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核聚变风云 >

第542部分

核聚变风云-第542部分

小说: 核聚变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福岛灾难之前,核能在德国就已经不被看好了。”德国世界观察研究所能源专家马克?施耐德对《明镜周刊》的记者说。联系到德国久负盛名的环保意识和反核思潮,福岛危机不过是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总理默克尔此前也曾表示,在可再生能源被充分利用之前,核能仅仅是一个“过渡”。

在经过近12小时的磋商后,当地时间5月29日深夜,德国总理默克尔领导的执政联盟做出了一项历史性决定——将于2022年前关闭境内的所有17座核电站。当日本还在忍受着核泄漏“后遗症”的折磨时,作为世界上的主要核能大国,德国成了第一个在“弃核”方面吃螃蟹的人。

面对这一结果,德国国内的反应呈现两极化:有媒体将其比喻为又一个“柏林墙倒塌”式的重大转折;一些制造业企业则抗议放弃核能后可能出现的电价上涨。处在舆论漩涡中的默克尔,此刻心里想的恐怕只有一个问题:未来10年德国将要经历的阵痛,会不会换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然而,德国在能源政策上的大胆转身,面前并非是阳关大道。目前,德国17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13来自天然气,40以上来自煤炭,23来自核能,关闭核反应堆所带来的电力短缺将需向其他替代能源领域投入至少1500亿欧元来弥补。德国议会能源和经济政策发言人约阿希姆?菲佛表示,政府“还没有一根魔法棒来生出这么多钱”。

而为发展可再生能源埋单的,不只是政府,还有广大德国民众。对于生产商来说,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必须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确保其投资盈亏平衡,这意味着电力消费者须支付更多的钱来弥补政府对厂商的补贴。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输送需要对电网进行大量投资,客观上也会带来电价的上涨。目前,从制造业到化工行业,德国各相关企业正在向默克尔政府施压,要求其对即将到来的电价上涨进行干预,以防止生产成本随之上涨。

由于可再生能源还不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回归传统能源或将是德国迫切而无奈的选择。德国4家电网运营商已经警告默克尔,在关闭核电站的情况下,煤炭和天然气必须增加10万到12万兆瓦的发电量才能保证供电充足。否则,今年冬天德国将出现“电荒”。

但是,现在寒雨迷蒙集团已经证实了聚变电站的真实性,而聚变电站的安全性一直都是所有人认可的。这么一来,德国的能源结构转型就有了更好的选择,他们完全可以放弃高成本的太阳能、生物能和风能等发电方式,以及高环境污染的传统能源,选择更加环保,但是成本却更低的聚变电力。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初,寒雨迷蒙集团宣布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之后,德国民间就有了邀请寒雨迷蒙集团在德国建设聚变电站的呼声。不过,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外国公司将大力介入德国电力领域,而电力供应是关系着一个国家命运的核心领域,没有人愿意将本国的命脉交给外国人掌握。同样,他们也知道,不可能免费得到寒雨迷蒙集团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德国人还是比较正直的,而他们的严谨精神更是举世闻名。所以,德国政府一直未曾在这方面发表任何明确的意见。

现在德国的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看来,德国政府也有一些顶不住国内民众的呼声,有了邀请寒雨迷蒙集团去德国建设聚变电站的意向了。

曾凌风之所以这么认为,那是因为德国之声的资金来自于纳税人,每年德国之声从德国联邦政府得到拨款。也就是说,德国之声的经费并非来自广播电视用户的收费。这样的背景,使得它的声音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德国政府影响的。要是德国政府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他们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那位记者见曾凌风如此回答,也笑了,又说道:“曾丈夫,我再问最后一个问题,寒雨迷蒙集团真的只是单纯的从事发电,并不会介入电力的经营,甚至是政治这样的领域吗?”。

曾凌风就在心中说道,果然,戏肉来了。

不过,在表面上,曾凌风还是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是的,这是我们公司的承诺。我是一个纯粹的商人,寒雨迷蒙集团也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公司,我们没有掌控全世界的野心。在我们的电力开发计划中的内容,非常简单,明白的说,就是我们建设电站进行发电,然后将电力卖给各国的电力公司,由他们进行经营。”

那位大个子记者就说道:“很感谢曾丈夫不厌其烦的给我解惑,我想,德国人会欢迎这样一位好商人,一家声誉卓著的公司进入德国的发电领域的。”

曾凌风笑着点点头。

不过,曾凌风还是很清楚,虽然这位记者代替德国政府表示了这样一个意向,但是,这并不等于寒雨迷蒙集团很快就可以在德国打开局面。他的进入,将触动很多原有势力的利益,因为这就意味着德国发电领域的一次大洗牌,尤其是所有的发电站,寒雨迷蒙集团的进入,就意味着他们将遭遇最重大的打击,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因为聚变能源相对其它能源方式的优越性,实在是太大了。他们想要生存,就必须阻击寒雨迷蒙集团的进入。

也就是说,寒雨迷蒙集团进入德国发电领域的路途,还将充满着荆棘和坎坷。

…………………………………………………………

PS:感谢晚枫叶和无边冰心恋雪两位大大的打赏,感谢一卷书闯天下同学投出的月票,握握

第242章德国人的意向

第242章德国人的意向

第三卷 第243章有些变味的记者招待会

第243章有些变味的记者招待会

又是几个问题过去,整个记者招待会进行的很顺利。

大部分记者关心的问题,还是寒雨迷蒙集团对可控核聚变的开发计划,无一例外的,这些国家都是比较缺乏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的国家的媒体,他们面临着很严重的能源危机,在这方面更加关心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却是让所有的人吃了一惊。

这次是一个韩国记者问的问题。

“我是大韩民国《东亚日报》的记者,我有一个问题,曾丈夫,可控核聚变是一个关系着全人类未来能源危机能够得到解决的技术,应该是全人类的财富,贵公司为什么不将其公布出来而是打算自己开发呢?是因为中国人的自私心理还是中国人想借此掌控全世界呢?”

