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小厨师 >

第1518部分

北宋小厨师-第1518部分

小说: 北宋小厨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东道:“若科考失去了公平,那科考还有什么意义,此举将会危害我大宋百年基业,还请皇上恕微臣不能坐视不管,就算皇上要杀微臣,微臣也是这般说。”

    这可是宋朝,是一个非常开明的朝代,跟皇帝争论那真是家常便饭的事,饶是昏君宋徽宗都经常被臣子骂的点头认错,更何况是赵楷。

    赵楷气得都快爆炸了,暗骂,好你个陈东,真把自己当魏征了,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朕,但是他也知道陈东就是这么个人,你跟陈东去斗气,那真会把自己给气死去,耍无奈道:“朕心意已决,尔等多说无益。”

    “微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陈东直接跪下。

    一旁的那些士大夫、大学士见有猛人带头了,也纷纷跪下,齐声道:“还请皇上收回成命。”

    赵楷登时愣住了,脸上是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暗想,好啊,你们这是让朕下不了台啊,那行,你们就跪着,看谁能够支撑的更久。

    赵楷也正在气头上。还就跟他们杠上了。

    秦桧都看在眼里,其实他也想力挽狂澜,帮助赵楷解决这难题。但问题是这事哪边都有理,除非用蛮力。否则还真不好解决。

    “唉…!”

    突然一声叹息,打破了殿内的安静。

    赵楷转头一看,叹气的正是李奇,你小子终于肯出声了,忙问道:“不知枢密使因何叹气?”

    李奇又是一声长叹:“可惜!可悲!可叹啊!”

    秦桧听得眉头一皱,这叹气可是李奇的起手式呀,他可没有少见,心想。难道这是他故意安排的?那他这么做又是为什么呢?

    赵楷疑惑道:“枢密使何出此言?”

    李奇道:“回禀皇上,微臣惜的是我朝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悲的是我朝每年的流失的人才不计其数,叹的是那千千万万个虞允文。”

    他要么不拽文,一拽起来,还真没有人听得懂。

    赵楷听得是一头雾水,道:“此话怎解?”

    李奇拱手道:“敢问皇上,不知皇上以为这世上是否有天才?”

    赵楷沉吟片刻,道:“这每个人的天赋有高低之分。世上当然有天才的存在。”

    李奇又问道:“那皇上以为微臣的天赋若去参加科考能否高中状元?”

    赵楷没好气道:“枢密使你虽有治国之才,但是若单就科考而言,枢密使你恐怕连乡试都过不了。”

    “皇上圣明。”

    李奇躬身行礼道。心里却骂道,太看不起人,我好歹也是211出来的呀。’

    白浅诺抿了抿唇,差点没有笑出声来。

    李奇又直起身来,道:“那不知让秦少宰去学做菜,能否赢得金刀厨王。”

    这倒不用赵楷来答了,秦桧就道:“枢密使过奖了,若是让微臣去做菜,莫不切到自己的手指。就已经算是万幸了。”

    “这就是了。”

    李奇道:“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若是微臣去参加科考。那么世上就少了一个金刀厨王,少了很多美食。若是秦少宰去做菜,那么皇上就少了一位得力助手,可现在的问题是,世人眼中只有科考,天下人都一味的投入到科考的队伍中,也不管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这也就造成其他行业人才凋零,人不能尽其才,各行各业的人才出现严重的流失,而文科方面却能从容的沙里淘金。

    虞允文是凑巧碰到了微臣,这才进了军器监,若是没有碰到微臣,那么他现在肯定也在科考的队伍当中,微臣可以肯定的是,这世上不只是一个虞允文,还有千千万万虞允文,他们原本可以为我大宋商业、工业、农业做出杰出的贡献,然而,现实却逼迫他们只能去参加科考。

    方才虞副监也说了,做一名工匠是不学无术,其实天下人都是这么以为的,为人父母者若是见到自己的儿子不去参加科考,而跑去做一名工匠,可将其视为不孝,而当今的那些工匠的,其实都不想当工匠,因为工匠是不被人尊重的,只是没有办法,生活所迫,无奈为之。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朝廷只重视某一方面的人才,而忽略了其他行业。

    这就好比吃饭一样,若是一个人专挑某一样菜吃,那他的身体肯定不健康,国家同样也是如此,士农工商若能百花齐放,这个国家才能更加强盛,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一枝独秀其实就是一种病,日积月累,迟早有一日,这个隐患会爆出来,到时再来后悔,可就为时已晚了。”

    秦桧暗想,难道他又想提升工农商的地位?

    户部尚书胡义站出来道:“宣和年间,在枢密使的建议下,科考已经对商人完全开放,皇上即位以来,更是极力展商业,如今商人的地位已经快与士子平起平坐了,获得了不少人的尊重,难道枢密使还不满意么?”

    李奇笑道:“胡尚书,我说的不是尊重,而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说着他突然向赵楷问道:“皇上,如果有一个农夫说他有一法能够让我大宋的粮食产量翻上十番,但是他有一个要求,就是取代胡尚书,不知皇上会否答应?”

