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盗经 >

第19部分

盗经-第19部分

小说: 盗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做是他成了状元公之前的隐忍性子为了自保必然会选择低头,但是现在他一朝出了洪家自立门户了再也不想继续过以前的那些屈辱的日子了,而且现在也是一个他向景隆皇帝表明自己态度的机会,景隆皇帝的那些心思他虽然知道的不多但是却也能够猜到几分。

郑则仕此时眼中露出一丝疑惑,他微微眯眼看了看神情冷漠丝毫没有意思开口为自己辩解的洪易,又看了看闭目养神似乎一切都和己无关的洪熙照,他虽然不知道洪易身世的内情,但是他乃是在朝堂上摸爬滚打三十多年的人物,从洪易一个眼神之中便能看出一个故事的轮廓,显然洪易和洪熙照之间有着他所不知道的故事,并且双方的关系远远没有他最开始所估算的父慈子孝那般和谐,甚至洪易和洪熙照之间还有些互为仇敌的意思,这使得他心中不由一动暗暗叫妙!

 第二十九章 策论头名

。 /

但凡精通盗术者必定是心思细腻之辈,要不然也不可能来无痕去无影所过之处不留纤毫痕迹。

眼看着朝堂之上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洪易期待着他能有所解答的时候,袁飞也在这一刻突然敏锐的感觉到了什么,原本他只是想要插科打诨的胡乱搅闹一番,在皇帝和众大臣面前不被状元公的名头压低了身份,谁知道现在竟然出现了这样的一个局面;袁飞明显感觉到自己坠入了一个漩涡之中,而他对面则是另外的一个漩涡,并且那个漩涡似乎深得见不到底一般,而那个漩涡的中心便是洪易。

就在此时皇座之上的景隆皇帝突然开口道:“没想到朕的随便一问竟然闹出这许多罗乱,袁飞之言大谬,有哗众取宠之嫌,匹夫一词究竟何意这样无聊的事情便不要再争论下去了。不然便要兴起一场文字大狱了。”

景隆皇帝一开口,这件事便算是告一段落了,明眼人都看出来景隆皇帝在帮洪易解围。

此时的景隆皇帝已经从洪易的神态之中捕捉到了他最想得到的信息,那就是洪易绝对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的大仇,他有种直觉那就是洪易绝对会是他以后对付洪熙照的得力助手,既然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并做出了这样的判断,景隆皇帝便立刻站在了洪易一边,脑袋里面已经在开始谋划怎样拉拢洪易不顾亲情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劳了。

一众大臣们似乎都看出了些门道,能站在这朝堂之上的那个会是庸夫蠢材?他们一双双眼睛偷偷摸摸的在洪熙照和洪易之间打转,眼神闪烁不知道在想什么。大商朝堂自从小皇帝正是登基以来便处于这样的一个漩涡之中,朝臣有朝臣的心思,皇帝有皇帝的想法,更有太师洪熙照和文物大将军郑则仕这样的死对头互相倾轧,甚至这些背后还是有太皇太后的势力在出没,在这种高压的情况下所有人都非常小心的竖起耳朵体察一切风吹草动,生怕那一天做错了什么身败名裂。

“太师您看武选文试谁人应该当选头名?”景隆皇帝微微欠身依旧以略微有些惶恐地样子看着洪熙照问道。只是此时他的眼中最深处有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

一直微微闭目的洪熙照此时陡然睁开双眼,目光流转一下随后道:“皇上,袁飞当为文试头名!洪易次之。”

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是洪熙照此言一出群臣嗡然而动。

文章惊动百圣齐鸣有着亚圣之称的文选状元竟然在武选殿试的策论之中成了第二,这怎能不叫他们心中震惊,一个个纷纷看向袁飞洪易两人,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打着什么念头,毋庸置疑,今天之后袁飞的风头将会隐隐压住文章惊动百圣的洪易一头,如果袁飞在武试之中也能拔得头筹的话那么袁飞将完全压制洪易成为这次文选武选之中的最大赢家。

