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

第445部分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第445部分

小说: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方,从侧面增援遂宁前线。
  ”
  “有道理。”脱里赤推开拦在前面的刘整,吼道:“我是主将,我决定追击,你如果不去,就带五千骑兵回汉中,接应刘太平的入川部队!不过我如果打下了达州,这功劳你可没份!”说罢,脱里赤推开刘整,出营点兵出征而去。纪侯则在心中大叫感谢佛祖,“谢天谢地,总算把这帮瘟神送走了。”
  “糟糕。”刘整扑到四川山川地形沙盘前,在沙盘上比划分析,越分析刘整越是心惊胆战,“不妙!宋蛮子总兵力超过十四万,就算开往遂宁的八万军队是真的,那么留在后方的军队也还有六万,除去押运粮草和镇守各地州府的部队,贾老贼至少还能出动两万机动部队——如果高鸣这支宋蛮子真是诱敌的话,那么脱里赤很可能会吃大亏——本来这头蠢猪吃亏不要紧,但是阿里不哥大汗军队都在宋蛮子面前吃了败仗,对四川七万户士气产生的影响就难以估量了。”


第29章 伏击
  ——嘀——!”最纯粹的蒙古骑兵骨哨声在大巴~峻岭中回响,同样最纯粹的蒙古铁骑排着最标准的多个纵队在飞速驰骋——蒙古骑兵这个阵形可不简单,乃是铁木真时代就已经纵横天下无敌手的最标准阵形,作为蒙古传统的继承者,阿里不哥大汗的军队自然要采取这个阵形。只可惜巴山山脉的山道太过狭窄,蒙古骑兵无法把队形完全展开,否则那场面才叫做壮观。
  以轻骑兵为主的蒙古铁骑速度极快,离开金州城才半个多时辰,前锋部队就已经发现了宋军高鸣部队的踪迹,同时宋军也迅速发现了大量蒙古铁骑逼近,当下宋军立即抛弃营寨和辎重向南撤离,担任阿里不哥军前锋的脱里赤副将怯烈门紧追不舍。因为宋军队伍中存在两千轻步兵,撤离速度再快也比不上全是骑兵的阿里不哥,所以怯烈门没用多少时间就追到了宋军的原宿营地边缘,而宋军步兵仅离开大营不到二十里,怯烈门大喜,忙喝道:“追!杀一个蛮子兵奖钱一贯!”
  “轰隆!轰隆!轰隆!”怯烈门的话音未落,道路正中的地面上忽然响起三声霹雳巨响,碎石泥土漫天飞舞,蒙古军的骑兵队伍中也响起了一片士兵惊叫声和战马惊嘶声,不少战马受惊难控,慌不择路间竟驮着士兵摔下路旁沟渠山崖,顿时摔死了十余人。而在道路正中处,却出现三个两丈多宽的土坑,坑中青烟袅袅,显然是火药爆炸后留下的痕迹,坑边还有十几具血肉模糊的战马和士兵尸体,全都已经当场毙命。
  “有埋伏!停——!”怯烈门大惊失色紧喝住队伍,前锋骑兵依次勒住马头,张弓搭箭全面戒备,同时仔细搜查周围有无其他埋伏——可宋军埋在地下的乃是拉环式地雷,此刻连被战马绊拉的细绳都被炸飞了,蒙古骑兵又能找到什么?
