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三点绛唇 >

第95部分

三点绛唇-第95部分

小说: 三点绛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得清闲,阮蕙就叫芍药去外头买些糖渍酸梅来。掐指算来,已经怀孕整整三月有余,胃口一直不好,还时常反胃恶心,按正常的孕期来算,这个阶段也该过去了。芍药时常拿她喜食酸味食物打趣,说她肚子里一定是个小哥儿。

其实生男生女,阮蕙倒是无所谓的。虽然这个时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可从自己这个堂堂长乐王世子夫人肚子里出来的,不论男女,都必定地位尊贵,论不到别人说三道四,当然,如果是个龙凤胎,那就更遂了她的心。

午时刚过,杨恪就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位须发如霜的老人,说是从太医院特意请来为阮蕙“看病”的太医,也没有惊动杨慷夫妇,径直进了他们自己这边的书房,与杨恪小谈之后,便去为阮蕙请了脉。

开了方子之后,杨恪便亲自送了太医出去,少时回来,满脸喜色,当着采青芍药的面,就笑微微地说道,“你知道刚才严太医怎么说吗?”

阮蕙笑着摇头。虽然不知道,但从他兴高采烈的神情来看,一定是件好事。

果然,杨恪就压低声音,俯在她耳边低声说道,“严太医说,你的脉象有些奇特,如果不出意料,肯定是对双胎。”

“太医真的这么说?”阮蕙也不由得有些雀跃。如果是真的,那就算得上如愿以偿了。

杨恪煞有其事地点头,“当然了,难道我还骗你不成?”说着直起腰来,轻声说道,“只是将来生产的时候,怕是要辛苦你了。”

离那里还远得很呢,这时候就着起急来了。阮蕙不由得嗔了他一眼,心里却浮起一丝甜蜜。这个男人,虽然没有什么花言巧语,可往往一两句贴心的话,就让她心生涟漪,荡起阵阵感动。

芍药几个偷偷瞄了阮蕙夫妇两眼,虽听不清他们说什么,却从他们满脸喜悦的神色上看出一定是令他们高兴的好事,当下也暗暗为他们感到高兴。

次日,杨恪便请了告老在家的严太医前往长乐,还特意让杨林带了几个厮儿护送,临行时阮蕙交待杨林,若是蒙哥儿伤势实在严重,就干脆让他留在长乐温书,没必要把他带到长宁来了,但老太太和李氏那里,是一定要“关照”几句的,省得她们以为阮蕙现在疏忽阮蒙了。

接下来的日子,但是焦急的等待。

当然,伴随着等待的焦急,也有好消息传到阮蕙这里。

这个好消息,便是杨恪被孝宗亲自晋封为佑王。

这样非同寻常的赐封,让阮蕙在初闻喜讯的激动过后,就生出淡淡的不安来。

不是她不淡定,而是她觉得政。治太过残酷,每一个细小升擢或者贬降,背后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阴谋,或者算计。

原本,她不喜欢过这种提心吊胆的生活。可是她嫁的人,是杨恪,注定不会甘于平凡的男人,虽然没有攥夺政权的野心,但正常人渴望拥有的权势之心,他还是有的。

所以,不管她喜不喜欢,愿不愿意,目前来说,她都得接受这样的生活,面对这样的生活。或许在不久之后的将来,她可以远离,但目前,却是绝不可能的。

杨恪本人也表现得平平,似乎并没有被越级赐封而有多少欣喜,他更关注的,是阮蕙日渐凸显的肚子。

还有一件,便是杨怡的事。

杨怡自那天贤王六十寿辰之后的第三天,便出现在杨府门口,后面还跟着宜春,满面憔悴,看起来有些失魂落魄,颇有失踪重返杨府的心酸。

至于失踪的原因,依旧是在襄中的那套说辞,阮蕙也没有细问。毕竟,整件事情,都是杨恪的主意,若杨怡心中本已不快,自己又何苦再为她添上一份烦恼?

