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沧海-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这群黎族少女,穿着五彩斑斓的土布服饰,虽然不是绫罗丝织,质地粗糙,但是色泽却比如今时代汉人的织物丰富——当然,缭绫了西阵织那两种逆天的存在除外。而且从样子来看,这个东西不是印花染色的,也不是刺绣的,那显然便是和西阵织或者缭绫、杭锦一样用多色纤维混纺提花织造的。
钱惟昱一开始没有对这些服装产生什么惊讶感,那是因为前世他来海南岛旅游的时候,也是经常看到风景区的黎族女服务员这么穿的。但是,仔细一回神,他才惊讶地发现一个事实:凭啥少民的衣服就要那么鲜艳复杂?这种事情,又不是自古以来理所当然的——如今可是一千年前的五代十国啊。
钱惟昱摸起那群黎族女子当中服色最华丽、姿色最出众、头上还簪着金银首饰的少女——当然,这个女子是岱诺劳族长送给钱惟昱的礼物,可绝对不是当女奴发卖的,因为她是老族长自己的孙女——然后拎着衣袖衣襟,在那里端详地看个不停。
岱诺劳老族长几乎下巴都要掉下来了,心中暗叹:哎呀,汉人当中的风流少年,真是……前一句还说着不喜欢买女人,后一句已经忍不住去那里上下其手在少女衣服上揩油了。
那个被钱惟昱摸着衣服的少女也是脸色憋得通红,又不敢反抗,只好敛声屏息,把自己忍得快要断气一般。
“唔……这些衣服的料子,可是你们黎人自行织造的么?孤是说,从取材到织布成衣,都是你们自己做的么?”
“殿下,这些土棉布,都是咱们黎人女子自己织布的。稍微手巧一些的女子都会。”
“很好,那么说,你也会了——唔,失礼了,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人家叫伊格雅,是老族长的孙女。”
“伊格雅?你爷爷不是姓岱的么?”
“哎呀,就是岱伊格雅啦——咱们黎人女子,说名字是不说姓的。”
“很好——那么,你们为什么不多织造一些这种‘土棉布’用来和汉人贸易呢?”
这时候,旁边的岱诺劳才有几乎插话,赶紧过来解释说:“殿下,这些土布咱们也是有织造了不少的,每次互市时候,这些土布也能占互市贸易的三四成价钱,已经着实不少了。只是价贱卖不出多少银钱。汉人都喜欢穿绫罗绸缎,尤其这岭南炎热之地,人人都嫌弃这土棉布穿着不如丝帛顺滑,不如葛布麻布清爽。棉布质地又粗,所以实在难卖。”
此前来这里做生意的汉人,还真是都是笨蛋啊!岭南太热,汉人喜欢穿更加透气吸汗和丝滑的布料不假,可是天下总不能哪里都是这种气候吧?何况,这可是比丝绸原料便宜无数的棉布啊!
钱惟昱在心中暗暗腹诽,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一个名字:黄道婆!历史上,黄道婆不是在南宋末年,才流落海南岛,从黎族女子当中学会了提花棉布的制造技术和棉纱纺线技术的么?
念及此处,钱惟昱再一回忆他来到这个世界的这些年来,好像还真没看到汉人穿着棉布服饰过。即使有种植棉花的,也是把棉花作为棉袄、棉被之类东西的简单填充物。钱惟昱此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那只不过是因为他出身高贵,一辈子都是绫罗绸缎裹大的,所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下,居然也形成了灯下黑效应。
“真是混蛋,为啥我这个脑子就没早几年想到棉布这回事儿呢!要是早几年想到,铁定跋山涉水来海南岛取经啊。到时候,哪还用得着像如今这般、只有朗姆酒和茶叶、盐、糖几项贸易进项。”
岱诺劳和伊格雅祖孙二人看着钱惟昱拎着少女衣袖怔怔出神,犹如入魔,却是吓得不轻,又不敢惊动他。最后还是伊格雅忍不住,伸出一根水葱一样的手指,掐了一下钱惟昱的人中。
“啊,孤刚才想得入神。岱族长,依孤之见,这次熟黎各部想要多少铁器、盐、糖,都可尽量赊购,以目前各部实际支付能力的十倍为限!也就是说,你们拿得出100两银子,便可购买一千两银子的货!剩下九倍的货款,可以任从你们赊欠,或者拿别的东西抵押!
