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核聚变风云 >

第25部分

核聚变风云-第25部分

小说: 核聚变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老一想,觉得曾凌风说的不错,国内现在虽然在实行改革开放,但是发展的环境还是不是太好,让这小家伙出去闯闯也不错,于是说道:“也好,既然你已经决定了,我就不拦你了。古人不是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嘛,你出去磨砺一下也不错。但是你要随时记住你是一个中国人,不管在何时何地你都不能忘记!”

曾凌风说道:“爷爷,你就放心吧!不管怎么样,我是不会忘本的!我的家,我的根始终在中国,这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既然我生于斯长于斯,那么我的心就会始终在这里!”

听了曾凌风的话,邓老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很好,你所说的一切我相信都是出自你的肺腑之言。你在国外的时候,你家里的一切你都放心吧,我会帮忙照看着的。你父亲也不会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只要是他能力所及,我想还没有任何人能阻挡他前进的路!”

曾凌风感动的说道:“谢谢爷爷,有你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的确,这次曾凌风决定出国,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老爹在仕途上受到影响。现在有了老爷子的保证,曾凌风那是一百二十万个放心了,至少在老爷子的有生之年,中国还没有谁敢明着违逆他的意思。

邓老道:“既然你已经叫了我这么几年的爷爷了,那么我照顾一下你父亲也是应该的。但是我不会徇私,他想往上走必须得是凭他的能力,还有他不能犯错误,不然我也不会保他!”

曾凌风连忙说道:“爷爷,这我能理解的,有什么能力干什么事情,要是超出能力的位置,不但是给爷爷你抹了黑,也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这样的情况,我也不允许出现。我父亲也是从最基层走出来的,这些他也明白,他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曾凌风想了想,对邓老道:“爷爷,我要出国了,可能有很长的时间不能回来,你要好好注意你的身体。另外有一些事情本来不该说,但是却不得不说,不然我的心里是过不去的。这一个是中国的资源的问题,我觉得如果我们拥有的资源占绝对数量的时候,我们就必须掌握着这方面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特别是战略资源,像是稀土资源之类的。在不能实现这两种权力时,甚至可以考虑实行国家垄断,绝对不能让下面的人胡乱搞,这样可能造成大家自己人的恶性竞争,最终损害的都是自己人的利益。其二是中国虽然要注意发展经济,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别的方面,特别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这绝对是不值得的。其三是中国的资源不能完全靠开采国内的,还要注重投资国外的资源。”

邓老听了曾凌风的话,想了想说道:“孩子,我知道你说的都可谓是金玉良言。但是你要知道国内关系错综复杂,即使是我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再加上我现在基本上已经淡出中央,那么我就不能再太多的指手画脚。你说的这些我会转告的,但是到底能不能实现,我真的不能对你保证。”

曾凌风也知道邓老说的是实话,虽然邓老在国内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但是毕竟现在的中国不是他当家,有许多事情,他只能是在旁边吹吹风,而不能真正的出力干涉。

虽然能够理解,但是曾凌风依然还是感到很失望。难道还是要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才能觉悟吗?

曾凌风还想将一些之后会发生的事情委婉的向邓老提一下,不过,权衡再三之后,还是忍住了。对于历史的潮流,他不能做出太多的干涉,不然,这世界的走向,将完全偏离它的轨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过度的改变历史的走向,同样是不明智的。再说,曾凌风还希望通过对历史的走向的先知先觉来赚钱呢,要是做出太多的干涉,以致于使得历史的走向偏离了轨迹,他的赚钱大计还怎么实现?

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挫折,才能走向成熟;同样,一个国家的发展,经历过曲折之后,才能走向一个更健康的发展之路。再说,今后发生的事情并不会使得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自己还是不要过多的干涉才是正经。

随后,曾凌风又去和聂帅、徐帅、钱老等一帮忘年交道了别,之后又去看望了苏馨怡母女。

小苏畅得知曾凌风要出国,而且很可能好几年不回来,很是依依不舍。不过,小家伙很懂事,虽然不舍,却是没有缠着曾凌风,这让曾凌风很是感慨,对小家伙更是爱护。

告别了苏馨怡母女,曾凌风去了中央音乐学院找罗英。

曾凌风早就和罗英说好了,在十月份的时候去美国。此时,罗英已经做好了出国的准备。这次曾凌风来北京,也算是专门来和她会合的。

会合了罗英,曾凌风还得回一趟丹兴老家。马上要出国了,曾凌风怎么也得去和家里人告个别,做一些安排。

罗英同样要回一下湖南老家。

这一次,罗英是跟着曾凌风坐飞机到达重庆,然后又和曾凌风一起坐车到了丹兴。曾凌风本想邀请罗英去自己的家里玩一两天,不过,罗英忙着赶回龙山老家,拒绝了曾凌风的邀请。两人约好一个星期之后再在丹兴城会合后,罗英就坐上丹兴到龙山的大巴车,赶回湖南龙山了。

第一卷 第四十一章 锦囊妙计(一)

家里的客厅内,曾垂普一口一口的抽着烟,手里拿得是曾凌风写的《进一步警惕资产阶级自由化——观苏联改革有感》,曾垂普浓眉蹙得紧紧的,半晌后,将手里的烟蒂按在烟灰缸里,抬头看着沙发上不动声色的曾凌风。

“喂,我说你这细娃脑袋里到底想得是什么?看你搞得那些事情红红火火,甚至我这老脑筋都有些转变,接受你改革那一套了?怎么?你又唱起反调来了?还指望我这篇文章投到省市的党报上?”曾垂普有些气愤,他真想敲开曾凌风的脑袋,看看这孩子脑袋里是不是有水。

曾凌风不急不躁,笑道:“老爸您别生气,改革吗?是势在必行的,但该刹车的时候也要刹刹车,我早说过,防止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思想在党内泛滥和推进改革开放并不矛盾。”

曾垂普哼了一声,将儿子递给他的稿子扔到桌上,道:“我看你这稿子可不是刹车那么简单,简直是泼冷水嘛!你看看,你看看,你说的是什么?什么?苏联精英阶层大部分都受到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影响,他们很可能会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苏联推行资本主义制度?要我们党进行相应的反思?三娃!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曾凌风笑道:“现在泼泼冷水,反思预警,总比真的大风大浪到了,一下子被淹死的好!”

