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夜阑静 有谁共鸣 >

第160部分

夜阑静 有谁共鸣-第160部分

小说: 夜阑静 有谁共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深投入时,Leslie不时望向Daffy唱《为你钟情》及《I Honestly Love You》,又骂记者:“我觉得用中文说我爱你,太肉麻,所以我只可以说I love you,我是一个专业歌手,我唱歌是唱给所有听众听,不会只对著一个人唱!那些记者真是太差,我如果要唱给一个人听,我anytime都可以唱给他听,睡觉前唱给他听,睡醒后唱给他听,用不着开个唱时,只唱给他一个人听,写这些报道的记者,应该shut up!” 
  唱《共同渡过》时,Leslie感动得流下眼泪,又对《我》这首歌大发伟论:“《我》这首歌是我跟Albert合作写的。上帝造人是公平的,不分男女,不分种族,不分黑人、白人,有些人喜欢猫,有些人喜欢狗,有些人喜欢一些特别的人,这样他们才会开心,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成全他们!!只要他们开心,其他人无权过问!”
  台下观众马上大叫:“成全你!”
  Leslie再激动说:“我不是圣人,我也没有资格说教,我一直做人是以诚待人,不过相士为我批命,说我以诚待人,别人却‘人反相诬’,在这个圈太久,我已经习惯。I don't bloody care!我始终做Leslie!”
  中场,Leslie还唱了一首《至少还有你》,但是Leslie的情绪很低落,他又开始说他最关心的话题:“今天是我最艰辛的一天,你们离我那么远,不远你们又不是瞎子,你们能看见我,能听见我的歌声……正因如此我才是亚洲最杰出的艺人,你们算得上是亚洲最热情歌迷,虽然我们距离很远,但是你们的热情演我能感应到。”
  唱到全晚最后一首歌《我》时,观众气氛十分澎湃,但Leslie唱了几句之后,突然静默下来,淌下眼泪,感人地讲一番心底话:“这几年,好多人伤害我,不但伤害我,伤害我亲人、情人,明白我是一个艺人,但都是普通人,没办法不去处理、面对……不要再伤害我,不过,好多谢多年大家支持,上天公平,不理你是男是女,我最爱都是自己……”
  Leslie已泣不成声,泪流披面。 
  这首歌的意义大过音乐本身,它虽然不是Leslie自己作品中,最出挑的一首,却是最本色的。
  唱惯了你情我愿、爱恨情仇,他终于能够在二千年唱出一首真正属于自己的歌。Albert很懂他,否则不会默契共事了十多个年头,Leslie亦信任他,首首都让他放手去写,不加干涉。
  珠联壁合的绝配,两个同样细腻、敏感、忧郁的人联袂绽放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颜色。行云流水的钢琴伴奏是蔚蓝的大海,在无声无息地奔流,Leslie的声音是海边伫立的礁石,经受着日日惊涛骇浪地洗礼。
  每次在舞台上唱这首歌,他总是骄傲的高昂着头,合着眼沉醉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激情澎湃地高歌着“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 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裸” 。 
  在光怪陆离、钩心斗角的娱乐圈,就象一块沼泽池,人一旦泡久了,就会被拖进去,无法再挣脱出来。许多人妥协了,因为他们明白人生苦短,犯不着和自己过不去,犯不着和金钱、名利过不去。
  可是,Leslie却俨然是一株沼泽林里的奇葩,没有被来势凶猛的沼泽吞没,孤芳自赏般得盛放着最本色的自我。
  对歌唱的热爱,使他不理会别人数落他出尔反尔,毅然地重返歌坛;对电影的抱负,使他不忌讳自毁形象,果敢地接下了《霸王别姬》《春光乍泻》;对舞台的艺术追求,使他不介意媒体的歪曲报道、恶毒评论,肆意得在舞台上穿高跟鞋、驳长发;对爱情的执着态度,使他不惧怕人间的流言蜚语,义无返顾地坚守着自己的情感阵地。
  一切只因对生命认真的态度。
  




