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药师成长记 >

第54部分

药师成长记-第54部分

小说: 药师成长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夙抿抿唇,没说话。

    风纾难道:“谢幍将孩子带走,是为了试验蛊虫?”这样便与吕照山书信里记载的事情对照上了。

    “你果然知道。”上官如意点头,“这是我后来才查到的,当时却并没有想太深。民间一直有双生子不祥的说法,我以为谢幍是出于这个原因才将大孩子送走,虽然不高兴他不与我商量便独自处理了,但他到底是孩子父亲,他既有安排了,我也没什么可说的。那时我与他关系就已变差,他固执,我嘴硬,相处起来三言两语都能变成争吵,实在是没劲,所以只约束了那嬷嬷,让她不要再提起,就当容娘只生了一个孩子吧。”

    “容娘带着你跑了的时候,我十分震怒,我自认为人虽不和善,但从不曾苛待过妾室和子女,吃穿用度不曾短缺,也从不叫姨娘到我跟前立规矩,只要她们乖乖在后院待着不生事,我就是个好说话的人。就这样,她还有什么理由要跑呢?”

    “那时候谢幍就变得不对劲了,变得比往常的他更加狂躁易怒,动不动就惩戒下人。我倒是理解他,毕竟姨娘带着儿子跑了,这事他比我更没面子。哪里知道这不只是面子问题。”

    “不久后,后宅又出了件事,香姨娘的儿子无缘无故病倒了,躺在床上晕晕沉沉,昏迷不醒。而原本对那个孩子不闻不问的谢幍忽然成了慈父,每隔几天就要去探病。我去看了那孩子,觉得他的病来得太古怪。我起了疑心,找来服侍谢家多年的大夫问是不是谢家有什么代代相传的隐疾,但那大夫也说不个所以然来。”

    “又过了没多久,那孩子忽然死了。”说到这里,上官如意停了停,看看几人的表情,“你们也觉得蹊跷吧?哼,我也是,好好个孩子,动不动就养没了。我彻查了内宅,但是谁都是干净的,没人对那个孩子动过手。那时候我万万没有怀疑到谢幍身上,人说虎毒不食之,他有什么理由害死自己亲生儿子呢。香姨娘受不了刺激,总觉得一定是我害了她的孩子,成天找我麻烦。也不怪她多心,几个姨娘生的儿子,前前后后都出了事,只剩我儿子一个健在,整个谢家的下人都在背后猜疑我。我嫌烦,带上儿子回娘家小住,一住就是好几个月,我父亲与我儿子投缘,从那之后干脆就留了那小子在我嫁家习武,我自己也可以时不时回去,乐得轻松。”

    “直到几年前,我又一次从娘家回来时,发现谢幍变得越来越奇怪,几乎像变了个人,陌生得我从他眼里完全看不出以前那人的影子。我与他虽然素来不和,但好歹几十年夫妻了。所以我亲自跟踪了他几天,终于发现了他的秘密。”

    上官如意望望被烧成废墟的宅子,接着道:“那个孩子没死,被谢幍带到了这座宅子里。那天晚上,我跟着他秘密潜入了宅子的某个房间里,看到他从床上抱起香姨娘的儿子,那孩子已经完全没了原来调皮捣蛋的模样,变得痴痴傻傻的,我看到他就想起你来。”上官如意的目光投到容青君身上,透过他看到了十多年前的影像,“以前的你就跟那时候香姨娘的儿子一模一样,现在想来其实是很不正常的,只不过因为你是双生儿,自幼体弱多病,屋里又常年带着药味,才没惹人注意。”

    而后,上官如意的语气忽然变得冷硬:“然后我看到谢幍将他放入浴桶中,那里面放着各种草药,接着他便割破了那孩子的手臂,在吸他亲生儿子的血。”

    听到这里,几人都不由一惊,萧夙忍不住摸了摸自己手臂,感觉后背上爬上一串鸡皮疙瘩,夜风吹来都像阴风瑟瑟,叫人毛骨悚然。他看向容青君,可惜那人的脸上实在看不出表情。

    萧夙忍不住发问:“为什么?”他不禁想如果自己是容青君的兄长,被带走的那个大孩子,那他小时候是不是也经历过这些?

