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年轻本色 >

第6部分

年轻本色-第6部分

小说: 年轻本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不去。我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你的教育之恩,我想着,总有一天,我们要毕业,到时候听不到你的教诲了,那心里多么的难受。

汤sir正要发话,这时,夏薇满脸愁云地走了进来。夏薇低着头,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终究因喉头哽咽没说出口,随即鼻子一酸,泪水倒先涌了出来。昨夜,夏薇翻来覆去就是无法入睡,脑海中总是浮现艾炫那张冷酷的脸,耳边总是回响艾炫写给她的话。我该怎么办?写信给她?当面对她解释?……夏薇索性爬起来,想了一夜,但仍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百般无奈之下,她只好来找汤sir了。

见此情景,汤sir忙说,夏薇,你一向是个坚强的女孩,别哭,有什么苦楚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想办法的。

夏薇用衣袖揩了揩眼泪,把昨天与艾炫的冲突前前后后一古脑儿倒了出来,还把艾炫写给她的一封短信也给了汤sir。

汤sir沉默了,从来没见他如此严肃。我在一旁也局促不安,当我从夏薇口中得知汤sir帮着艾炫做弊时,着实吓了一跳。不过,很快我就明白了汤sir的良苦用心。

瞿克,你帮我出出主意,怎样对付这件事?

我出主意,我以为我听错了,支支吾吾地说,我……我……我不知道。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什么顾虑。

艾炫的脾气暴躁,可能是一时的冲动,过几天就没事了,在汤sir的逼迫下,我只好轻描淡写地说了几句。

汤sir点了点头,叹道,唉,真难为艾炫了,一个女孩子连续受到两次这样的打击。明天我去找她谈谈。

千帆文学社办公室里。

这是千帆文学社期中考试后第一次集体改稿,办公室里没有了往日的活跃与轻松,大家都知道了夏薇与艾炫的事,彼此沉默无语。夏薇知道因她而起的,于是她站起来打破沉闷和寂静:“我们还是来谈谈千帆文学社以后的工作吧。半个学期一晃而过,可以说,我们是没取得什么成绩的,无非就是开了几次会,举办过几次活动,办过一次作品展,连一次社刊都未出。这对社员们的信心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打击。要知道,他们最渴望的是《千帆》的出版,是早日看见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分析起来,上半期文学社成绩平平的原因主要有四点。首先,审稿人手短缺,稿子没改出来积压在那里。虽然汤sir总是很乐意帮我们阅稿,但那么多稿子他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再说汤sir兼了好几个班的课,自己的事也多如牛毛,我们怎么好意思芝麻点大的事也去麻烦汤sir呢?第二,没有经验,学校不支持。我们以往没干过这些事,毫无经验,在工作中一定会碰壁,走弯路,甚至会陷入泥潭。学校不支持我们的工作。事实上我们的学校一向重理轻文,不知发了多少财力物力支培养那些数理化奥赛选手,而文的方面一毛不拔。更让人气愤的是还阻止成绩好的学生加入我们的队伍。第三经费缺少。学校不支持,当然无资金支助,经费也只好由大家凑,一次两次可以,多了社员肯定消不起。最后,社员也是学生,而且大都是高中生,时间也相当紧,再加之稿子只交出去却不见刊出,他们的积极性将大幅度的滑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做到,第一,我们必须制定外向型发展战略,在校内找不到审稿人,可到外面去找,我们可向市报编辑部走走。我们可以以集体投稿的方式把社员的稿件投给他们,市报的编辑人员会像对待自由来稿一样对待我们的稿子。这样我们既可节省时间和精力,又可获得质量较高的审过后的稿件。第二我们要与外界广泛联系,向全国各地优秀文学社取经。敢于推销自己,每月月未把社员较好的习作寄往全国各地的报社杂志社,增强自己的知名度。第三,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赢得学校的同意,把我们的社刊向全校发行出售,收入作为文学社的浩动资金。第四,整队人心,扬起士气。这就是下半个学期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不怕,我们正年轻,有的是食物积水,我们一定会找到属于我们的绿洲。”

夏薇,你真行,钟巍称赞道。

夏薇是经不住夸的,钟巍一夸她,她的脸泛起了红晕,更何况是她敬佩的男孩夸她呢?