    胡义听得差点没有吐血,这一招真是太狠了。

    这明显就是一个陷阱。赵楷哪里会上当,道:“若真有此法,别说胡尚书,哪怕要取代你枢密使,朕也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李奇丝毫不恼,笑道:“由此可见,每一方面的人才都非常重要,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有潜质成为下一个神农的人抛弃了自己天赋,转而投入了自己不擅长的科考当中,导致我大宋损失了千万石粮食,一个人有潜质成为下一个鲁班的人抛弃了他的天赋,转而不擅长的投入科考当中,让我大宋损失了能够扫平天下的神兵利器。

    一个有潜质创造千万财富的人抛弃了自己的天赋,转而投入了自己不擅长科考中,让我大宋损失了数万万贯,但是他们在科考的队伍中却黯淡无光,若是这些都不重要,那也就算了,可问题是朝廷又非常需要这些方面的人才,这无异于自废双臂,难道不应该让人可惜!可悲!可叹吗?”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北宋小厨师 正文 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盛世求治,乱世求强

    话说至此,李奇的话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朝廷、百姓对科考的看重已经形成了一种误导作用,让百姓以为其他学问都是旁门左道,只有治国圣典的儒学方为正道,造就儒学盛极一时,虽然李奇没有直接批评儒学,但是却间接的提出儒学过于霸道了。

    这一番话引起了不少大臣的不满,一大臣就站出来道:“科考的目的乃是为国家寻求治国人才,当然得考治国之道,此何错之有?”

    又有一大臣道:“若是照枢密使之言,那天下岂非尽是儒生,我看也不尽然吧,我大宋不管是工业、商业都远胜历代,不知枢密使又作何解释?”

    李奇轻轻一笑,道:“二位似乎都没有听清楚我的话,我可没有说科考毁尽其它行业,只是说除仕途以外的行业,都形成了一种被迫行业,但问题是国家需要的是百花齐放,而非一种人才,若是一个人就剩下头了,那还有什么用,如今精通四书五经的人士多不胜数,随便在街上都能找到一个,但是由于这种人才的溢满,导致很多人才都被拒之门外,朝廷应该想办法疏导各类人才,让他们各司其职。”

    赵楷道:“那不知枢密使认为应该怎么去疏导?”

    李奇笑道:“回皇上的话,若是单个的人,那么一对一教导就行了,但是天下人的话,就需要朝廷的政策去改变这一现象,至于如何疏导,万变不离其宗,是什么促使这一种现象形成的,就应该从何处下手。”

    赵楷皱眉道:“你指的是科考?”

    “正是。”

    秦桧眼中闪过一抹慌张,急忙站出来道:“皇上此举万万不可呀,科考源自隋朝,兴自我朝,乃我朝立国之根本,满朝文武皆是出自于此,岂能随意更改,若有不当,恐天下大乱,还请皇上三思。”

    胡义见秦桧都这么慌张,虽然还没有明白,但是也紧随其后,站了出来道:“皇上,科考乃是为国选才,是非常神圣的,受天下读书人的推崇,可没有哪个朝代用科考来选举工匠、农夫的,若是如此,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科考的威严何在。”

    秦桧一边的臣子纷纷站了出来反对。

    而郑逸打了哈欠,稍稍往后挪动了两小步,将战场给他们腾出来了,这水已经够浑了,若是他再参一脚进去的话,那可就乱成一锅粥了,他在这朝堂上很少与人争斗,你们争你们的,我反正将这钱管好就行了。

    他越是这样,赵楷就越信任他,赵楷就是希望这么一个人来提他管财政,要是这管财政的都参与到政治斗争中,那关系真是错综复杂了,毕竟财政的覆盖面太广了,朝政必将大乱。

    李纲突然站出来道:“皇上,微臣有本上奏。”

    李奇瞧了眼李纲,暗笑,我还以为你不会出来了,那真是太令我失望了。

    秦桧见李纲突然站出来,心中暗叹一声,岂有此理,这厮每到关键时候就屡屡坏我大事,早知如此,当初真不应该提拔他上来,真是一步错,步步皆错。

    赵楷如今都头疼不已,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了,简单道:“说。”

    李纲道:“枢密使常常提到一种关系,唤作‘供需关系’,这一种关系常常运用在商业中,客人需要什么,商人就供应什么,如果商人供应客人不需要的东西,那这买卖必定亏本。

    然而,从科举的意义来看,也是一种供需关系,朝廷需要什么人才通过科举去获取,如果朝廷大开科举之门,需不需要都招收进来,就造成了冗官的现象,这跟商家的囤货现象很是相似,若是货物一直慢慢积累,但是却又卖不出去,那必定血本无归,这其中的痛苦我朝已经有过深刻的体会了。”

    赵楷点点头道:“爱卿言之有理,科举不仅仅是一场考试,还直接影响到了国家社稷,必须得根据国家得需要来招收人才。”

    由此可见,李奇带来的远不止表面看到的那些东西,其实他的很多理论都可以运用到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政治方面,李纲借用经济的供需关系来形容科举也是合情合理。

    ‘皇上圣明。”

    李纲拍了一句马屁,接着道:‘有道是,盛事求治,乱世求强,由此可见时代在变,人也在变,国家的需求同样在变,那还有什么理由,这科考不变,若是科考选取的人才不是朝廷最需要的,而是无关痛痒的,那样才可能导致科考走向衰败。”

    秦桧道:‘李院长莫不是指那些从科考脱颖而出的进士都是无关痛痒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李院长同样也是进士出身吧。”

    毛舒突然站出来道:‘李院长此话绝非此意,李院长只是说科考不能一层不变,这样对科考本身而言,亦非好事。”

    ‘我正是此意。‘李纲笑着点点头,道:‘当初枢密使建议成立立法院时,曾也说过,律法当与时俱进,同样的,科考也应该与时俱进,其实治国之道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一味的墨守成规,换来的只是不断的退步,要强,首先得求变,如今我大宋能够在几年间恢复到熙宁年间的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