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文娱之皇 >

第174部分

文娱之皇-第174部分

小说: 文娱之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策划部的工作人员七嘴八舌的围着林笑不住的问着,林笑也笑着一一解答,现在这帮人,对林笑那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四十五分钟的录制,竟然特么的不需要剪辑!
  他们做了这么多年的 节目,这样的情况还是头一遭遇见!不用后期的剪辑,那是要省了多少时间啊!
  观众们也得到了休息的时间,该上厕所的上厕所,该喝水的喝水,时间还早,今天一天,原计划是要录制三期的。
  同时,大家也对刚才林笑讲的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哎,这扶摇还真是有两下子啊,这三国讲的,我真是听得意犹未尽啊!”
  “可不是,如果华夏的历史都这么来讲,我觉得没人不愿意听,分析的到位不说,主要是讲课的方式也很好,让大家都有兴趣听下去。”
  “唉,要不怎么说人家能成功啊,这句对不是偶然,要不这么多历史学家,这么多历史讲师,之前怎么就没人会这么讲课呢?”
  “你y的是没看过扶摇的《明朝那些事儿》吧?那才真叫有意思呢,看了一章之后,包你再也放不下了。”
  “靠!还有这等事情?我得去看看。”
  “今天要录几期啊?下一次录制是不是就要换观众了?那可咋整啊,我就想在现场听啊!”
  “嘿嘿,我是不用担心,我能搞到票,不过你们可别求我帮忙,我也只能弄自己的份额。”
  “尼玛……”
  大家对林笑的表现都很满意,对于这节课的反响,那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满意,没有人在意林笑的年纪够不够大,因为真才实学这东西,不是靠年龄的,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天赋,而林笑,就有这方面的天赋。
  休息了大概十五分钟,林笑看看表,十一点十分了。
  林笑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在录制一期,正好吃午饭,便站起身来,对姜袁松道:“姜导,开始吧,弄完这期好吃饭了。”在这里,大家都管姜袁松叫姜导。
  “成,你觉得没问题,咱就开始!”姜袁松看了这期的效果,心情十分畅快,干劲也十足,当下便赞同道。
  观众都没用通知,早就坐在位置上面等着了。
  林笑再次走上讲台,站在讲桌后面,微笑道:“上一回,我们就分析三国的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今天,我们来讲一讲曹操这个人……”
  (第一更出来了,第二更可能要到晚上了,今天白天事情很多,晚上再更新。)(未完待续。。)


第三百章 自我宣传

  录制完第二讲,真假曹操之后,大家开始吃饭,吃的当然是工作餐,也就是盒饭,观众每人也分到一份,饭菜还不错,两荤一素,还有一杯鸡蛋海菜汤。
  吃过饭,大家有了充足的时间休息,一共就路三期节目,时间早着呢。
  林笑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小睡了一下,养精蓄锐,讲课这东西,很伤神的,林笑以前也没干过这事情,今天做了下来,确实是感到有些疲惫。
  休息了将近两个小时,下午两点的时候,林笑才登上讲台讲第三讲。
  由于休息的时间较长,观众们也有不少午睡了一下的,此时开始录制今天的最后一期节目,观众们再次真诚的给林笑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讲和第三讲其实都是讲述曹操的,曹操这个人,绝对是三国中的第一号人物,是最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承接了历史的发展走向,讲三国,无论如何都不能不讲曹操,而且不但要讲,还要细讲。
  曹操这个人物很复杂,就算不通过史书,只看《三国演义》都能看到一些影子,但是他却是所有人公认的奸雄,三国之中最强者。
  雄才大略于胸,心怀天下之人。
  经过林笑系统幽默的分析,观众们对曹操这个人的看法又有了新的不同,相比之前所认知的曹操有了很大的改变。
  当最后一期的节目录完之后,所有的观众都起立为林笑鼓掌,不光是观众。工作人员也都微笑着向林笑报以热烈的掌声。
  林笑今天的讲课。是他们所听过的最好的讲课。课程不在于林笑分析的有多么的透彻,也不在乎林笑说的多么的有道理,而主要是在于一个趣味性。
  林笑的讲课方式,是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方式,让你不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而且林笑还十分会调节课堂气氛,有张有弛,不会让观众感到厌烦。
  当然这些方面。一些优秀的讲师同样能够做到,但是林笑却要比所有人都更自然,更亲切,因为林笑不需要稿子,可以完全脱稿,因为他有系统。
  录制完了,观众也都各自回去了,林笑和姜袁松以及策划部的成员们回到了策划部办公室。
  “录制完成了,还不用剪辑,稍微处理一下。就可以用了。”姜袁松很是高兴的说道。
  “宣传怎么办?新节目上档,总得要个宣传才是啊。”林笑一边喝着水。一边问道。
  姜袁松叹了口气道:“还宣传什么呀,根本就没给经费,这个就不用想了,我看不行直接官网通知一下就算完了。”
  林笑一听没有宣传的经费,顿时皱了皱眉头,像是这种冷门的节目,适当的还是要做一些宣传的,否则收视率别想起来,看来上面还真的是不管这档节目的死活了,说什么也不肯给拿出一部分经费来进行节目宣传。
  “要不我们自己想想办法?”林笑问道。
  “自己弄?”姜袁松苦笑道:“雇佣水军都白搭,第一期根本就是不行,吸引不到观众,尤其是这种冷门的历史节目。”
  林笑想了想,笑道:“我有个办法,你看行不行?”
  说着,林笑将自己的想法和姜袁松说了一遍,然后笑吟吟的看着姜袁松。
  姜袁松听完林笑的想法,点了点头,虽然也是雇佣水军的方法,但是却要省很多事情,策划部出来几个人都能够胜任。
  “行!就这么办!”姜袁松赞同道:“这样一分钱都不用花,反正员工们没事干,就弄这个了!”
  当下姜袁松就和策划部的成员们说了林笑的想法,大家都是觉得很不错,纷纷的回到电脑前开始工作起来。
  当天下午,不管是贴吧,还是论坛,甚至是林笑的各个书的书评区,微型博客上面都有很多关于林笑的消息。
  “据最新消息,扶摇又跑到京城去嗨皮了,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去京城,林笑一定不是去玩儿的,根据小道消息,林笑做了讲师!
  这货能当讲师吗?误人子弟啊!各位,等我再去打探一番。”
  一个这样的帖子出现在百家论坛上面,这家伙说的很不着调,大家都当笑话看了,下面稀稀拉拉的几个跟帖,吐槽一番。
  与此同时,林笑的作品书评区,微型博客的留言区,都出现了类似的言论,有细心的人发现了,便开始讨论起,追查事情的真相。
  网友们总是有闲着蛋疼的人,再说作为扶摇的粉丝,扶摇的一举一动他们都想要掌握,听到这个消息,怎么能丝毫不为所动呢?
  不长时间,新的帖子又出来了。
  “已经证实,扶摇这货真的去做了讲师!千真万确,而且是讲历史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讲《明朝那些事儿》,对此表示期待。”
  这回,这个帖子下面的跟帖的人多了起来,都纷纷询问帖子内容的真实性。
  “真的假的?今天可不是愚人节,扶摇当讲师?怎么总感觉不那么真实呢?这家伙才几岁?”
  “或许是真的吧?《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引起了风潮,当个讲师也不足为怪吧?”
  “在哪里当讲师?快点具体说说!”
  “同问,在线坐等,着急,请楼主速速打探,速速回报!”
  “着急啊,谁能给个确切消息?”、
  就在大家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猜测时,新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
  “貌似是京城电视台这个周六下午一点当的节目,应该是生活频道的,到时候大家关注一下,具体的实在是打探不出来了。”
  “麻蛋,真去了啊!扶摇这是要闹哪样?”
  “我要看看扶摇讲课的样子,这家伙一般不上电视镜头,这下我要好好看看男神!”
  “楼上妹纸你好,咱俩交个朋友吧。”
  “你才是妹纸,我是纯爷们……”
  这种情况只是百家论坛的一个现象,不光是这里,整个网络都在宣传着这件事情,关于林笑去当讲师的事情顿时闹得纷纷扬扬。
  其实,最好的宣传,就是让自己的粉丝帮忙宣传,但是林笑现在不能做出回应,如果做出回应,就没有效果了,因为会有很多人一听是自己主讲的,就没有了看下去的**……
  (第二更,有些匆忙,有些粗,等有时间再修改吧,谢谢大家!)(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一章 又是闹哪样?