景隆皇帝眼神闪烁几下大手一挥道:“太师目光如炬自然是不会错的。还请太师一一为这些武生列名。”

此时有执笔太监将武生的策论托到洪熙照面前。

洪熙照一一取来看了一遍,随后抓起毛笔在案上平铺的黄绢上挥笔点划,随后一张排名名册便列就出来。

一旁太监接过后便给景隆皇帝过目,其实景隆皇帝根本做不了主,给他过目不过是个程序罢了,所以他接过来假意一看随后便用了玺印道:“宣旨吧。”

那太监展开黄绢宣读起来:“武选策论头名袁飞,次名洪易,三名郑爽,四名洪桀,五名章华,六名章武,七名钱宏佩,八名华南,九名林东海,十名施言。”

名单一出便宣告殿试策论完毕,随后便是武选的重头戏殿前比武!

皇帝和一众大臣纷纷出殿来到皇宫之中的蟠龙校场,这里是皇子皇孙们练武之所,平时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到来的。

商国自从建国之初便由太祖曦立下皇规,那就是皇子每日至少习武三个时辰,并且对于皇子的武功在什么岁数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有着极其详尽的要求,要是皇子达不到要求便会受到严酷的惩戒,百年之前甚至有的皇子因为武功达不到太祖立下的要求被生生打死之事,可见皇家对于皇子之严苛。也只是在近代因为八十年前的蝗祸皇帝接二连三壮年而崩皇室血脉稀少这才逐渐放松了规矩,即便如此别看当今景隆皇帝一副孱弱单薄的摸样,他的身手现在也已经达到凝气成兵的地步。

武道修炼的是人体肌肉躯壳,更修炼一口先天真气,由这口先天真气作为引子来驱动肉身的行动增大破坏力。

这口真气和修炼道术之人修炼的真元大有不同。

真气顾名思义乃是一口先天之气,是人从母胎之中带出来的,人人皆有,练武之人日日精炼皮肉躯壳之间还要以内功心法焙炼这口先天真气使其逐渐壮大,其中境界高者能够通过毛孔七窍将这股先天真气放出杀人,更高者甚至能够凝气成兵。这口先天真气游走于武者奇经八脉大小周天,便是世人常说的阳罡之气。

而修道者修的真元乃是阴血所化并非先天,而是后天不断体悟天道人道,不断历练精神再通过道术修习逐渐从自身魂魄之中自行炼化出来的一口真阴之气,这口真阴之气最是奇妙,他似乎并不存在于人体之中,但修道者却又都能感受得到也能够驱使得了,乃是介乎于有和无之间的存在,修道者每日历练精神,舒展念头,修习大道体悟天理,自然而然的这口真元之气便会壮大起来,直到壮大到进入了筑基期便会重新洗炼修道者的肉身,排除体内积蓄的毒素,增长寿元,催动起来更是杀人无形。练气期的修士身体的真元乃是至阴之气,催动起来无论如何掩饰都会有一股阴寒随之勃发,一旦进入筑基期,这口真元之气便会勃然壮大,立刻由阴转阳,化为祥和暖气,这也是筑基期修士和练气期修士的最大区别。而一旦修士筑基,则那口纯阳的先天真气立时化为乌有,至今仍无人知其去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一些武功高强的修士进入筑基期后武功立马尽废,当然筑基之后有没有武功对于这些修士来说已经无所谓了,因为筑基期的修士法术高强,一般的武夫已经根本无法靠近分毫了。并且修道之人体悟天道超脱生命才是根本,在这些修士看来一旦踏足筑基期,武道什么的都只是小道旁支而已。

这也是武道一旦修炼到顶尖高手之后便没有了修炼方法的原因之一,有百年寿命的修士无法继续修炼武道,而其他的武者修炼到顶级也已经达到了自身躯壳能够承受的顶峰,再难存进了。

