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561部分

赤色黎明-第561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人民党代表团提出的问题,这些人仿佛商量好一样,回答统统是“不知道”。

拒绝深谈也是种态度,人民党倒不在乎被拒绝。众人一面拜访,一面步行逛南京城,倒也轻松的很。第三天上午,能拜访的议员都分别摆放过了。众人也没别的事情,干脆完全不在乎盯梢的家伙,大家结伴逛起了南京城。边逛街边讨论有可能的军事进攻作战,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情。

逛得久总是会遇到些新鲜事,经过一条大街的时候,突然见到一家妓女院里头闹腾腾的。轰隆隆的声音夹杂着女人尖叫声,好像里头打起来了。驻足观看的时候,就见十几个穿着新军军装的军人手持军棍,拖了七八个穿着江防营军装的家伙从妓院里头出来。

那几个江防营军人鼻青脸肿的,看来被打得不轻。代表团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敌人的内部冲突,立刻就有了兴趣。

现在王有宏的主力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江南新军第九镇,和人民党交过手的。芜湖战役中,驻扎在芜湖的第九镇一部被皖南部队全歼,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倒也硬气,被围之后拒不投降,章瑜是个爽快人,投降就按照俘虏处理,不投降就按敌人处理。徐绍桢被乱枪打死。据情报,王有宏从此彻底控制了第九镇剩下的部队。

另外一部分则是王有宏以前组建的江防营,据说两边加起来号称四万。人民党的调查的结果里头,王有宏把税警也给算进了军队里头。即便加上税警,他的真实部队也不过三万。能够列队作战的部队只有两万人。至于能拉出来野战的部队,估计不到一万人。

在南京城驻扎的都是王有宏的主力部队,新军与江防营部队军装有比较大的区别。

“喂,这些新军的人带着巡检臂箍呢?”张玉栋对军人装束有着自己的敏感。他很快就看出了要点。

“是新军维持军队秩序么?挺有意思的。我还以为王有宏会把江防营排到更高的地位呢。”谢明弦也感到很有趣。

正说话间,却见一个不到二十左右的年轻军官挎着军刀,从妓女院里头大踏步走出来。他皮肤白净,更像是一个读书人,而不是一名军人。他呢子军服笔挺,皮靴和刀鞘擦的雪亮。和人民党这种棉布衣服一比,真的是大有军人范。

“按照军纪,你们一人应打二十军棍。白日私自外出,应打十军棍。你们是老老实实回军营受罚,还是干脆在这里打了?”年轻军官声音明显是个少年人,不过冷峻的内容与语气又和少年的年龄完全不符。

“余晨,老子们又不归你管。你凭什么打我们?”江防营的军人看来很是不服,虽然明知打不过对方,却梗着脖子喊道。

“我们巡检营负责军纪,江防营也好,新军也好,都归我们管。而且我见过你,几天前就抓到你白日私自外出到这妓女院。上次让你回去领军棍,看来好的挺快么。”叫余晨的年轻人冷笑道。

“你敢打我们!我们统领和你没完。”江防营的军人恐吓道。

余晨冷笑一声,“哦!我倒想看看他怎么一个没完。现在执行军法!”

新军巡检们二话不说,两人放倒一个,有人抡起军棍就打。其他江防营的还想反抗,却完全不是巡检们的对手。在军棍猛击下顷刻被打倒在地。

“这军纪还是挺严明的么。”林梦楚笑道。

话音刚落,却见那余晨转过头来,锐利的目光直瞪过来。那是英气勃勃的目光,充满了闯劲和充沛的精力。人民党的代表团旁边也站了些看热闹的人,被这目光看过来,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人民党代表团的成员对这种目光很免疫。部队里头干部战士们有这种精力的多了去了,那些真刀真枪拼出来的战士们不仅有这种锐利,到了战场上还有杀气呢。

人民党代表团行若无事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王有宏手下还有这种青年,而且这种青年还能担任巡检的职责,倒真的挺有趣的。

