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633部分

赤色黎明-第633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同志们都在一线工作过,对一线的情况十分了解。成绩固然值得骄傲,大家并不觉得这有多么值得庆贺。因为每个人付出的劳动,同样也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劳动创造出了根据地的一切,劳动创造出了眼前红火的局面。与之相应的,每个人都深刻的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如果说这样的劳动者是中国未来的统治阶级,貌似也不是多么值得弹冠相庆的事情。

陈克也从来不觉得这样的统治阶级有多么令人羡慕。实际上在社会化大生产体制下,一个人的自我觉醒,首先就是以理解世界开始的,理解了世界的人,首先就要看到世界的残酷现实。陈克自己认识到这种残酷现实之后,他发觉自己身上很多“人性”的东西首先就枯萎了,这就是人性社会改造的代价。

“同志们,我听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叫做不杀穷汉不富。这话是剥削阶级的真理,没有什么比从制度上剥削来的更快。辛辛苦苦靠劳动挣钱么,有句话是这么形容的,钱难挣,屎难吃。但是靠剥削,靠夺取别人的财富来积累自己的财富,这速度就快的多。当然了,有人说这风险也大。不过马克思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著被杀头的危险。”

又是一阵笑声,笑声中充满了理解的这话的意思。其实大家也未必想笑,只是除了笑,貌似也没有别的回应方法了。陈克所说的都是实话,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同志们笑完之后,不少人就微微皱起了眉头。这种下意识的动作,其实是陈克讲课后,大部分同志们的表情。

“所以,我先前说过,我们党到底是站在有产者的立场上,还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未来我们人民党所创造的新中国里面,统治阶级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了,这才能有阶级觉悟。当然了,这个觉悟到底是有产阶级的觉悟,还是无产阶级的觉悟,这就看大家自己的选择。不过我要说明的是,我们人民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我们人民党要建立的,绝对是不有产者当家做主人的政权的。”

陈克向党的高级干部亲自讲述的课程绝非温情脉脉的,在接下来的三天里面,同志们终于对陈克的另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如果说以前还有不少同志认为陈克主席是一个“有能力的好人”,随着课程的推进,再也没有人将陈克视为一个“好人”。陈克主席懂得如此之多的“剥削手段”,懂得如此之多“为非作歹的手段”。最重要的是,陈克主席懂得如何如何建立国家这个“阶级统治的工具”,而且通过营运国家这个工具,去实现种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政策。有着比较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同志们很清楚,陈克主席所说的并非单纯的臆想。并非付之一笑就能了事的。自己居然跟随着如此的人物,不能不让不少同志心里面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当然,陈克也并非没有支持者,分组讨论的时候,尚远就旗帜鲜明的表达了对陈克的支持。面对着意气消沉的同志,尚远显得格外有精神,他指着人民党的旗帜说道:“同志们,当我们宣誓效忠于这面旗帜的时候,或许不少同志认为我们所要走过的是一条光辉灿烂的革命道路。就眼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来看,我们将来必然会有着更加伟大的成就。我们的敌人看着是弱小的,可笑的。但这只是革命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充满了暴虐、残酷、无耻,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世界上的暴虐、残酷、无耻,已经是一个极为艰巨的挑战。而更加艰巨的是,我们自己如何从这些暴虐、残酷、无耻中挣脱出来,以坚定的态度革除一切不义,对于我们这些革命同志而言,对我们这些有志气来改变世界的同志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因为我们自己本身也有着这些暴虐、残酷、无耻。在有了阶级觉悟之后,我们有可能会变得更暴虐、更残酷、更无耻。”

关闭

这是李鸿启老师曾经教训过尚远的话,尚远好不容易有了“革命觉悟”,并不等于其他同志就能一步觉悟到这个程度。

“天下就这么坏,没好人了!”柴庆国大声嚷嚷着。

并没有人应和他,陈克并没有美化人民党自己的政权,人民党聚敛社会剩余财富的方法在会议上讲的极为清楚,“如果说其他政权是通过征收实物税或者货币税来聚敛财富的话,我们人民党则是通过聚敛劳动力才拥有今天的一切。这就是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最大利用,也只有真正拥有了阶级觉悟之后,才能理解到这些,才能够实现这样的成绩。”

人民党的不少同志们是真心认为,自己是给与了人民群众极大的利益。而通过陈克的分析与讲述,大家终于从理性上认识到,人民党是现在的中国,甚至是现在世界上最精通“榨取”的一个组织。怪不得陈克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的,我们的一切都是人民给与的。”那时候,不少同志还觉得陈主席在唱高调,在强调政治正确性。可是很明显,陈克主席既不是在唱高调,更与强调政治正确性无关。陈克主席讲述的仅仅是一个事实而已。

对此,柴庆国尤其在心理上接受不了。当一个坚定认为自己是施与者的人,突然发现自己才是最大的被施与者,这种心理上的极大落差并非一朝一夕三言两语就能扭转过来的。

柴庆国的心态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同志的心态,心思相对简单些的,都感觉到极大的不适应。而心思相对复杂些的,则深刻的感受到一种恐惧。“如果人民知道了这些真相的话,他们还会支持我们么?”民政出身的干部们大多数都有着如此的畏惧。