《东亚日报》的这个ji者的问题刚刚问完,满场的人都目瞪口呆,竟然有人敢问出这样的问题,除了脑残,实在是想不出其它的解释了。

不但是现场的人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全球呆在电视机和电脑面前收看这次直播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是这般想法。

而在北京的明湖明珠的别墅里面,金泰熙也被自己同胞的这个白痴问题搞得脸红不已,最后,没有办法再看下去了,只好抱起儿子,给他喂奶。

曾凌风冷冷的看了他一眼,甚至懒得和他说话,而是说道:“各位继续提问。哦,对了,这位来自韩国的ji者,我不得不说一句,你应该吃药了。”

曾凌风真的想象不出,这个家伙怎么会问出这样的问题的,要说他是脑残的话,《东亚日报》怎么会派出这样的一个人来采访。

一直以来,曾凌风都对棒子没有好感。这些年,虽然因为和金泰熙的关系,以及和宋慧乔、张娜拉几个韩国美女关系也算是融洽,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有一些减弱,但是,现在这个家伙将之前所有的向好的方面转变,都一下子打回了原地。

曾凌风只好感叹。

“曾丈夫,你这是对我的人身攻击,我向你严重抗议”那个ji者完全没有自知之明,犹自大声的叫喊道。他甚至没有看出来,原来他身边的那些记者同行们都纷纷的远离了他,在他的身边,空出来老大一块儿地方。

曾凌风毫不理会,又指了一个记者,这个记者应该是中国人。曾凌风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他不希望再找一个脑残的家伙出来,把这次记者招待会给搞砸了。

“我是中国《南方周末》报社的记者,感谢曾总给我这个提问的机会。作为中国人,我对由我们中国人研发出可控核聚变这个技术感到很骄傲,而对寒雨迷蒙集团开始开发聚变电力也表示祝贺。不过,现在全球都对安全方面的问题很关注,尤其是核能这个方面。五个月之前,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情,给全世界的人们敲响了一个警钟。而可控核聚变也同样是核能,是否同样有这样的安全隐患?大家都知道,核聚变是一个比核裂变释放更多能量的核反应,如果聚变电站发生事故,会是什么情况?是否会比裂变核电站更严重?”那个被曾凌风点到的记者站起身,一下子问出了一长串的问题。

曾凌风恨不得抽自己两耳光。

他原本找了一个国内的记者,就是想避开一些非常敏感的问题,却是没想到这国内来的记者居然不配合,还是问出了这样非常敏感的话题。

的确,现在世界各国对安全事故都非常重视,也是全世界人民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不该由中国人问起啊。

表面上看上去,这显得中国人多么的公正无私,但是,事实上,这就是在拆自己人的台甚至,这要是往严重了的说,完全是牵涉到政治问题的。

寒雨迷蒙集团开发可控核聚变所得到的经济利益,国家可是有两成股份的。

曾凌风不由得想起了国内的一个传说,一个关于南方系那些媒体的传说。

再加上前面发生的渤海湾漏油事故之后,南方系媒体的态度,现在看来,这个传说还真是空穴来风的事情,并不是无中生有。

不过,曾凌风看在大家都是中国人的份上,没有再抛出一句“丈夫,你该吃药了”,而是沉着脸,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丈夫,我首先想说的是,你应该去补补课,对可控核聚变进行一些初步的了解。”

那位记者的脸顿时红了。

曾凌风也不管他,继续说道:“聚变电站和裂变核电站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没有核辐射,非常安全。至少,你担心的情况,到如今还没有发生。如果你想知道万一发生事故,那么,会非常的严重。因为从理论上来说,一旦一座聚变电站发生严重事故,使得聚变反应堆爆炸,那么,和一颗大当量的氢弹爆炸没什么区别。”

现场霎时间就变得有些乱了。

曾凌风的这句话,从政治的角度来看,有些过份了。

一个金发碧眼的记者就拿起话筒,大声说道:“曾丈夫,我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对于你刚才的话,我非常的关心。我想问的是,你所说的这种最严重的情况,有多大的概率?”

曾凌风心中腹诽,果然来了。

曾凌风冷冷一笑道:“根据我们公司最先进的电脑计算,这种概率理论上只有0。000000001,也就是千亿分之一。不过,这都是理论上的可能。但是,人是一种智慧生物,都有变无限小可能为无限大可能的可怕能力。也就是说,如果加上人的因素的话,这种可怕的概率将无限接近于百分之百。”

曾凌风这句话更是激起满场惊呼,一个长相猥琐,身材矮小的记者就举起话题,大声说道:“曾凌风丈夫,你这是对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甚至是对全世界人民生命安全的一种威胁我代表日本人民向你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