够到这二十五位委员里混迹一圈。那他就真的到了比他原来的老岳父还要高的高度了。甚至可以从一个后来者的角度,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家了。

对于这样的前景,他是非常渴望的,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他要在他在位的十年时间里,做好了高铁这件事。

现在他还没上位,而高铁的计划也不过是在谋划当中而已,可是就是这时候。这个突然间出现的李逸帆,就已经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你说他如何能不高兴。

这高铁用的轴承,车轮,还有弹簧,别看和那些什么集成系统比起来,好像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正是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却也正是最难的东西。

之前他考察了宝钢,鞍钢。可是他们的产品都不合格,他还专门问过宝钢和鞍钢里。负责冶炼特殊球墨铸铁的工程师,如何才能够达到人家日本或者西欧的水平。

可是那些个所谓的专家工程师,却是支支吾吾的说不出来,问道后来,那帮人还不高兴了,最后有些资历够老的还真敢给他甩脸色。

没把发,谁让钢铁系统也是一个不弱于他们铁路部门的大系统呢?

而且他们铁路部门充其量不过就是他们的一个大用户而已,用量还不如华国船舶,和建筑行业,所以人家完全没有必要专门为了你,就去加大力度去搞什么更难的球墨铸铁。

可是如果要是为了这车轮和弹簧,或者是轴承,专门去向外国人购买,这又很有可能会在今后的高铁技术转让方面,被那帮外国佬卡着脖子,这也正是王部长所担心的问题之一。

还好今天这个意外出现的少年,算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王部长很高兴,而另外一边的沈局长也是一样的高兴,如果不是李逸帆之前说,他们家的那个钢铁企业,现在还没调整好,估计他现在都忍不住想要过去他们的钢铁厂里参看一番了。

要知道如果李逸帆家的钢铁厂如果真的能够生产出,符合高铁标准的车轮,轴承和弹簧的话,收益最大的无疑是他沈局长了。

铁路系统一个规模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里,包括客运段,货运段,和制造段。

客运和货运什么之类的就不说了,光是这制造段就分成好几个部门,其中最顶尖的就要数南车和北车。

而这两部分制造部门,一直都是不太对路,毕竟上面选用了谁家的产品,谁就能吃肉,所以两边就属于是竞争关系。

现在南边的南车集团,在秘密的和法国的阿尔斯通合作,说要搞什么华国之星的消息,他不是不知道。

而北车这边,因为历年来被上面的打压,现在技术上已经是比南车集团大大的落后了,尤其是在火车机头的研发制造方面。

以前在北三省这边,吉省省会是负责制造车厢的,而黑省的哈尔市,和北省的滨城是负责制造机头的,可是那是内燃机时候的事情。

而南方的南车,可是要在技术上比咱们这边领先不少,毕竟南方的经济比咱们发达,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南方的几个铁路局都更有钱,在往南车的投入,人家也更舍得。

可是北边这边就差得多了,而且北面的这些铁路局,关系更错综复杂,人员臃肿,抱着什么心思的人都有,不给你扯后腿就不错了。

所以在高铁研发这一块,这沈局长一直是没什么底气,但是如果对面这少年真的能够搞出来高铁专用车轮,轴承,弹簧的话,那他们北车集团这边,可就是要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了。

到时候王部长,上位之后,在在政策上对北车集团这边倾斜一点,嘿嘿,那北车集团这边只要业绩以出来,那可就都和他沈局长有关。

毕竟北车虽然和他们省城铁路局好像是不搭界,可是这关系可是错综复杂的很,毕竟北车北三省或者几家制造企业,可都是在他的辖区范围之内的…

王部长和沈局长这么一高兴,就有点喝高了,最后结局要结束的时候,就连李逸帆都被他们俩是联手灌了不少酒。

还好李逸帆也是酒精考验的战士并没有直接被灌倒,酒席结束了之后,王部长和社局长的秘书,从包厢外面走了进来,把这两位给扶起身,然后扶着送回去。

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李逸帆的心神有点恍惚,能够和这样级别的人物一起吃饭喝酒,最后还把这两位给灌倒,这要是上辈子,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杨玉河也喝的有点多了,李逸帆也喝酒了,所以他干脆不开车,而是选择给杨玉河这次带来的司机打了个电话,把他人给叫过来,让他负责送自己和杨玉河回家。

把杨玉河送回了省城招待所,就在杨玉河下车的时候,他又转过头叮嘱了李逸帆一句,关于范琼芳的事情,就不要操之过急了,等一段时间再说。

李逸帆当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于是就点头和他告辞了。

杨玉河的司机,又把他送回到了他下榻的酒店,李逸帆连夜又把范军意叫了过来,叮嘱他这件事先不要搞了,等张先义从韩国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就先把这些证据,交到自己手里再说。

看着他的神情,范军意就知道他肯定是已经另有想法了,再一想反正上面也没有下达指令,让他现在彻查这条消息,那就不如顺水推舟,交给李逸帆来处理好了。

……

靳祥云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虽然才是早上九点多,可是他已经有点着力不安的感觉了,不过这次不是因为其他的情绪,而是完全的出自于兴奋。

今天中午,西太平洋集团的人就要到了,这帮人的到来,对他而言,可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现在齐满天因为杨荣的事情,闹得焦头烂额,已经没心思来抓什么省内的经济建设了,而是把这一摊子的事情,都交给了他。

而这可算得上是他独自掌勺之后的第一锅菜,这一锅菜,一定要做的色香味俱全,一定要做出成绩,给那帮人看看,没了齐满天,他靳祥云也一样是一个有能力的干将!

不就是招商引资吗?你看看,你们都招来的是些什么玩意?什么马来,香江的商人,也能算作是外商?

那帮家伙,一个个耀武扬威,可是要谈起投资的时候,一个个那个小气,规模大一点也不过就是投资个千把万而已。

这价码要是几年前,也许还能换个市长什么的接见一下,可是现在你在看看,谁还鸟他们?

这次来的这西太平洋投资集团的人可不一样,这可是正宗的美国人,代表的是美国财团,而且之前人家和他已经打招呼了,这次人家要对整个北省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考察,投资方面也是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