人民党掌握着现在根据地绝大多数的资产。再也没有同志认为陈克主席那“一人三亩地”的土改政策是什么善政。陈克主席早早就看到了人民党注定会遇到的“资本稀缺问题”。所以通过“一人三亩地”的政策,将广大的土地资本纳入了人民党手中。这真的不愧是有着“高度阶级觉悟”的领导者,人民党就是依靠了这庞大的土地资产,迅速建成并且不断健全了人民党的财政体系。

桑蚕业,各种制造业,以及人民党手中种种资本,又成了聚敛劳动力的绝佳工具。根据地的群众通过出卖劳动力,让人民党聚敛了规模空前的财富。正是这些财富支持着人民党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军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利用世界贸易体系实现了根据地相当程度的工业化。

如果根据地的群众认识到了这些,他们选择不再与人民党合作的话……。

这样的思考,又让不少人想起了陈克一直告诫过的内容,“所谓沉默的大多数的支持,讲的就是在体制下的群众遵从了体制提供的秩序,他们在努力实现自己利益的时候,已经让这个体系空前的发展和膨胀起来。”

“为人民服务就是保住自己小命的最佳方法,只有当人民还接受这些秩序的时候,政府才是政府。当人民党摒弃了秩序的时候,政府就只剩了那么几个人。所谓du夫,指的就是被抛弃的那种人。”

这就是残酷!陈克把世界的真相告诉了同志们之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残酷。同志们都认识到了这点,他们也就随之理解了陈克为什么一直在很多事情上语焉不详,或者干脆不与解释。如果在最初的时候,陈克把一切都告诉给了同志们,大家并不能确定,自己还会不会这样无所畏惧的跟随陈克搞革命。认识不到这些或许也是种极大的幸福也说不定。

尚远的鼓动明显没有起到效果,以柴庆国的发言为先导。很快就有人开始质疑陈克所讲述的内容。这不是以往那种质疑陈克具体执行上的问题,而是真正质疑陈克提出的理论体系是不是有问题。

而柴庆国那句“天下就这么坏,没好人了!”的确是相当有总结意义。

“我们人民党革命的正当性在哪里?是推翻满清?是解放中国?还是什么?”

“人民革命与我们到现在为止所推行与完成的工作怎么印证?”

“我们最终会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个国家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尚远冷眼听着同志们激动的发言,只是暂时记录大家提出的问题,并没有直接给出答复。倒是一直没有吭声的陈天华猛的站起身来,“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蹶而就的。吃了五个馒头你吃饱了,那就只用吃第五个,前四个不用吃了么?”

因为愤怒,陈天华的声音都变得尖锐起来,“是的,咱们人民党的确比任何政治势力更懂得如何聚敛财富,但是这财富都用在了发展生产力上。都用在提高人民群众能力之上了。这就是我们的正义。”

在此时,武星辰却也站起身来,陈天华稍微一愣,武星辰是被政治审查过的同志,虽然资历老,这个经历却绝非能用光彩来形容的事情。难道武星辰准备起来唱反调么?

“陈主席反复强调一件事,人民革命并不是我们人民党在革命,首先是革命就是孕育在广大人民群众里面,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听到人民群众革命的呼声,并且通过革命实现人民正当的需求。我听一些同志的说法里面,貌似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反过来的。大家貌似认为人民的革命需求是在咱们人民党出现之后才存在了,我认为这个看法不对。”说完这话,武星辰狠狠的瞪了柴庆国一眼。

柴庆国本来也不是什么深思熟虑之下才说出这些话的,只是一时心理上转不过来弯。被武星辰这么一瞪,他就知道自己肯定是说错了什么话。站起身来,柴庆国说道:“我在这里表个态,我是绝对支持陈主席的,支持党中央的。所以我的发言不是要反对陈主席和党中央,我只是觉得有些事情没有弄明白。所以我希望陈主席能够在这些方面说的更明白。”

尚远只是盯着柴庆国看了片刻,他依旧没有吭声,继续记录着什么。

其他一些提出异议的同志看柴庆国这么机灵的转了方向,眼神里面都露出鄙夷的神色。

陈天华生怕这些事情闹的不可收拾,尚远怎么看都有记黑账的模样,他说道:“有什么不明白就说清楚,开分组会议就是为了让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人民党的党内民主,首先就是基层的民主以及畅所欲言。既然陈主席已经把很多东西说出来,那么我们就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在接下来的讨论里面弄清楚。”

尚远又瞅了陈天华一阵,终于开口了,“陈天华同志的发言很好,人民党并不是陈克主席的一言堂。我认为大家应该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次会议本来就是要讨论人民党的核心理念与政治观点。没必要藏着掖着。”

有这些拥有更高位置的同志定了调,讨论终于向着有序的方向发展了。

 一三一 极不情愿的妥协(四)

“归根结底,同志们现在缺乏对社会化大生产的理解。即便是物质上,经历上准备了这么久,小农生产思维还是没有能有效扭转过来……”

“权力的封建分封思想,山头主义,这些东西并不是单靠简单的思想教育就能彻底扭转的,包括咱们党内的同志,或多或少都会有这种倾向。这不能怪同志们,现在的物质准备远远不足。以前说县令就是百里侯,权力如果是自上而下,肯定会变成封建体制这套……”

“这也是人类追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