    “问得好,我也猜不到我的丈夫是个喝人血的禽兽。”提起这一段,上官如意的脸上满是厌恶,“我继续追查,发现他走了旁门左道,他在自己身上下了蛊虫,靠这种蛊虫刺激自己的经脉,强行提升功力。但这种邪门的蛊虫除了能帮他,还会害他,那虫子嗜血,若不能制住它,几天就能将人吸得精干,所以除了用药控制以外,谢幍不得不吸食亲生子的血来养着那虫。而且那虫嘴刁得很,若宿主是女子,则只食女子之血,但谢幍是男儿身,所以必须是具有他血脉的男子才行,所以他又在这宅子里养了无数女人,指望她们给他生儿子,只是可惜,那蛊虫能耐大得很,不只控制了他,还影响了他的生育能力,打那之后,他再也没有得过一子半女。而且过了那么多年,蛊虫的胃口被养大了,早已开始反噬,吃药、喝血都没有用,谢幍已经没有办法了。”

    话说到此,上官如意冷笑了一下:“真是可笑,他想靠这蛊虫千秋万代,谁知落得个走火入魔、断子绝孙。”

    按上官如意的描述,风纾难猜那只蛇蛊或许是能克制谢幍体内蛊虫的最后一样东西,谁知千方百计弄来的,居然是假的,谢幍受不了刺激,这才最终自毁。

    故事到这里差不多就说完了,上官如意看向容青君,语调里难得有丝温柔:“容娘想必也是发现了这个秘密才会带着你孤注一掷逃跑,她是个好女人。说起来,当年谢幍三个姨娘里,梦姨娘原是贴身丫鬟,香姨娘是别人送进来的风尘女子,只有你娘是谢幍看中意了,亲自纳回来的良妾。他对你娘大约是有几分情意的,所以当年才没将你带离你娘身边。只是可惜,这情意比起他自己的*,还是太浅薄了。”

    风纾难还有疑问:“那上官夫人又是因何会被关在这座宅子里?”

    “我看不过去他的行事,自然便想阻止,谁知当时他的武功已经大有进展,我不是他的对手,反被他抓住,关了起来。不过他也没有好过到哪里去,眼看着蛊虫一天比一天不受控制,他没多少日子好活了,眼看着他越来越疯狂变态,我知道我不会有好下场。”

    “这么说来,上官夫人被关在这里已经数年,可谢家这几年来一直有位名正言顺的夫人在主持家事,上官夫人知道吗?”

    “我知道,那是谢幍安排的傀儡,掩人耳目的。这几年他过得不好,就也看不得我好,时不时要来地牢找我说说外面的事,想要借此激怒我,让我痛苦。所以外面的事,我知道的还不少。”

    “原来如此,那看来,孙夫人的孩子多半是遭到那假夫人的毒手,被下了蛊了,梦姨娘身上中毒的事,也可能是她在谢幍授意下做的。”

    “孙夫人?梦姨娘的女儿?”

    “是,她生了一个儿子,不足一岁,被带来谢家一个多月来也是昏睡不止。”风纾难简单说了下谢朝华之事。

    上官如意想了想,道:“据我所知,这种蛊虫是种子母蛊,子蛊从母蛊,而母蛊在谢幍身上,已经跟着他死去,所以子蛊应该也会消亡,之后那孩子便能不药而愈。不妨观察一个月看看再说。”

    这时她忽然想起来当年容青君逃走时身上也是带着蛊的,理该长年嗜睡、体弱迟钝才对。

    她将疑惑问出了口,被风纾难轻描淡写地解释过去:“青君另有奇遇,治好了身上的病。”

    容青君补了一句:“我不怕毒/药毒虫。”

    上官如意也无意追究,说了这么久,她的脸上也露出了疲色:“你们还有什么想问的,我一并说了,若没有,我要休息了。”

    风纾难摇头:“那便不打扰夫人休息了,多谢夫人坦诚相告。”

    “夫人。”萧夙忽然出声,“在下自小有一怪病,发作的时候浑身疼痛难忍,请问是否与这蛊虫有关,如何医治?”

