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春秋 >

第141部分

天下春秋-第141部分

小说: 天下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屠奔见东屠苦仍不答话,不悦道:“苦儿,你怎不多谢大将军的恩典?”
  夫余贝在一旁呵呵笑道:“小苦眼下身上有伤,伤势之重那日大将军也亲眼见过。今日因大将军招集夷民,他才会忍痛到来。大将军对他的厚意他又怎会不知?只是他恐怕要回族中将养一些时日,待伤势愈后才能到主城听候大将军的重要吧?”
  众人见夫余贝竟会为东屠苦说话,无不愕然,须知东屠苦指使族人四下占地,连夫余族之地也占了不少,夫余贝理应恨他才是。
  伍封也有些错愕,旋又想:“夫余贝既想复莱,自会在各族之中拉拢要人,或者在东屠族中之人便是这东屠苦。”笑道:“上人说得有理,在下府中总管公输问先生是有名的神医,东屠苦便留在主城,由公输先生诊治,再在城中将伤势养好,正是一举两得之事。”
  夫余贝眼珠急转,笑道:“大将军智虑周详之极,小人怎及得上?”
  东屠苦暗暗叹气,缓缓起身道:“如此小人多谢大将军的重用。”便要出席拜谢,伍封摆手道:“你身上有伤,便不必多礼了。”
  冉雍立时叫了人来,将东屠苦扶出去,在城中觅地养伤。
  东屠奔和东屠愁心中极是高兴,见族中如此难办之事,伍封略施小计便解决了,既然东屠苦不在族中,族中之事便十分好办了。
  东屠奔笑道:“我们东屠族中族兵颇多,如今便交给大将军了。”
  夫余贝笑道:“既然各族交兵,鄙族自是不好再留士卒,也交给大将军统辖。”他见九族之中有八族交了兵,那是大势所趋,自不能独力相抗,便立刻答应交出族兵。
  伍封见这人看风驶舵,反应倒是十分敏捷,暗暗心惊。
  夫余贝叹道:“不瞒大将军说,当年的莱君便是小人先祖,这多年来夷人受齐人欺凌,生计匮乏,尤其是国异胡乱施政,令夷人大为反感,因此小人常有复莱之心。如今大将军重振夷境,令夷人安居乐业,小人自是不会再有这种犯上作乱的念头了。不过,小人有此想法,其实也是有罪,请大将军责罚。”他的复莱之计曾向玄菟灵说过,不类玄菟灵突然成了伍封的岳丈,便知道复莱的计划多半已传入了伍封耳中,是以干脆主动说出来,以表心意。
  众多族长之中并没有几人知道夫余贝有复莱之心,听他这么说出来,无不吃惊,想不到夫余贝聪明过人,竟会公然将曾有复莱的图谋宣示于众,这话若传到临淄城中,多半会引来齐兵大兴士卒,一举将夫余族人尽数剿灭剿灭。
  众人一起向伍封看去,看他如何表态。
  伍封叹了口气,道:“暴敛于民者,民必抗之。夫余上人有复莱之心,也是可想而知,不过,就算复了莱国,也未必能得各族的支持。即使便以五百里之地复莱,怎与千里大国相抗?齐民是夷人的数十倍,那是取亡之道。上人能即时收敛反心,正是大智大慧之举。在下初领莱夷,减税除赋,固是为了九族夷人的生计,也是为了自己家中的邑收。若有人与在下作对,在下自然会不留情面,一举歼之,上人既然当众这么说了,那是表明了心迹,不再有复莱之举,又有何罪当罚呢?以后此事谁也不要提起。”
  玄菟灵点头道:“大将军说得极是。大将军手下的诸位豪士之中,有不少人曾与大将军为敌,甚至埋伏暗杀过大将军,大将军却能不计前嫌,将他们收为己用。上人只不过是在大将军来之前有过想法而已,大将军怎会放在心上?”
