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

第270部分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第270部分

小说: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佛爷眼下正遭怀疑,随便开口不是给那帮疾贤妒能的小人制造机会中伤本佛爷吗?”子聪同样在心中冷哼,嘴上却微笑道:“回禀大汗,小僧正在想,如果李璮逆贼主动叛变就好了大汗师出有名,再来一个上屋抽梯,把李璮逆贼诱到远离宋人地地方决战,那大汗就可以稳操胜券了。”
  “上屋抽梯?”忽必烈及姚枢等阴谋家都是眼睛一亮,熟读兵:“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是为上屋抽梯。子聪大师言之有理,眼下此计确实是剿灭李璮的最好法门。不过让李璮公开叛变容易,该把李璮诱到那里决战最有可能和最为有利呢?”
  “济南。”子聪很轻松的答道:“济南府远比益都繁华,又远离淮南李庭芝,治下缺乏人口的李璮早就对济南垂涎三尺,只要让利欲熏心的李璮看到他有夺取济南的机会,他就非中计不可。”


第10章 利欲熏心
  李璮在这一段时间里心情极好极舒爽,原因无他,首先就是他的整军备战计划进行得十分顺利,几乎已经接近完成,靠着贾老贼的慷慨援助,李璮军不仅在山东大灾之年仍然不用为军粮紧缺操心,还有盐巴茶叶等北方紧缺的南方特产可以贸易交换铁器,打造武器武装部队,基本上除了战马之外,李璮想要什么,贾老贼就给他弄什么虽然名誉上需要花钱购买,不过也只是象征性的超低价格了。不过相对起来,最让李璮开心的还是他与蒙古十世侯互相联络间得到那些惊人的好消息。
  抛开李璮的欢喜原因暂时不说,咱们先说说什么是蒙古十世侯,十世侯中的那个十字只是虚词,并无特殊意义,世侯才是真正的封衔。他们是在蒙古南下侵略过程中降于蒙古的各族地主和军阀,蒙古政权访金制度授予他们行省、领省、督元帅、副元帅以至州伊县令的官衔,有些甚至保留了一定的武装,集军事、行政、财政、监察,等大权于一身,称霸一方。并以蒙古的旧制世袭,实行的是世侯权力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世袭制度。于是,这些世侯们就成为了继东周和西晋以来,中原地区最具有实权的诸侯王说白了,全是汉奸。代表人物有张柔、张荣、刘黑马、严实、郑鼎和史天泽等人,李璮的父亲李全也在其列。
  言归正传,李璮在准备举事之前为了增加胜算和壮大声势,除了积极与贾老贼取得联系外,还有就是以书信联络各地世侯,煽动他们起兵反对忽必烈,归降大宋享受荣华富贵关键是大宋这个主子明显比忽必烈好说话些,也软弱一些,归降大宋自后这些土皇帝才能活得更滋润,权力也能传承得更久一些。而李璮的煽动不能说没有作用,至少太原路的世侯李毅、戴曲薛就与李璮一拍即合。还有张荣的不孝子邳州万户张邦直(从汉人的角度来看,张邦直的不孝忤逆也许是可以原谅的),也答应与李璮一同举事,共同反叛忽必烈归降大宋。
  很可惜,除了上面那三位脑后生有反骨的世侯外,其他的世侯不是一口拒绝就是态度暧昧。有些铁杆汉奸甚至还在书信中对李璮破口大骂,痛斥李璮的不忠不孝之举。但是到了景定三年开春之后,蒙古地汉人世侯们却忽然改变了口气,开始与李璮眉来眼去,或明或暗的许诺只要李璮举事,他们就起兵响应,与李璮一起反蒙归宋。老牌汉奸张柔的九儿子涿州万户张弘范干脆主动派人来与李璮联络,说他不想跟着没前途的忽必烈干了,只要李璮起事。张弘范马上起兵奇袭大都,把忽必烈全家老小一锅端。除此之外,张弘范还打听到忽必烈准备从济南抽调兵力北上开平。建议李璮起兵攻打济南,以断忽必烈南方援军。
  形势一片大好,识时务的世侯们又纷纷答应参与叛变,李璮的头脑开始发昏了,一边把重兵集中到大本营益都西面,准备攻打山东最为富裕繁华地济南;一边遣使到临安向贾老贼求援,希望贾老贼能在他举事后迅速派兵北上,填补他的主力北上后留下的空当关键是希望大宋军队保护李璮军队的补给路线。不曾想李璮刚把他的打算让心腹讨论,他的岳父王文统就大惊失色的反对。“大都督,此举万不可行,贾少傅绝对不会答应。”
  “贾少傅一心想要驱逐鞑子,光复汉家江山,我主动为他充当开路先锋,他为什么不会答应?”李璮不明白了,他主动跳出来给贾老贼当炮灰做先锋,仗他打人他死,贾老贼只要出点粮草军需。这么好的事上那找去?