因为苏定还没有从襄中赶来,杨怡便住进了阮蕙隔壁的一间空房,日间与阮蕙闲话,手里还拿着针线,照着采青特意为她描摹的花样子飞针走线,颇有闺阁弱质女子的潜质。

阮蕙不问,杨怡也没提。秦秋水倒是憋得有些吃力,好几次当着阮蕙的面都差点问出口来,却被杨怡轻描淡写地岔了开去。

在阮蕙看来,失踪这件事,杨怡此时应该已经知道一些首尾了。要不然,“失踪”的那当儿豪情万丈,显然为自己能够参与杨恪的计划而兴奋不巳,这会儿却如同枯心素缟的老妪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了。

这座宅院本是以杨恪的名义买下,而且房契也在他手中,银两也是由他支付,所以这宅子,完全可以算得是他一个人的财产,而住在他左右的邻居,一个是妹妹,一个是兄弟,虽然都是外人,可毕竟还是姓杨的,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加上阮蕙刻意避免与他们产生矛盾,也没什么波澜,日子过得无惊无险。

秦秋水看着阮蕙日渐变大的肚子,心里却琢磨开了。这家,是时候要搬了。秦仁德虽然因贤王府行刺之事而被牵连,却因那供首之人当晚就在天牢暴毙,便没有了确凿的人证,因而就被搁置起来,加上皇后娘娘终日以泪洗面,时时在孝宗面前哭得梨花带雨,让孝宗终于答应放了他父亲。秦仁德不是官身,又是巨富,自然在各处都置有房产,长宁是帝王脚下,如此繁华之地,他自然更是不惜巨资在黄金地段购置了多处宅院,以作租赁和自己的临时住所。

所以,秦秋水得了父亲从天牢里出来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想着要把他接来与自己住在一处。虽然皇宫里头还有个做皇后娘娘的姐姐,但那不是等闲人可以随便入住的,自然就只能跟自己住在一起了。

145、喜相逢

碧玉早从丫头们那里打听到了宋氏与宋云礼之间的决定,将丫头们添油加醋的话对莫忧又叙说了一遍,莫忧得知仅半月工夫自己的亲事便要确定下来,这一夜翻来覆去睡得很不踏实。

晚间碧玉又从媳妇婆子们口中得知,江家二公子江珂之所以无缘皇榜,竟是因为科考那日突然昏厥不能参加应试所致,清醒之后时辰已过,众人皆道他是命中注定与功名无缘。莫忧想起自己还曾在他怀里哭过一场,那张焦急关切的俊脸仿佛就在眼前,她心里不禁涌上一阵莫名的失落感。

这日,正值秋高气爽,凉风习习。莫忧玉正在窗下绣一幅鸳鸯戏水图,就见柳儿喜气洋洋地冲进院来嚷道:“恭喜姑娘,贺喜姑娘!”

“瞧把你乐的!有什么事儿值得你这般嚷嚷的?”碧玉不禁嗔道。

“哪就不值得嚷嚷?咱们姑娘可要成为江家的少夫人了,这还不值得高兴吗?”柳儿一撇小嘴,跑到莫忧跟前,笑道,“姑娘,你可真是有福气的人,江家二公子要娶您为正室呢!”

“是么?此话当真?”莫忧手腕一抖,只觉指尖一阵刺痛,那绣花针已然扎到肉里。她将手指含在嘴里吮了一会儿,才慢腾腾地说道:“这话你是从哪里听来的?不会是那些小丫头们随口胡谄的吧?”

“这话可是大夫人跟前的容儿姐姐亲口告诉我的,哪里还会有假?”柳儿不服气撅起嘴儿说道。“姑娘若是不信可以亲自去问容儿姐姐。”

“哦。”莫忧淡淡应了一声,眸光落在还未绣得完整的鸳鸯绣图上,只觉一阵心酸。终究还是来了!这一切终究还是逃不过去!我该如何是好?是该奋起反抗,还是该认命屈从?难道这一生。就这样嫁给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男人,从此远离仇恨,远离过去了吗?

