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综传说]泠梦 >

第14部分

[综传说]泠梦-第14部分

小说: [综传说]泠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地界巅峰,在芸芸众仙里也是极高明了,泠由此动了出去游历的念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个道理镇元子也懂得,因此让泠先回西海报个平安,其余不过叮嘱出门在外,小心行事便罢了。
前世为人的经验,让泠头一个想去的便是位于南瞻部洲的东土大唐,虽然此大唐非彼大唐,儒道佛妖杂居其中,但历史的大体走向却是差不离,如今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玄宗朝,最后的盛世,就如同未熄的烟花一般,达到了奢靡风流的顶点。过了两界山,他突然心血来潮,为自己起了一卦,却是建议他先往北方行进,似乎有什么因果之类与他相关。虽然泠一直觉得命运这个东西,是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但反正只是随处游玩,往北便往北吧。
他正跟着马车行进的方向赶路,却不知道马车里的三人也在议论他。
“秦兄,孔兄,那人的琵琶弹得真好!你们觉得比之皇爷爷御用的国手雷海青如何?”得封建宁王不久的太子第三子李倓笑问道。
秦阜打趣道:“三郎若喜欢,把人抢到王府不就得了!”
孔方板着脸道:“秦兄慎言,莫要带坏殿下!白龙鱼服,本就危险之至…”
“孔兄喊错了,某家现在只是长安李三郎!”李倓笑着把孔方接下去预备对秦阜长篇大论的“教诲” 打断,换来对方感激的一瞥。
李倓生于李唐皇室,父亲又是太子,十足的龙子凤孙,但母亲只是一个偶尔被太子临幸过的宫女,纵使如今得了宫人的品级,也只比当宫女时好上那么一丁点,甚至因年老色衰,早已被父亲遗忘,等同于东宫里一个透明人。所幸李倓天性豁达,对于权位也毫无兴趣,一心当个逍遥自在的闲散宗室,反而投了他大哥李俶的缘法;他弓马娴熟武艺高强,这点又间接入了他那位文武双全的皇爷爷的眼,天宝元年便已开府建牙,加封建宁王,授太常卿同正员,却没有一般王孙公子的浮夸习气,反而有一股武林中人的任侠之气。
他作为闲散宗室,带着两个侍卫在远离京师却是为何?原来玄宗千秋将至,李倓本已准备好一份不打眼的随大流寿礼,无意却在微服时听酒肆传言,渤海一带有山名不咸,长年被冰雪覆盖,其上有一天池,周围却是温暖如春,据说最近时常有当地人看到山中冰天雪地上有扎朝天辫、穿红肚兜的胖娃娃赤足嬉戏玩耍,疑似参娃。
一石激起千层浪,谣传参娃乃天地灵物,哪怕闻一闻都能百病退散,益寿延年。若是服下,哪怕是从未习武的普通人,也会瞬间拥有一甲子的功力,成为天下有数的高手,此时不知有多少奇人异士,怀着各自的心思,朝渤海不咸山聚集。李倓半是好玩,半是想碰碰运气,便留书一封径直往北微服而去,三人一路上已经打发走好几批心怀歹意的江湖中人,幸好在他身边的孔方同秦阜二人也不是普通臣下,俱出自名门,是开府时被指给他的建宁王属官。
孔方是文宣公府旁支,孔圣后裔,文武双全;秦阜是胡国公秦叔宝之后,虽是庶出,幼年却曾有奇遇,学得一身好本事,等闲高手三五个近不了身,三人自幼都是弘文馆同窗,也算相得,哪怕再守礼严谨的孔方,毕竟也是个年轻人,一路行来,北国风光,与常去的东西二京迥异;江湖争斗,同惯见的庙堂争锋不同。只觉什么都新奇有趣,谁也不曾想过归期问题。
暮色四合,渐渐走离官路,数里之内不见人烟,野地露宿便是家常便饭,今次还算好的,在日落之前找着一个大体完整的小小土地庙,三人安顿好车马,忙完打猎捡柴汲水等事,便惬意地在火堆边安顿下来。
泠早用神识探过,方圆百里,都是荒郊野外,只有那个土地庙为往来路人提供方便,便不心急,算好在天完全擦黑前晃进了土地庙,李倓三人先是微微一惊,发现是那弹琵琶唱歌的少年,正牵着驴含笑看向他们。