曾垂普坐直了身子,想再训斥曾凌风几句,但看到曾凌风坚毅的表情,叹口气,慢慢靠回座椅,放缓语气道:“三娃啊,年轻人谁都想出风头,我年轻时也和你一样,但出风头也要讲究个分寸,你知不知道,我要是把你这篇文章上了省市的党报,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不但是我,推荐我的县党委也要负相当大的责任!这些你都想过没有?”

曾凌风不疾不徐的说道:“老爸,我们家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草根,没有什么后台,你想比较迅速的上进,必须得出奇兵。否则,你这一辈子就只能是在基层摸爬滚打。出奇兵,你就得担风险,你希望的回报越大,风险就越大。”

“其实,老爸,你用得着担心吗?最多不就是回来继续当你的农民种你的地,难不成老爸你当了两年的小官儿,看不起农民这职业了?”

曾垂普看着儿子惫懒的样子,恨不得狠狠的尅他一顿。而曾凌风挤兑他的这几句话,更是让他郁闷无比。

不过,激将计还是有作用的,曾垂普一狠心,说道:“我晓得你娃儿的打算,算了,老子再和你疯一把,要么青云直上,要么回家种地。再说,你老妈现在也算是事业有成,最多我回家当个吃软饭的。”

听得自己老爹的唠叨,曾凌风扑的一声将刚刚喝下去的水给喷了出来,所幸曾垂普并不是和曾凌风面对面的坐着,否则他这一身得遭罪了。

曾垂普又看了看曾凌风递给他的两个锦囊,苦笑道:“你这细娃,又搞什么飞机?”

曾凌风笑得:“老爸,这你都不懂,这是锦囊妙计!”

曾垂普给了儿子一个白眼,没好气的说道:“你娃儿还真当自己是无所不知的诸葛亮了啊!”

曾凌风懒洋洋的说道:“诸葛亮是什么人,你儿子自然是比不上的。但是,在这些事情上,诸葛亮也不会比我更厉害,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了。”

曾垂普哭笑不得,郁闷的说道:“那这几个锦囊都什么时候拆开看啊?”

曾凌风伸手指了指那个蓝色的布袋,说道:“这个你在今年年底拆开看吧!那个红色的你就在明年十月左右拆开看。至于最后的那个白色的,等到你当了县长或者是县委书记的时候再说吧!当然,要是老爸你一辈子都当不是县长书记的,那就当你儿子没有给你这个锦囊。”

曾垂普恨的牙痒痒。

曾凌风看着自己老爹一脸的郁闷样子,笑道:“老爸,你先不用这个表情,你要相信你儿子,他不会搞一些无用的东西。相信等你看到这些东西之后,你会发现,它会有大作用。”

曾凌风想了想,对老爹说道:“老爸,你现在当了乡党委书记了,对做官也应该有了一些心得。不过,儿子在这里还是提醒你一句,虽说拉帮结派是党不提倡的,但是你还是必须得在这方面做一些准备。如果不培养自己的嫡系,而是像如今这样一门心思搞工作,想用工作能力取得别人的信任拥护很难很难,如果遇到沟沟坎坎,那是没有一个人会来拉你一把的,不落井下石踹上几脚已经算厚道了。只有将需要的人捆在你的战车上,形成你自己的体系,你才可以在以后的博弈中进退有据,那一个个人就是棋盘上的棋子,操控了他们,你才可从容布局,厮杀中或弃子或冲锋,才是真正官场的艺术。”

曾垂普像是看怪物一般看着自己的这个幼子,很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人家都说曾垂普有两个天才的女儿,却没有说自己的儿子怎么样,但是,只有自己一家人才清楚,自己不但有两个天才的女儿,更有一个妖孽一般的儿子。

曾垂普不由得恶意的想,农村有一句话,叫做叫的狗儿不咬人,咬人的狗儿不叫,难道,自己这个儿子就是那咬人的狗儿。

曾凌风不知道自己老爹此时心中的邪恶想法,他还在殚精竭虑的为自己的老爹做谋划呢。

曾凌风在留给自己老爹的三个所谓的锦囊,里面都是实打实的写了很多东西的。

那第一个锦囊,写的是一些对苏联将来的走向的预测,当然,曾凌风没有将所有的将要发生的事情都写出来,只是用了一些模糊的预测字样。

而第二个锦囊里面,则是一篇文章——《要坚定不移的将改革深化下去》。

曾凌风在里面说到苏联的解体原因很复杂,但绝对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它本身的民族矛盾,精英集团那种俄罗斯人种的贪婪都占据了很大因素。

十几年后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不知道多少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曾凌风写起来当然得心应手。

第一卷 第四十二章 锦囊妙计(二)

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共和国唯一的出路,我觉得,改革开放不能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而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