碧玉见她痴痴地盯着那绣图发呆,知她又想起了伤心往事,当下低声叫柳儿下去了,自己走到莫忧身边。柔声说道:“姑娘。你如今也大了,这些事儿尽早是要面对的,你还是想开些的好。”

“嗯。我知道。”莫忧忽然抬起头来,望着碧玉。盈盈笑道,“我若是不嫁给江二爷,只怕你们这些丫头们都要笑我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碧玉知她心中难过。在她身边蹲下,又温言相劝:“听说这珏哥儿的脾性挺好,江府上下无不称道。他不仅一表人才,还满腹经纶,且又以正室之礼娶您进门,您还有什么不如意的呢?将来做了江少夫人,总比在这府里做姑娘要好些吧!”

“那是——在这里,终究名不正言不顺的。”莫忧轻唉一声,“还是嫁了的好。”

“姑娘能这么想。奴婢心里也就踏实了。”碧玉舒了一口气,“听说江府那边三日之后便来下聘。姑娘也该准备准备了。”

莫忧微微冷笑:“有什么好准备的?难不成还要我去跟大夫人要陪嫁?”

“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姑娘你可别想岔了。”碧玉忙解释道,“以后姑娘改了姓氏,万事就顺了。”

莫忧只淡淡一笑,低下头瞅着那幅鸳鸯戏水图便不再说话。碧玉见状,也不敢多说,悄悄起身去了。

晌午时分,莫怜满面笑容地带着两个丫头也来到院里,进屋见了莫忧靠在榻上看书,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不禁说道:“听说江家三日之后便来下聘,你怎么竟无半点高兴的模样?”

“莫姨娘说的当真有趣儿,难不成整天要我乐呵呵地奉人便说我要嫁到江家做少夫人?”莫忧冷嗤一声,“我就没瞧出做江家少夫人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忧儿,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要是爹娘在世,看到你如今的这副样子,不知道会有多伤心!”莫怜不由得嗔道,“先前你是多么善解人意,多么惹人喜爱一个小人儿,怎么现在竟变成这样了?”

“你到底想要我怎么样?”莫忧一把扔下手中的书,大声说道,“难道你也让我变成你那副样子,忘记从前的一切事情,变成一个任人揉捏的泥人儿?我做不到!”

屋里的丫头们听见莫忧猛然提高的声音,当下都知趣地退了出去。

莫怜见了她愠怒的样子,言语中句句讽刺自己忘记了爹娘之事,心知她还记恨着自己不提爹娘死因,顿时也觉心酸委屈,再也说不出话来。

屋里一时寂静无声。

半晌,莫忧才抬起头来,望着莫怜略显憔悴的脸儿,缓缓说道:“我知道爹娘的事儿不能操之过急,我方才言语太冲动了些,你别往心里去。以后我去了江府便不能时时跟你在一起了,你……要学着自己保护自己……若受了委屈,便到江府跟我说说,总比憋在心里好……”说到这里,她心里也是一酸,哽咽着再也说不下去了。

“嗯。”莫怜此时已不能自制,泪珠儿扑扑簌直往下掉。

莫忧上前抚了她瘦削的双肓,两人拥在一起,良久也未分开。莫怜握住莫忧的手,满眼地不放心:“你这样子嫁到江家去我还真有些担心,往后你还得改改性子,嫁了人可比不得在家做姑娘,凡事都要万般小心,莫让人耻笑了去。”

“我省得,你就放心吧,听说江家的人都挺好,你甭担心我,我自会小心谨慎,绝不会给咱莫家丢脸,自然也不会给你丢脸了。”莫忧拍拍莫怜的手,柔声安慰她。

姐妹两个在屋里又说了一会知心话,莫怜方才告辞去了。

。。。。。

三日之后便是过喜贴的大日子,江家的媒人进门,带来了整整十大箱下聘订盟之礼外加大贴与婚书,一时让整个宋府上下喜气洋洋热门非凡。

莫忧躲在屋内也不出门,碧玉奉命打探消息,少倾便回来报喜:“姑娘,江家下聘之礼可真是丰厚,这上上下下的人都称道不已呢!听碧莲说,姑娘大喜的日子就定在冬月初六,离现在不到三个月的光景了。”

“哦?”莫忧漫不经心地应道,“反正都准备嫁了,江家就是不送聘礼过来,我也是要嫁的了。”

元丰四年冬月初六,天气晴朗,阳光和煦,是冬季少有的好天气。

宋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