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715部分

赤色黎明-第715部分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打这次邀请被陈克立刻拒绝之后,袁世凯就知道交涉实际上已经不可能成功。

这次的派遣人员不仅仅是唐绍仪,为了构筑对人民党的围攻姿态,北洋向各省都派遣了相当多的人员。人民党鬼迷心窍般驱逐了根据地内北洋中意的大批人才,实在是让袁世凯喜出望外。这些人被撵出老家,当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投奔北洋。北洋有这批人相助,力量应当是更胜一筹。

直到1912年11月20日,人民党通过全国各地的报纸向全国公开了人民党的政治纲领,第一条就是实施全面土改。人民党公开表示,土改绝不采取赎买政策。袁世凯一开始以为自己看错了,仔细读了数遍后才确定这的确是人民党的公开宣言。袁世凯嘴唇哆嗦了片刻,突然放声大笑起来,“陈克,你这么干就是找死啊!你这是要和全天下的地主士绅为敌!”

袁世凯正在兴奋中,就见徐世昌拿了一叠报纸进了袁世凯的办公室。一进门,徐世昌就看到袁世凯正背着手在屋里面走,徐世昌满脸兴奋的说道:“大总统,陈克在报纸上发了不消息。”

“菊人,我已经看到了。”袁世凯此时已经恢复了平静,他的声音里面有着近几年罕见的自信力量。

徐世昌也是极为兴奋,“大总统,陈克此人还是年轻,本以为他要走的是朱元璋的老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没想到他这次居然把人民党的土改政令公开宣传,这天下地主怎么会认同他呢?当下各省只怕正在给咱们中央写信吧。”

袁世凯脸上露出了微笑,“不着急,各省政府对此倒未必会如何,等地方上的士绅闹起来,还得几天。”

正说话间,袁世凯侍卫进来禀报,“大总统,收到了电报。”

徐世昌脸上露出了喜色,袁世凯却镇定的问:“哪里来的?”

侍卫脸上毫无喜色,他谨慎的答道:“是武汉陈克发的电报。”

徐世昌脸上的喜色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陈克在此时发来电报,十之八九绝非好事。

袁世凯接过了电报,看了几遍,才让侍卫下去。

“大总统……”徐世昌关切的问道。

袁世凯把电报交给徐世昌,又继续背着手在屋里面走动起来。

徐世昌扫了一眼电报稿,内容不多,“大总统勋鉴,京汉铁路支线汴洛铁路若能走徐州,延伸至连云港,可极大促进沿途经济。在下已经筹到资金,工人,连云港至徐州之铁路不日即将完工,徐州至商丘之铁路也已勘测。请大总统令河南官府予以配合。此铁路若能修成,乃大总统功绩。敬候回复。”

徐世昌知道人民党定会针对北洋政府的行动有所回应,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较量,也极有可能发展为军事冲突。万万没想到,人民党竟然以修铁路为名,发动了针对北洋的行动。一时间徐世昌竟然想不出有什么解决方法。

 第四章 骚乱(四)

1912年11月22日,武汉长江边枯水期出现的平整空地上红旗招展,队列严整。人民党铁道兵团建成大会上,在武汉的铁道兵第四军第五师2万部队全部接参与了授旗仪式。人民党主席陈克亲自给四支铁道部队授旗。

铁道兵第五师的官兵从未想过自己能够亲自见到陈克主席,更没想到陈克主席亲自授旗的荣誉会落到自己师头上。因为铁道兵第四师是驻扎在淮海省的部队。第四师与第六、第七师的代表们分别组成了三个小方阵参与了授旗仪式。

扩音喇叭中传出陈克的声音,“古人说千里之途,朝发夕至,这是一个美好的想象。现在,这个美好的想象就要在诸位铁道兵同志的手中变成现实。未来的中国首先就会是一个轨道上的中国,大家要迈过高山、跨过河流,踏过平原,把铁轨铺设在祖国大地上。受益的不是几万人、不是几百万人,甚至不是几千万人,将有几万万,十几万万的中国人民通过铁道受益。而每个人都将记住铁道兵这个光荣的名字。所有铁道兵的同志们都是这支伟大队伍的一员,你们的名字必将随着这支伟大队伍的伟大业绩而名垂千古!你们已经注定是中国的功臣!”

这些年轻的战士们都用一种憧憬的目光仰望着陈克,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到底要做什么,很多人是到了武汉之后才第一次见到铁路,见到铁轨上奔驰的机车。甚至对那喷涂着浓烟的庞然大物感到一种畏惧。但是听到陈克主席亲口告诉大家,铁道兵注定是中国的功臣,不可抑止的兴奋,以及随之而来的欢呼声依旧响彻云天。

作为铁路子弟,陈克对铁道兵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因为陈克早在幼年就见惯了车头与铁轨,习惯了鸣响的汽笛。知道那一年365天从无节假日的规定,以及每过一段就要进行的学习会。这就是铁路工作者们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陈克的声音里面有着足够的热情,这是回到20世纪初后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曾经熟悉的生活,眼前的一切就是陈克生活中的一部分。至少这支队伍将建设出陈克曾经生活的一部分。

面对雷鸣般的欢呼,陈克挥了挥手,绵延的方阵很快就安静下来。国fang部长华雄茂趁机对着面前的麦克风喊道:“现在,进行授旗!”

