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305部分

赤色黎明-第305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冯煦当了几十年的地方官,对陈克说的中央银行的理念很能理解,他击掌赞道,“妙啊怪不得陈先生要花了偌大力气讲这个货币。若是不懂货币的概念,这后头的种种精微确实是弄不明白。”

陈克对冯煦的赞美实在是没有兴趣,上午讲课真的是把他给累坏了。这会儿拉着这几位曾经的高级官员聊天也有些排解下烦恼,顺道整理思路的意思。看冯煦只是简单的凑趣,陈克突然觉得自己的做法倒像是显摆了。

此时却听沈曾植插话说道:“陈先生是担心你的那些个人民党同志跟不上你的想法?”

陈克立刻来了精神,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或者说陈克已经不担心了,不管同志们能不能跟上想法,陈克都得让他们跟上。

沈曾植脸上没有平素冷嘲热讽的模样,倒是一脸的郑重,“陈先生,你原先说你是学儒家的,我还不信。这次亲自看你们讲课,我是不得不信了。”

在座的三位严复、沈曾植、冯煦都是学儒出身的,但是严复因为从事海军的职业,接触西学极多,已经不能算是儒家的人。冯煦虽然是才子,考上了进士。但是他本人却更注重学以致用,在儒道上却没有深入钻研。三个人里头,严复和冯煦都公认沈曾植是大儒,如果没有人民党出现在凤台县,进而攻下寿州,俘虏了沈曾植。沈曾植今年就该升任安徽学政使。那可是绝不亚于安徽布政使冯煦地位的官职。

现在沈曾植居然说陈克是儒家的,严复和冯煦都觉得十分惊讶。他们知道自己的儒道之学比不了沈曾植,也不敢贸然自曝其短。

沈曾植也不客气,他坦然说道:“大清的儒家讲的是三纲五常,陈克先生的人民党也有自己的三纲五常,不过不是大清的三纲五常罢了。”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沈曾植“陈克先生的我也读过了。陈克先生主张的三纲五常却是以生产力为核心。大清的儒家讲孝悌,讲的是仁义。但是陈克先生讲的是矛盾论,认为各种矛盾无所不在,矛盾永恒存在,为了解决矛盾,才有了协调矛盾的三纲五常这种东西。陈先生,若不是现在天下乱到这个地步,按你里所说,矛盾激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你的这套东西定然没有人信。大家其实不是信的这套话,大家信的不过是看你能办成大事而已。”

听了这话,陈克、严复、冯煦都神色凝重。特别是陈克,他虽然也讲理论,但是讲理论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实际推行革命,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构架方面既不是他的长项,他也没有时间去完成这方面的建设。听了沈曾植的话,陈克觉得极为震惊。

陈克并不知道,沈曾植是个儒学大家,日本近代汉学的开创者内藤湖南对他学生说,到中国务必要见沈曾植,因为沈氏是“通达中国所有学问的有见识的伟大人物”。不过陈克就算是知道了这些,也不会在意。他有自己要追随的毛爷爷道路,在他看来,沈曾植这等人不过是满清毒害后的儒学余孽,没什么特别的价值。特别是沈曾植对陈克平素很不客气,意气之争也是一个大问题。现在突然听沈曾植说出如此的道理,倒是令陈克大吃一惊。

“陈先生,你今日说的货币概念很是正途,不过我本以为你只是个祸乱天下的枭雄,可今日听了你们人民党的党课,我才知以前小看了你。你不仅是个枭雄,还想做君师一体的开国之人。”

陈克本来还想听沈曾植继续评说理论构架,没想到他居然说起了这些废话,心里就有些不高兴。“沈先生,我当然是要推翻满清,开国一事不过是理所应当。倒是沈先生方才的话,我很想继续听听。”

沈曾植平静的说道:“实事求是,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劳动创造人本身。谦虚谨慎。还有你反复强调的不要向人民空口许诺,要先做到再说。特别是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人民党最讲认真。陈先生,你们人民党的这些宗旨,哪条不是儒家圣人谆谆教导过的?只是你们把这写教导变成白话而已。”

听完这话,陈克等人都不吭声了。沈曾植说的没错,这些话在论语里头都有体现,陈克创立的人民党只是把这些话用白话文讲出来,然后反复强调而已。陈克很清楚,自己从未创造过前人没有的东西,不仅仅是过去,在未来也会是如此的。

“陈先生,你手下这批党员可是不一般啊。我当过很多年学政,从未见过如此之多能遵循圣人教诲的弟子。如今的所谓儒家中人,读了《论语》,能身体力行的不过是食不厌精,居不厌大。连能做到讷言敏行的人都没几个。实在没想到在陈先生旗下,竟然一下子见到上百个能遵循圣人教诲的门徒。我倒是挺欣喜的。不过想到陈先生革命成功之后,儒教必然式微,我不这么说两句实在是耿耿。”

听了沈曾植的话,陈克觉得自己必须得出来说几句,不然弄得自己跟靠了儒家的学问坑蒙拐骗一般,“沈先生,《论语》讲的是仁,《荀子》讲的是礼。我讲的是生产力和矛盾,自打人类出现之后,几万年,几十万年都是走路跑步,现在还是走路跑步。几千年前菜刀怎么切菜,现在菜刀还是怎么切菜。不能因为儒家先圣讲了一些真知灼见,就把啥都给归到儒家门下。”

对于陈克的辩驳,沈曾植也没有反对,他点点头,“陈先生,圣人是两千年的人,若是把现在自称儒家门下那些人当了圣人的子弟,这才是大错特错。我只是见了陈先生的人民党居然遵循了圣人的教诲,心里头有些感悟而已。若是陈先生的人民党能如此干下去,夺了这天下也是应该的。”

听沈曾植这么说,陈克忍不住问道:“那沈先生可愿意加入我们人民党?”

