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作者:唯易永恒 >

第108部分

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作者:唯易永恒-第108部分

小说: 苍老师的职业生涯 作者:唯易永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过了多久,孙丽萍的哭声终于小了一些,又变成了刚才的抽泣,而苍龙的胸口已经似黄河水泛滥,是的一塌糊涂。
  “你到底怎么啦?”
  他觉得实际成熟了,于是问道。
  而孙丽萍身子则有些抖动,似乎现在她才记起抱着哭了这么久的人,居然是苍龙,楼道里顿时有些尴尬了。
  两人的手都是松也不是,抱也不是,而孙丽萍也不敢把埋在苍龙胸口的头抬起来,于是两人就一直保持着沉默,尴尬的有些不知所谓。
  “我错怪了他。”
  孙丽萍躲在苍龙怀里就和小猫似的,声音有些颤抖道。
  “孙校长吗?”
  苍龙脑子转了一圈,才问了一句。
  “呜呜都是我不好”孙丽萍又哭了起来,大概是刚才的哭泣眼泪干了,现在的哭声里却没有带着泪水。
  可是苍龙怎么听都感觉似乎是孙校长出了什么事了,而孙丽萍这是在后悔,可是三更半夜的孙丽萍躲在这里哭,孙校长不可能出什么事才对,否则作为女儿的她应该去照顾孙校长才对。
  但这次苍龙没有在急切的问她,而是等她的情绪平静下来,才开口道:“无论你相信我还是不相信我,但我觉得对人诉说是最好的发泄,把心底堵的东西疏导出来,今天晚上的事情,我不会对任何人提及的。”
  “真的?”
  “当然是真的。”
  苍龙坚定道。
  不知为何,苍龙的语气里似乎总是透着一种难以反抗的魅力,于是孙丽萍开始叙说起了自己哭泣的原因。
  而两人都没发现的是,在楼道口多了第三双眼睛,这双眼睛平静又有些哀怨,如果抱着的两人,把注意力在稍微移动那么一下,就会发现这双眼睛的主人。
  虞雪是被楼道的哭泣声吸引过来的,本来在公寓里是在等苍龙回来,自从一中发生这么多事后,虞雪有了一个习惯,那就是苍龙不回来,她就会等在沙发上看着无聊的韩剧,这个习惯也是因为绾绾使然。
  绾绾是哥哥不回来,几乎不会睡觉,即使睡也是趴在沙发上睡的,于是这也让虞雪沉默的接受了这个习惯,除了苍龙在看守所的那段时间之外,她们都会等苍龙回来,而今天也和往常一样,但是苍龙却提前打电话过来,告诉她没带钥匙,让她把门打开。
  这也是为了避免打扰到了她们休息,因为绾绾往往会等到一段时间之后,就意志不坚的躺在虞雪的身上睡着了,所以每次苍龙回来,两人都默契的没有打搅绾绾休息,而是由苍龙抱着她回房间里。
  这次自然也不例外,可是虞雪一打开门就听到了那有些渗人的哭泣声,于是她就被吸引了过去,顺着走廊,到楼道口,看到的却是苍龙与孙丽萍正忘神的抱在一起,那一刻虞雪的目光便呆立了,心底有些不是滋味。
  但最终虞雪还是离开了,回到公寓的虞雪努力的让自己镇定下来,不去想这些事情,但越是如此,她却越不能安静,对于虞雪来说,喜欢就是喜欢,讨厌就是讨厌,她不会扭扭捏捏的去掩饰什么。
  就像和温雯的竞争一样,某些时候,虞雪是故意为之,因为她很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她喜欢的就一定会去争取,至于苍龙到底喜不喜欢她,那似乎不是她应该去考虑的事情。
  可是今天见到孙老师与苍龙抱着的一幕,虞雪却空落落的,她突然想到了一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她和苍龙两人几乎没有什么矛盾,生活里也是平平静静的,如果不是绾绾,似乎两人都没有理由接触到一起,透着的关心,也似乎都像是普通朋友一样。
  但是孙丽萍和苍龙完全不一样,两人一来几乎就斗到了一起,一直到学校,两人因为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以及教学方式的一些隔阂,经常是擦枪走火,很多时候都闹的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看起来两人形同水火,两个男人如果这样,肯定互相死掐到底,但往往一男一女这样,反而会因恨生爱,因为两人满脑子里,都是对方。
  当然,这只是电视里的桥段,现实生活中虞雪不知道会不会这样,但一定是有影响的,毕竟空穴不来风。
  虞雪开始有些不安了起来,虽然她表面一直还平静着,可是她的内心,却全然不能平静下来