铁道兵还没有自己的军歌,所以奏响的是解放军进行曲。军级、师级、团级、营级各部队的指挥员们鱼贯登上讲台。司仪高声喊出该部队的番号,由陈克双手捧着这支部队的旗帜,郑重的交给他们。指挥员们双手接过旗帜,然后左手擎旗,右手向陈克敬礼。陈克也郑重回礼。该部队的观礼者们则会热烈鼓掌欢呼。年轻战士们哪里见过这么热烈庄重的场面,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江岸两边几公里的范围内都能听到数万官兵们的欢呼声。

在授旗仪式进行的数百公里之外,工农革命军铁道兵第四师,与工农革命军淮海军区序列中的4407师已经得到了进军商丘的命令。陇海铁路是贯穿中国东、中、西部最重要的铁路干线,横贯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五省。陇海线与京广线在郑州交汇,从而构建了郑州市的基础。郑州市就有一条东西向的陇海路,以及一条南北向的京广路。陈克从初中到高中的生活,就是在这两条道路边渡过的。这两条道路的交汇点,就是郑州铁路局的所在地。

现在开封到洛阳的汴洛铁路已经建成,连云港到徐州的铁路也基本完工,徐州出发到商丘的铁路也正在修建中,人民党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条新修的陇海线东段与汴洛线连通。京汉铁路与陇海路洛阳到连云港的铁路骨干线一旦建成,通过铁路就能极大程度的控制富饶广阔的大平原。

淮海省军区司令武星辰站在一个土坡上,在他面前是浩浩荡荡的五万部队,尽管稿子是陈克写的,武星辰依旧感受到了其中的激情,他对着麦克风大声喊道:“同志们,今天是工农革命军铁道兵正式成立的日子。也是工农革命军正式进军河南的日子。我们的军史上已经写下了这一天,将来中国的历史上也会写下这一天,这不仅仅是解放河南的开始,同时也是建设河南的新开始。同志们背后的这条铁路将跟着同志们的步伐,向西,向西。在今后几百年,乃是上千年的时间中,这条陇海铁路的名字必将在中国学校的课本上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将知道这个名字。因为几万万,十几万万的中国百姓,都将乘坐火车经过这条铁路。这条铁路将是中国的历史,我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历史的参与者。”

陈克以往很少在针对广大官兵的演讲稿中提及历史,因为刚入伍的官兵里面90%以上的战士就没有听说过这个词,99%的战士不理解“历史”这个词到底意味着什么。武星辰知道,现在他面对的五万官兵已经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其中相当一部分新兵甚至有小学毕业的文化程度,大家已经能够听懂“历史”这个词的含义,也能够理解“创造历史”所代表的含义。哪怕仅仅是这一项,就已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页。更不用说这五万官兵所要缔造的伟大功业又是如何的辉煌。

欢呼声随着武星辰的讲演而响起,工农革命军的官兵们没有丝毫畏惧,更没有丝毫的迟疑。大家要面对的工作早就在动员会上为每一位同志所知道,不仅仅要打倒敌人,更要建立一个新世界。所要面临的困难是各级政工人员详细讲述的,就因为如此,年轻人们的热情反倒加倍的热烈起来。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根据地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个战士都为之惊讶,为之欢喜,为之感动。前面要面对何等的艰难,大家知道,前面要面对如何辛苦,大家也知道。尽管有些同志信心十足,有些同志感到了不安。不过当下所以同志已经知道这命令不会改变,每一个同志知道,自己只要听到听到进军的号令,都会和其他同志一起肩并肩的向前,向前,向前。

“我现在命令,出发!”武星辰喊出了同志们期待的话。解放军进行曲威武的曲调随之响起,部队在指挥员的带领下向着预定的方向隆隆的进发了。

11月23日,开封城上空阴云惨淡,浓密的阴云遮蔽了天空,预示着一场秋末冬初的雨水即将降落下来。张镇芳、段芝贵、雷震春,这些当下河南军政大员们沉默的坐在一起,他们的脸色甚至比雨前的天空更阴暗些。人民党以修建铁路为名正式开进河南,这个消息让所有人不知所措。

以往人民党的渗透虽然讨厌,好歹没有失陷县城与府城,这次人民党再也没有丝毫遮遮掩掩的打算,数千部队一路进入了商丘城。商丘城那点子守军不战而降。归德府道台被生擒活捉。现在关押在商丘城的大牢里面。

得到这个消息并不是张镇芳组建的情报系统多能干。人民将归德府道台下狱后,立刻写了一封信,派人用快马送到了开封。信里面列举了归德府道台的“五大罪状”,什么以私害公,目无百姓利益,这些个罪名看着令人不忍卒读。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归德府道台拒绝与人民党共同城里陇海路东线商丘段管理委员会,这就是反革命,需要下狱。”

公文最后要求河南都督张镇芳下令将归德府道台斩首后传首河南各地,以儆效尤。

张镇芳从没见过如此蛮横的“公文”,他心里面大骂,“你们怎么不把我这个河南都督斩首后传首河南各地以儆效尤呢?”这话肯定是不能说出口的,人民党的公文中隐含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对张镇芳的强烈威胁。

段芝贵身为北洋第二镇统治,面对河南都督张镇芳仿佛是徐庶进了曹营,无论张镇芳怎么催问,他都尽可能保持沉默。张镇芳再也忍耐不住,一拍桌子怒喝道:“段统制,你第二镇驻守河南,就是要保境安民。这人民党当下已经打进河南,你还这么一言不发,难道是要坐在这里等着人民党打进开封不成?我虽然没打过仗,可这军事的事情却是知道一点,当下之计应该是趁着人民党立足未稳之时,给他们迎头痛击。我这个河南都督可能调不动你,可我已经给大总统发了电报,或者我再给大总统发封电报,告诉他你当下的作派不成?”

段芝贵看张镇芳已经快气疯了,他也不得不开口。“张都督,我北洋出兵是讲规矩的。出兵前首先就在平日的饷银上涨一两银子的开拔费。不管离上个月发饷距离多久,哪怕你昨天刚发过饷,今天要出兵,就得把这开拔费立刻发下去。除此之外,打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