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夜阑静 有谁共鸣 >

第68部分

夜阑静 有谁共鸣-第68部分

小说: 夜阑静 有谁共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欣子:但外面有人讲,阿伦特别帮华仔,而你就对Leon Lai Ming特别friend D咁! 
  Leslie:咁讲又系唔公平,对事而非对人嘛,阿伦帮华仔,好自然又好应该,佢地相识时间长,我对Leon Lai Ming亦非特别friend。其实,佢亦系被人摆上枱,一切都被安排,身不由己。 
  欣子:其实你同四大天王嘅交情有无分级?
  Leslie:话一视同仁乃骗人。我同Jacky Cheung、华仔合作过拍电影,相识时间较长。自不然熟落些。但谂落相处上又有些不同,同Jacky就系兄弟相称,好好嘅朋友,可以好自然、随便;同华仔做过拍档演戏,朋友罗!(朋友亦有分深浅,Leslie虽未明言,却也应是一种表态吧)! 
  欣子:咁Leon Lai Ming与Aaron Kwok呢?
  Leslie:与城仔比较少交往。Leon呢,佢唱我作嘅歌,我亦有提过意见,就系咁。 
  欣子: 对于四大天王嘅局面点睇?
  Leslie:其实我好唔想你问这个问题,亦唔想答。我觉得样样都要拉埋他们一齐来比较,实在是相当残忍一件事,好似颁奖礼,讲真的边个上台都被玩到残,真系好阴功。 
  只差未去公厕剪彩歌星几乎全无自尊
  (用到残忍、阴功如此字眼。不过,未见Leslie激动到咬牙切齿。今时今日,他完全可以以局外人的身分,用局外人的眼光,去看歌坛的龙争虎斗)。 
  Leslie:想落还是我们那年代做歌星矜贵一些,要宣传才出骚,而且还可以有权拣择,譬如不想与阿伦同台演出(免生尴尬),也可大大方方表示态度,各有各做,无须一定要在台上被人比较。但如今歌星,哪有自主权,什么骚都要出,只差是未去公厕剪彩而已。歌星几乎全无自尊。 
  欣子:你这么一说,觉得做歌星都几惨。 
  Leslie:时代唔同左,以前点辛苦都有得抖气,现在做歌星,一大班在后面build up,无办法唔搏晒命。有机会就要搏出镜搏见报,简直系无得停,最弊系本末倒置。 
  欣子:此话怎说。 
  Leslie:做歌星不是集中全力唱好歌,而要做大多与唱歌无关的种种活动,诸如为电台、电视台做骚出镜、出席歌迷会聚会等等。时间都被占满了,根本没有任何时间去进修去吸收。 
  欣子:那岂非很不正常!
  Leslie:(歌手们缺少进修时间,Leslie无限感慨)此乃香港之怪现象,甚至做歌星,起码要上声乐堂、练声、练气、学舞,还要不断睇人做Show,吸取人家的长处,好似Anita Mui,佢最叻亦最勤力就系睇Show (中外骚皆睇),从中偷桥。 
  我最好的一个Show,也是从外国Show中偷得好桥。但现在的歌星,根本无人会为他们设想及安排这一方面,只是拼命催谷知名度,演唱技巧反成次要。 (今昔对比,Leslie并无晞嘘,也无感慨,但他不无自豪的表示:退出乐坛是有先见之明。绝不后悔,也无悔今生)。 
  欣子:现在你把主力放在电影方面,《霸王别姬》更为你取得极高荣誉,是否更有野心在电影闯出新高峰?
  Leslie:此乃必然,今天拍戏,不是为了赚钱,当希望拍高质素有分量的电影,得了金球奖,自是寄望取奥斯卡,人同此心嘛! 
  欣子:接戏有什么条件?
  Leslie:拣导演拣对手,始可保持质量。今时今日可以讲一句,找我拍戏其实不化算,我开价高,但无票房保证;不过,我有外埠市场。票房不会标升至几千万,又不会跌落几百万,胜在平均,每部片都会收千几二千万,是否用得过,各人心中有数!
  




