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同人动漫电子书 >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 >

第178部分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第178部分

小说: 盛世华年(胤礽重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礽笑了,又睨了贾应选一眼:“你收了太子妃给的多少好处?”

贾应选惊了一跳,赶紧解释:“没有没有,奴才哪里敢拿太子妃的好处,爷您说笑了。”

胤礽没有再说,顺手捏了块糕点送进嘴里,半响过后拿起丝绢轻擦着手,这才懒懒吩咐道:“去与太子妃说一声,她担心的事情没有大碍,让她放宽心。”

“奴才明白。”

贾应选退了下去,胤礽再次拿起块糕点,咬了一口却有些食不知味了。

又一个,下一个会轮到谁还当真是不好说。

但是现在还不行,胤礽思忖着眼下的形势,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候,一旦出手就回不了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如今他只能忍,也必须忍!
 
227

山西的案子康熙很快下了旨彻查;因为民怨沸腾又证据确凿,不消半月就结了案,在刑部将议处的结果呈到面前来时,康熙看过,稍一思索;加大了处罚力度;将包括巡抚在内的几个带头的一并砍了。

胤礽听说之后也只是撇了撇嘴;一笑而过了。

倒是当日,雅尔江阿就匆匆忙忙地上了门来与他禀报事情。

“爷;范家出事了。”

正喝着茶的胤礽愣了一愣:“范家出事了?出什么事了?”

雅尔江阿道:“范家这些年来一直负责给朝廷采办东洋铜;当初是答应过朝廷每年都要交出一个定额的;但是这两年因为倭国的刻意刁难;采出的洋铜量已经远不如前;倒是定额数却在年年增加,好在范家人脉广在官场之上人缘也不错,拼拼凑凑地拖延一阵也能勉强凑齐,只是今次不知怎的,负责征铜的官员突然就变了脸,说什么都不肯宽延,到了时间就找上门去,就只差了一点也半点不留情面地上报了,就因为这样,不单这采铜的差事被夺了,内务府皇商的名头也被除了。”

闻言,胤礽的脸色当即沉了下去:“这么严重?他们没有找人求情吗?”

“有,怎么没有,但得到的回复却是因为他们家之前给朝廷借粮有功已经从宽处置了,否则便是抄家全家流放也不为过。”

雅尔江阿抬眸看胤礽一眼,见他依旧在慢慢喝着茶,眼里却渐渐泛起了冷意,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继续说道:“这些还不止,因为这回山西的事情,刑部调查过后回报说是与山西这些晋商也脱不了干系,说山西晋商每年给当地官员贿赂不下数百万两,言之凿凿,整个晋商行会都被牵扯了进来,范家作为行会带头人,第一个就要承担这罪责,如今他们家已经被行会也给除了名。”

胤礽的手指轻叩着座椅扶手,微抬了抬下颚,示意他继续说。

迟疑了片刻,雅尔江阿才犹豫着道:“这事当真是很奇怪,按说商人给官员送礼这样的事情从来不是稀奇事,山西任上倒了那么多个巡抚,皇上还从来没去追究过那些晋商的罪责,这是头一回,也不知怎的,就像是冲着他们去的一般。”

胤礽轻眯起了眼,片刻过后冷哂:“不知怎的?你当真不知道为何会这样?”

雅尔江阿低下了头,半响才无奈道:“爷,既然是皇上的意思,这事当如何为之?”

“范家的意思呢?你有没有见过范毓文?”

“他写了信来解释了眼下的处境,不过他说这事是他们自己没处理好,怨不得别人,皇上给的处置他们不敢不从也不敢有半句怨言。”

“当真?”

雅尔江阿干笑了笑,道:“他说只要太子爷还念着范家的忠心,便也就值得了。”

胤礽撇了嘴:“行了,这事爷知道了,你代爷给他回封信,好生宽慰他,跟他说,爷之前答应过他的事情不会忘,范家的这份忠心也不会付之东流。”

雅尔江阿点头应了下来。

人离去之后,胤礽微摇了摇头,拿起了手边桌案上刚刚收到的信。

是岳端给他的请安信,信里提到福建这些日子也不太平,好几个府县都在闹民变起义,事情已经闹得有些不可收拾了,但朝廷却似乎一直没什么大的动静,他如今人在广东,也只是远远观望着,当中具体事宜并不清楚,只是觉得事有蹊跷,这才禀报给了太子爷。

胤礽看完也有些惊讶,福建在闹民变起义?