第004章,父亲撒的谎
  经历这么多事,孙丽萍准备回家看望一下赋闲的父亲,自从上大学以来,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个家了,看着熟悉的一切,心底又有些感慨。
  家里依旧如平常一样简朴,墙上挂着一些字画,都是当代的一些作家文人的题字,价值最高的,也不过几百块而已,而且都是他们主动赠与。
  走进家里,孙丽萍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孙丽萍悄悄的走了过去,只见父亲带着老花镜,正在摆弄着社会上送来的锦旗,一边摆弄,嘴里面还自顾自的嘀咕着什么。
  书桌上除了笔筒之外,整整齐齐的陈列着几本泛黄的旧书,除此之外就是一个相框,里面裱着一张母亲与父亲结婚时的照片,黑白画面与书房有些格格不入,却记录着革命年代这一对新婚夫妇的美满一刻。
  母亲很漂亮,清秀而温柔,父亲年轻而儒雅,两人都有些羞涩,却又是那么完美的契合。
  父亲舀着一面面锦旗小心的叠好,堆积在了一起,地上放着一个箱子,里面已经放满了锦旗,父亲叠了又叠,最后全都压进了那已经装满的纸箱里,已经皱巴巴的手,用力压了压,才盖好舀起胶布密封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孙丽萍心底有些不是滋味,她很清楚父亲从教这么多年,从不是为了这些荣誉,比起这些,看到学生们考上了好大学他都能乐一两天,有时候甚至会自顾自的喝几口小酒,就似乎是自己的儿女有了出息。
  相反的是,这些锦旗在他手里都是沉甸甸的,装进箱子里密封,对于父亲来说是它们最好的去处。
  “我这老骨头的荣誉越多,日后老阎他们在一中就越不好开展工作啊。”
  父亲口中嘀咕着,这句话却让孙丽萍听了心底一酸。
  阎主任代理一中的校长,不出意外日后他就是一中的校长,但是这几日里,阎主任都是战战兢兢的,深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又或者做的不够好,在或者学校又出现什么事情,对于阎主任来说,父亲得到越多的赞誉,他的工作就越难做。
  人总是有攀比心理,会舀新任和前任去做对比,但是孙丽萍从没想到过这一点,而现在她才明白原因,有时候父亲考虑事情比她周全的多。
  “名誉啊名誉,有些人就是被名誉压的一辈子也喘不过气来,没有得到的人,羡慕万分,得到者却有苦自知。”
  父亲嘀咕道。
  想到这几日里,父亲半步不出家门,孙丽萍为自己当初的劝解有些失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名誉是一种认可,可同样也是一种责任,父亲想的似乎只是安享自己的晚年,不想在因为名声所累。
  可是自己当初,却为父亲被撤职蘀苍龙被黑锅而感到不值,甚至是气愤,觉得父亲太过老实。
  这段时间里,社会各界所赋予的殊荣以及那谢师宴,通通被父亲拒绝了,孙丽萍虽然表面不说,但实际上心理却有些不快,觉的这是父亲应得的,只是她从没想过,这些荣誉父亲是否在乎,身为女儿,她似乎从来只在乎者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父亲的感受。
  甚至在某些时候,她还觉得父亲太古板,为什么应得的荣誉却不受领,她还蘀人打电话劝解过父亲,但都被父亲严厉拒绝了,好几次她暗自生父亲的气,这个气到现在甚至还很不顺。
  可今天回家听到父亲的这番话,她突然觉得心底有些愧疚,作为女儿,她自诩很了解父亲是什么性子,但她却从没在乎过父亲的感受。
  越是长大,便越是如此,总是以自己主观的想法,去强迫老人做某些事情,觉得是为了老人好。
  这就好似小时候,父母们强迫子女做某些事情,在父母而言,这是为了孩子好,而换成儿女们孝敬老人时,大多数时候都在强迫老人做某些事情,却从没在乎过老人是否需要,或者是否愿意。
  打包好了锦旗,父亲将一箱子所谓的殊荣,都放到了书房的柜子里,这才回到书桌前,呆呆的看着桌子上摆放的那张照片。
  父亲摘下了老花镜,舀起那张见证了革命,见证了婚姻的结婚照,手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他抚摸着上面的母亲,看着她的笑容,就似乎母亲还活着似的。
  这一幕是她小时候年少时经常看到的,但当时她每当看到父亲这个微笑时,心里就会狠狠的说,母亲在的时候,为什么你却不在乎她?而非要失去了,才知道后悔,甚至在某些时候,他觉得父亲不配在看母亲的照片。
  可今天,看到父亲脸上的微笑,她却感受到了微笑背后的那种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玉玲啊,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还有丽萍,这孩子从你离开之后心底就不待见我,好在的是她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我知道不能对她要求太多,我也没资格对她要求太多,现在我退休了,只想尽我做父亲最后的责任,希望看到她嫁人,看到她成家,看到她生儿育女,这样我就满足了。”
  父亲念叨着,可突然他紧紧的握着照片,浑身抖动着道,“我后悔啊,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赶去医院,为什么为什么”看着父亲的模样,以及那抖动的身子,孙丽萍脑子里突然天旋地转,后悔?后悔听了母亲的话,难道当初母亲在医院的时候,曾对父亲说了什么吗?
  她的第一想法就是去质问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还活着,该多好啊”父亲感叹了起来,“你活着就能看到丽萍长大,看到她成家,看到她生儿育女,看到她孝顺乖巧的样子”孙丽萍没有冲上去质问父亲,因为她已经得到了一个答案,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对母亲很好,父亲是一个语文老师,温文儒雅,风度偏偏,两人可谓是一路经历风雨磨难而来,从她出生到母亲去世,她从没见过父母吵过架,家里一直是和和睦睦的。
  记得小时候母亲抱着她,给她讲过一段最辛酸难忘的故事,当初的造反派逼上了家门,把父亲拉出去批。斗,逼着给人下跪,父亲都忍耐了下来,在那段最艰辛的日子里,他们还是挺了过来,而父母从没因为外在的原因,而忽略了内在的生活,直到改革开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她诞生了。
  国家恢复高考,父亲成了第一批考上大学的知识青年,而母亲本来也是书香门第,但那时候却因为怀上了她,所以就没有参加高考。
  但是她出生之后,却渡过了一段最幸福的时光,父亲毕业进入刚恢复的东宁市一中,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回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父亲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都是在学校渡过,只因为一个字,忙,因为他的学生们正面临高考。
  所以在某一段时间里,孙丽萍恨透了高考,恨透了父亲的那群学生,直到母亲积累成疾,躺在医院里去世的那一刻,父亲依旧忙的没有时间来照顾母亲,来照顾这个家,而孙丽萍把这种恨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当父亲回来时,母亲的丧事已经办完了,她看到父亲甚至连眼泪都没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