  伍封道:“诸族既已交兵于在下,日后在下会整束士卒,留下部分,余者遣回为民。为各城治安之计,每城派士卒为城宰之属,州城三百,邑城一百,以镇各城乱民。”
  接着吴舟站起身来,将齐律、大将军家法宣读了一遍,这都是经伍封等人议过的,其中与它处不同的便是“户无兵甲之藏”。若是丁户中私藏兵甲,那是逆反之罪,处罚比隶臣相斗还要重。莱夷的兵甲车船概由辅政令下的工正监造,收归武库。
  冉雍又将监军、辅政令、内史、士师属下的官属设置及责权说了一遍,除了夫余贝和田新等人外,其余族长都十分高兴,日后寻常的货物可在城中交易,特殊之物在主城的市肆易换,再不必看夫余人的脸色了。既然市肆由玄菟灵暂管,便不怕会吃亏。
  诸事议完之后,已是午饭之时,伍封早已准备,大排酒宴,与诸人同欢。
  趁侍婢家人准备之暇,吴舟起身走到东屠奔身边,与东屠奔谈了一阵,才笑吟吟地回到席上。众人不知他二人谈了些什么,只见东屠奔脸上又惊又喜。
  酒过三巡,高丽文起身道:“小人有件事要向大将军禀报。”
  伍封笑道:“大人但说无妨。”
  高丽文笑道:“小人有一爱女采儿,颇擅歌舞,昨晚内史与士师亲到寡人下处,士师为媒,内史亲来求亲,小人已答应了采儿与伍内史的婚事,望大将军允许。”
  伍封大喜道:“这是大人的私事,何必由在下允许?小傲是在下的心腹兄弟,自小一起长大,甚得家母喜欢。此事是否禀告过夫人?”
  吴舟点头笑道:“夫人已知道了,十分高兴。高丽采儿生得十分美丽,人称莱夷第一哩!”
  伍封笑道:“如此最好了,日后这婚礼便由我为你去办,高丽采儿便是我们家里的人了。”
  众族长纷纷向高丽文祝贺,这些人自从听说伍封领了莱夷之地,便已分别打听过伍封府上的情况,知道伍傲是伍封的心腹,自小一起长大,有兄弟之谊。高丽文将女儿嫁给伍傲,日后高丽一族便不怕有人敢欺凌于他。
  吴舟又站起身来,对伍封道:“公子,还有件喜事要向公子禀告。”
  伍封奇道:“还有什么喜事?”
  吴舟道:“东屠令子有一嫡亲女儿阿娇,容貌甚美,又好习刀剑,颇有勇力,公输先生对之仰慕已久,托小人为媒向令子求亲,令子适才已答应了。”
  众人心道:“原来适才你与东屠奔谈的是此事。”
  伍封笑道:“妙极妙极,吴兄这媒人真是大不简单,问表哥和小傲的婚事到时便由我和公主亲自主持。”心道:“莱夷九族之中,乐浪、索家、倭人、满饰、天鄙都有子婿在我身边,玄菟法师是我岳丈,公输问又是表兄,这几族便不会有何叛乱之心。东屠族的那个东屠苦有些靠不住,问表哥与阿娇的婚事,正是一举两得。剩下唯有高丽族和夫余族了,小傲成了高丽族的爱婿,高丽族也不用担心了。”
  玄菟灵与冉雍对望了一眼,一起微笑,知道这是吴舟的手段,如今莱夷九族之中有八族长的至亲都到了伍封身边,那是大局以定,剩下的便只有那城府极深的夫余贝了。
  夫余贝的脸色十分镇定,心中却极是恼怒。他表面上虽然恭顺,其实心中仍然念念不忘复莱之事。只是想不到伍封小小年纪,到莱夷不过数日,或施恩、或和亲、或暗中插手夷人族内之事,轻轻松松便将八族笼络了去,偏又未用出任何卑鄙无耻的手段,令他一时找不出还手之策。
  夫余贝面上却丝毫未曾表露出来,先后向高丽文和东屠奔道贺,摇头笑道:“可惜我是女儿都嫁了人,剩下的一女又有疾,否则定要献给大将军为婢。”
  酒宴之中言谈甚欢,至到申时,各人才纷纷告退,先到伍傲处各领些建城用的金贝,各回族中去了。
  高丽文与东屠苦留下来与伍封等人谈好了婚事的诸样细节,也分别走了。