这真元和真气虽然一阴一阳,但是两者完全无法交汇共济,一股从母胎之中带来存于体内筋络之中,另一股则介乎与有和无之间似幻似真,两者就像不是同一个世界之中的产物一般,从古至今无数惊采绝艳的天才人物妄图将两者糅合起来,从而阴阳共济希望以此窥得其中奥妙甚至能够得证大道,可惜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这根本便是不可能的事情。

仙道有仙道的等级,武道自然也有武道的等级,天下武道共分为四等。

壮气期,此时体内真气已然壮大,配合自身躯壳的锻炼运转起来可以抵住七八个手持兵器的精锐军士攻击。

凝气期,此时武者体内真气壮大澎湃运转起来带动一身鲜血脉络发出好似河流流淌般的声响。也可勃发真气伤人。可以徒手对付十数个盔甲俱全的军士。

化兵期,此时武者体内真气浩大无边,真气可以直接从毛孔之中裹挟着体*液喷出,伤人杀人方便至极,并且能够聚炼成兵,威力之大足以开山裂石。

此时的景隆皇帝的武道修为便在此列。基本上可以以一敌数十全副武装之军士。

而最高级便是顶级高手之列了,这一列神秘无比,连名字都是含混的顶尖高手,因为谁都不知道这类高手达到了什么程度。

顶尖高手和人交手的情况少之又少,即便真的会有顶级高手相搏那也绝对不会为外人所知。

即便整个商国这样的高手也都屈指可数,当今太师洪熙照,文武大将军郑则仕,鹿鼎候李老侯爷,商国第一高手天南一剑等等都在此列。这些高手手中都有上古气兵存在威力更是叫人难以想象。

虽然顶尖高手和筑基初期修士相仿,但是筑基期修士一般情况下还是非常不愿意和这些顶尖高手相搏的,因为和这些顶尖高手相搏举手投足之间便是性命相斗,动辄便会被灭杀躯壳最后免不了神识被天地元气爆为齑粉,所以即便筑基期修士理论上比顶尖高手要强上一线,但是却没有筑基期修士愿意轻易和顶尖高手交手。

 第三十章 武选十甲



昨天险被爆菊,今天不敢放松啊!有票的打赏打赏!多谢多谢!

这蟠龙校场占地极大,足足数十亩之多,地面全都用巨石碾压后铺就一层极其坚硬的长条青砖,平整如镜,除此之外不见一丝奢华气象,简简单单的罗列着各种兵器和练武器械,校场周边此时放置九面红漆巨鼓,巨鼓之下一个个铁疙瘩构架起来的彪悍鼓手,这些鼓手持着一柄柄好似小塔一般的巨*棒肃然站立,大雪之中更显得冷光烁烁。 //光看那鼓锤的大小便知道这个九名壮汉绝对已经达到了凝气期水准。

商国武选将最后的比试放在这只有皇子皇孙才能够使用的蟠龙校场自然便是为了表现皇家对于武选的重视。

此时蟠龙校场四周早已站满了等级略低不能进殿的文武官员和无数的金盔银甲手持长钺的军士,人数虽多但是却鸦雀无声,雪花簌簌之声清晰无比,文官气质朗朗,武将英气豪豪,军士金盔亮甲,飞雪中一股股的白气蒸腾而起,使得整个校场透着一股肃杀之意。

纷纷扬扬的大雪虽然一刻都未停过,但校场左右低头垂手的站着数十名手持扫帚的太监,只要积雪一厚立马即低头上前清扫,动作麻利快捷,所以校场之上依旧清爽无比。

随着皇帝带着一众大臣和十名武生到来,武选最后的比试正是开始。

太监将十根长箭投入箭壶之中,由武生一一抽选,这些长箭上面分别刻有符号,抽中相同符号的便是一组,一切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丝毫不能作弊。

通过抽签第一场武比由洪易对战章武。

那铁塔般的鼓手擂响红漆巨鼓,那鼓声震荡悠长,好似敲击在众人耳膜之上一般。连天空中的雪花都在空气里来回震荡跳动不止,甚至直接被震碎消散。

随着这一通震天鼓声之后,挑选好了武器的洪易和章武步进了校场中间。

和殿试之时相比此时的洪易一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