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空间之丑颜农女 >

第359部分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359部分

小说: 空间之丑颜农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个名字都不知道是在叫谁,那会家里只能算一般殷实人家,没那么多说道,这么多年叫习惯,也不想改了。
    “是啊,我也是这样觉得,不过璃丫头倒是很适应。”
    莫青蔷一手托着腮,几年不见,青璃已经长大了,不像曾经那样,需要她照顾,也不用她大喊才能起床,改掉了赖床的毛病,虽然一如既往喜欢美食,现在家里条件好,京都靠海,能吃到各类海鲜,过的乐不思蜀。
    不知道为什么,莫青蔷的心里有点失落,也隐隐着急,自家十二岁的小妹已经定亲,她自己呢,已经十八岁了,这在莫家村可以做小娃的娘,她现在还没有出嫁,也不晓得这辈子能不能嫁出去,每次看到爹娘欲言又止,脸上纠结的模样,她都想趴在被子里大哭一场,若是可以,她不想做不孝女,不想辜负爹娘的希望,可是这一次,请爹娘原谅她心底那份矜持,没有叶洵,她就会一直惦念,想念,心里放不下任何男子。
    就在临到庄子之前,她一向惧怕的大哥莫子归找她谈话,给她最后的期限,若是今年叶洵还没出现的话,让她马上嫁人,不管是谁,阿猫阿狗也好,就是不能留在家里给爹娘添堵,一个老姑娘不嫁人,整日想着几年不见踪影的人,这样下去,对自家没有好处,也会对小妹的名声有损。
    莫青蔷看着油灯的火苗,眼泪哗啦啦淌下来,她不想,真的不想这样,可是她没办法,为什么大哥不理解她呢?为什么爹娘让她嫁人呢?应该嫁给谁?
    叶洵离开的开始两年,青璃被掳到京都,家里气氛一直不好,爹娘,爷奶还有其他亲人每次见面都会念叨,过年的时候也会多摆上一副碗筷,后来青璃来信频繁,爹娘好受一些,她也放心,自家小妹的性子,在京都兴许可以过的很好,京都有当四品将军的四叔照料,不需要操心。
    就在最近两年,随着莫青蔷年龄的增长,她越来越感到恐慌,她很怕,每天从早上睁开眼起,心里就带着期盼,多么希望叶洵出现在她面前,拉着她的手,告诉她,他回来了,她不是自己一个人。
    可是日复一日,等待成空,她依然是孤单的自己。这次到京都来之前,莫青蔷曾经纠结过,若是这段日子,叶洵找来,不见她的人,会不会也像她一样失望?
    最后,她还是和家人一路来到京都,临出发之前,大哥又来警告过,说她一个女子要懂得矜持,莫家的女儿是娇贵的,就算是配皇子都配得,当时她不明白大哥话里的意思,现在也不懂。
    前几天,如今日一般阴沉,下着大雨,有好几户人家得到消息,争先恐后来到府邸,向自家提亲,求娶青璃,那一刻,莫青蔷说不出的滋味,一方面,她真心想让自家小妹有个好归宿,那她疼宠多年的小妹,另一方面,想到自己,心里又再次迷茫,叶洵,是不是忘了她?
    莫青蔷总是这样,迷茫后坚定,再迷茫,就这样过了四年多,她也不确定,会不会这样过一辈子。
    “小姐,您咋哭了,是担心四小姐吗?”
