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财色 >

第98部分

财色-第98部分

小说: 财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高。但两国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道路。美国十分强调军工生产对民用生产的刺激作用,即军转民,而日本则主张优先发展民用生产,寓军工生产于民用生产之中,正所谓民转军。”
    “那又有什么区别?”范亨感到不解,他实在不知道范无病里嗦地说了这么多,到底要强调什么?
    范无病叹了口气道。“区别就是。日本将国防工业定义得非常宽泛,产业链被极大地延长了,而日本独特的财团机制在整合产业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财团企业之间紧密的协作和配合,使得武器系统地兼容性、稳定性大幅提高,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自主化率不断提高,最终体现在产品竞争力上。随着军用民用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军用技术很容易应用于民用技术,军品质量提高的同时。主营业务的民品质量也大大提高。同一财团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他兄弟公司提供价格较低的配套产品。”
    见到大家还是有些不理解,范无病干脆很直白地说道。“日本基于财团机制地寓军于民体制解决了民转军或军转民之间地不灵活。壮大了日本军事的潜在实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积累,增强了日本军事工业整体竞争力。根据日本研究机构的预测,如果允许日本出口军火,日本将控制世界舰艇市场的六成、军用电子市场的四成、军用车辆市场的五成、航天市场的三成。”
    日本已经发展到了此等程度了吗?范亨听了之后久久无语,他怎么也想不到隔海相望的那个小国家,如今已经具有了如此强大地军事实力。
    “我回来了,新鲜出笼的热包子,外加粉嫩香脆的炸鸡腿儿。”范康回来了,带回来一大包吃的。
    “呵呵,先吃东西。”范无病毫不客气地抓起一只鸡腿儿就开始啃起来,一边对众人说道,“要是再有点儿酒喝就更完美了!”
    “小屁孩儿还想喝酒!?真是反了天了!”张梅照例又给了范无病一个栗凿。
    范亨却是无心用餐,皱着眉头捏着一只包子在那里发怔。
    范无病见状笑着安慰道,“也不必如此担忧,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我们还有足够的发展时间,只要是大方向定对了,想要赶上或超过美日地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是太大地难事,其实最艰难的,是在这里——”说着用手指了指脑袋。
    “怎么说?”范亨问道。
    “就是要打破国防垄断啊!”范无病慨然说道。
    打破国防垄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国内的现状是国营企业一统江山,民营的企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在没有有力且明确的政策支持下,想要发展起来谈何容易?
    国外的国防工业体系,一般都是军用和民用相互渗透的,很难割裂其间的关系,就比如说美国,海、空军飞机的保养和修理任务有百分之三十以上是由私营企业或公司承担的。这样不但节省了很多开支,同时也使得民用工业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事实上,随着高新技术进步,军用物资生产、筹措方式也在不断改进,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的供应与维修变得越来越复杂,国外的民营企业开始给越来越多的军事装备提供供应与维修服务,军队在后勤保障方面的传统作用已经部分地被企业所代替,地方技术人员甚至就住在作战部队营地,为部队修理和维护复杂的军事装备。
    “国内想要发展起来,最大的阻碍就是经济体制,只有把民营经济和其他各种经济发展起来,打破国企一统江湖的现状,才有可能获得发展的动力,大锅饭是养不住人的,要知道有句老话说得好,众口难调啊!”范无病忍不住发了句牢骚。
    “这些话,跟你爸我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范亨在国企呆了太久的时间,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弊病有多大的,深知儿子所说的俱是实情。
    目前的国企里面,假大空的事情实在太多,有些事情已经到了可以传为笑料的地步。范亨在离开平原厂之前,上面就给下过一个通知,让企业在生产中推广华罗庚的优选法。本来这是好事儿,企业中使用科学的生产和管理办法,自然是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但是接下来就有点儿可笑了,没过几天又下来一个通知,说是上面要来验收学习使用优选法的成果。
    大家连优选法是个什么东西都没有搞清楚呢,就要来验收成果?拿什么东西让人家验收?范亨自然是非常发愁的,他这个负责生产的副厂长,自然是要对此负责的。
    还是范无病给他出了个主意,厂子里面贴了一大堆醒目的标语,都是关于认真学习优选法什么的,又拍了些工人聚在一起学习优选法的照片张贴在学习专栏,然后庆锣鼓队热闹了一下,庆祝学习优选法成功,最后搞了些文字资料上交。
    结果平原厂学习优选法成功经验就火热出炉了,上级对此大为赞赏,并把平原厂确立为学习优选法成功的典型。
    从开始到结束,工人们根本就没有搞明白什么是优选法,优选法有什么用。
    范亨对此这样公然造假还是有顾虑的,但是范无病跟他说道,“既然上面不考虑实际情况,想要一天之内建成**,那么你就给他们画一个蓝图呗?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到时候怪得起谁来?”
    想起这件事情后,范亨是越发觉得,企业改制是迫在眉睫了。





    正文 第一百零六章 关于第三个春晚的预言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9…17 17:10:49 本章字数:4874