余晨皱了皱眉,却没有够来纠缠,只是转回头去继续观看行使军法。周围围观的百姓们中间已经响起了笑声。笑声中夹杂这江防营的惨叫声,更是娱乐了大众。

反倒是人民党代表团感觉有些无聊,他们离开人群继续逛街。没走太远,却见张玉通议员急急匆匆的赶来,停在几人面前,张玉通气喘吁吁的说道:“几位,我们已经商量出结果,请几位过去协商。”

 七十三 诸省之变(五)

平心而论,江苏官府与人民党的桑蚕合作协议,算是中国第二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协议。第一份是北洋与美国签署的引进美国长绒棉的协议。在河北与山东引进美国长绒棉大规模种植,棉花卖给天津和青岛的纺织厂,这是北洋一件真正的功绩。

在桑蚕合作上,王有宏拿出南京附近的三个县作为试点。在这三个县里头,必须全部购买人民党的蚕种,使用人民党提供的饲养方法。江苏还得出资购买人民党生产的缫丝设备。在未来四年中,江苏只能购买人民党出售的缫丝设备。人民党则保证,缫丝设备价格不会比其他商家的贵。收购方面,人民党以固定价购买生丝。价格每季一议。

在付款方面,蚕种、技术、缫丝设备的费用,将在1911年春季春茧交割后,直接从其中扣除。江苏方面以官府名义,向人民党的商业银行申请一笔年息5%的低息贷款。用以购买人民党的科技服务以及设备。

赖账的风险落到了官府头上,士绅们虽然还是觉得不安,但是至少前期不用额外出钱,而且人民党的这笔贷款利息实在是够低。对桑蚕业来说,月息两分五就算是良心价了。也就是说,每个月必须支付2。5%的利息。若不是熟人做担保,谁也不肯这么凭白借钱给你。人民党的年息不过5%,这根白借毫无区别。

只是人民党的作风很是另类,他们要求江苏拿出一个时间表。按天计算,江苏方面必须把事情进行到哪一步详细列好。王有宏倒是答应了,他要求人民党尽快把一套缫丝设备送来。

士绅们对此很是支持,人民党的缫丝设备送来之后,江苏立刻就可以对今年的蚕茧进行缫丝处理。既然这些现在都是免费的,无论短丝长丝,缫丝后立刻就可以低价出售。这总能一定程度上挽回去年的经济损失。

协议达成之后,人民党代表立刻动身回武汉。王有宏则召集了议员开会。这份合同并不苛刻,特别是在钱上面。江苏甚至可以说捞到了不少。如果人民党的缫丝设备能够运到,江苏甚至可以说赚到了。光想想凭白使用一年后才用付钱,江苏议员就充满了兴奋。议员们纷纷要求这缫丝厂一旦开工,就优先解决自家的蚕茧。

在一片争执中,王有宏指定的三个试点县的士绅都有些不安。这三个县紧挨南京,王有宏一定要强行他们实行“乡村土地社”,这种新的模式未来有什么好处大家看不到,眼前的事情是王有宏一定要确定土地的面积,确定土地之后,就是确定税额。以清末的横征暴敛,这等于是在这三个县的士绅百姓脖子上套了绞索,王有宏随便用用力,这些人就要翻白眼。可到了此时,其他地区的士绅都等着协议达成之后挽回损失,对于这三个县的士绅就“爱莫能助”了。

“诸位,我先把话说头里。江苏官府绝对不是人民党,绝对不要大家的地。不过人民党最擅长趁别人遭殃的时候动手,大家安徽、湖北、苏北,想来大家听说的消息可不少。如果咱们苏南自己乱起来,到时候人民党趁虚而入,诸位觉得那时候大家的地能保住么?咱们江苏若不能精诚合作,不说人民党,就是隔壁浙江的段大帅的新军第三镇,那可是好对付的么?”王有宏不利诱,只是威逼。