夏薇,有你的这套绝招,还怕没咱千帆的出头之日?傅雪满脸的兴奋,说真的,夏薇当我们的社长比罗汶强多了。

恰在这时罗汶就进来了,什么社长不社长的,下周六你们要把稿子编好,打印好,然后交给我去印刷。下下周六出刊。有社员向我反映,如再不出刊,他们要退出文学社。你们看着办吧,说完扭头就走。

我叫你不要乱说,社长听见了多不好。夏薇笑着说。

人家是什么社长,一句话走人。傅雪有点不服气。

可别这么说,没有她,我们可真不好办事呢!夏薇说。

这时,一个瘦小的身影忽然从窗户闪过,从窗外扔进一个纸团,跑了。

钟巍惊疑不定地拾起纸团,大家都围了过来。

看看写了些什么。

钟巍迫不及待地把纸团展开,念道:尊敬的千帆文学社理事会:今天,我鼓足了勇气是来向你们坦白一个事实的:你们误会了艾炫姐姐了,那篇文章是我抄的,艾炫姐姐是无辜的,至于原因我不想再为自己申辩了。只是在署名的时候,不知是因为太激动还是因为炫和耀到底有什么关系,我竟鬼使神差般的把艾耀写成了艾炫。后来,读者揭发了此事,艾炫姐姐也因此蒙受了不白之冤,受了很大的委曲,我知道这都是我害的,都是我害的!我对不起艾炫姐姐,也对不起千帆文学社,更对不起我的父老乡亲,我干了缺德的事,现在我真的好后悔好后悔,但这又有什么用呢?一切因我而起,那么一切也因我而结束吧。我愿用一切代价洗清我的罪过,请给我一个机会,一个向艾炫姐姐,向你们,向大家公开检讨的机会,好吗?

艾耀

6下雨了,很冷。

艾炫撑开伞,走进了雨中。

冬天的雨不是很猛烈,却很凌厉,这种凌厉不是雨的形态对人的视觉冲击,而是整体上的感受。阴冷的天,阴冷的风,阴冷的雨,制骨的寒气四处漫溢着,行人都倾斜着身子匆匆走路,躲避着这凌厉的冬雨。

但艾炫不,她不想回家,她实在不想回家,因为比冬雨更凌厉的是艾炫爸爸的吼声还有他的巴掌。艾炫托着疲软的双腿有气无力地走着,她痛苦地闭上眼,她就看见了爸爸的巴掌,她就听了爸爸的吼声。艾炫没有把成绩告诉爸爸,过着忐忑不安的生活,她也知道纸包不住火,她也懂得等待是一种煎熬,等待暴风骤雨的来临是一种比煎熬更痛苦的折磨,但她就是不愿告诉爸爸。班主任说,成绩单今天该到你们的家里了。所以艾炫宁愿在路上慢慢享受冬雨凌厉的滋润,这比起爸爸的吼声和巴掌来不知有多么舒服,于是,艾炫索性将伞扣起,任冬雨打温自己的头发,衣裳,还有那颗破碎的心……

然而,艾炫再怎么走慢也还是要到家的。是的,艾炫已到家了。

咔嚓,艾炫还来及犹豫是否按门铃,门却开了,是爸爸,艾炫毛骨悚然,恐惧极了。她不敢看,也不敢叫。

这么晚才回来,去哪里鬼混了?

鬼混,艾炫惊呆了,也不怕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极不文明的词出自爸爸之口,而且用在她上。艾炫抬起头来愤怒地看了爸爸一眼,那是一张什么样的脸啊,五官错位……

是炫儿吗?回来了快进屋,外面……从里面传来妈妈的声音。可是妈妈的话还未说完就被爸爸的吼声淹没了。

你还有脸看我,你都干了些什么,吃饱了撑着啊……爸爸当着艾炫的面把成绩单撕了个粉碎,艾炫再也忍不下去了,头一扭就走。

回来!

