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影城大亨 >

第762部分

影城大亨-第762部分

小说: 影城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随着这首非常励志的歌曲,夜总会大厅里面,老板一边擦着额头的冷汗,一边吩咐人匆忙地处理着尸体……鲜血在地板上很快干涸,变色……
  此刻所有人的心情都很沉重,唯有陈启礼依旧笑容淡然,很悠闲地欣赏着歌曲,模样就像是电影中的教父,没人能猜得透他的心思。
  过没多久,夜总会外面一阵呼啸,来了数十辆崭新的豪华跑车,上百名身穿黑色西服,戴着黑色墨镜的黑衣人,像接受检阅的士兵一样整齐划一地排成两排。
  这时候夜总会里面陈启礼站了起来,走到那个歌女身旁。
  歌女已经停止了唱歌,惊恐地望着朝自己走过来的陈启礼。脑海中涌起很多杀人灭口的传闻。
  一步步走进,陈启礼来到了歌女的面前。
  此刻歌女才算把眼前的男人看的很清楚,四十来岁的年纪,浓眉,星目,眼角过早地出现了鱼尾纹,他的鼻子很挺直,嘴唇很薄,可以看出他年轻的时候一定很俊朗……实际上陈启礼年轻时就是出了名的帅哥,香港邵大亨曾希望他能够演电影。陈启礼那时已经二十出头,在某些方面开始有成绩,那个时候他手下已经有不少兄弟,如果做艺人的话,就不能去照顾兄弟们和生意了,于是就放弃了做明星的机会,可是似乎冥冥中有注定,未来他的儿子“陈楚河”却走了他这一条路,成为了台湾新一代的偶像,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你的歌的很不错!”就在个女打量陈启礼的时候,陈启礼说道。
  “哦,谢谢!”歌女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时候她看见陈启礼将手伸进了口袋里。
  歌女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难道要掏枪?
  “这是给你的打赏!”陈启礼从兜中掏出一些钱,塞在了歌女丰满的乳沟处,望着歌女嘴角一翘,然后转身离去。
  歌女像木偶一般站在那里,久久不动。
  外面,陈启礼脚步从容地走了出来,看到他的那一刹那,上百名黑衣人整齐划一地喊道:“大哥——!”
  陈启礼没有言语,只是冷冷地看了一眼竹联帮的众人,这时候在陈启礼坐牢的时候暂代帮主之职的赵尔文上前,将黑色的风衣亲手披在陈启礼的身上,动容地喊了一声:“大哥!”
  陈启礼冲他点点头,然后披着风衣,咬着雪茄,脚步笃定地走过那上百名黑衣人站成的甬道,每到一处,黑衣人必定低头行礼喊一声:“大哥——!”
  上百名帮众,俯首称臣,那是一种怎样的架势,又是一种怎样的豪情?
  那一刻,几乎所有人都在心中默念——帮主,回来了!
  一路狂奔,一路欢歌,一辆辆崭新的超豪华跑车加足马力在台北郊区宽敞的马路上飞驰着,由于郊区的马路人少车少,所以一辆辆车你追我赶,时前时后,竟然把马路当起了F1赛车场地。十多辆轿车象奔驰的闪电一样不断地超越着前面的车辆,吸引了众多司机的目光,有的是羡慕,有的则是恶语相向。不过好在车速飞快,开车的人没有听到,如果他们其中有哪一位听到有人敢骂他,那骂他的那个司机可以就惨了。
  车内,陈启礼在台北自己的地盘上一路逍遥,纵横驰骋,许久压抑的激情在今天得以全部释放。
  夜色将垂,台北街头小商贩的叫卖声不时地传入萧天耳朵里,街头点亮的霓红让台北街头显得分外热闹。
  “停车!”忽然陈启礼说道。“——你们不必跟来,我想要一个人静一静。”
  汽车停了下来,陈启礼下车。
  “大哥,为了你的安全起见,我看您还是……”赵尔文的话还没说完,陈启礼笑道:“这里是我的地盘,如果这里也不安全的话,我这几十年算是白混了。”
  赵尔文不再言语,只是吩咐数十个黑衣人远远地跟在他后面。
  陈启礼独自一人走到台北街头,去享受一下难得片刻闲暇时光。
  陈启礼一身黑色的风衣,休闲皮鞋。本来他不带眼镜的,但是刚才一时兴起,他在街边的眼镜店配了一副平镜,镶着金边的薄薄镜片大大地消除了陈启礼自身的煞气和孤傲感,让人看上去就好像是一个儒雅的长者,和蔼可亲。
  在那一刻,陈启礼才切身地感受到自己又做回了一个平常的自由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自己是那么的平凡,那么的自由,这种久违的感觉竟然让陈启礼感动莫名。谁能够想到这个象教书先生一样的儒雅中年人就是能在台湾黑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呢?