“几位,有礼了。”泠略施一礼,“在下也是来借宿的,不知几位可否腾些许空地与人方便?”他的视线落在李倓身上,看见他身周隐隐有龙蟒之气翻腾,张牙舞爪,应是李唐皇室中人无疑。
“这里自然人人住得,小兄弟若不嫌弃,且来我们这火堆旁将就一晚?”李倓邀请道,“在下李宁,世居长安,在家行三。”自我介绍的时候,李倓谨慎地用了化名。
诡异地看了李倓一眼。【李宁?那我还叫安踏呢~】想到后世某国产著名运动品牌,泠在心底吐槽一句,面上却是不显:“那就多谢李三哥了。在下龙泠,乃西牛贺洲壬申国人士,因仰慕东土大唐天朝上国风光,所以拜别家人四处游历。”壬申国,人参果也,因为明知自己不管如何掩饰,总是同大唐之人有相异之处,有些常识也未必清楚,泠干脆承认自己并非南瞻部洲之人,这样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也好以后说得过去,再说万寿山五庄观的确在西牛贺洲,他对那里也很了解,说话真假掺杂,才不容易被揭穿;化族为姓,是怕被识破真实身份,毕竟“敖”这个姓氏太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了。
“西牛贺洲?”李倓狐疑道,“这些年来,自称西牛贺洲之人,统统都被查出是招摇撞骗之人,龙兄弟莫要胡说,我们听听也就罢了。”
“哦?那你要我如何证明才肯相信?”龙泠自信地问道,见他这样镇定自若的态度,李倓又有些半信半疑了。
“那龙兄弟可否为我等说说四大部洲之事?虽然一直都说此处乃南瞻部洲,但这么多年来,除了成佛的玄奘法师,我大唐再无人踏上外洲,也无人自外洲而入,因此多有疑虑,务请曲谅!”孔方客气地问道,眼里却带着一股审视的意味,秦阜则饶有兴趣地打量着泠,似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关心。
泠在脑海中组织着言语,尽量只说些比较常识的东西:“这些也是我昔日道听途说,或是自那野史志怪里看来的,几位姑妄听之吧!天下分为四大部洲,其一为东胜神洲,号称十洲三岛之祖脉,灵气极为充沛,除了本土外,还有很多海上仙境仙岛,都算是它的附属,那些有道的真仙,隐逸的散人,逍遥的门派大都藏身在东胜神洲的莽莽群山之内,浩瀚森林之中,无边湖海之下,此外洲上还布满珍奇异兽,琪花瑶草,可以说是一片乐土。那位南无旃檀功德佛,也就是这位公子所说的三藏法师的大徒弟,斗战胜佛孙悟空便是出生于此洲傲来国花果山,至今仍有洞府遗迹于斯处,因他是那地界猢狲的首脑,所以有个诨号,叫‘美猴王’,那傲来国出了这佛爷,至今便是不敢伤猿猴一类,反把他们当神明化身供奉。”
孔方插嘴怀疑道:“志怪野史里看来的?翻遍我大唐怕是也找不出一本这样的杂书吧!”虽然他一反家族常态,更喜欢练武,但也不敢丢了学业,孔家乃孔丘之后,藏书丰富,弘文馆的珍本也有部分手抄本藏于家中,但他从来没见过关于四大部洲的记载。
李倓却暗自有些心惊,幼时曾无意在禁中藏书阁里发现过一本据说是玄奘法师留下的亲笔手札,是他一路行来所见所闻的记载,当年那本《大唐西域记》便是整理其中部分可以流传的东西而出。里面关于东胜神州只有一笔带过的寥寥数语,却和这少年所说颇为相符,他不由道:“请继续。”
泠颔首再道:“佛祖曾对玄奘法师言,东土大唐所在即是南瞻部洲,只因天高地厚,物广人稠,多贪多杀,多淫多诳,多欺多诈;不遵佛教,不向善缘,不敬三光,不重五谷;不忠不孝,不义不仁,瞒心昧己,大斗小秤,害命杀牲。造下无边之孽,罪盈恶满,致有地狱之灾,所以永堕幽冥,受那许多碓捣磨舂之苦,变化畜类。有那许多披毛顶角之形,将身还债,将肉饲人。其永堕阿鼻,不得超升者,皆此之故也。虽有孔氏在彼立下仁义礼智之教,帝王相继,治有徒流绞斩之刑,其如愚昧不明,放纵无忌之辈何耶!”
李倓变了脸色:“大胆,我大唐天下升平,海晏河清,天子圣明,群臣辅弼,百姓安居乐业,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开元之治一脉相传,你,你这是妖言惑众!”作为皇室中人,先不论对错就是颇为忌讳这种话的。

