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三点绛唇 >

第158部分

三点绛唇-第158部分

小说: 三点绛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个郭家都是蒙在鼓里的,毕竟,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秦若水将来的地位才会越安全,这大周朝的天下,也才会保全得更久。

对于圣宗,杨恪也与一众的老臣们一样,抱着维护的态度。毕竟,当初江北起兵,他们都是拥护他的,而他对他们这些老旧下属,也算是龙恩浩荡,除了加官进爵封妻荫子之外,还尽可能地满足了他们不少私密的要求。就像杨恪家那平白无故突然病逝的“贵妾”,也属于其中一桩。

所以,他们对圣宗,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臣子对君王的忠心,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恩的心理,几种情绪夹杂在一起,愈发显得复杂起来,也就愈发小心翼翼,不希望朝廷发生任何动荡。

这个始作俑者,以众位老臣们的猜测,除了秦若水,再无第二人。

她与圣宗成亲数年,一直无所出,就在圣宗尚未起兵称帝之前。也曾为圣宗纳过几房妾室,也无所出。秦若水便把她们都打发出去了,之后圣宗起兵称帝,秦若水为着大周江山着想,免为其难地给圣宗选了几房妃嫔,一晃年余,妃嫔们个个没有喜讯传出,秦若水又主张再次选秀充盈内宫,这才有了贤妃与淑嫔几个妃嫔进宫的事。

事情就巧在这个贤妃,是秦若水亲自挑中的,而贤妃入宫不久。她的祖父也连升三级。至内阁首辅之位。

杨恪也是个念旧的人,也希望圣宗“龙嗣”的事做得更加隐密,可现在的情况已经表明,这事情已经被有心人传了出去,对圣宗很是不利。流言无法制止,唯有让始作俑者知道,让她自己早作准备,想出应对之法。

对于秦若水能不能想出应对之法,阮蕙并不太关心。毕竟,她不是杨恪,她没有那样愚忠的心理;再者说了,她是来自现代的灵魂,并不会因为换了君王而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杨恪若能早些退出朝政,她会更加高兴,绝不会因为圣宗当不了皇帝而感到黯然神伤。

她是小人物,并不是不关心国家大事,而是觉得这些国家大事离她太远,她就算关心。也无有为力。唯有始终与它保持着距离,才能真的远离它。

所以,她虽然象征性进了一趟皇宫,实际上内心也并没有波动。现在面对李氏的笑脸,她反而觉得有些不适起来。

毕竟,面前这个女人,才是更值得她关注的对象。当然,这种关注,是具有另一种意义的关注。

她帮阮薇,并不是要换取李氏的感激。李氏感不感激,她完全不在乎,从心底里来说,她根本就不稀罕李氏的感激,相反,李氏如果对她恨得咬牙切齿,这才达到她想要的境界。

李氏恨她,就意味着,她已经为柳妈妈报了仇。

虽然她恨李氏,可她从来没有做过伤害别人的事,一下子,还真想不出如何为柳妈妈报仇。

李氏陪着笑脸跟阮蕙说话,却看见阮蕙表情僵硬没有作出回应,心里不由得犯起嘀咕来。要是往常,说不定她已经不再理会阮蕙,可刚才她见识过阮蕙的厉害,现在哪里还敢对她存半点小觑之心?当下更是打叠起千万分的小心陪着笑脸,静静地等待她说话。

好半晌,阮蕙才从纷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抬眸看见李氏的笑脸,便寻了个话题,随口问道,“薇妹妹那里,当初你们就不曾送个人进去侍候吗?”

想着阮薇受尽别人欺压,李氏心里自然也不好受,听阮蕙问起侍候的人,便道,“当初家里也是送两个人进去侍候的,可内官说不必,我与你父亲想着不能违背圣谕,也就不敢送人进去了。”

阮蕙点了点头,又道,“如今薇妹妹已经出了阁,蒙儿的亲事也定下来了,茂儿的婚事,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了?”