  “大都督,你为国建功的心情老夫理解,老夫也万分敬佩,但现在不是时候。”王文统耐心解释道:“现在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已经停战,正是可以全力对付我们地时候。而大宋皇帝病重,随时可能龙驾归天,新皇继位朝局必然动荡,贾少傅绝对不可能在这时候大举用兵,更不可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临安。给予我们全力援助。”
  “没要他亲自来援助。只要他让李庭芝保护我们的粮道就足够了。鄂州一战,忽必烈精锐尽失。现在又有这么多世侯支持我们,我们稳操胜券。”李璮自信满满,并在心里窃喜…贾老贼那头饿狼不能来最好,抢下的地盘可就归他李璮一个人所有了,再加上其他蒙古世侯地支持,自己肯定能在忽必烈败亡后的蛋糕上切下最大一块,这年头有人有刀才是硬道理,说不定自己将来还能与贾老贼一南一北平起平座,甚至分庭抗礼。
  “大都督,你再考虑一下。”王文统有些急了,“忽必烈是精锐尽失,但他占据中原本钱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付我们还是绰绰有余。至于其他中原世侯,说白了就是一群墙头草,我们如果进展顺利,也许他们真会遵守信用与我们并肩作战。可要是我们稍有挫折,他们翻起脸来只会比翻书还快,与忽必烈联手吃掉我们。到时候就算有贾少傅和李庭芝的增援,怕也是远水难解近渴。”婿的兴头暂时按捺下去,但李璮并不肯死心,仍然是坚持把给贾老贼的信送到临安,打算征求一下贾老贼的意见,看贾老贼是什么意见,能给自己提供多大的援助。舟车交替,十数日后,李璮那封声情并动的书信终于送到了贾老贼面前,贾老贼览信大惊,一拍桌子大叫道:“好你个李璮,简直就是利欲熏心!张弘范是什么人?铁杆汉奸里面地铁杆汉奸!他的话能相信吗?”
  “此乃忽必烈上屋抽梯之计!蒙古在中原经营多年,中原地主豪族早与蒙古结成利益共同体,即便有李璮这样心怀故国的汉室子孙也是少数,不可能有这么多世侯参与李璮的叛变!”子聪的弟弟刘秉恕一眼看出其中关节,立即向贾老贼建议道:“少傅,如果小生所料不错的话,这些蒙古世侯定是在忽必烈指使下故意煽动李璮谋反,让忽必烈师出有名,又可以乘着与阿里不哥停战这个空隙剪除李璮。小生认为,少傅应该立即派人阻止李璮的愚蠢行为。现在还不是他动手的时候。”
  “这事不好办啊。”贾老贼脸沉如水,为难答道:“李璮并非本官的直系下属,甚至不是大宋官员,本官地话对他来说只能起到建议作用,根本不能令行禁止。要是李璮一意孤行,本官还是拿他无可奈何。”
  “少傅。依学生看来。应该让李庭芝做好援助李璮地准备。”廖莹中不服气刘秉恕这个子聪弟弟刚来临安就得贾老贼重用。抢着献计道:“李璮是大宋在中原一把尖刀。更是一个榜样。决不容许有失。既然无法约束李璮。那我们应该做好李璮失败后退守沭阳、临沂地准备。让李庭芝随时可以北上增援李璮。帮助李璮固守二城不至败亡。”
  “不可!”刘秉恕斩钉截铁地反对。“在这个时候。绝不能为李璮提供任何援助。否则李璮认为后顾无忧。就更容易铤而走险!学生认为。在这个时候。应该用切断对李璮地援助为威胁。强迫李璮停止冒险行动。”