倒也确实是有这么个事,就前些日子,兵部才收到奏报说是宁化县民众聚众抢劫富户、抗击官府,但因为宁化只是个小县城,所谓的起义也不过是小打小闹,胤礽没放在心上康熙也没在意,下了道甚至指派人处置就把事情抛到了脑后去。

但如今岳端写来的信里提到的情况,却似乎实情并非如他先前所知道的那般。

按着手里的信思忖了片刻,胤礽将之伸到烛台上,火苗窜起便扔到了一边的盆里,然后起身大步出了门去。

畅春园外六部都设有临时的办公处,方便康熙就近召见。胤礽径直去了兵部,当值的人并不多,见到太子爷出现都很是惊讶然后忙着上来请安问好,胤礽摆摆手示意他们别忙活,进门去就见胤俄靠在桌边正与几个小吏说说笑笑似乎还颇有人缘。

胤礽在门边站了一阵,一直到其中一个偏过头看到门边抱着胳膊笑得满眼玩味之意的太子爷,脸色一遍,然后赶紧上前一步,大声与他请安。

其他人也被提醒得一齐转过了身,胤俄眼里闪过一抹诧异,忙走上前来问安,胤礽不在意地冲众人努了努嘴,几个小吏很自觉地退下,胤俄问他:“二哥今日怎么来了兵部来了?大哥在里间屋子里,可要臣弟去帮你叫他出来?”

“不用忙活,”胤礽不经意地打量着屋子里的陈设,随口说道:“爷就是闲来无事,到处转转,也没说特地要见谁。”

胤俄点了点头,没有再问。

胤礽走到他的桌边,随手拿起了桌上的公文翻了翻,余光瞥见胤俄似是有些紧张,亦步亦趋地跟在自己身后,不由得笑出了声音:“十弟倒是还挺勤快的。”

胤俄略有些疑惑地看着他,似是不太理解他这话里的意思。

胤礽笑着继续道:“从前人人都说十弟顽劣难成大器,如今看来倒是那些人太过武断了,爷看着十弟一点不比我们这些做哥哥的差。”

“……二哥说笑了。”胤俄心下忐忑,回答得也是不尴不尬。

“十弟进了兵部也有快大半年了吧?可还习惯?”

胤俄实在是吃不准胤礽今日特地上门来的意思,加之有些心虚,便低下了眼,小心答道:“有大哥细心教导和兵部这些官员帮衬着,还算适应。”

胤礽嘴角勾起一小段弧度,没有再说,丢下句‘爷去看看大哥’就大步进了里边的屋子里去。

胤俄暗暗握紧了拳头,强迫自己镇定下来,随即心绪不宁地坐回了桌前去。

胤禔在里头有一间单独的屋子,很清静一般没有要事也没人会来扰着他。

推门声吱呀一声响了起来,桌案前的胤禔抬头正要呵斥人,在看到进门来的是谁时却是愣了住,随即眼里浮起了欣喜的笑意。

胤礽反手将门扣上,走上前来跟在外头那般也翻起了他桌上的公文。

胤禔笑眯眯地看着他的动作,完全不阻止,最后是胤礽自己讨了没趣,先放弃了,转了个身,坐到了他对面的椅子里去。

“太子爷今日怎么这么好的兴致特地上兵部来了?外头那些人见了你很惊讶吧?”