  第512章 王者归来
  在这喧闹的台北大街上。到处播放着台湾歌后邓丽君的歌曲,《我只在乎你》,《甜蜜蜜》,还有《漫步人生路》——在你身边路虽远 末疲倦 伴你漫行 一段接一段 越过高峰 另一峰却又见 目标推远 让理想永远在前面 …… 路纵崎岖 亦不怕受磨练 愿一生中 苦痛快乐也体验 愉快悲哀 在身边转又转 ……
  没人会知道,当年邓丽君的这第二张专辑,是陈启礼帮助她发行的。原因很简单,他们都是台湾眷村人!
  陈启礼6岁随同父母迁居台湾,从小在眷村长大。眷村就是外省老兵的聚居区,邓丽君也是眷村走出来的金嗓子。外来人要在当地立足,除了读书做官之外,黑社会恐怕也是一条明路,就像香港的省港骑兵。他17岁一统竹联帮,做了帮主,逐渐竖立了自己的名声。而国民党向来有与黑帮有染的历史。蒋中正本人就是靠青帮起家,得势后仍然借重黑帮的势力建立自己的“东厂”特务组织。培训黑帮分子变成便衣和特务,一举两得。出了事可以推到黑帮内讧或纷争上,解脱自己。到了台湾,自然还是这条老路。特务改叫情治人员,情报机关兼顾“国家安全”,扶植和利用道上兄弟颇为顺理成章。作为外省大哥,有了当局做靠山。发展起来就名正言顺了。一时间,竹联帮云云之众超过十万。在“党国”的栽培之下,江湖道义加上报效党国,便发生了后来的江南案——身陷牢狱,三年黑暗的生活……不堪回首。
  此刻,融入人群的陈启礼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他脸上浮现了自牢狱之灾之后已经消失很久的笑容和安逸。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陈启礼在心中再一次这样的问着自己。如果可以话,他宁愿选择不走上黑社会这条路,他也会把这个想法告诉后继的年轻人或者他的门徒。现身说法的历程让陈启礼感受到了黑道生活的残酷,这种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感觉不仅让陈启礼失去他本应该拥有的生活方式,也让他失去了至亲挚爱的人……黑道残酷的厮杀有时候让陈启礼感觉到于心不忍,因为从本质上他并不是个嗜杀好杀的人,只是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敌人用他最不喜欢的方式去刺激他敏感的神经,从而引发人性深处对死亡的冷漠。
  说到底,人也是一种动物,只不过美其名曰为高级动物。既然是动物,那么他本性就是嗜杀好杀的,只是这种性格因人隐藏的深度不同罢了。有的人这种性情一辈子也不会出现,而有的人似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种性格要伴随他的一生了。
  陈启礼是个异数,阴差阳错走进了黑道,要不然他很可能会是一个光彩夺目的明星,或者一个纵横捭阖的商人,但是命运选择了他,他也选择了命运
  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想要不被敌人吃掉,那就要先一步把敌人吃掉。这是黑道生存的不二法则。
  拥挤的人群中使陈启礼的形象变得如此的渺小。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甚至都注意不到他的存在。别人注意不到,但是有人却一定要注意到。这就是跟在他后面的那数十个黑衣人,他们在距离陈启礼五十米的范围内注意一切接近他的人物,不管是路人或者是商贩,只要露出一点的敌意,这些人就会瞬间出现在陈启礼面前,解除危机。
