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天龙不败 >

第61部分

天龙不败-第61部分

小说: 天龙不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东方不败开始在此参详将内力分段射出的要道。她之前所发射的剑气实际上只是凝气于指,宛如在指尖套上用真气做成的指套一般,该指套长短可变化,短则数寸,长达丈余。
而体内真气若是能被不同程度地击出,离体飞行,那就如镖、似箭、像标枪。试验了几下,东方不败便领悟了“东方万化?化气为镖”和“东方万化?化气为箭”等招式:一指射出两三寸长的内劲,那就是“化气为镖”;若是气劲两三尺长,也便为“化气为箭”了。
练得正到欢快处,东方不败猛然想起自己与段誉、保定帝等人是不辞而别,思量还是快把剑经还回天龙寺为妙。便即收起剑谱,启程离开了山谷。



 第七十四章 浪起太湖影乱4 还经【二更】

(好消息!本书的a级签约申请已经通过,目前正在洽谈和约事宜当中,还请各位放心收藏,另外恳求大家多点击、多投推荐票,助攻一下小弟的签约大业吧!万分感激包括家父、家母在内的所有读者,以及主站的1组主编“红茶”、签约编辑“桃子”!)
一路上,东方不败回想着数日前那场无形剑气和刀气的大对决,愈发觉得大轮明王那一套“火焰刀”神妙之极、难以应付:“我现在虽然已可同时发出十道剑气,但那番僧的‘火焰刀’,似乎无穷无尽。那日比斗之时,他所发出的刀气已多达八道。看来就是再多击出几道,也非难事。日后我要是与他交手,该如何应对?”
“眼下我得加强自己剑气的威力,争取以强制多,交手时尽快击溃他所发出的刀气,让他可击出的气刀虽多,但能同时并存的刀数不超过十柄。日后,我再慢慢钻研如何能同时发出更多的气剑。”
回到天龙寺后,东方不败按着前几日的来路,直接返回牟尼堂。却见堂屋大门紧闭,便把剑经夹在腋下,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小可东方不败,特来归还贵寺宝经,还望几位大师不吝赐见。”
屋内一人说道:“施主请进!”东方不败伸手缓缓推门,跨了进去。只见本因大师、保定帝和刀白凤已经离开,而本观、本相、本参、枯荣四僧还留在牟尼堂内,不知是在入定,还是在行功课。
东方不败一现身,本观、本相、本参三位大师不约而同地面露喜色。
东方不败双手合十,向他们一拜,解释道:“阿弥陀佛,小可数日前情急之下贸然出手,取走宝经,还请几位大师赎罪则个。”说着双手将《六脉神剑经》捧出,做交还之状。
本相大师最为随和可亲,当即起身对东方不败双手合十,还了一礼,伸手接过剑谱。
这时,枯荣大师突然发话道:“阿弥陀佛,东方施主,这《六脉神剑经》,向来只传段氏出家弟子。那日老衲见施主在旁窥看剑经,原想施主是段氏子孙的师父,且年纪轻轻,料施主也练不成图谱上的剑法,所以未加阻止。但后来见识了施主的身手,方知如今武林中人才辈出,老衲乃是井底之蛙,着相了。施主将卷轴取去,保住了段氏祖传剑经,还救了老衲一命,引开了强敌,老衲感激不尽。但图谱中的内容,还望东方施主不要泄露给外人。”
言下之意就是,我已知你练就了剑谱上的武功,但念着你与段氏的关系和你对天龙寺的恩德,就不再追究了,只希望你保守住此剑法的秘密便是。
东方不败立时心领神会,对他躬身行礼道:“阿弥陀佛,小可谨遵大师法旨。”
正欲别过本观等人,去继续护卫镇南王,但却听枯荣大师又道:“保定帝料定施主会去而复返,故托老衲传言,请东方施主到皇宫相见。”东方不败听罢,心想:“保定帝认为我会回来归还剑经,看来的确对我信任有加,却不知他找我又为何事。”随即答道:“小可谢过大师相告,这就告辞。”
