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影城大亨 >

第883部分

影城大亨-第883部分

小说: 影城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金丝猫们那毫不遮掩的诱惑,和尚再也忍不住了,狂吼一声,把什么达摩祖师。释迦摩尼,观世音菩萨统统抛到脑后,直向男欢女爱欢天喜地执掌快乐源泉的欢喜佛报到去了!
  那一刻,中国猛男大战西洋金丝猫,以一敌八,好不落下风,尽扬我中华雄风,让那些以为中国人很渺小的英国*子们大喊:SO GOOD!——TOO BIG!
  当输足600万的小妖和战完八名洋妞的和尚再次见面的时候,已经是三个小时后的事情了,两人一个一脸晦气,一个一脸苍白,一个垂头丧气,一个浑身乏力。互看一眼,叹了一口气,再没有前几日那种不可一世的傲气。
  某个阴暗角落里,胖子王晶给荣少亨打了一个电话。
  “亨哥,我已经按照你的安排好好地犒劳了他们两个!”
  “很好!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只可惜太傲了一点,这一次挫一挫他们的锐气,也好让他们知道怎么做别人的手下!”
  “可是亨哥,这样做是不是太卑鄙了一些?把两个大好青年精英中的精英陷害成这副模样,我都有些于心不忍心呵!”
  “挑,这话你骗鬼去吧!当我询问你意思的时候。你可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
  “那时候我觉悟还不高嘛;现在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助纣为虐!”
  “你那不是在助纣为虐,你是在为了我们开拓英国娱乐事业而奉献青春!”
  “除了青春好像还有良心啊——这样做会不会被雷劈呀?”
  “那到不至于——不过被他们知道了事实真相,可能你会被他们拿刀劈!”
  “挑,与其这样还不让被雷劈了!”胖子大无畏道。
  总之,经过荣少亨这么一设计,可以想到的是,原本眼高于顶的两个牛人一定会被灭了威风,为啥会这样,试想原本一个清高廉洁的人,忽然被人整治成吃喝嫖赌,那种心理的落差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他们再也不敢用藐视的眼光看荣少亨了。换成了一种惭愧。
  荣少亨的算计很卑鄙也很有效,也很让人防不胜防无招架之力。
  于此同时,在算计小妖和和尚两人的时候,荣少亨一心两用也在算计着香港跟那边的贺岁档电影。
  虽然身在英伦,荣少亨却还没忘记自己香港大本营的事情,如今已经快八月份了,临近下一年没几个月了,荣少亨开始筹划如何做贺岁档电影上映的筹备工作。
  以前荣少亨听过一个笑话,说小平和毛主席散步。小平:租息,四介桑最简裤的是洒子四琴喽?主席:桑阔(上课)。小平:莫有比择更简裤的喽?毛主席深吸一口烟凝视远方:田田桑阔。小平:友莫友比田田桑阔简裤的四琴喽?毛主席把香烟狠狠踩在脚下无奈点点头:奇摸烤死!