“那到不必了。陈先生,这世上读了儒家籍的这么多,自诩儒家门徒的如此之多,但是能做到先贤中所说的人却没几个。这君子可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陈先生只怕以后要对你现在的部众大开杀戒。陈先生不愿意投靠朝廷,是为了不立危墙之下。老朽虽然对陈先生很是佩服,却也不肯立了你人民党的危墙之下。”

沈曾植这老头子的话让陈克不得不佩服起来。正想再说点什么,却听到外头的上课钟敲响的声音。“三位先生,咱们去上课。”陈克说道。

新开始(三十八)

新开始(三十八,

 新开始(三十九)

午饭之后,同志们看着陈克上了讲台,不少人都在担心陈克会讲出什么更加玄乎的东西。午饭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上午刚学到的“货币”这个新概念,这种最基础的道理都是越说越明白,问题在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该怎么应用这个道理。理论联系实践从来不是嘴皮子一碰就能出来的。

从下午开始,陈克就在“一般等价物”的概念上延展出了“法币”与“信用”的概念。这已经是现代银行的概念。陈克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建立根据地的银行体系。尽管从安庆运回了大批的贵金属货币,以及相当数量的铜钱。但是这点钱对于根据地的未来发展而言不过是九牛一毛。没有现代银行的支持,根据地根本无法筹集起足够的资金来进行发展。这也是为什么陈克要把根据地党政军干部全部集结在一起进行理论教育的原因。

现代银行体系的货币发行必须有准备金,法币的意义既然是“一般等价物”,那么法币就必须与“交易”严格挂钩。央行发行的法币必然有准备金,没有准备金的话,法币就无法进行回笼。由于缺乏贵金属,历史上党建立的货币发行体系的准备金多是以粮食作为准备金。现在人民党从安庆运回的金银倒是很好的充当了准备金的角色。

陈克想让同志们明白的则是,法币在经济建设和百姓生活中是如何营运的,到底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这是个非常深刻的问题,如果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待革命,党员们尽管现在不明白,但是在工作中他们终于会明白,人民党的同志未来的劳动到底有多少将是“无偿”的,而这些无偿的劳动,将成为基石,将沉淀在根据地的经济体系内。同志们到底能多大程度的接受这个事实,即便是陈克这样有自信的人,也不敢盲目的乐观起来。

以当前最紧要的工作“春耕”为例,人民党的银行体系将通过“农业合作社”发行生产性贷款。例如新生产的农具,农民以挂账的方式进行贷款。以劳动力和各种产品进行偿还。从头到尾贷款都没有以实际存在的货币面目出现。货币仅仅是在账面上存在的数字而已。但是这种贷款从放贷到还贷流程结束的时候,农民得到了农具,而银行以及银行背后的政府则得到了百姓劳动建成的成果,以及各种农产品。这就是现代银行法币的意义所在。

问题是,部队里头就不是这样。部队也将发工资,工资不是金银,而是根据地发行的法币货币。与这些钱相比,部队的干部战士们所付出的劳动远远比他们的收入要高的多。根据地的经济积累就是靠无情的“剥削体制内劳动力”完成的。

这将是一个考验,如果人民党的党员们有这种大公无私的自觉,工农革命军有身为“老百姓部队”的自觉。那么这种现实就不是问题。如果人民党的党员,工农革命军的干部战士是把自己的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那么付出和收获的严重不对等,就将成为一个核心矛盾。

对于要不要把这个问题讲透,陈克一直比较犹豫。这种基础理论一旦讲透,那就没有任何可以隐瞒的地方。基础理论界定的就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人民党的党员,工农革命军的干部战士们是为了自己而战的。他们还是一种自发的斗争,为了活下去而进行斗争,同志的敌人是外部存在的。

在陈克把基础革命理论告诉给大家,而且以这些理论为基础开始进行深一步的革命后,这种自发的斗争就必须变成“自觉”的革命斗争,同志的敌人更多的是自己的私心杂念。一面讲课,陈克一面有些自嘲的想,到底谁会第一个问出“为什么我们就要白干”这句话。

这部分理论课程实际上颇为简单。复杂的是具体操作流程,而不是理论基础。参与学习的同志们大概都弄明白了课程的内容。陈克也不拖堂,这帮同志工作都很忙,看大家真的搞明白了,陈克立刻就让大家下课。

同志们一个个如蒙大赦,驻地距离远的,例如部队的这些人撒丫子就往外跑。在县城工作的同志也立刻起身,一整天的学习之后,积累的工作会很多。现在是下午五点左右,现在就抓紧的话,还是能解决相当一部分工作的。没过多久,会场里头就只剩了陈克、严复、沈曾植与冯煦四个人。

“陈克丈夫辛苦了。”冯煦平静的说道。

“这就是我的工作。”

“若没其他的事情,我们先回去。这编辑《新华字典》的事情还有很大一部分。”冯煦看来也是个办事认真的人。

“那就有劳了。”

严复、冯煦和沈曾植出了门,严复本以为这两位会说点什么。至少严复自己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