  尽管台北傍晚的天气变化很大,但是气温变化依然没有阻挡路人逛街的热情,橱窗、霓红、商品、路人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置身其中让人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好。陈启礼两手插兜仔细欣赏着这街头的一幕一幕,时不时地从街头的小商贩手里买些零食或者一些小玩意,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转过一个街口,陈启礼注意到在一个橱窗的下面盘腿做着一位慈眉善目的和尚,和尚大约五六十岁的样子,花白的眉毛让人看上去分外可亲可信,在和尚的前面摆着一些佛教饰品,似乎是在买卖。然而匆匆而过的路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和尚的存在,而和尚也似乎并不着急出售前面的这些饰品,没有叫卖,微闭双目。口中念念有词。
  陈启礼半蹲在和尚前面,摆弄着那些饰品,每件饰品做工都十分的精细,显然这其中的每件饰品都是人工雕琢而成,摸在手中那厚重的感觉让陈启礼的心灵和佛教自古的传承有了第一次的碰撞。
  “和尚也买卖么?”陈启礼不禁出言问道。
  “和尚为什么不可以买卖?”老和尚悠悠地说道,却没有睁眼看陈启礼。
  老和尚的回答让陈启礼微微一怔,是啊,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和尚不允许买卖,于是轻笑道:“自古买卖都带有功利的色彩,你不怕这尘世的功利玷污佛法的圣洁么?”
  老和尚悠然地睁开双眼,注视着陈启礼,说道“买卖本无量,我心自衡知。”意思是说买卖本身只是一件各换所需的事情,只是人为的被买卖双方加上了功利的色彩,如果我心本来就是洁净的,又何来玷污之说呢?
  陈启礼是何人,自然明白老和尚话中的意思,当下笑了一下,不可置否,依然摆弄着老和尚前面的那些饰品。
  “这串佛珠是一名高僧涅槃时所佩戴的,具有凝神静气,化戾气为祥和的功效,比较适合施主你。”老和尚颇有深意的一番话打断了陈启礼的思路。
  本来陈启礼在众多的饰品中一眼就看中了这串佛珠块,但是听到老和尚最后一句话,陈启礼深深地看了老和尚一眼,问道“哦?为什么适合我?”
  “施主,杀气太重,罪孽太深。不如放下屠刀。”老和尚丝毫没有避讳陈启礼眼镜后面夺目的眼神,一字一句地回答道。
  陈启礼眼中精光闪过。冷冷笑了一下,放下佛珠道:“放下屠刀不适合我,我天生就是拿屠刀的人!”说完,起身就要离开。
  “等等,施主!”老和尚出言制止了陈启礼。
  “还有什么事?”
  “送施主一句话!”
  “什么话?”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还有,记得得饶人处且饶人!”
  陈启礼头也不回,“出来混,总有一条要还的!”
  老和尚摇了摇头,随手拿起那串佛珠,佛珠却散落一地。
  台北,基隆。
  夜,依然宁静。喧嚣的城市中总是有些地方是给不该去的人去的,而在哪里做的事情永远是见不得光的。
  基隆市的一个角落,某个不起眼的酒吧包房。
  包房中的两个中年男子推杯换盏地喝着,从满桌子的酒瓶可以看出,二人都喝了不少的酒,特别是那肥胖的男人,已经快握不住杯子了。而旁边那瘦男子虽然也喝得脸色紫红,但是眉目之间,狭小的眼睛依然是那么有神。
  瘦男子放下手中的酒杯,给胖子点了一根雪茄,同时也给自己点了一根雪茄。那胖子显然已经有点喝得多了。就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