350

350、350热情4 。。。 
 
 
  完show后Leslie即穿起浴袍会见传媒,但却没有接受访问,离开时只笑向传媒说:“行啦!你们看见了什么就写什么啦!”
  这是香港近期最具争议的演唱会:每天打开报纸都是一场惊吓,披头散发鬼影重重,动作露骨暧昧,名设计师度身定造的时装沦为陈旧设计……海报上Leslie 一脸阳光,现实中招风惹雨几乎淹没。
  但,演唱会就只是明星正不正、歌衫靓不靓、观众high不high、有没有烟花、有哪些嘉宾?
  长头发就是妖怪、穿裙子就是扮女人、haute couture是旧衫?
  香港时装知识不应是那么薄薄浅浅的一层,演唱会也不能不谈舞台设计、灯光和音响。
  探讨舞台设计、分析服装形象、访问现场观众——如果你是因为种种负面报道,错失了这次演出,这夜就让我们一起来看演唱会。
  长发=贞子化身?
  穿裙=扮女人?
  二千春夏haute couture=穿旧衫?
  还Gaultier一个公道
  如果我是Jean Paul Gaultier,我会为香港时装文化的浅薄与低俗感到悲哀。如果我是Jean Paul Gaultier,我宁愿选择为日本的人气偶像设计形象。
  丛生意眼看,任何一个时装名牌,仅仅靠一个日本市场,就已是其他东南亚市场盈利总和的数倍,为日本人气偶像设计形象,对品牌效益无可估计,谁在乎香港?
  但我不是Gaultier,他选择了帮Leslie 亲自设计演唱会的形象,同时间还有其他日本人气偶像希望能与Gaultier合作,结果他只为广末凉子设计了一套衣服,而全心全意助Leslie 一臂之力。
  都是《霸王别姬》和《春光乍泄》曾扬威坎城,令他留下对张的印象。日本再强,也未能成功的通过艺术形式将本土偶像向西方外销。
  不过,日本人有的是对欧洲时装文化艺术认真学习和探索的态度。
  如果我是Gaultier,我一定会后悔。看看香港铺天盖地报章上对Leslie形象的批评,长头发就是扮贞子、穿裙就是扮女人、今年haute couture误认作是去年的旧衫……还不后悔得吐血?
  怪不得Gaultier从来在巴黎做Show发表新作,都将东南亚的传媒拒诸门外,我们对时装文化是这样的一无所知,也不曾终于有国际时装大师级人马肯看香港一眼,首次与我们的歌手偶像合作而感到光荣和骄傲。 
  熟悉Gaultier风格的人都知道,早在八十年代Gaultier已率先让男人穿裙,男性作长发打扮在他的时装展里更屡见不鲜。
  不局限于性别的中性化设计,男装往往在阳刚中透着点点阴柔,女装是在阴柔中带着阳刚味,是Gaultier衣服的本质。
  近几季的国际时装潮流,对androgyny更是不离不弃爱用的主体,去年秋冬Gucci男人的glam rock打扮,还涂上红色眼影,今年秋冬则流行男人拎手袋,这股androgyny的风尚在明年春夏的男装里更来势汹汹。
  张的一条百褶短裙和一头长发批件有何令我们感到大不违处?在西方的文化历史里,早于古罗马战士已穿上条块状的短裙,更早的是古希腊人不分男女的裙袍;长发披肩亦常见于西方古代男性,一切是有他的历史渊源。
  而由Gaultier都喜爱从传统历史中取材再重建,与现代化其他文化交融,形成一种mixed style and cross culture的风格。
  有了《霸王别姬》里疑似同性恋演出的垫底,九四年的Leslie在《金枝玉叶》里的演出,顿时引起媒体空穴来风、捕风捉影的猜疑和推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对Leslie本人的质疑和责难。