    “我对那蛊虫所知并不深,而且你是最早被谢幍带走的孩子,据我所知,他在你身上下的子蛊是失败的,所以后来才换了人。因此,恐怕就连谢幍也不知道,蛊虫在你身上会是什么变化和反应。”

    萧夙颓然低头,片刻后苦笑了下:“算了,反正我也习惯了。”

    当晚再无后话。

    第二日,在山中休息一晚后,风纾难问上官如意有什么打算。

    “去城中找家客栈梳洗一番,再去谢家。”

    这是要回去清理门户了。

    他们回到城中,风纾难派人安排了谢幍宅子中救出来的那群女人,零零碎碎的事情又处理了一天。

    上官如意回去谢家了,风纾难与容青君没有再登门过问谢家之事。期间谢朝华来过一次探望两人,因为有梦姨娘中毒之事,所以上官如意回到谢家秘密处置假谢夫人的时候,向谢朝华吐露了真相。而这真相显然令谢朝华难以接受,容青君看到她时,她的脸色比前些天差了很多。

    对于容青君与风纾难来说,梅江城之事已了,随后他们便该离开了。

    在城门口告别的时候,风纾难问萧夙以后去哪儿。

    萧夙:“倚马江湖,仗剑天涯。”

    风纾难:“……”

    萧夙:“……总之随遇而安吧,若有事可以去南国书苑找我,鸨娘对我有养育之恩,我时不时会回去看她的。好了我走了,以后各安天命吧。”

    风纾难:“保重。”

    容青君没说话,却忽然走上前,递了一个玉瓶过去。

    “发病时候吃一粒,应该有效。”

    萧夙接过,深深看了容青君一眼,也没再说话,终于一扭马头,踢踢踏踏地走了。

    “青君,我们也走吧。”

    “嗯。”



  ☆、 第64章 结局

    风纾难带着容青君在两个月后回到了京城。

    回京的第一站是郊外长公主府。

    长公主与附马早已得到消息,这一日都在府中等候风纾难归来。

    风纾难与容青君在堂上拜见了两位,附马风集喊了起身,长公主则淡淡地说了一句:“回来就好。”

    风纾难知道这表示长公主面对他与容青君时作的妥协与退让,心中不无感动愧疚。

    容青君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装精致的木盒,递到长公主面前。

    “母亲,这是青君特意为你炼制的养颜益气丸,你收下吧。”

    长公主默默将礼物接过,有些别扭地说了句:“多谢。”

    风纾难与容青君在长公主府上待了一日,之后仍是要回永望山庄长住。

    他们走的时候,附马与长公主相携将两人送出了门,望着远去的马车,长公主叹了句:“儿大不由娘。”

    附马笑笑:“儿孙自有儿孙福,纾儿开心就好。”

    “我何尝不是想让他幸福呢……”

    风纾难与容青君又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种种地,养养花,自己挑水生火,洗菜做饭。

    长公主来永望山庄看望两人的时候,吃了一顿风纾难亲手做的饭菜,长长的睫毛悄悄被泪水打湿。

    “白养你这小子了,借着青君的光才吃上你煮的饭。”她说这话时候是笑着的。

    风纾难微笑着,任由她轻斥。

    容青君不是善于讨好的人,但他感觉得到长公主对他的态度转变,加上风纾难的原因,所以他也愿意诚心对长公主好。

    后来有一天白扬也来了永望山庄探望风纾难,同行的还有白锦葵。

    白家这一年的过得很低调,使用的马车都特别素净,不似过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