  这时候,位于中军的脱里赤听到爆炸声已经赶到了现场查看,见自己的骑兵连宋军的尾巴都没摸到就折损了二十余人,脱里赤自然是气得七窍生烟。可是已经逃到远处的宋军步兵显然并不满足然又整齐用蒙古语大喊,“狗鞑子,有种来追宋爷爷,宋爷爷有骨头喂你们!”几千士兵同时大喊,声音何等雄壮,直震得大巴山脉群山回应谷轰鸣,也气得蒙古骑兵暴跳如雷,脱里赤哇哇大叫“追,追上去杀光蛮子!给弟兄们报仇!”
  “咻——嘀——!”冲锋的骨哨声再度响起,蒙古骑兵又一次奔腾起来,杀气腾腾的扑向二十来里外的宋军后队军后队则又拔腿就跑。不过士兵的两条腿无论如何是跑不赢战马的四条腿的,等到蒙古骑兵的前队跑到宋军步兵原来所在位置时,宋军才跑出六七里路,可不等蒙古骑兵高兴起来,冲在最前面的战马忽然又纷纷惨嘶着摔倒,把马上骑兵摔了半死个倒霉蛋还被后面全力冲锋的同伴马蹄踩中,一命呜呼。而前方的宋军步兵又大骂起来“狗鞑子,有种来追宋爷爷爷爷有骨头喂你们!”
  “发生什么事了?”脱里赤亲自冲到前队检查情况,发现十来匹战马摔倒在地上惨嘶挣扎而战马的马蹄上鲜血淋漓,几个蒙古骑兵惨叫着答道:“扎马钉,我们的战马踩中扎马钉了。”——顺便说一句,步兵阻止骑兵追击的扎马钉同样是四川汉人发明,这玩意洒在开拓平原上用处不大,洒在四川狭窄的山道上却神效非凡。
  “下来,砍树扫扎马钉!”连连吃鳖却连宋军的一根毛都没摸到,脱里赤的火气算是被彻底撩起来了,大吼大叫命令士兵砍伐树枝清扫道路。蒙古士兵依令而行,迅速下马砍伐树木,他们的战马则在路边啃食青草,好不容易等到士兵把隐藏在草丛中的扎马钉扫光时,他们放缰的战马忽然又惨嘶着摔倒在地上,口吐白沫的抽搐挣扎。脱里赤这才醒悟过来,“路边的草丛被洒了砒霜水,快把战马嘴包住。”
  “狗鞑子,有种就来追宋爷爷!”前面的骂声还在回荡,距离却并不十分遥远。
  气得全身发抖的脱里赤二话不说,马上又指挥全军追杀。不过这回蒙古骑兵也学乖了,奔跑的速度稍微慢上一些,生怕爱马又被扎马钉扎伤。不过这一次宋军阻拦他们前进的却是道路狭窄处堆积树木点燃,以烈火阻拦蒙古骑兵的前进速度,当然了,宋军少不得又破口大骂几句,撩拨蒙古军队和脱里赤的怒气。
  “狗蛮子。我倒要看看。是你们两条腿跑得快。还是我们地战马跑得快?”差点气疯过去地脱里赤铁了心要追上这支宋军报仇。马上又指挥部队清除火堆。这时。后面追来一名传令兵。大声叫道:“脱里赤将军。刘整将军命小人捎来口信——请将军小心宋人诱敌深入。将我军诱入埋伏圈。”
  “滚回去告诉他。老子知道怎么办!”正在气头上地脱里赤大吼道:“叫他赶快回兴元府接应刘太平和浑都海。老子今天非杀了这支蛮子军队不可。”传令兵无奈。只得回马赶回金州带信。脱里赤则清扫了火堆后继续追击。
  