  “秉恕先生。少傅花费了无数心血与人力物力才建立与李璮地铁杆联盟。使李璮完全信任大宋。你现在贸然切断对李璮地一切援助。岂不是前功尽弃?”廖莹中阴阴地问道。刘秉恕寸步不让。还击道:“不错。少傅为了让李璮决心归宋。是花费了不少力气。但一味怀柔。只会让李璮益发张狂。偶尔用一些强力手段。才更能够让李璮附首听耳。不至无法约束。更何况这次阻止李璮冒险。也是为了他好。”
  “怕就怕李璮不领会少傅地好意。”廖莹中冷笑。刘秉恕再度反击。“就算李璮误会。他身边也有明白人。至少王文统肯定能明白少傅地苦心。”
  “别吵了。”贾老贼喝住廖莹中和刘秉恕地针锋相对。沉吟道:“你们地话都有道理。但廖莹中说得对李璮是大宋子民地榜样。关系到中原人心。决不能让他就此败亡。本官打算写一封亲笔信。由你们其中一人亲自送去给李璮。劝说他不要头脑发热。上当受骗。另外让李庭芝做好准备。预防李璮吃错了药发疯犯错山东东路多是平原。让曹世雄带一批骑兵也到淮南去。随时做好接应李璮地准备。”
  “不。”刘秉恕本来还想反对。担心李璮知道大宋骑兵北上后会错了意。但是看到贾老贼那坚决地态度。刚刚从敌占区南下归附贾老贼地刘秉恕还是选择了沉默。廖莹中则得意洋洋。向贾老贼拱手道:“少傅。小生愿意北上益都。劝说李璮不要冒险行事。”
  “甚好。”贾老贼点点头,认为廖莹中是跟随自己最久的心腹,他的话在李璮面前应该更有分量一些。当下贾老贼立即给李璮写了一封亲笔信,苦口婆心地劝说李璮不要头脑发热,犯下不可挽回的错误,又承诺只要李璮诚心归依大宋,将来贾老贼至少给李璮弄一个异姓王爷玩玩;并再三提醒李璮不可相信张弘范这只白眼狼,以免误中诡计。信写好后,贾老贼让廖莹中带着书信立即出发,又借口骑兵演练,让曹世雄亲自率领八千骑兵北上扬州,做好随时渡河北上的准备。
  贾老贼在临安风急火燎的做出反应,派人北上劝说李璮,李璮却在益都比贾老贼更加焦急因为李璮收到消息,益都西面的济南府蒙古驻军已经奉调北上,被张荣带着赶往开平去了。山东最为繁华富裕的济南府,已经只剩下不到五千的兵力镇守,并且还分散在常清、章丘和禹城等地,济南已经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如果不是王文统死死拦着,李璮早拉军队过去动手开抢了。不过饶是如此,李璮还是心痒难熬,富裕繁华的济南府就象一块香喷喷的鱼饵一样,牢牢地拴住了李璮的鼻子和舌头。
  更让李璮心痒难熬的还在后面,涿州万户张弘范一再来信催促,说是张荣的军队已经从他的治地经过北上,张弘范也做好起兵偷袭大都的准备,希望李璮不要错过机会夺取济南。切断忽必烈的南面援军。在信地最后,张弘范还动情的劝说道:“君与愚弟皆是汉人子孙,岂可屈身服侍鞑子,助纣为虐屠戮同胞?望君早做决断,高举义旗光复汉家河山,建万世不灭之功业。愚弟自当跟随兄长,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君若取下济南,愚弟即便偷袭大都不成,也有后路可退,率父老乡邻与兄共归大宋。愚弟弘范泣上。”
  “张弘范,好兄弟啊!”看完张弘范地来信,李璮仰天长叹,眼中泪花闪烁。感叹道:“想不到你张弘范平时不声不响,内心却与我李璮一样,记得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