听了这话,原本兴奋或者不安的江苏士绅全都打了一个寒颤。人民党自然不用提,北洋新军第三镇的段祺瑞驻军浙江,这一年多来在浙江闯下了“横征暴敛”的好大名头。人民党是江苏士绅们的敌人,但是北洋也绝对不是江苏士绅们的朋友。前有狼后有虎,唯一能够依赖的,只有这个敢于和人民党协商的王有宏巡抚。不管如何,江苏还有王有宏巡抚的军队,还有愿意为江苏士绅们谋福利的王有宏巡抚。若是换了其他人统制江苏,天知道士绅们回落到什么地步。

想到这里,江苏士绅们终于打起精神,开始和王有宏商讨起“乡村土地社”的问题来。

“阿嚏!”段祺瑞打了个喷嚏。揉了揉鼻子,段大帅端起杭州的龙井茶抿了一口。段大帅是不怎么相信心灵感应的,所以即便知道江苏士绅在江苏巡抚王有宏带领下说自己坏话,他也不会把这些坏话与这个喷嚏联系在一起。与江苏士绅们相比,浙江士绅背后骂段祺瑞的坏话总量只怕得有江苏百倍之多。

从1909年攻入浙江以来,新军第三镇靠了税收很快恢复了元气。不过从地理位置上,第三镇可以说孤悬北洋势力圈之外。想回到北方地盘上,走陆路要经过江苏和人民党新建的“淮海省”。这两者都不是好对付的,特别是段祺瑞一度驻扎在淮海省现在的省会徐州,他知道想经过徐州,就必须与人民党进行野战。在人民党实力“弱小”的时候,第三镇就能全军覆没,现在人民党羽翼已成,第三镇打过去就是送肉上门。

海路倒是还行,北洋政府的海军大臣萨镇冰统领的舰队巡游在天津到浙江之间。人民党现在只有连云港这么一个港口,而且也没有什么外海舰队,这是北洋现在唯一能够压制人民党的军事力量。

段祺瑞本以为自己夺取了浙江,然后可以强化第三镇的军力,威胁安徽东南。可局面变化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原本与北洋大有你死我活之势的人民党,竟然与袁大人达成了协议。两者竟然以满清宗室为共同敌人,组建了新的联盟。段祺瑞的任务居然变成了控制江浙,进而图谋上海。上海是现在海关最大的进项来源。控制了北洋袁世凯一直无法完全插手的上海,北洋就得到了最稳定的财源。

不过在上海的英国人却刁钻的很,既然满清已经实质上垮台。而段祺瑞也得到了浙江巡抚的官衔,进而开始染指上海之后。英国方面与其他各国私下协商,达成了一个协议,“在中国内战没有结束前,暂时不向北洋内阁政府支付海关税收。”

段祺瑞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上海之后,带回的这个消息让袁世凯头痛无比,他现在总不能直截了当的说,“我们和人民党有协议!把老子的钱交出来!”

如果这么说了,袁世凯就成了最大的笑柄。现在无论如何,袁世凯还是满清的“忠臣”,是满清的内阁副总理大臣。这种样子必须继续装下去。直到1911年的全国议会正式召开之后,再宣判满清的死刑。

王士珍曾经一度再给段祺瑞的信里头表示,希望段祺瑞能够说服袁世凯,不管如何都保留满清名义上存在。等到英国人的这个要求提出之后,王士珍再也不提及此事。段祺瑞与王士珍关系很好,他完全可以想象出王士珍老哥面临的局面。人民党是注定消灭不了的。而北洋动动手指头,满清就可以完蛋。北洋内阁现在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局面下,再试图名义上维持满清的存在,北洋内阁里头都不会同意。

例如梁启超这个死硬保皇党刚加入了北洋内阁的时候,还一度大力宣传君主立宪的好处。现在也不见他吭声了。面对财政问题,任何名分都得让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