  实际上对于像他这样的电影人来说,贺岁档电影就类似于电影界的“奇摸烤死”!所以荣少亨才会无比重视。
  不过让荣少亨想不到的是,他还没刚给香港那边打电话布置工作,香港那边黄百鸣就来了电话,向他汇报有关贺岁档的部分内容。
  首先作为香港最捞钱的一个个档期,每家电影公司都会在这段时期推出自己最拿手的电影来攻占市场。比如说嘉禾那边今年就推出了年度大戏《奇迹》,领衔主演的是成龙,梅艳芳,吕良伟。永盛借调周星驰出演《九品芝麻官》,女主角则是永盛一手捧红的当家花旦张敏。至于新艺城,借调周润发,还有张学友,推出“合家团圆”的喜剧《八星报喜》黄百鸣本人也在戏中参与演出。玄霆娱乐暂时忙于《英雄》的上映,还没有准备贺岁剧。
  在这三部贺岁剧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家都在走“喜剧路线”。毕竟贺岁档就要是要热热闹闹,如果哭哭啼啼的就不爽了。不过这只是大家“浅显”的一个看法,在前世某贺岁档就有一个牛人陈凯歌推出了一部“泪点戏”《赵氏孤儿》,靠着重新包装原故事,庞大的明星阵容来和姜文的《让子弹飞》,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以及赵本山的《大笑江湖》打擂台,四部戏争霸贺岁档,杀的血流成河难解难分,综合四部戏的定位,靠着悲剧来主打贺岁档,这老陈也算是有勇气了。
  话说回来,如今是1988年,香港的贺岁电影还是以喜剧为主。想玩悲剧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嘉禾,永盛和新艺城大家都明镜似地,非要把喜剧进行到底。
  先说嘉禾成龙,作为大哥的成龙一向是以功夫喜剧闻名的,这一次也不例外。此片改编自西片《一日贵妇》,是成龙主演的动作片中特别重视温情和歌舞表演的一部娱乐佳作。成龙在片中饰演初到上海的憨小子,莫名其妙地继承了帮会大哥的位子,在歌女梅艳芳的支援下把夜总会经营得有声有色。另一方面,卖花妇人归亚蕾一直骗她在外留学的女儿生活过得很好,不料女儿要带同富家男友来上海探望她,商量结婚事宜,她只好向成龙求助,终于演出了一幕好戏。在《奇迹》中设计了很多令人感觉幽默的台词。比如开头成龙扛着人,救了帮会老大,帮会老大有胃病,临死前说:“你顶我的胃……”却被帮众其听成了“你顶我的位。”于是成龙扮演的小人物就一跃成为上海滩大亨,牛叉的不得了。
  再说永盛周星驰版本的《九品芝麻官》,此剧也绝对是喜剧经典中的经典,可谓周星驰“无量头”表演中的一次发飙。这部戏中搞笑情节的设置却是充满精妙的伏笔。故事内容前后呼应,令全片爆笑场面环环相扣,层出不穷。看《九品芝麻官》,人们能感受得到导演对故事发展的整体把握能力,而周星驰张弛有度的表演则是这些情节必不可少的润滑剂。片中最出色的部分莫过于包龙星妓院苦练嘴皮功和三司会审两个重头戏。把武打片的模式应用到练“嘴功”的过程中,偷艺、对着大海练功、吹蜡烛、舌战群鸡等,尤其是是创造出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的螃蟹鱼虾等海货“咸湿”语言的独特字幕均很有创意。会审公演之上,星爷用来自民间的市井方式舌战群官,可谓淋漓尽致大快人心。
  此外,本片演员阵容堪称大卡司,除了周吴梦幻组合外,尚有吴孟达,张敏、徐锦江、黄一山一干人等加盟。这些配角虽然绝非大星大腕,但却大都是“无厘头”界中的极品,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很给力!
  最后说到新艺城的这部《八星报喜》,作为如今执掌新艺城的大老板,麦嘉为了不让自己的老搭档黄百鸣小瞧自己,一方面努力写出了这套上天下地天下无敌的温馨家庭剧剧本,并让永盛那边过来的杜琪峰担任导演,另一方面从玄霆娱乐借调来大明星发哥和大歌星张学友坐镇,并让黄百鸣参演“大哥”一角,除此之外还有钟楚红、郑裕玲、冯宝宝、袁洁莹。其阵容可以说是超“八星级”的。影片风格是典型的三兄弟泡妞喜剧,其中以周润发扮演的娘娘腔的爱情浪子最富商业噱头,也最能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导演杜琪峰的任务是将剧情顺畅地向前推展,搞笑任务则主要由周润发来完成。他用略带夸张的率性来诠释逢女必追的大情圣,从演员训练班的出场更尽显魅力,相对地使其他演员黯然失色,整部电影流露出来的意识也略嫌保守。
  周润发在本片中用略带夸张的率性来诠释逢女必追的娘娘腔大情圣,在压轴的一场粤剧中,选了任剑辉“紫钗记”重新填词编排。周润发与张学友更在其中反串旦角开腔唱粤剧,实在令人笑倒。连周润发自己都说了,《八星报喜》展示了他演技的另一面:“最惨的是我把形象玩残,而观众就越是中意。真的,我有一阵子真希望不要去演这种角色,不过观众中意没得好讲。《八星报喜》里的基佬,是我创造的一个形象。我喜欢把角色形象置之死地而后生。当没有人去玩某种形象时,我就仿佛得到了启示。”
  原本不是同时期的三部戏,由于荣少亨的出现,凑在了一起,并且这三部戏对荣少亨来说都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但是最终年贺岁档霸主会花落谁家,还是未知数,一切有待票房来证明。
  如果说贺岁档电影出现如此强烈的“井喷”现象是形式必然的话,那么半路杀出了一个搅局的黄子华,那就有的玩了。
  作为如今亚视最大红的主持人黄子华他怎么会在未来的贺岁档杀出来?这里面有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作为哲学博士毕业的黄子华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心愿,把自己所学的哲学用一种嬉笑怒骂的方式展现在观众们面前,为此他日熬夜熬终于发明创造了一种新奇的独特的表演方式——栋笃笑!