    二妮是个直接的性子,莫青蔷习惯把心事隐藏在心底,从不和任何人说起,二妮又是个大大咧咧的,每次看到之后都觉得疑惑,但是她不傻,总觉得小姐流眼泪是另有原因。
    “二妮,帮我沏上一壶热茶吧。”
    莫青蔷摇摇头,没有回答二妮的问题,拼命把脑海里面叶洵的影子甩掉,可是头越来越晕,他的脸是那么清晰,他们在一起说的话,每字每句都深深刻在她心底。
    “哦,好,小姐等奴婢一会儿。”
    二妮放下油纸伞,隔壁就是茶水间,床上的院子没有游廊,屋檐建的很宽,一个人在屋檐下走,也不会被雨水打湿,她沉默地退了出去。
    “这雨下了两天,点上两盏油灯还黑,在屋子做刺绣太伤眼睛了。”
    莫青菊一个人无聊,这才打着伞来到莫青蔷的院子,两个人在一起,时间就过的快些,说说京都的风土人情,聊聊八卦,讨论下前几天听的那几出戏也好。
    “是啊,屋子里面暗,小菊,你来的正好,我刚让二妮去泡茶了。”
    莫青蔷一回头,见堂妹走了进来,赶忙用手擦了一下脸颊,吸吸鼻子,快速抹掉脸上的泪珠,调整了一下面部表情,她的脆弱不想被任何人看到。
    “前两天那么热,现在下雨又觉得冷,京都天气变化的太快。”
    莫青菊坐到了椅子上,说起天气来,天色这么阴,乌云密布,这雨一定下的没完没了,听说昨天青璃还没有回到庄上,今天顿时又觉得安静了。
    最近爷奶的注意力被转移,自从上次陪四婶哭灵回来,捡到一个小包子之后,二伯娘整日合不拢嘴,每天都要自己抱着,二伯只能在旁边,一脸羡慕,想用手摸摸小娃的嫩脸,无奈他常年干粗活,手上都是老茧,一碰到小娃,小娃就会不耐烦,撅着小嘴。每当这个时候,全家人都会上前围着小娃,不让二伯碰,只留二伯一个在原地苦笑。
    莫子冬家的小女娃穗穗还不会说话,每年早起之后,就拉着她娘亲付彩云,想要看莫子添,虽然穗穗大一些,但是小包子占了辈分的便宜,成了穗穗的小叔叔。
    “菊小姐,您来了,奴婢刚好沏茶,杜鹃姐姐送来了厨娘新做的点心。”
    二妮笑意盈盈地进门,放下食盒,从里面拿出几碟子点心,有杏仁酥,江米条,还有椒盐味的核桃酥,甜甜的桂花糕。二妮放好茶杯倒了两杯茶水,这才道,“小姐,刚才杜鹃姐姐送点心的时候说,好像庄上来了好几辆马车,阵仗很大。”
    “恩?那是找四婶的,还是找小妹的?”
    莫青蔷吹了吹茶水,杯子里的茶水马上泛起涟漪来,这样的雨天一般人都留在家里,很少有人串门,但是保不准是青璃的姐妹,看她没去书院,这才过来探望。
    “奴婢也不知道找谁的,直奔正厅去了,好像……好像是来提亲的。”
    二妮摸摸脑袋,憨厚地笑了两声,杜鹃姐姐人和蔼,她就多嘴打听了几句,听说是有十几辆马车,每一辆车都装的满满登登的,放着彩礼。
    “提亲?又是护国将军府来人了吗?”
    莫青菊抿了一口茶水,这才抬起头,诧异地看向二妮,“不会是听错了吧?”
    “奴婢也不晓得,听着是提亲没错。”
    二妮一头雾水,杜鹃有事要忙,所以她怕讨人嫌,没有多问,也有点怀疑自己听错了,四小姐定亲那天就下雨,今天还下雨,是府上谁定亲呢?还是说,京都就是有这样的习俗,只能等到下雨天上门提亲。
    “哦,没准是给小雨说亲。”
    莫青蔷不再关注,拉着莫青菊两个人闲聊,还提到赵晚春,这次来京都之前,给平阳那边送了一封信,赵晚春自从到了平阳之后,姐妹几人的联系就少了一些,路途远,送信也不方便,又都到了出嫁的年纪,也被家里看管的严,那边是边境,和大秦只隔着一条水流湍急的大河,时常有大秦的士兵过来突袭。
    “两位小姐在吗?奴婢进来了。”
    因为下雨,门外没有看门的小丫鬟,在庄上也不讲究这些,陈氏身边的丫鬟桂圆在门口象征性地敲了两下,得到答复之后,这才走进门。
    “桂圆,你怎么来了?是四婶那边有什么事吗?”