  可以想见,当时Leslie的处境是多么的紊乱、尴尬、迷顿。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九七,Leslie坦白了自己心底对于另一个优秀男士的爱慕之情。对于媒体来说,真是“忽如一夜‘八卦’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内地娱乐空前的一次媒体狂欢,而Leslie,成为香港回归,内地娱乐复制、移植香港八卦、狗仔精神的第一个“瘫软和肮脏”的糟蹋和牺牲品。
  从“跨越九七”再到“热情演唱会”,是“春光乍泄”,我想不用我解释,明眼的读者就知道,这两次,都让八卦的媒体责难地更加心安理得了。原先悠悠然不绝如缕,窃窃私语式的质疑和责难,原先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终于演化为肯定而雷霆万钧的嘲讽和鄙夷。
  他们实际是变异方式的在骂,骂得你无心睡眠、夜半歌声;骂得你沉默是金、侧面放荡;骂得你春光乍泄、霸王别姬;骂去你芳华绝代、金枝玉叶!
  他更加忧心憧憧了,他的目光更加忧郁了,而体现在行为上,他依然是天真的优雅着,洒脱行笑骂由人,我们不得不佩服于他的真诚、勇敢与坚忍,而嘲笑当时荒唐、腐蚀、破败的娱乐八卦了。
  纯真的爱情,本是无分性别、年龄、国度的,难得是以坦然的姿态来试图从根深蒂固的民众道德伦理底线中突围,难得是仍然用天真的姿势来面对,业已接近疯狂的娱乐群众,于是,这种坦然的姿势,磊落的姿态,体现在作为艺人的Leslie身上,就成为其行为艺术的又一预演。
  复杂的情感阻隔毕竟是形成了。大多数民众在道德伦理底线之内,忽略了作为演员作者的Leslie,拒绝了作为舞台表演艺术家的Leslie,排斥了作为一个真正的善良真诚的人,一个华语娱乐第一个够胆也够格自称为艺术家的Leslie。
  那些突破伦理底线,洞穿了情感阻隔的人们,偶尔也有探出头来的,然而对于审美Leslie,依然存在太多问题。
  确切的说,客观事物包括Leslie,只提供了一种审美可能,而不同的观赏者使得这种可能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
  Leslie以自己的精神能量与艺术才华,为电影、舞台、原创歌曲里的Leslie注入了深厚的意味和灵魂,而这种意味和灵魂使得有限的生命形成了永恒的美的艺术。
  或者说,所以的艺术都在寻求自己的审美对象,当一种艺术、一个群体终于对位、交接,并且产生如胶似漆的互吸力时,当他们交融一体而几乎“人我两忘”时,一种社会性痴迷才能蒸腾而出。 
  在审美里没有对错只有美丑,但审美毕竟是件极端私人化的事情,用Leslie自己的话说:“靓不靓仔都是见仁见智的”,用接受美学的观点说:“美丽者的美丽只在接受美丽者的心里”。
  而审美Leslie,欣赏Leslie、认识Leslie、感受Leslie,实在是一种奢侈,一个境界,也是一种能力,这也是直到今天,Leslie比之其他出格艺人,欠缺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渗透力的主要原因了。
  Leslie不仅仅作为一个前辈被怀念和尊敬,也不仅因为蕴籍绝代芳华的美丽而被介绍和推崇,他在舞台上的精致演绎,他在电影里对于作者演员的诠释,他的音乐诉求,应该是华人表演和创作的一种最高范式。
  其实,Leslie在乎的,是作为一个演员,凭着一颗心去做、去博的内核。他在九七年和00年演唱会上,那种敬业和创意,整体的完美,少有人赞。
  大报小报看见的,就是那双高跟鞋,那头长发,那些裙子。从某种程度上,传媒对这个点的追逐不休,亦是对他行业成就的一种贬低。他如何能不烦、不伤心、不抗拒。
  




351

351、351热情5 。。。 
 
 
  前晚演唱会尾声气氛最好,因哥哥唱《Stand Up》时叫全场起身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