  何谓“栋笃”?栋笃在香港其实是一个贬意词,是用来形容那些‘站在哪里,什么也不做,也不会做,人也傻傻的人’但是经过黄子华细心求证搭档改良,演变成了一种类似于大陆“单口相声”的表演方式。可是相声和栋笃笑在侧重点跟表达手法上略有不同,“栋笃笑”较“单口相声”更偏重与台下观众的互动性及随机应变的灵活性。
  其实在前世香港,最早以类似形式表演而知名的是有“冷面笑匠”之称的许冠文;但首先将之以单一节目表演(超过两小时)的是黄子华。黄子华为香港栋笃笑祖师,并亲手带领第二位栋笃笑人物张达明进入“栋笃舞台”。后来国内的周立波创立的所谓“海派清口”其实就是模仿黄子华的栋笃笑的表演形式,是大陆版的“栋笃笑”。
  不过黄子华真正靠着栋笃笑出名的道路却是漫长的,当栋笃笑好不容易在香港和大陆南方一带打出一点名堂来的时候,后起之秀张达明,林海峰一个个过来抢饭碗,没办法,为了维护自己栋笃笑霸主地位,已经五十岁的黄子华不得不忍受着莫大的压力背水一战,成为第一位在香港红馆开办栋笃笑专场的艺人。
  红馆《娱乐圈血泪史2》专场当天,黄子华不是吊“威也”从天而降,不是从升降台由低至高,由于是黄子华的第一次红馆show,他很老实地选择从其中一个门口走路走到台上,沿途接受众人的欢呼,“山顶”的观众总有人大叫:“黄子华,我爱你!”黄子华说:“我们距离太远了,你下次买贵点的票吧。”
  他还拿出照相机玩自*。观众拍他,他也拍观众。上台后他把照相机放到舞台边,随便叫一个台下的观众:“小姐,你的相机啊。”观众欢天喜地地就去“拿奖品”。事后黄子华解释:设计出场的那条路主要是让更多的人看到。自*的那部相机,起初真的是想用来自己留影作纪念。后来想到可以送给观众更有意义,所以就每场都自己拍完后送给观众了。
  栋笃笑的前十几分钟,大屏幕在回放黄子华这二十年来举办过的栋笃笑片段,直至黄子华说:“大家不用紧张,基本上今晚要放的回顾片段已经放完了……还有大概三十多分钟吧。”
  在这20年中,黄子华形容自己是电影界的火柴男:“一支火柴,不燃烧就变成废柴。我是电影界的火柴男,过程不简单。”他揶揄自己没有一部作品是卖座的:“经常拍很平(便宜)的戏,虽然平不等于cheap(贱),但有时会拍cheap而不平的戏,当然也有又平又cheap的。”更笑言自导自演的《一蚊鸡保镖》是第一部从戏名就预见了票房的电影,不过这部戏实现了黄子华“要死也要死在自己手上”的“梦想”,至于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