155

155、155关于“哥哥”的来历 。。。 
 
 
  话说高志森看好了《白发魔女传》原著,去怂恿导演于仁泰改编成新版电影,说很适合他拍。
  于导演对古装戏不擅长也不感兴趣,勉强拜读了小说,评价是:“好闷啊,人物又多,男主角又乞人憎,唯一比较吸引的是那种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苦恋……”
  于是两人去征求梁羽生本人的意见:如果授权彻底改编,就开工;如果不许伤筋动骨地改,就放弃。所幸梁老先生爽快地同意了。
  敲定了剧本,还需要投资人,于是,当当当当,东方电影公司老板Bak…Ming Wong先生出场。
  黄先生更是个港片熟面孔,他投资的许多电影都有他本人客串,仅在leslie主演的电影里就出现了八次,借职务之便,成为与leslie合作次数最多的演员。
  黄先生对影业发展的敏锐眼光和开阔胸襟都是值得称道的,他旗下员工和演员还说他是最豪爽最亲切的老板,《白发魔女传》摄制过程中于仁泰可着劲儿地花钱,耗费三千多万港币,黄先生也只是心疼地说一句:“你简直是开水龙头啊……”
  至于男女主角,于仁泰导演早在一九八0年就希望与leslie合作,屡屡未成,这回终于抓住机会,一早锁定了leslie扮演卓一航。
  于导演说:“这次合作简直火花四溅,我们许多地方很相似。Leslie很有想法,有时拍完一场之后,他会回家翻来覆去地想,第二天见面他会主动说:‘导演,昨天那场戏我这样处理,今天我试另一个表情给你看。’……”
  女主角的最初人选是Michelle Yeoh,剧本中为她编写了大量的武打戏份;没想到Michelle Yeoh因故不能出演,只好又去找Brigitte Lin。
  Brigitte Lin问明是与leslie搭档,一口答应,剧本也随之修改,成为以浪漫爱情为主,在两位擅演情感戏的大明星的演绎下,反而大有意外之喜。
  leslie与Brigitte Lin都是香港盛极多年的一线红星,但是在此前只合作过一部群戏《东成西就》。
  leslie说:“我们认识是很早,但是不熟。拍《东成西就》的时候,片场很分散,整日坐车跑很长的路,所以就有很多时间聊天,就发现,哎,很投机呀,很多想法都是一样的。后来渐渐成了非常好的朋友……”
  Brigitte Lin比leslie大两岁,在这一代影星中也属于略为年长的人物,所以《白发魔女传》试装的时候leslie望着她夸道:“姐姐你好靓啊!”
  Brigitte Lin笑道:“哥哥你也好靓啊!”
  ……人与绰号可能也是有缘分的吧,“哥哥”这个称呼放在leslie身上是这样地恰如其分,就此流传开来,特首赌王,家人朋友,工作伙伴,歌迷影迷,报刊杂志,全都呼他为“Leslie”;
  甚至在花店里说一声“给哥哥的”,店主都会毫不犹豫地在送货单上写下加多利山。
  后来leslie说过“哥哥”之称始自《倩女幽魂》Joey Wong,实际上在《白发魔女传》之前,并未见过这个绰号出现,我只能怀疑是他老人家记错啦;
  实际上,他一出道,我就叫他哥哥了,哈哈……
  