孤,只要两样东西——第一,各部回去之后,多多织造棉布,不求如这些服饰的棉布这般提花织纹,只要普通素色粗布便可,日后各部所产棉布,孤会让汉人海商尽数收购,额定官价,不让你们吃了亏。第二,孤要各部进献所用织机样品,一定要选取各部机构最为精巧练达之物。最后,这些女子礼物,孤很喜欢,但是孤不求姿色,只求族长回去后另行挑拣人选,一定要以织造技法最为精湛的女子来献。”
“殿下,伊格雅便是族中织造技法最为精湛的女子了呢——这些服饰,可都是伊格雅自己织布的。”听了钱惟昱的要求,伊格雅马上扭着袖子不依,在那里哀怨祷告。
“好好好,这种事情反正也造不得假,孤带你走之后,若是不会织布,仔细你的皮便是。此事孤还要去知会其他各部,岱族长便先请便吧。”钱惟昱一拱手,马上兴冲冲地回到前厅,去宣布他的棉布织造大计了。
能够收获黎族制造技术和棉布的纺纱织布工艺,对于钱惟昱来说,意义可谓是仅次于石碌铁矿的采矿锻冶了。这一趟海南的旅途,收获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第279章 绝知此事要躬行()
沧浪园内,一间轩敞的竹楼厅堂中,摆放了二十几台刚刚擦拭一新的各式织机、纺机;每一台的式样、功用都各不相同。十几个钱惟昱从海南岛带回来的巧手黎族少女,在伊格雅的带领下,极尽生平所能,展现着他们尽可能华丽的纺织技巧。在一旁,数个郡王府上女红擅长的侍女,也不愿意被那些“蛮夷”同行比下去,个个施展手段,只求能博取殿下一观。这些侍女好歹也是蒋洁茹一手调教出来的,手艺很是不错。
钱惟昱和蒋洁茹二人,则是斟茶在一旁细细观摩,轻声探讨切磋。
这些器械中,属于汉人常用的,有织绫出帛的朴实正统,也有提花织锦的极尽精巧;既有用黄麻葛茎捣纤后捻挑并线的纺锤纺轮,也有脚踏缫丝的单人小车。
与之相比,黎族女子所用的纺机织机式样实在不能算多,而且和汉人的器械也颇有相通之处。那些棉纺的器械,大多是分别从汉人惯用的丝织和麻织器械当中截取众长而来。
棉纱的纺线机器汉人虽然没有,但是实则和黄麻葛茎的并条捻线纺车相若仿佛。只是黄麻的茎纤维不如棉花那般缠绵拈连、而单根纤维的长度却比棉纤维长,所以并条的工艺略有不同,黎人使用的时候,稍微改进了并条的给进工艺结构、并且解决了一些直接套用麻葛纺线器械时棉条容易断头的技术难题罢了。
总结地来说,如今汉人和黎人的纺线工艺,无论是棉线还是麻线,最高生产率的方式,便是用脚踏板转动纺轮纱锭、一轮拖三锭的脚踏纺车了——
场内也还有两台生产速度更慢的,一种是直接手持单个纱锭卷绕,连纱锭轴都没有的简陋生产方式,那是秦汉时候的落后工艺,如今早该淘汰了。只是为了展示陈列、以供对比,所以才有一个侍女操作着这种落后的东西展示给钱惟昱看。
另一种是手摇纺轮,原理和脚踏板往复踩踏相当,只是卷绕和纺线速度慢一些,好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纺机本身成本较低。机器成本的高低这一点,或许在追求工业生产效率的大资本家眼中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在小农经济的家庭手工作业中,还是很重要的;