出得寺来,东方不败立即向大理城赶去,依着两个月前的路线,直奔皇宫。到了“圣慈宫”,东方不败请门外侍卫向保定帝通传一声,不多时,一个太监快步走将出来,将她引入了宫中禅房。
正在宫中禅房诵读佛经的保定帝一见东方不败,脸上当即显出大喜过望的神情。
东方不败见状,已经知道自己可能又要摊上一个大麻烦,只好诚惶诚恐地向保定帝行礼道:“小可参见陛下。不知陛下急招小可来,有何赐教?”
保定帝忙将她扶起,说道:“东方先生,你回来了就好了。誉儿,誉儿他被人绑架了!”
东方不败一听,心中一惊,暗道:“哎呀,果然麻烦不小啊!段誉那小子为何总是被人绑了去?”但脸上仍不动声色,向保定帝询问道:“敢问陛下,世子是被何人所掳?”
保定帝赶紧向她说明当日段誉如何被掳走一事。
原来几天前,大轮明王未追到东方不败,心怀愤懑,返回天龙寺的牟尼堂来,见到还在等待东方不败返回的保定帝、刀白凤等人,就寻起了保定帝的晦气,原本想把他绑到吐蕃国去,而段誉出手相救,不知怎么的,竟使出了“六脉神剑”。
大轮明王见段誉会“六脉神剑”的剑招,就舍去了保定帝,转而攻向他。
段誉虽得东方不败传授武艺,又吸纳了几大高手的内力,但毕竟习武才堪堪两月,兼之没什么临敌经验,怎会是大轮明王的对手?
大轮明王几个回合之下就制住了他,将其交给了自己的部下,还说什么“未得死图谱,反得活图谱。慕容先生地下有人相伴,可不觉寂寞了!”
保定帝、本因、本观等纵前想要夺人,一时之间却攻不破他的无形刀网。
大轮明王命令部属掳着段誉北去,自己断后,且战且退,阻击保定帝和本参等人。
最后几人斗至一间小屋,大轮明王左右两掌斜劈,将屋内的四根顶梁柱劈倒,那屋便塌了下来,天龙寺众僧猝不及防,被压了个结实。
而他却早有准备,跃出屋来,趁机就向寺外逃去。
等到保定帝等人从瓦砾堆中爬出来,急忙追出寺外,却见那大轮明王身形微晃,便如一溜轻烟般奔入林中,刹那间不知去向。
东方不败听了保定帝的叙述,不禁暗叹那大轮明王的武功、智计无不高明,忙问:“那番僧胆敢在大理国内逞凶,委实可恶。不知陛下是否已派兵将他擒获,救出了世子?”
保定帝摇头道:“唉,朕前几日已派遣铁甲骑兵不停追赶,却只不过将他的九名随从尽数擒回而已。”
东方不败又问:“陛下可知那番僧把我徒儿绑到哪里去了?”
保定帝再次摇头,说道:“被捉之时,那九人正分别朝不同方向策马奔驰,由此无法推测出他究竟挟持着誉儿往哪个方向逃窜。而且他那九个手下,无论被怎样拷打盘问,就是不交代他们主子的行踪。眼下,朕,朕也不知到哪里去救誉儿。”说着黯然神伤地垂下头去。
东方不败安慰道:“陛下莫要伤心,小可定会想方设法救回世子殿下。”
保定帝听了,抬起头来,眼中闪着感激的泪光,说:“东方先生,眼下淳弟、巴司空、华司徒、范司马都不在,寻回誉儿一事,唯有靠你和善阐侯了。待誉儿回来后,朕定会好好封赏你,现在先请受正明一拜。”说着就起身向东方不败行了一礼。
保定帝本名段正明,他身为帝王,却在言谈中以本名自称,已然对东方不败推心置腹。东方不败见状,忙上前一步,扶住保定帝,说道:“陛下此举实乃折煞小可也。小可作为世子的师父,相救于他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焉能劳陛下相谢?还是请陛下再对小可说说那大轮明王的来历,知己知彼,小可方能想出办法营救世子。”
保定帝应道:“好,好。东方先生,请坐下,听朕慢慢道来。”待二人都坐定身形,保定帝开始讲述大轮明王此番赶赴大理的来龙去脉。