156

156、156白发魔女传 。。。 
 
 
  《白发魔女传》的原著不知大家看过没有,如果是先看了于导演的电影再看原著,真是能让你连晕几个躺儿的。
  原著中的卓一航是个超级懦弱无能、优柔寡断的家伙,又恋着练霓裳,又念着去当武当掌门,当上掌门之后又完全不理事务,忘不了练霓裳又不肯离开武当山……
  练霓裳上山来找他,与众多武当门人对战,血溅重衣,这时候的卓一航在干嘛呢?
  在旁边趴着大哭!
  托于导演的福,这个角色在电影中脱胎换骨,变成一个粗犷,痴情,反叛不羁的形象,与其说是像卓一航,不如说更像令狐冲。
  leslie在采访中说:“恰巧原著我没有看过,所以不会受到旧角色的影响,现在的卓一航个性复杂,很有魅力,我演得很过瘾。”
  为了更好地塑造角色形象,于导演不惜重金请到了日本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担任服装造型设计。
  《白发魔女传》中狼女身上的服装乍看简单,其实下足工夫:头冠缀满非洲宝石、象牙、贝壳,甚至还有古币,反映狼女亦爱美的心态;
  朦胧的面纱则是为了强调角色的神秘感;
  内外袍子的腰身都打了密褶,令角色更具女人的婉约味道;
  袖口原本是飘逸的宽口大袖,但是最终因为拍摄打斗戏不方便而改成窄袖了。
  而卓一航穿的那件工艺繁复的背心则由各种不同质地的布料编织而成,被港报通俗地形容为“数百条迷你猪肠粉挂在身上”,完全不依传统的古装规范,充满脱俗色彩。
  请注意背心上的几颗纽扣,上面刻着武当的太极图,是从尼泊尔淘来的宝贝呢。
  为突出练霓裳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真,除新娘嫁衣外,服装都是白色调;而卓一航的服装多以黑、藏蓝、深灰等暗色调为主,体现他进退两难,落落寡欢的心态。
  和田女士一共为这部电影设计了两百多套服装,仅魔教教众就设计了十六款,你注意到了吗?
  这些服装以尼泊尔与西藏、新疆等地少数民族风格为主,布料分别自荷兰、日本、英国、香港等地精选而来,全部磨洗做旧,以便加强生活气息。
  和田惠美为卓一航设计的发型也卓而不群:蓬松散乱,还留着一条长辫,配上他不加修饰的浓重须根,旨在突出他的浪荡性格;
  半掩额头的乱发是为了塑造不羁的侠气。
  与此同时,你可以留意到这些乱发在片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千变万化,在渲染气质的同时另有一番表现力。
  这个发型在当时是一大突破,在此之前,没人想过可以在男性古装造型中采用这种满是小卷卷的烫发。
  当然这是不合传统规范的,但是武侠本来就是成人的童话,电影更是可以天马行空的艺术,谁规定必须拘泥于传统规范呢。
  leslie那潇洒不羁的演绎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发型也跟着一炮打响,被众多古装影视剧模仿抄袭,活活地用俗用滥,只要沾个“侠”字的都弄一把“方便面”搁头上……
  俗话说得好:第一个形容女人是花的是聪明人,一窝蜂都跟着形容女人是花的就……就比较那个什么,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和田女士引导潮流的功力吧。
  片头一出已经不凡:大气磅礴的音乐中出现开场画面,以写意山水为底,云雾缭绕之间,浮动着白发魔女的身影。
  大清高手远赴千雪峰求药,卓一航开口问讯,一言不合,拔剑动手,一众官兵不敌武林名宿,死不瞑目。
  “还有什么人比皇上更重要?”——跟惯朝廷的人又怎会明白,这世上每个人都有比皇上更重要的人要守护。
  简短的片名过后,“嘭”地一下红光闪亮,火花飞溅,一群壮汉的剪影,在铸剑。我无法描述这段镜头给我的那种眼前一亮的感受。
  有的时候看电视,会在换台的过程中看到一些电影的瞬间,有些瞬间会让你立刻留步,意识到那是一部好电影。
  是因为什么呢?或许是色调,或许是光影,或许是镜头的摆布吧,要有多少元素,才能营造出那一瞬间“好电影”的感觉?
  俗话说:吃到了好吃的鸡蛋,不一定要认识下蛋的母鸡。我觉得,说这话的人,一定是还没吃到真正好吃的鸡蛋。
  马磐超是《白发魔女传》的美术指导,香港著名美指。
  说到镜头的美感,一定要说的还有摄影指导鲍德熹先生。鲍先生原名鲍起鸣,是一九八)年版《白发魔女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