作者有话要说:啊嗷嗷,小泠儿要游历大唐了,乱激动一把翻了唐人传奇,安史之乱,准备诌点灵异神怪,请大家不要太较真考据啊哈哈~这个李倓,建宁王,选他搞事是因为他英年早逝,没有老婆(起码是没有大老婆,死了很多年自己的皇帝大哥才追封+选个公主的女儿配冥婚的),比较有发挥余地(地下有知请原谅我,我纯属借您老的名而已,和您老本人无关正史无关,什么关都没有!!!)秦阜和孔方这两个名字纯粹恶趣味,秦阜就是青蚨啦,和孔方一样,都是钱的一种称呼而已~




、第 12 章

“若无这桩桩件件,佛祖当年为何要着观音菩萨在东土寻人取经?自是为了渡化众生。再说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盛极必衰,什么万万岁,都是骗人的!”泠冷笑数声,抛下被他惊人言论震骇了的三人,自顾自和衣闭目假寐起来。
就算来到一个皇权至上的地方,泠也不觉得自己有必要讨好权贵,不管是凡间的,还是天上的,陶渊明都曾说过,“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果他们听不得这些实话,那么明早就分道扬镳好了,反正对于所谓的因果机缘,他并不是很在乎。
一时间,火堆旁只听见树枝燃烧的劈啪声,李倓觉得自己可能有些反应过度,但是被一个外国人,还是小孩子这样完全不带褒义的评论自家的天下,总有些郁闷,而且他这样口无遮拦,万一下次遇上别人把他当成乱臣贼子怎么办?有心想要说教两句,却不知道怎么重新开口。
“好啦好啦,不管你们信也好,不信也罢,我真的是从西牛贺洲而来,人人都说东土大唐很繁华,很热闹,一路过来的确和我的家乡不同,有好多好吃好玩的东西呢!”看着李倓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表情,泠忍不住扑哧一声笑道,“既然有些话你们不想听,我便不说好了!”
“真是小孩子气!”李倓告诫道,“这些话可别再往外倒了!这世上有人喜欢听好话,有人喜欢听真话,但几乎没人希望听实话!”这些话同初次见面的人说,实在有些奇怪,但李倓觉得自己说得自然而然,而泠也理所当然地接受了:“我知道了,下次我会注意的。”他做出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点头道:“我是来玩的,不是来惹麻烦的!不过,就算惹了麻烦我也不怕,这可不是摆设!”
泠自傲地拍拍腰边三尺青锋,那副样子让三个青年都不由笑出声来,无形中,把原先那一点怀疑和戒备的气氛给冲散了。
秦阜笑问:“小兄弟,我说你这把剑开锋了没有?怎么看都像是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附庸风雅的三流货色,可别连只兔子都敲不死!”
“此剑乃我家祖传宝物,铸造的时候据说混入了部分昆吾石,非寻常刀剑可比~”泠撒谎道,实际上这把剑完全用昆吾石精华打造,是奶奶曼荼特意选给他的护身宝剑。
“昆吾石?莫非是流洲昆吾石?传说流洲在西海上,地方三千里,离东岸十九万里,上多山川,积石为昆吾,作剑光明洞照,如水精状,割玉如泥,真有此洲?”李倓两眼发光地追问道,泠故作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抓抓脑袋道:“说是这么说,可谁真的见过什么流洲水洲的?我也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