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749部分

财色-第749部分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文 第三百四十八章 家电连锁超市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1…10 22:27:57 本章字数:3648

      
    无病答应手下的那些地皮很多,在京城这边儿也有两地皮。
    在落实了那批捐赠的电脑的用途之后,范无病就带着人去看京城的那两块儿地皮。
    应该说,这些邪教分子们在京城里面的投入还试比较大的,这两块儿地皮的位置虽然不同,但都是在人烟稠密的所在,交通便利,商贸发达,估计原先他们拿地的价格也不低,这回算是白白地便宜了范无病了。
    虽然说现在是免费用三年,然后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继续开发,但是现在范无病一过去之后,就打定了主意,这个地皮是一定要拿下来的,就算是价钱高一点儿也无所谓,毕竟这两块儿地的面积加在一起大概能有八千平米了,中间就是隔着一堵墙,一旦打通了重新开发一下,干什么不能发财呢?
    “这个地方是不错,就是分水差了一点儿。”范无病当着陪同他过来看地的政府官员们随便说了两句。
    几位地方官员们都有点儿不自在,心说这种地方如果不是邪教分子占用了,现在有点儿敏感的话,哪里能够轮到你来接收?真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要卖乖啊!
    范无病一眼就看出来他们心里面的盘算,于是便说道,“你们也不用不相信,假如这里真是风水宝地的话,也不会把自己主人给克死了,风水的问题,一般人根本体会不到。”
    众人倒也不好跟范无病在这个问题上面斗嘴,于是哼哼哈哈地就应付过去了。
    “范总,你计划用这块儿地做什么?”有人问道。
    范无病看了看地方,然后就挠了挠头道,“看看再说吧,反正不能白白地闲着就是了,先把这块儿地方仔细收拾一下,然后再决定作为什么用途。”
    他对这块儿地皮已经有了基本看法。就是建设成为一家大型地家电超市。
    之前范无病就有过这方面地设想。此时看到了这块儿地皮。才彻底打定了主意。决心要将大型家电连锁超市给引进来。带给京城人一个全新地感受。
    如今范无病地手底下有国内最先进地物流队伍。也有最先进地商业管理团队。更有最先进地软件管理系统。还有独步天下地全球卫星通讯系统和资源卫星。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家覆盖全国甚至超出国内范畴地连锁企业来。
    现在范无病已经不太注重新资源地开发了。他更注重将现有地各种资源充分地调动起来。发挥其作用。为公司带来最大化地利润。提高利润地附加值。
    范无病之所以会想到打造家电超市。还是受了苏宁电器地发展模式地启发。认为现在已经到了家电业快速发展地时期。自己应该果断进场分一杯羹了。
    想要进军家电零售业。就不能不提到苏宁电器。
    这家成立于一九九零年的苏宁电器集团,当年不过就是一个临街的小店铺而已。
    苏宁电器的老板张近东本来有着那个时代大多数人一样的生活轨迹,大学一毕业就分配到南京鼓楼区一家区属企业工作,虽然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十多元,但总算有了铁饭碗。不过他显然不能够满足于这种混日子过活的生活,他开始在工作之余承揽一些空调安装地工程,在几年内就攒下了十万元的资本。
    一九九零年,他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辞职下海,在当时南京的闹市区租下一个面积两百平米的两层小楼,成立了一家专营空调批发的小公司苏宁交家电。苏即江苏,宁是南京的简称。
    当时还算是奢侈品的空调可谓暴利,张近东抓住这个机会,下海第一年就做了六千万元的销售额,那年他二十八岁。不过这个半路杀入空调业的毛头小伙儿却成了当时南京几大国有商场眼中地另类。
    一九九三年,南京八大商场联合向苏宁发难,如果哪家空调厂供货给苏宁,就要全面封杀该品牌。但是苏宁电器没有被打倒,不仅没有被打倒,当年的空调销售额还达到了三亿元。一九九四年,更是把销售额做到了五点六亿元,也正是从那之后,张近东带领着苏宁凭借平价优势一跃而成为国内最大的空调经销商,这把交椅就再也没有让出来。
    范无病很欣赏苏宁的模式,但是也要看到,苏宁的模式应该还是尤其特殊地历史原因所造就的,当时地国内电器市场,还是以国营大商场为主,但是众所周知,国营企业的负担是很沉重地,尽管当时家电零售业属于暴利,但是国营企业所背负的负担足以让这种暴利摊薄,无论是退休工人还
    意外支出,都是无法摆脱地。
    而作为私营企业的苏宁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是年轻化的,老板年轻,员工同样年轻,企业更年轻,一个没有负担的企业,要专心发展做事业是非常容易的。
    因此在当年的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年轻人搞起来的,短短几年之内就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成功人士,但是也要看到这些企业的生存期就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坚持下来了,有的渐渐地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不再闻声。
    创办并发展壮大一家企业容易,但是如何将它延续下来,成为一家长盛不衰的百年老店,就非常困难了,就好像全聚德仅仅做烤鸭,就能够代代相传,显然这其中是有一些特殊的原因的。
    而苏宁的一句口号就是,服务时我们的唯一产品。
    能够准确地将自己定位,并将之做到极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范无病也希望自己的企业可以做成这样,至少是把即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的家电连锁超市做成这样的企业,那就很令人欣慰了。
    苏宁企业的管理理念就是制度重于权力,同事重于亲朋。
    有令不行,令行不止,员工缺乏执行力,是众多企业老板和高阶管理者最为头痛的问题。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思想,权大于法的文化惯性,可谓无处不在。
    制度制定者公然蔑视制度的权威,可是无人敢于主张违规者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不合理的制度,员工也只有敢怒不敢言,制度的合理性成为制度致命的软肋。受制于制度的员工,基于不平衡心态,对于制度所持有的逆反心理,以及不惜违反制度却试图逃避惩罚的侥幸心理,是企业内部制度建设的最大难题。
    虽然说制度重于权力在大多数人看来,无非也是一句口号。然而,在苏宁电器企业文化的实践过程中,却不是人们想当然的那样。
    苏宁电器任何企业内部制度的出台,都要经过三次以上自下而上的建议征集和反复论证,才最终形成制度文本。同大多数企业内部制度执行的周期和制度变换仅仅由个别人在文字方面修修补补不同,苏宁电器的内部管理制度在公布起,就规定了制度本身具有随着市场、企业的发展变化而更改的必要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度重于权力将不再是一句口号。
    同样全员管理的思想,在苏宁电器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
    比如说苏宁电器的大厦一名保洁阿姨,可以制止苏宁电器某高阶领导将饭粒洒落在地上的行为,而那位高阶人士就必须连连道歉,这也充分反映了制度重于权力在苏宁电器的实践。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苏宁电器里听不到称兄道弟、师傅徒弟、大哥大姐的称谓,相反称呼姓名和职务的现象则是最普遍的。但是恰恰是在兄弟哥哥漫天飞的企业里面,却看到林林种种的裙带关系和不同团体的你争我斗企业内耗。在苏宁电器中,以姓名或职务作为开端的沟通,充分张扬了人我平等,彼此尊重的合作精神,同甜蜜的称谓背后太多的思量所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截然不同,也让人看到了一种制度重于权力,团队至上的平等、协作、尊重的同事关系。
    范无病一向是很重视企业文化的,也重视企业的向心力,平等而有效率的企业员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企业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因此他很注重向一些成功的企业学习经验总结教训,以避免误入歧途,影响公司的发展。
    如今整个范氏投资集团的最大问题,不在别处,而恰恰就是在范无病本人的身上,他这种全知全能的优势,实际上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却是不利的,一家没有经过大风浪或者大挫折的企业,很难成长为一家有文化底蕴有坚韧发展力的企业。
    不过,范无病在打算让人去跟苏宁电器学习一番的同时,也觉得有一点是值得高兴的,此时的国内综合性家电连锁超市还没有成型,大部分都是单一品种的家电零售企业。
    即使是苏宁电器,也是在明年才有有一家连锁超市出现,这可是自己的大好机会。
    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先入关中者为王,先入为主的影响力在中国人的思想中是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的。
    *******今日第一更送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 范无病的新车子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1…11 0:32:51 本章字数:3628