李氏一直盼着阮蕙能为阮茂说一门好亲,听她主动提起,当下便陪笑说道,“你说的何尝不是正理?咱们才来长宁,认识的人不多,识得的王公贵勋也少,又去哪里为你茂兄弟说亲……大小姐如今身份不同,来往的贵人们也多,你茂兄弟的婚事,少不得要倚仗你了。”

一句话,倒把阮茂的亲事推到阮蕙头上来了。

阮蕙便冷笑道,“母亲这话就女儿为难了。俗语说‘婚姻之事,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儿女们的婚事,从来都是由父母作主的,我这个作姐姐的,又哪里有资格为他操办婚事?岂不是让母亲与父亲的脸面没处放了么?”

李氏面现尴尬之色,片刻后又堆起笑容道,“大小姐如今贵为王妃,便是包办了茂儿的婚事,料想别人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只要咱们家里人觉得好,又有什么不妥的?”为显恭维,李氏竟称呼阮蕙为“大小姐”起来了。

这话更合阮蕙之意。当下她便又冷冷说道,“既然母亲放心把茂兄弟的婚事交给我,那我也就切之不恭了。只是。”她顿了顿,又道,“若婚事办得不妥帖,还请父母亲勿要责怪我办事不力才好。”

“大小姐办事,哪有什么不妥帖的?”李氏笑道,“一句话,茂儿的婚事,全权由你作主了。”

阮蕙等的,就是这句话。不过,她还是加了一句,“如果您执意把茂儿的婚事交给我,那也得祖母与父亲同意……我可不想在作亲后听人抱怨的话。”

“这个自然,这个自然。”李氏笑道,“我回去后就跟你祖母与父亲说知,改天让你父亲亲自到府上托你作媒,你看可好?”

阮蕙这才正了正脸色,说道,“这样也好,省得我们家王爷还道我喜欢揽事呢!”

两人才在马车说妥,马车就缓缓停了下来。原来,已经到了朱雀大街阮家的门口。

杨林在车外问是否下车。

李氏忙答应着,一边撩起车帘,打开车门下了马车,又探头跟阮蕙告了别,这才进了屋。

马车碌碌,马蹄得得,不多时,便到了佑王府。

只见府门开了半扇,几个门房笔挺挺站起一排,仿佛正等着阮蕙回来一般。

杨林一眼看出异样,不由得开口问那为首的门房,“怎么?府里有事?”

那门房眼珠一转,瞥向晃动的车帘,便压低了声音道,“杨大人,府里来了稀客。”

自杨恪一家搬到长宁,除了接待过长宁屈指可数的几位贵妇和江家二老并阮家一家之外,几乎没有来过外客,此时这门房的声音虽低,阮蕙在车内却也隐隐约约听了个清楚,顿时在心里琢磨开了——杨家的亲戚虽然不少,但也不多,该来的都已经来过了,阮家的亲戚更少,该来的不该来的,几乎也已经都来过了,这会儿,连门房都神秘兮兮的,会是什么不速之客呢?

杨林又随口问了一句,“稀客?是哪家的亲戚?”

门房的声音又低了一度,“说是咱们佑王的表亲——是个仙姿玉容的未出阁的小姐。”

说到最后一句时,那门房两眼放光,似乎眼前正站着那位仙姿玉容的小姐。

杨林浓眉一颦,低声斥道,“这等模样,若叫王爷王妃看见,你还要不要留下府里做事?”想是那门房的情态有些不妥。

阮蕙素知府里的门房都是老成之人,竟然为了一个仙姿玉容的小姐而失态,这也是前所未有之事,想来这位小姐的姿容,一定超凡脱俗了,要不然,也不致让这门房作出反常之举。

那门房连忙噤声,退在一旁不敢再言语。

杨林沉着脸命人把另半扇府门打开,径直把马车驶进府内。

进了府门,便有丫头婆子们迎了上来接阮蕙下车。

阮蕙踩着脚踏,慢慢下得车来,就有多嘴的婆子上前告知,“王妃,您出门不多一会儿,府里就来了客人,杨管家着人去请了王爷回来,这会儿,王爷正陪着客人在正厅说话呢!”

是什么样的女子,竟让杨良巴巴地着人去叫杨恪回家?!