 第七十五章 浪起太湖影乱(五)活经


原来那大轮明王本名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相传他具大智慧,精通佛法,每隔五年,就会开坛讲经说法一次,西域天竺各地的高僧大德,云集大雪山大轮寺,执经问难,研讨内典,闻法既毕,无不欢喜赞叹而去。
那日比剑之前,他曾致信天龙寺,称当年他与姑苏慕容博先生相会,订交结友,谈论当世武功。慕容先生言下对天龙寺“六脉神剑”备至推崇,深以未得拜观为憾。他近来得闻慕容先生仙逝,哀痛无已。为报知己,拟向贵寺讨求该经,焚化于慕容先生墓前。日内来取,勿却为幸。他自当以贵重礼物还报,未敢空手妄取。
东方不败听完保定帝的叙述,冷哼了一声道:“哼,那个鸠摩智说得好听,还不是来软硬兼施、巧取豪夺一番。最后没得到剑谱,恼羞成怒,就在此撒野,当真伪君子一个。”
保定帝问道:“东方先生所言甚是,不知先生现下是否已经猜出鸠摩智会把誉儿掳到哪里去?”
东方不败答道:“那番僧来信中言明他要亲自将剑经送至慕容先生墓前焚化,掳走世子时又高呼‘未得死图谱,反得活图谱。慕容先生地下有人相伴,可不觉寂寞了’,虽然这些都可能是他用以扰乱视听的伎俩,但为今之计,小可也只有死马当作活马医,就信他要把我徒儿当作活剑经送到慕容先生的坟墓前,我便往那里跑上一趟。”
保定帝捋了捋胡子,点头道:“嗯,看来,也只有这样了。”
东方不败忙起身对他双手一拱,说:“事不宜迟,小可这就别过。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在半路上就能碰到他们,截住那番僧,救回世子。”
保定帝也站起身子,对她拱手拜别:“那好,朕就在此恭候先生带着誉儿回来。”
说完,亲自颁给东方不败一道通关文牒,遣了一个太监,领着东方不败到御马房挑了三匹全大理最为优良的骏马,以供换乘,又到大理国库取了百两黄金作盘缠,然后就跟着几名熟悉道路的向导,踏上了前往姑苏慕容家的旅途。
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东方不败一行人走的全是大路,看见路上已增设了不少岗哨,盘查过往行人,想必是保定帝为找到段誉而下令如此行事。
幸好东方不败手持通关文牒,一行人在这些关卡上也没耽搁多少时间。
那几位向导也各自带了三匹上等良驹,每日轮流换乘。前几日中,每日日落之时,东方不败等人便进入大理国驿站歇息。
东方不败晚上休息之前,总会命驿臣取过纸墨笔砚,放在桌上,剔亮油灯,抄录三本书册中的少林七十二绝技,并默写了一部《六脉神剑经》,用以与鸠摩智周旋之用。
这般走了几天,就已出了大理国境,众人还是马不停蹄地赶路。每日晚间,若是恰好进入一座城镇之中,那便寻家客店歇宿;如果还在荒郊野地中奔行,那也就只好就地露宿一夜。
东方不败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为了抚平江湖风波而四处奔走的日子,每每念及那位让她再次过上这种生活的段誉段公子,东方不败则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哭笑不得。
有一日晚间,一行人到一片密林中歇息,东方不败下得马来,抚摸着自己坐骑的鬃毛呆呆出神,喃喃道:“马儿啊,马儿。你生得如此的白,会否就是那唐三藏的坐骑白龙马?那唐三藏可真幸运,他有个徒儿,叫孙悟空,是一只猴子,厉害得紧。每次唐三藏被妖怪捉了去,那孙悟空总会想方设法把他救回来。”
“你说我怎地这么倒霉,来到这个世上,糊里糊涂地收了个徒弟,他不像孙悟空那么有本事,却如唐三藏一般,常被捉了去。那孙悟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