回来?爸爸,你也太傻了,回来等着挨你的巴掌吗?艾炫没听,继续往前走。

好,你走了就永远别回这个家,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砰的一声,门被重重地关闭了,后面传来一声,不准出去!

别哭,不准哭,忍住,没有必要为他落泪,没有必要,艾炫在心里一遍一遍为自己打气,很好,他没有我这个女儿,我也没他这个爸爸!然而,不争气的泪水还是流了出来……

傅雪傅芬的家里。

今天是周未,不用上晚自习,爸爸在看新闻,妈妈是报社的记者,在赶写一篇搞子。由于傅雪扮演的角色要唱一支歌,所以她此刻在卧室里加紧练习,与其说傅雪爱文学不如说她更爱艺术,她爱文学是为了对爱艺术的补充。打个比方说吧,假如她听到一着优美的歌曲,她要把她的感受用文学记录下来,这时候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是不行的,所以音乐,才是她的最爱。傅雪本身的艺术天赋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当上了校学生会里的文艺部部长,每年一次的校元旦文艺晚会上她屡屡大显身手,歌声动听,无数观众为之倾倒。自然而然,校花这项桂冠非她莫属了。她加入千帆文学社的当天晚上我就问了同桌凌宇,证实了傅雪确实是校花。

说也奇怪,虽是孪生姐妹,但傅芬和姐姐的性格相差甚远,姐姐爱动,妹妹喜静。两人的爱好也不尽相同,音乐傅芬当然也喜欢,但远没有姐姐那么痴迷,舞蹈,想都没想。傅芬最守她的本份,她爱看书,现在,傅芬正在她卧室里阿来的《尘埃落定》。

傅芬的卧室应该叫书房才对,这个书房极其雅致。窗明几净,步入其中,立刻会被一种舒畅的氛围所包围。书房的南壁开着一扇大玻璃窗,苹果绿的窗帘半开着,透过窗口可以看到楼下场院的一颗古松,临窗放着一张红木大书桌,油漆得光滑明亮,有古色古香的韵味。桌子的左上方摆着维纳斯女神像,书桌的一侧墙角摆着三寸高的角橱,上面是一盆枯木逢春的室内盒景。书桌的另一侧墙角摆着一张蒙着朱红色天面的单人沙发。最引人注目的则是靠墙的两个大书橱,名曰,温馨书橱。书橱里摆放了各种各样的书,每个书橱有三层,每一层的中央都贴着该类书籍的名称,从上到下依次是:文学、艺术、资料。

傅芬的性格决定了她偏爱古典文学,尤其是历史小说。她觉得历史小说气势恢宏,情节跌客起伏,荡气回肠,那种悲状和苍凉实在令人回味无穷。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她小学时就已拜读过,初中时重读了一遍,《红楼梦》她已读过5遍。第一次读《红楼梦》很粗糙,以后越读越有味,永无厌倦之感,就好像品茶一样。中国当代文学,她沉醉于张爱玲凄美的文字里不能自拔,刘庸,王朔的作品她也比较欣赏的。外国文学中,海明威和普鲁斯特是她最崇拜的,海明威的语言很有艺术特色,普鲁斯特时空变幻的写作技巧令傅芬感到新鲜和惊奇,最近傅芬在研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她很想尝试一下借用普鲁斯特的技巧写一些东西。

傅芬爱书爱得如痴如醉,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快乐的读书女。她信奉,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书。无肉令人瘦,无书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土,俗不可医。也曾把明代除继儒的话,神仙不读书,亦是一俗汉,所谓顽仙不如才鬼耳,当作至理名言铭记在心里。傅芬认为:读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漫卷诗书,纵横文字,其乐融融;置身于儒雅的书卷氤氲之气中,身心是一种何等的超凡脱俗的轻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