    一大早,范无病和范婷姐弟二人一起来到了央视,找到了老陈。
    “领导好!”范无病推开办公室的门,笑嘻嘻地对老陈说道。
    老陈正在忙的昏天黑地,年底了,事情多得不得了,他一头扎在了大堆的报表中间,正在搞清算,忽然听到了范无病的声音,便搔了搔有些乱糟糟的头发,抬头问道,“范总啊!怎么跑这里来了?”
    “你不是让我找春晚的剧组吗?我不来这里怎么办?”范无病甩了一个白眼儿过去。
    “哦呵呵——”老陈这才想了起来,又看到范婷也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嗨!你看这事儿,都怪我没有说清楚。今年春晚换地方了,黄导他们现在都跑工体那边儿去了。要不我先联系一下车子,让他们把你们送过去?”
    工体?没印象啊!范无病虽说也在北京混了大半年,但是除了赚钱之外,从来不关心其他的事情,当然不知道工体在哪里。
    不过说到把春晚现场搬到工体去,这是哪个脑残出的主意?
    因为范无病和范婷都高不清楚具体地点,就等着老陈安排了一辆车,把两个人拉上,直奔工体那边儿过去了。
    “今年怎么不在演播室搞了?”范无病见那司机也就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于是便问了一句。“谁知道呢,领导一发神经,我们就得跑断腿儿,据说是可以卖很多门票吧,谁知道呢?领导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司机很郁闷地说道。
    哦,难道是因为想搞点儿收入?今年随身听的生意并不是太好,利润也大幅缩水,早已经过了最佳盈利时期。而加湿器在国内算是薄利销售,利润并不大,所以范无病也懒得再打广告。至于健力宝,倒是做了几个广告,算是继续跟央视保持合作,不过这个已经是范无病个人做主的产业了,范无病暂时还没有太公开的意思,所以就没有想着继续赞助春晚。
    连续三年上春晚广告,目标似乎太大了一些,因此范无病决定今年还是偃旗息鼓休整一下再说。明年的事情,明年再决定,现在谈有点儿为时过早。
    不多时,车子开到了工体的外面,司机可能是最近经常跑这边儿,因此熟门熟路,直接把范无病和范婷就领导导演部驻地那边儿了。
    “小范老师哦。你来得太好了!”导演那边儿正在看场地,见到范无病来了,不由得大为高兴,笑着迎了过来。
    “这人是谁啊?怎么看着年纪不大,黄导亲自去迎接?”附近也有几个演员在跟着看场地,见到黄导对来人如此重视,不由得感到非常好奇。
    另外有人发现范无病有点儿眼熟。“想起来了。就是前两年一直赞助春晚的那姐弟俩,我记得清楚着呢,你看是不是他们?”
    “是没错儿,不过他们估计是那家厂商的代表吧?看起来年纪都不大,今年又是来赞助春晚了?”有人问道。
    “谁知道呢,也许是吧!”众人窃窃私语。
    黄导对范无病一直是非常重视地,尤其是他一开始的时候就给春晚剧组提出了很多明确的意见和整改的方法,虽然就是那么几条,但是用起来确实有效果。而春晚这个节目也成了每年除夕大家都翘首以盼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呵呵,黄导,又是一年不见了,你好啊!”范无病笑意盈盈地握住黄导的手摇了摇。
    黄导紧紧握着范无病的手,有些感慨地说道。“一年不见。个子又长了许多,倒是我这老头子腰背又驼了不少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黄导正是壮年,出成绩的时候,说这种话会让全国的观众都失望地。”范无病笑着回答道。
    “不提这些,来看看这次春晚的现场吧。”黄导将范无病和范婷领了进去。
    工人体育馆是一九六一年建成的,之后后一直是北京地区举行大型活动的重要场所,建筑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整体形式为圆形,顶棚为辐轮式悬索结构,跨度达到九十四米,堪称该结构的经典范例。尽管修建时间较长,但很多设计理念和结构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今年怎么会选在这里?”范无病感到有些奇怪,好好地演播室多方便啊,工体虽然地方够大,可是也太大了,估计里面能有一万多个座位,看球赛倒是嫌人少,但是看晚会,似乎地方是过于宽敞了,他很难想象后面的人能够看到什么。
    黄导身边一个工作人员解释道,“今年大家看了国庆阅兵,美国洛杉矶地奥运会也举行了,我们就觉得十几亿人的国家,在演播室办春节晚会太寒酸了,就想展示出宏大的场面,所以就选择了工人体育馆。”
    “哦。”范无病没有说什么,只是看那现场的设备。
    现场的设备很简陋,由于条件跟不上,剧组连对讲机都没有,指挥就靠有线耳机,信号时断时续,效果非常差,在统一调度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技术条件很落后,比如把观众席打亮了,想变个颜色都很难。色片都在灯上面,离地好几十米高,想转个头都不能转,非常原始。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现场太冷了,这么大地场地,取暖很成问题,尤其是范无病看了一眼在现场地大家,基本上都是绿色的军大衣裹着,一个个缩得跟猴儿似的。
    “这地方怎么样?”黄导问道。
    “大是够大的,不过除了大之外,别无可取之处。”范无病很直接地回答道。
    “哦?怎么这么讲?”黄导感到非常意外。
    原本他找范无病过来,就是希望借重他对于现场统筹安排的先进理念,找一找节目中的问题,以及对直播过程中的一些瑕疵提出批评,从前两届春晚的经验来看,范无病的意见是非常重要而且正确地。
    但是这一次对于演播现场就全盘否定,是不是有点儿太过了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