  林笑要上电视节目讲历史的事情一传出来,顿时闹得沸沸扬扬,扶摇的粉丝继续嗨皮,觉得林笑越能折腾,他们就越有自豪感,但是很多不是扶摇粉丝的人,就觉得林笑太能作了。
  如果说起来,林笑的本行是什么?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写作,不管是写网文,还是写武侠,或者是写推理,甚至是创作歌曲,编写剧本,这些大家都能接受,毕竟这些都是沾点边的嘛。
  虽然转型写了一本《明朝那些事儿》成功了,得到了大部分专家学者的认可,但是现在突然就去当讲师了,而且还是在电视台上面播出,这步子迈的也太大了吧?
  不说别的,光是从年龄这一块说,林笑就差很多,历史是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的,不说全部历史,就是一个朝代的历史,也得花费很长的时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
  林笑现在才多大?还未满二十四周岁!
  这个年纪你来和大家谈历史,分析当时的经济情况,分析当时的人心,能行吗?首先,这就存在这么一个信任问题,别人假根就不相信你这么大的年纪能分析出这么多,二十四岁的年轻人,大部分都还在谈恋爱呢,心气浮躁,怎能做得了这样的学问?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来,大家都觉得有些不靠谱,尽管《明朝那些事儿》成功的例子在那里摆着,而且林笑这个人向来都没有掉过链子,但是更多点人还是不看好。因为根据理性的分析。林笑是压根不会讲历史的。就算你会写又怎样?讲和写完全就是两码子事情,表达的方式和重点也不一样。
  一些专家和读者都纷纷的表示对扶摇这次的冒险不看好,他们认为扶摇这么做,就是在冒险,或许是被《明朝那些事儿》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如果讲的历史是明朝也还罢了,要是别的朝代,那在他们眼中。扶摇就是在作死。
  “我认为这是在炒作,京城电视台在用扶摇炒作,而扶摇也借着这个平台大肆捞金,从没见过一个这么不消停的作家,我认为扶摇的做法是不明智的。他一个黄口孺子,又懂什么历史?能写出《明朝那些事儿》来,并不代表就算是历史学者了,还差远呢!年轻人,不要太自我膨胀了。”这是历史学家李武的评价。
  李武是谁?就是先前准备上《历史的天空》的那个李教授。
  李武的言辞还算是不过格,作为一个历史文学的老司机。他说这些话也不算是过分,但是武元魁的的言论就有些火药味太浓了。
  “我可以确定。扶摇,也就是林笑参加了京城电视台《历史的天空》这个节目,但是讲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