有许多民妇不是不知道踏板三轮纺车效率高,但是普通民家家无余财,多出那么几钱银子买一个好的纺机,本身的初期投资成本就不是很容易接受的。加上民间开工率不一定足够多,女人的劳动力在这个时代又不值钱,所以很多民妇宁可选择每年多花那么十几天的劳动力去纺线,也不愿意多掏几钱银子买好一些的纺机。
织布阶段的器械当中,织棉布和制绸缎的器械都有单人织机和多人织机之分,一般来说两到三人配合地大织机生产效率高一些——比如说,一台双人织机,比两个女工各自操作一台单人的小织机,每个时辰织出的布匹绸缎面积,还要大上两三成。黎族人的棉布织机技术上的优势只是在于提花,也就是以更少的工时织造出有两三色花纹的布匹。如果织造纯素色的布料时,黎人的棉布织机相比汉人的丝绸之机完全没有生产速度上的优势。
经过一番比较,钱惟昱和蒋洁茹初步判断出来:此前真正困扰汉人对棉花纤维织布利用的,其实是纺纱之前的棉花预处理阶段——如何把团装的棉花进行抽丝剥茧一般地纤维拉伸,如何去除棉桃中的棉籽和其他非纤维性的杂质——这些,汉人女工们原本缺乏趁手的工具,但是黎人带来了搅车和椎弓等物,可以实现这些工艺。
搅车是一种形似后世给稻谷和小麦脱粒(把穗子和茎秆脱离开)的工具,只是加上了盛载棉堆的车体。椎弓么,便是弹棉花的弓了。这些东西从技术含量上来说,都是一点就透的东西,任何一个工匠只要看了图样,便可以直接依葫芦画瓢批量制造出来。
……
钱惟昱观摩了半晌,也问了不少问题,还和蒋洁茹讨论了一番。得出“如今的纺织机械哪怕吸收了黎族的技术之后,对生产效率的改良效果依然不大,唯一的革命性改变,只是可以把棉花这种原本没有充分利用的作物给利用起来。而且黎人机械地可仿制性太强、一旦传入中原后,被各国山寨的可能性非常大”的结论。
这个结论让钱惟昱着实有些颓丧。看来依靠现有汉族、黎族之间的技术交流、取长补短还是不够的。要想把纺织业做成吴越国,至少是中吴军节度使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是要集思广益,发挥钱惟昱自己的先进指导思想,配合织造工匠们的经验和沈默等科学狂人的机械研发优势,进一步改良才是。
蘸了一下笔墨,钱惟昱在纸上写下了几个阶段,分别是“制棉、制线、织布”然后和蒋洁茹分段讨论。
“小茹,千头万绪,暂且也不好厘清;咱便按照织造的顺序,分段来看好了。抛却那些种植棉花、种桑养蚕之类的农家环节不谈。要想完成织造,首先第一步是制棉——如果对应绸缎和麻布,那便是缫丝和沤麻。
制棉部分,咱汉人此前确实较为落后,没有椎弓,没有搅车,偶尔要处理棉花,也都是以手剥棉桃去籽,然后用手搓拉伸棉花的纤维长度。如今有了黎人的两项器械,制棉所费的工时在织造棉布的整个过程中已经降到了最低——
弹一次棉花,可得无籽棉花数十斤,耗时不过一个时辰,最终可织成棉布四五匹。而纺纱、织成四五匹棉布需要一个女工十余日劳作、六七十个时辰干活,也就是说弹棉花只占了整个工时的八十分之一,这段时间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再省的了。要想加快,便该在纺线和织布两个主要矛盾环节寻求改良。
当然了,至于制丝麻等物,如今倒是可以略略改良一些——为夫也看这些女工操作过了,如今民间沤麻和煮茧都是直接用的水。如果可以寻得一些可以使丝胶和麻杆青皮脱离分解的碱性溶液来浸泡烧煮的话,也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