      
    病在确定了京城两块儿地皮的作用之后,就立刻们对各地的地皮和场所进行调研,要求他们尽快摸清位置大小以及附近情况,并对其是否可以改造成为连锁超市做出判断,他需要一个在全国各城市内详细的分布图表,以对自己的决定提供充分依据。
    这段儿时间里,武陟小机也向他做了汇报,国内的汽车工厂已经投产了,目前高档车已经下线,还是在日本生产的那种车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国内的人力成本要小很多,而大面积接收的退伍复转军人的素质又普遍较高,易于管理,因此很快就啃下了施工当中的很多硬骨头,使得生产线早日竣工,此时第一批样车两千辆已经下线了。
    发来贺电的人很多,有政府方面的,也有社会贤达什么的,甚至原则美国的盖茨也非常热情地跟范无病通了视频电话,恭喜范无病的赚钱生意又增添了一个项目。
    其中对此最关心的,莫过于军方的将领们,毕竟这些工人都是当初的军人,范无病的汽车质量如何,汽车制造厂的生意如何,那可是对他们意义重大的,于是军方直接就定购了一批车子有两百辆的样子,用来取代已经在军中服役超过十年以上的很多越野车。
    范无病对此乐观其成,虽然他不清楚自己的汽车质量究竟如何,但是武小机就信誓旦旦地表示,这一款车子虽然造价也不怎么高,但是配置都很到位,而且特别针对国内的道路情况作了修改或重新设计,质量方面是有保障的。
    政府方面也提出了采购意向,朱老板指示大家对于国内的汽车工业要有一定的支持力度,因此各地方政府尤其是跟范无病有过接触及合作地地方政府,都在考虑着或多或少地支持一下这款被范无病命名为城市猎人的新款轿车。
    起初地时候,大家还对于这一款轿车心存虑,毕竟中国人有一种天生的软骨病,总是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有点儿不相信国产了的东西居然也可以是高档货,因此当军方下了第一批订单这后,就让司机们尽量折腾这些轿车,在各种复杂的路面上好好磨合一下这些车辆,一个月之内,军方地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