  东屠族的风俗与众不同,婚约一定,有婚约之女便到夫家安居,半年之后举行婚礼,礼后女归娘家居十日才回,此后不再回娘家。是以东屠奔回去后,第三日便将东屠娇送到了大将军府上来。伍封和庆夫人按玄菟人之俗,稍行婚礼,为公输问和东屠娇完婚。东屠娇与她的二十名贴身侍女都习剑术,便些了十余名补入了叶柔的女儿营中,补满五十之数,东屠娇剑术较高明,伍封命她任叶柔的副手,为副佐领之职。
  这三日之中,九族之兵陆续调入了主城之外的龙城,加起来共有近三万士卒,兵车二百乘,战马近万匹,弓一万余张,箭矢十多万支,革甲一万多副。
  伍封知道倭人勇士为夷兵之冠,倭人勇士共有八百人,有一百人先已到了伍封军中,剩下了七百人随乐浪乘而来,伍封便将他们补入了亲卫军中,慕元等先到的一百倭人勇士都升为伍长,由他们转授其余之人的“破阵十七矛”和“荡敌十三刀法”。亲卫军外尚欠的一百一十人,便从九族的族兵中精选出来,其中善御车船的百名大汉,由鲍宁和鲍兴带领,这一支千人的亲卫兵便建成了,亲卫军不设步卒,只设一百兵车和七百骑兵。
  赵悦和蒙猎等人从各族兵中精选了二千五百名精兵,其中以满饰族骑兵为主的五百人,以乐浪族和索家族水兵为主的一千人,剩余士卒以倭人、东屠、夫余、天鄙族的车兵和步卒为主,其余各族之兵中精悍者也有数百人选入了都辅军大营。
  其余的士卒中留下四千人也随都辅军一起训练,其中二千五百人日后按州城三百、邑城一百之制派往各城,剩下的八百人专守主城之外四个隘口的东西南北四座关口,每关二百人,直接听大将军府调遣,多出了七百人留作它用。
  这些士卒以战为业,其家人迁入主城,脱隶臣隶妾之籍成为庶民,男丁有能者选入官署为吏,余者自择农工商之业。每名士卒都有秩粮,倍于齐兵,其户称为民户。
  剩下的士卒便按冉雍之计,均被留在主城,将城外的良田山林分给他们耕种和养畜。闲时由武库领武练兵,农忙时退还武器,勤于耕耘。这些人都用以随时补兵数之缺,他们均将家属带来城中,未成亲者由吴舟派人向各族请婚,各户暂为隶臣隶妾,一旦有丁从军,即脱籍为庶民,其户称为上户。
  这么一来,主城中便平添了近二万平户和上户,平户和上户加起来仅限二万余户,每年之税减半。
  这些族兵无不大悦,替伍封当兵不仅有秩粮,还能免半税,最妙的是能由隶臣隶妾脱籍为庶民,不再为奴。夷民自然视当兵为莱夷最优之差事,这些人便死心蹋地留在主城,不再有回族中之念。
  鲍兴已按奇方配好了防止冻伤皲裂的“龙涎膏”,发给诸军。
  第四日时,伍封将伍傲、冉雍、吴舟、赵悦、蒙猎等人留在主城,一边制兴政事,一边练习士卒,自己和庆夫人带着玄菟灵、列九同回临淄,由一千身穿革甲的亲卫军和田盘所派的一千多士卒陪同,浩浩荡荡向西出发。
  公输问平启等人是亲卫军之将领,自然也随大军而行。
  当晚众人在大帐宴饮之时,平启道:“只道莱夷之民十分麻烦,一时间难以处置,谁知公子这半月之间便将夷人收服,收军整政,无不顺随。”
  玄菟灵笑道:“夷人民风虽悍,却比不得中原各国的人多诈,大多数人都直爽粗豪,封儿之政对他们有好处,自然是甘心听命了。”
  妙公主笑道:“要是没有法师的威望,封哥哥这一趟只怕也没有这么顺当。”
  玄菟灵道:“我算不了什么,只是卖卖老脸而已。不过,冉雍先生是天下奇才,若不是他的妙制,也难办得很。最关键的是封儿一入莱夷,便先后施惠于数族,还灭了胡胜和许长蛇二盗,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