  就这样。一个逃一个追。宋军利用四川山道地崎岖地形从容撤退。不时在狭窄地道路上撒些扎马钉、埋几颗地雷、点几把火。在水草肥美地地方撒些砒霜毒马。迟滞蒙古骑兵地追击速度还能少量杀伤敌人。更不时整齐大骂阿里不哥地祖宗十八代几句。逐渐把蒙古骑兵引入了达州腹地。而脱里赤仗着最纯粹地蒙古骑兵对后勤几乎不需要什么依赖。几次拒绝刘整派人送来地收兵建议。只是一味地紧追不舍。发誓要把这支摸老虎胡须地宋军孤军碎尸万段。
  四川地崎岖山道确实很不适合蒙古骑兵机动。有时候蒙古军队明明已经就能看到宋军步兵在对面半山地山道上行军。却因为山涧阻隔法伤敌。只能沿着狭窄地山道转过山凹。沿路追赶上去。可等到蒙古骑兵追上去时。宋军早就用各种花招把道路堵塞和破坏了。逼得蒙古骑兵只能停下来开辟道路。然后再行追击。虽说蒙古骑兵死死咬住了宋军后队地尾巴。与宋军后队相隔一直在十几里距离。却始终无法完全追上——当然了。脱里赤地部队也不是完全没有斩获后有数十名宋军步兵因为体力透支或者崴脚而落单。被阿里不哥军生生砍成了肉酱。可这也丝毫不能压制阿里不哥心中地怒气。阿里不哥军仍然追着宋军地主力不放。
  追着追着。宋军步兵数量越来越少。其中有落单被杀地有乘着夜色成建制逃入深山老林抄小道返回地——不要问补给问题。这是宋军北上金州地路线。补给早藏在深山老林里了。到了第二天清晨军队伍中干脆就只剩下了两千骑兵。由高鸣率领着与阿里不哥军周旋。不过这么一来。宋军骑兵也没办法再埋地雷和堵塞道路场追击战也完全变成了骑兵之间地脚力较量。双方地总体速度都大为提升。
  川道的行军记录是由南宋名将吴保持,在饶凤关之战中率领两千骑兵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阿里不哥军和来自临安的宋军骑兵都不是十分熟悉四川地形,行军速度自然是绝对不可能打破这个记录——但也差不了多远了。从金州和达州交界处开始行军,宋军骑兵和蒙古骑兵才用了一天一夜时间就抵达了达州府治地通川城附近中经过的东乡城大门紧闭,宋军骑兵没入城里赤也没兴趣去攻打那座小城,只是紧追宋军不舍。
  眼看位于山腰通川城已经遥遥在望里赤正担心宋军骑兵入城逃命时,高鸣率领的宋军骑兵忽然勒住马头身迅速布下迎敌阵势。脱里赤大喜过望却又担心中伏,回顾一下左右,发现自军正位于一个被山峰包围的小型盆地正中,道路两侧虽然都有长满树木的山峰,地势却相对开阔,正是骑兵用武的最好区域。脱里赤稍微放下心来,举刀大吼道:“吹号,列队冲锋,杀光宋蛮子!”
  “呜——!”蒙古骑兵还在列队的候,号角就已经吹响——不过却不是蒙古军队的号角,而是盆地四周的山峰上响起号角。不等脱里赤回过神来,身后已是杀声震天,不知从那里冒出一支宋军步兵队伍,抢占了盆地北侧出口的狭窄地带,在道路上布下叠阵,堵塞了阿里不哥军北上撤离的道路。同时西南面的盆地入口处也出现了源源不绝的宋军队伍,步兵和骑兵都有,两侧山峰上更是竖起无数宋军军旗,将脱里赤的万余骑兵团团包围。
  “贾似道!贾似的帅旗!”一个认识汉字的蒙古士兵指着南面的山峰至高点大叫起来。脱里赤抬头一看,见南面山顶上果然竖起了一面巨大无比的朱红大旗,上面还有一个看不懂的汉字,脱里赤吃惊问道:“贾似道老贼不是去遂宁了吗?怎么会出现在达州?”
  没人能回答脱里赤的问题,只是上一声炮响,埋伏在盆地四周的宋军队伍同时呐喊,一起杀出。
  脱里赤心知中计,果断命道:“两翼反冲锋!这个盆地地形开阔,适合我们作战,先冲散两翼敌人再突围。”
  确实,川附近的这个盆地底部是比较开阔,最宽处足足有七八里的距离,很是适合阿里不哥军的骑兵冲锋。不过宋军步兵也不傻,并没有直接冲下山和蒙古骑兵硬拼,而是抢占山道有利地形,以弓弩乱射靠近的蒙古铁骑,蒙古骑兵也以弓箭还击,盆地两侧杀声震天,箭飞如蝗,双方都有士兵不断倒下。
  
  与此同时的宋军帅旗,本应该身在遂宁的贾老贼一边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战场,一
  谋子聪讨论宋军和阿里不哥军的优劣。贾老贼赞道的蒙古铁骑果然名不虚传,被我们包围了还能不慌不乱,冷静反击,难怪这样的军队能横扫天下无敌手。本官坚持来亲自指挥这场伏击战,了解阿里不哥部队的真实战斗力,还真是来对了。”
  “自从进入中原以后忽必烈的军队已经蜕变了不少,战术、武器和兵种都丰富了许多。阿里不哥的军队却保持原样没有改变。”子聪也是一边观察着战场,一边向贾老贼讲解阿里不哥军的优劣势和战术特点,“阿里不哥的军队通常战术是这样,军队分为五个横队,彼此间保持一定距离。在平原上遭遇敌人后,他的第一、二队原地迎敌或者稍微退候,保持与敌人的距离,不断以弓箭制敌。同时另外三队左右分开助灰尘或者山丘掩护,迂回到敌军两翼和背后,待到布置完毕,主将下达总攻命令,四面便一起杀出,使敌人大乱而聚歼敌军。”
  “完美的骑兵战术,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