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1131部分

财色-第1131部分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无病要求夏东海的新丝路娱乐公司对于韩剧流行因素进行过分析,还是得出了一些结论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是,韩流的形成,居然是跟这一次东南亚金融危机有所关联的。
    亚洲金融风暴对韩国的影响,除了经济的下滑,还有失业率的飞飙。由此造成的结果之一就是,作家可以不用有太多的压力,可以安心的在家写作,而由于事业和经济不景气在家赋闲的观众们也给需要消磨时间的影视文化也增加了动力,因此韩国电视剧的发展可以说是经济下挫时韩国影视文化的温床。
    尤其是近两年,以流行音乐、电玩产业、服饰、餐饮、动画、影视为主要载体的韩流旋风更是席卷了整个东南亚,韩剧作为韩流当之无愧的主力军,已经渐渐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HOT、神话、东方神起、SuperJunior等以青春劲帅为主要特征的偶像组合此起彼伏,以三星、LG为品牌代表的手机在大陆久盛不衰,韩版服饰成为新一代女性追求潮流的象征,韩国泡菜更是成为泡菜一族的佼佼者,就连以前闻所未闻的紫菜包饭、韩国拌饭也因人们争先恐后的向往而染上了新潮的色彩。
    亚洲金融风暴袭击韩国时,使韩国娱乐遭受了沉重打击。再加上,韩国由于版图有限,人口稀少,国内市场的开放潜力也就相对薄弱,于是韩国娱乐产业不得不将眼光转向周边国家,将经济侧重点从以信息技术产业拯救韩国经济转向以文化产业振兴韩国经济。
    韩国周边的国家,日本自身的娱乐体系发达,港台也是娱乐艺人密集的地方,而大陆本土的娱乐市场因为历史的原因,则显得极度薄弱,基本上是抓到盘子里面都是菜,根本就没有什么挑不挑的,于是韩国娱乐产业就将主攻方向定位于中国内地。
    自从韩剧在央视打开了缺口,从一九九七年央视二套播放《爱情是什么》以来,这一趋势就越发不可阻挡了,紧接着先后播出了《初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看了又看》、《人鱼小姐》、《黄手帕》等韩剧,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应,海外剧场几乎成为韩剧的专场。
    以韩国影视产业带动的韩国服饰、餐饮、音乐、电玩、综艺娱乐并与之相结合共同掀起了韩流在中国大陆的热潮。
    中国和韩国的文化交自春秋时期即开始,到唐代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传入韩国,《论语》、《孟子》、《春秋》、《尚书》等等成为他们提高自身修养的儒家经典,这种以儒教的八德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在韩国被代代传承下来,且保存完好度甚至令我们本土人士惊讶。
    反观传统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成分,自明以后就越来越少了,再加上“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和“文革”的十年浩劫,反封建树立新思想的同时,也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遭受严重打击,儒家文化的地位一落千丈,经典书籍被当作封建糟粕弃之不顾。
    于是今日,儒家文化到国外转了一圈后又被韩国反销售给我们,并且销售过程一帆风顺、畅通无阻。中国观众之所以那么容易接受韩剧,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基于儒家文化思想的共同心理基础。由于lun理道德标准相似,在相同的道德要求下,观众被剧作打动的可能性就变大了。
    与之相对的中国文化市场就显得缺乏生气、千篇一律。
    历史剧表现的永远都是皇室子弟为争夺王位而不惜兄弟相残,后宫妃子为争宠、争后位而勾心斗角,家庭剧则永远是冲突连连,就若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一般,永远的二元对立。
    情感剧上,前几年的琼瑶泪水剧之风吹走之后,情感剧场像失了主心骨一样,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现今的国产情感剧充斥着色与欲,一夜*、第三者成为剧中必备因素。无论是历史剧、家庭剧还是情感剧大多演绎的是现实的残酷、命运的艰辛,就是喜剧也只能是饱尝辛酸与艰辛之后,满含泪水的笑脸。就在诠释现实、教育观众的同时,也给他们以无形的生活压力,难以实现影视娱乐是为了放松、消遣的真正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以轻松活泼、温情时尚为主要特征的韩剧就成为观众的首选,韩剧现象由此产生,便不足为奇了。
    而且韩剧在制作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边写、边拍、边演、自产自销,演员戏份多少,故事剧情长短,故事结局如何全部都通过投票活动由群众意见来定。
    一般而言,韩国影视制作公司在完成了一部新电视剧策划方案后,并不立即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而是首先寻找收视率高的电视台,韩国三大电视公司MBC、KBS、SBS,得到其中任何一家认可后,编剧方着手写故事梗概和前几集的剧本,开拍前不需写出全部剧本,甚至连故事梗概也不需写全,这就避免了因剧作不被采纳而做无用功的可能性。
    例如,一般情况下,事先写出十集左右的故事梗概和四到六集的剧本,开播前一般会制作四到六集的完成片。此后就是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摄,一边播出。
    当电视剧拍出几集后,编剧会通过座谈的形式和观众展开讨论,或者建立电视剧的官方网站,让观众及时反馈意见。以观众喜欢度来增加或减少演员的戏份,演员人气高、受欢迎,就增加他的戏份,反之,则减少他的戏份。
    有时,在编剧将分剧提纲和前几集的分集剧本写出来之后,也会让观众投票选定最合适担当剧中角色的男女演员。
    另外,电视剧的集数也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由收视率的高低来决定。收视率高的电视剧可不断拉长,收视率低的则草草收场。
    还有就是剧作人员会根据观众的反馈意见,应观众的要求,适当地调整故事情节的发展方向,人物生死命运,根据观众的意愿来确定故事结局。比如说在一部片中,关于男主人公的命运,原来是死于一场车祸,但大多数观众不能接受这个悲惨的结局,要求编剧复活男主人公,于是编剧让男主人公以另一个人物的身份死而复生,以失忆的方式重新回到剧中,继续情节的发展,没想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于韩国电视剧采用的是边写边拍边播的“现写现卖”的自产自销的方式,编剧由最初的拟定提纲和编写前几集分集剧本到根据观众的意见反馈续写剧本,适时调整故事发展方向以最大限度的迎合观众。编剧的全程参与,也是韩剧受欢迎的一大重要因素。
    范无病和夏东海等人就这种韩流韩剧现象进行过深入的讨论之后,就认为自己也需要做点儿什么,否则国内的荧屏可就都被棒子剧给垄断了,泱泱上国,可就颜面扫地了。
    不过范无病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都市大片,以及家庭生活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适时推出自己的奇幻大片。
    “奇幻大片?”夏东海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还是有点儿错愕的,没错儿,就是错愕的感觉。