    莫青蔷抬起头,让二妮给桂圆倒了一杯热茶,这大雨天跑过来送信,湿了衣衫,寒凉的很,喝杯热茶也好驱驱寒气。
    “两位小姐,是庄上来了生人,所以夫人派奴婢过来告知一下,让您二位暂时留在房间,以免冲撞了。”
    桂圆接过二妮递过来的茶杯,道了谢,喝过茶水之后,用帕子点了点嘴角,这才传达陈氏地吩咐,“前面还来了几个陌生的男子,所以三老爷接待呢。”
    桂圆是四叔府上的丫鬟,所以叫莫如海和陈氏老爷夫人,三老爷就是青璃的爹莫如湖,也是个文化人,家里人才一致推选他出门待客,也怕失了礼数。
    “听杜鹃说来了十多辆马车,说什么来提亲的。”
    莫青菊好奇,就念叨了一句,家里人都是从凤阳来的,肯定不会有人找,再说最近太后薨,不是说按照规矩,三个月之内禁止嫁娶,提亲这事,算不算禁止范围内?若是算的话,这么匆忙进门,不会连累府上吧。
    “青菊小姐,奴婢还不知道情况,但是来人没说提亲的话,想必就是送东西。”
    桂圆回答两个人的问题,心里想,就算是提亲也没什么,答应不答应还两说呢,提亲只要不是成亲,私下交换庚帖也没人知道,她来就送口信,庄上突然来了二十多个黑衣人,怪吓人的,她还没打听清楚情况,现在也送了信,喝过茶,也该回去,顺便打听一下,这些人的来头,一个个面无表情,带了这么多东西来,应该不是找茬的吧?
    ------题外话------
    这章是abc风,小风童鞋的催更加更,因为不是周末了,小莲暂时只能加更这么多,抱歉抱歉

  ☆、第094章 相见欢(二)

一场大雨,缓解了京都的暑气,却让气候突然发生了变化,晚上在庄上睡觉,需要盖上棉被,不然的话,半夜能被从窗户缝隙吹进来的冷风冻醒。
    天色昏暗,总有让人以为是黄昏的错觉,家里人聚集在正在的偏厅,逗逗子添小娃,日子过的也不那么无聊,但是幽暗的内室,点上两三盏油灯,还是不那么亮堂,青璃的爷奶坐了一会儿,就不停地打呵欠,没什么精神头。
    莫如湖在邻院偏厅看书,自家闺女在庄上布置都这么细心,给他准备了一间书房,书架上摆着各种典籍,他这个年纪,已经对经史子集没什么兴趣,也不打算再参加科考,一心一意地培养老大莫子归和干儿子李墨轩,好在两个人争气,纷纷中举,震动了莫家村,当然在小凤县乃至凤阳城,这个年纪中举的人也不多。
    今日无聊看的这本游记是一本婚嫁习俗,对女子哭嫁一事要求严苛,在凤阳那边,哭嫁只是意思一下就好,闺女离开了娘家,换个新环境,上要伺候公婆,下要照顾小叔小姑,总会有点忐忑,自然而然就会哭出来。而这本书上记载,在南边一些小城,哭嫁需要一首小调,还要邀请交好的姐妹一起,陪着哭,哭上一天一夜,寓意就是把所有的眼泪都留在娘家。
    莫如湖喝了一杯热茶,摇头晃脑,难怪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出过凤阳总是坐井观天,游记上记载再多事,不亲身经历总是会有些怀疑,若是有机会,应该多出门走走,感受一下大周各地的风土人情,就当是游历,长点见识也好。
    “孩子爹,你也不年轻了,还是别在油灯下看书,花了眼睛。”
    刘氏把从花瓶上插了一捧鲜花,放在窗边的小几上,下雨天不出门,在屋子里面呆着也挺好,墙壁上有字画,内室还有绣工精致的屏风,梳妆台里也有青璃准备的首饰,她时常拿出来把玩,却舍不得戴。
    这些年,家里的情况一致好转,青璃也总是让小灵带银票回来,不过刘氏没有乱花银子的习惯,也很朴素,她就想,家里娃多,做爹娘的,总要尽最大努力,万一老大莫子归以后要当官,娶媳妇也要准备像样的聘礼,青蔷和青璃两个丫头也要有点好首饰做陪嫁,当年在院子里挖出来的宝贝,她一件也没有佩戴,都藏起来,等着以后拿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