“你不想见到爷?”胤礽冲他笑了笑。

“当然不是。”

胤礽冲着门的方向努了努嘴:“那家伙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胤禔装傻道。

“你说什么怎么样?”胤礽反问,而后轻哼了一声:“说吧,福建民变的事情你知不知道,怎么外头一点风声都没有。”

胤禔也瞥了一眼门的方向,冲胤礽勾勾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边来,然后贴着他的耳朵压低了声音:“我正想跟你说的,宁化的事情只是个前炮,福建最近很多地方都不太平,到处都在闹起义,前几日公文到了兵部,我还没来得及看倒是已经被人先拿了去,不过你知道的,有的人怕是不知道我在兵部里到底有多少人脉眼线,以为在我眼皮子底下也能瞒天过海。”

胤礽挑起眉:“他把公文拿走了,为什么?”

胤禔轻笑了笑:“钮祜禄家里他有个堂舅在福建的驻防八旗里任职,勾搭上了闽浙总督郭世隆,郭世隆初上任,怕起义之事影响到自己政绩,除了最初的宁化民变之后各地相继事变都拖着没有上报朝廷,反倒是暴力镇压想把事态给平息下去,奏报是下头的人偷偷上的,到了这边自然得给他拦着,要是上奏到了皇上面前,福建一干人等都得吃不了兜着走,那边可是有不少他们家的人脉和势力。”

“果然是这样。”闻言,胤礽撇了撇嘴,然后又一眼横向胤禔:“你说的这些可都是真的?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的?”

胤禔笑着解释:“太子爷,既然你把他扔给了我,我总得多担待着点,出了什么事要是我一问三不知我还怎么跟你交代?”

“少跟爷邀功。”

胤礽推开他贼笑着越凑越近的脑袋,站起了身,丢下句‘要作死的爷也救不了他’,剜胤禔一眼之后大步而去。
 
 
228

有句话叫做纸包不住火;还有句话叫做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是胤礽这回有心要整人。

弹劾闽浙总督郭世隆的折子很快就到了康熙手里,震怒之下事情也很快就查了清楚;福建几个大小府县因为灾荒确实都在闹民变起义;郭世隆为了自己的政绩隐而不报私下派兵暴力镇压结果适得其反;事情越闹越大;最后是下头的官员看瞒不住也不敢瞒了;偷偷写了公文上报;但康熙这里却依旧一无所知。

“禀报军情的公文呢?去哪里去了?”

面对面前一众兵部大小官员,康熙质问的语气带了十足的怒意,众人低垂着头;没有一个敢发话的,最后是兵部尚书开音布出来喊冤;说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收到过这样的一份公文,至少他是完全没有看到过的。

强压着怒火,康熙怀疑的目光自在场之人身上一一扫过,最后是胤礽好言提醒他:“皇上,这事有些蹊跷,还是派人彻查清楚再说吧?”

要查自然不难,更何况已经与胤礽配合得默契十足的胤禔这一回依旧是有备而来,兵部从上到下一个不漏地接受盘查,那被安排在胤俄身边的眼线在被审问了几次之后就顺势供出了曾在十贝勒处见过那份公文,是十贝勒拦下拿走且吩咐他不要说出去,他迫于对方身份不敢不从。

其实从那弹劾奏折到康熙手里起,胤俄就已经胆战心惊有了自己即将倒霉的觉悟,面对证词心理承受力远不如几位兄长的十贝勒几乎是自被康熙质问了两句,就全都招了,但在康熙问起到底为何要做下这样的事情之时,却又咬紧了牙关说什么也不肯松口。

康熙气得没法,一个个儿子都不让他省心,大的几个好不容易消停了些小的又开始不安分了,看着红着眼睛跪在地上哽咽的人,本想责骂的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到了今时今日,他确实没有太大的劲去教儿子了,不合他意的就丢到一边,反正他儿子多得是,这个不中用还有其他的,儿子没了还有孙子。

所以到最后,康熙虽然脸色难看,却没有教训他,只挥了挥手让人退了下去,之后一道圣旨将人从兵部调去了光禄寺打杂去了。

从康熙处失魂落魄地出来,却一眼看到等在一边街尾转角处的胤禟,胤俄愣了一愣,本想装着没看见径直离开,却被胤禟给喊了住。

胤禟走上前去,看他低垂着头似乎不想自己看到他红了的眼睛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