阮蕙不禁暗暗好奇。杨恪的表亲不多,有几家在长宁的,她也曾见过,这位美丽过人的女稀客,倒还真让她生出几分兴趣来了。

如此一忖,她便点了点头,被人簇拥着往正厅而来。

这正厅,是设在二门之内的,大凡女客,阮蕙也通常都是在那里接待的。

315、佳人来

她暗自思忖着,脚下不停,被人簇拥着走向正厅,才到廊下,就听见里边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伴随这银铃般的笑声的,还有杨恪磁性的声音,“想不到玉妹妹还是当年那般爽朗的个性……”

阮蕙脚步微滞,略略停顿一下,示意小丫头进去通禀。

小丫头遂打起帘子,向里头说道,“王爷,王妃回来了。”

杨恪遂笑道,“王妃回来了?快请她到正厅来。”

小丫头便应声出来,抬头看着阮蕙。

阮蕙微微点头,挥手让众人退下,提起裙裾,跨上了正厅的台阶。

守在门口的小丫头打起帘子,阮蕙略略低头,便迈过了门槛。

仿佛并不知道屋里有客人,她脸上带着一如平日恬静安详的笑容,直到目光不经意地落在杨恪下首端坐的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脸上时,才显出意外之色来,“哦?家里来客了?”

杨恪自然而然地站起身来,过来相迎,“你回来了?”说罢才为她介绍这位年轻美貌的女子,“这是姨娘家的内侄女玉妹妹,今天晌午刚到的。”

姨娘家的内侄女?姓黄?也就是杨恪生母的内侄女了。说得如此熟络,想必之前也是旧识了。不过,这样的直系表亲,今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杨恪,瞒得还真是挺紧的。阮蕙心里暗想,脸上却换了十分亲切的笑容,“是黄姨娘家的侄女儿么?瞧这眉眼,当真如画里出来的人儿一般了……”一边说,一边看向这位门房口中“仙姿玉容”的人物——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束着齐腰的马尾。头上并无一件首饰,生得一张小小的瓜子脸儿,柳眉凤目,瑶鼻樱唇,尤其是那双灵动的眸子,尾梢微微上挑。就似时时在微笑上扬。她上身穿着淡黄轻纱,下着烟紫轻罗长裙,飘然曳地,显得十分轻灵飘逸。浑身透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

果然是一位超凡脱俗的美人儿,难怪门房会用上“仙姿玉容” 这个样的字眼。

说话间,这位黄玉儿已然款款起身。微微向阮蕙福了一福,这才张口说话,“玉儿见过表嫂……玉儿此次仓促来京。并没有别的去处,少不得要叨扰表哥与表嫂了,还望表哥表嫂莫要嫌弃玉儿冒昧拜访……”

只这简单的两句话,就让阮蕙心里原本生出的好感烟消云散——这位黄玉儿,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只这两句,就透出她想“赖”在佑王府的心机来。

不过。出于基本的礼貌,阮蕙还是十分客气地伸手扶起了黄玉儿的胳膊。“玉儿妹妹千万不要如此见外……姨娘就如我们的亲娘一般,姨娘的侄女儿,也就如同我们的亲妹妹一样,再说冒昧这样的话,我可就要生气了……”

黄玉儿那巴掌大的小脸上顿时浮起娇俏可人的笑容来,“早就听说佑王表哥家的表嫂不仅人生得漂亮,且还十分热情好客,今日一见,竟比他们传言中的还要好上数倍,看来,传言是不可尽信的了。”说着格格而笑。

如此露骨的奉承,若是别人说来,必定令人觉得不太舒服,可不知为何,从黄玉儿那樱桃般的小口中轻轻吐出来时,竟似完全没有巴结讨好的痕迹,一点也不令人讨厌。

关于这点,阮蕙也不否认。这个黄玉儿,的确是个有头脑的小姑娘,不知道这次到佑王府来,仅仅只是作客,还是另有别的什么事情?

杨恪听黄玉儿如此夸赞阮蕙,也不由得笑道,“你蕙表嫂她这个人呐,别的倒也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