    正文 第七百八十九章 打造盖世英雄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5…6 15:57:19 本章字数:5418

    奇幻大片这个概念。目前还并没有兴起,但是此时在文学领域当中,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历史架空类小说,比如说黄易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等,至于说他的《大剑师传奇》、《星际浪子》之类的小说虽然也比较好看,但是腰部以下的描写太多,难入上乘。
    类似于此的小说也有不少,只不过原创文学的土壤尚未培育成熟,网络支付的方式也不尽如人意,再加上盗版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原创作者们的出路,只在于在网络上展现一下自我存在,赚点儿名气,或者转而投奔繁体出版市场。
    毕竟在这个时期,国内的简体出版市场对于这些原创文学仍持排斥的态度,但是盗版市场的书商们都是比较能够与时俱进,基本上比较好的作品都可以在地摊上买到,当然了,这个收益是与作者无关的。
    范无病显然是希望拍摄一系列的奇幻或者历史架空巨制,在国内引起一轮新的收视热潮。
    暂时的目标,他圈定到了黄易的《寻秦记》上。之所以选择这一部大片,主要就是考虑到其中的神怪因素可以忽略不计,只不过是一个穿越之后的个人英雄主义展示而已,应该是可以适应大多数人的口味儿的。
    而至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对于后来港版的《寻秦记》实在是有些倒胃口,港版《寻秦记》里面的实删节在太多,总让人觉得整部剧像是被阉割了一般,缺乏大气和历史的凝重感。
    别的不说,仅以剧中对乌延芳角色的处理,就让人看了郁闷,这位赵国第一美女和第一有钱女,清水出芙蓉,灵气逼人,都说女人是男人通向成功的桥梁,乌廷芳就起到了这个作用,让项少龙在乌家快速建立地位和打击对手,还使乌家成了项少龙最大的后盾,不过就算没有乌廷芳,项少龙也会娶别的乌廷芳,这个是必须的。
    在那个年代,项少龙必须有个财团的支持,可以有个依靠。乌家,可以说是项少龙的避风港。虽然,当初项少龙从连晋身边夺过乌廷芳的确是抱着很强的功利性,但这夫妻俩的婚后生活也不可谓不美满。
    乌廷芳纵然做女儿家时有点刁蛮任性,还曾盲目迷恋过白马王子连晋,但是当被项少龙拐到手后。就逐渐成长为温柔体贴的大家闺秀,贤妻良母,一心一意的为夫君着想。
    比起港版《寻秦记》中那个通篇都在离家出走饱受磨难,除了添乱之外完全没有发挥一点自身功用的可怜女子,范无病觉得还是更喜欢这个没经历过什么风浪,一直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始终如一的提供一个坚实可靠大后方给丈夫的小娇妻。
    至于其他女性角色和剧中主要角色的演绎,港版《寻秦记》也是一无是处,真可以说是完全糟蹋了一部优秀的娱乐小说,总而言之,范无病认为港剧演一演都市肥皂剧还是比较胜任的,但是要拍摄这种展现浩大场面的历史架空场面时,就没有那种底蕴和实力了。
    就如在很多部古装戏当中,港剧都缺乏那种宏大的场面和气势,而演员们在演绎那种帝王将相的时候,也显得功底薄弱,完全就没有丝毫的王八之气,脸谱也是格式化的,一看就知道好人坏人,至于战争的场面更是可怜巴巴,十来个人七八条枪就能完成一场大战。实在是看了让人倒胃口。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很多制作都变成了内地和港台合作了,实在是他们虽有不错的偶像演员,但是却缺乏放眼全局的眼光,以及可以实现剧中场景的实力,毕竟这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和丰厚的市场回报来支持,但是在香港这个小地方,显然是难以达成这个愿望。
    “要拍就拍大制作!”范无病对夏东海曾经说过,“总体而言,中国人还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所以才会有那种说法,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窝儿虫,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热血一点儿,漏*点一点儿,场面弄得大一点儿,绝对不会有错儿。”
    “这样的话,投资要增加的可就不是一点点儿了——”夏东海挠着头说道。
    虽然说新丝路娱乐公司目前在业内也算是很有实力和影响力的大公司,但是在电视剧制作上还没有拿出什么太有力的作品来,目前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