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御前驸马 >

第186部分

御前驸马-第186部分

小说: 御前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刻夜风也渐渐大了起来,四周的竹子也开始左右摆动,哗啦啦的摇摆碰撞之声不绝于耳,令这个凄清冰凉的夜又增添了几分寒意。

正尧也不多说废话,松开那握了宁安小手很久的右手,随即一拉一扯的将洞口的藤蔓给破坏掉,不多时,一个有一平米左右的洞口便出现在了两人面前。

“里面没有东西,我们先进去再说!”

正尧探头往里面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异常,于是对着宁安说道。同时轻轻地推了宁安一下,让她先进去。

毕竟外面风大,宁安的身子本来也比不过正尧,进去避避也比在外面吹着风好。

待宁安进入了之后,正尧也紧跟着进了山洞。

山洞虽然不大,但是两人进入之后还是能够直起身来,旁边还有一块大石板,躺在地上,倒是可以铺一些树叶稻草什么的用来睡觉,总好过山洞地面的那种坑坑洼洼。

“你冷不冷?”

正尧随即将宁安扶到了大石板上面坐下,柔声的问道。

说是不冷,那是骗人的,正尧这也算是多此一问。

“先别管我了,倒是你,穿那么一点,不怕感染风寒吗?”

宁安嘟着嘴说道,似乎她也是第一次用这种口吻,这种态度,在这种情况下与正尧说话,而这种感觉却是那样的怪怪的。

正尧抿嘴一笑,拍拍胸膛道:“我的身子可好着呢!不用管我。现在你在这里坐好,别乱走,我去找点柴禾来,生一堆火,估计你就不会那么冷了!”

说完,正尧轻轻地将宁安肩上就要垮下来的外套给提了上去,以保证宁安能够获得足够的温暖。

以前没有注意,现在看到正尧这一幕,宁安突然发觉原来正尧对待女孩子竟是如此的细心。这不禁令她顿时心中一阵暖和,在正尧说完之后,她便点点头。轻嗯了一声,甚是听话。

随即正尧立即起身,往洞外而去。

不过也别说,自从正尧学会了花清月给自己的《飞云八式》再加上自己创出的《飞云第九式》之后。正尧感觉身体与之前就大不相同了,这不得不说是正尧的一处变化。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正尧便抱了一大捆树枝,竹竿回来。

“呆子,你抱这么多柴禾回来我们又没有火。怎么点的着啊?”

似乎宁安这个时候才想到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于是立即很严肃的看着正尧说道。

见宁安一副认真的态度,正尧不禁想笑:“没有火我干嘛还要抱这些柴禾回来?你的脑子是不是被水给浸坏了?”

正尧没好气的说道,当然,这不过是习惯性的想要打击一下宁安罢了。

“那……”

宁安似乎还想说什么。

正尧摇摇头,看向宁安指着宁安身上的外套道:“你把我的衣服翻过来,右边腋下有一夹缝小包,你伸手进去摸一下看看有什么。”

宁安不明白正尧想要做什么。不过听正尧说的那么认真又神秘的样子。于是便照着正尧说的去做。摸索了一番之后,却见宁安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抬头盯着正尧,同时把左手伸了出来。

“咦?火折子?你怎么会想到把火折子藏在衣服里面的?难道你知道你会有此一遭?”宁安不解的看着正尧说道,不过她的这个问题似乎显得有些幼稚了一点。

“我拜托我的公主大小姐,我要是知道有此一遭。我干嘛还会跑到这里来呢?我这个叫做未雨绸缪!这些是基本的常识,不然怎么在野外生存?”

正尧有点无语的说道。不过宁安深居宫中,虽说偶尔叛逆的出宫几次。但是都是有人陪同,安全是有保证的,自然就不知道什么野外生存的应急措施,需要准备什么了。而至于正尧,一个从警校毕业出来的大学生,一个在警队受过各种训练的刑侦队队长,这些常识自然知道。

所以,正尧一早就在衣服和裤子中都准备了应急的东西,比如这衣服里面的就是火折子,长裤里也绣了一个应急荷包,里面用小盒子装了袁海云给自己配制的各种治疗伤病、各种风寒的药丸。

果然,待正尧将火堆生起之后,又从贴着大腿外侧的长裤应急荷包中取出了几个小盒子,找到上面标注了“伤寒”二字的小盒子就打开来,随即取出一粒药丸,递给了宁安。

“这是什么?”宁安好奇的问道。

“这是海云为我配制的治疗伤寒的药丸,你现在身体很虚弱,需要服一粒。”说完,便将黑色小药丸放在了宁安的手心。

宁安将信将疑的把药丸拿到眼前看了又看,不过最后心想正尧这个时候应该不会再整自己,于是便一口吞了下去。

“好了,现在你把衣服脱了。”

待宁安将药丸吞下之后,正尧便一脸严肃地对着宁安说道。

然而他这么一说,差点让宁安把刚刚吞进去的药丸给吐了出来,随即一脸不善的瞪着正尧道:“你说什么?又脱衣服?”

如果眼神能够杀人的话,相信正尧已经被宁安杀的尸骨无存,现在还脱衣服?岂不是摆明想占便宜?

正尧见宁安那眼神,不禁往后一退,然后露出好无辜的表情说道:“喂我的美女公主小姐殿下!这都什么时候了,你竟然还想着那种事!拜托你把思想放单纯一点好不?”

“李正尧!你去死!”

说完,一个弯腰,信手一扔,一只绣花鞋瞬间便从宁安的手中抛出,不偏不倚的打在了正尧的鼻梁之上。

而正尧一阵无语: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第三章 安南来信引纷争

。第三章安南来信引纷争

京城东郊,一处破旧荒废的古屋大院中。

周围一片狼藉,杂草丛生,而门前清晰可以见得到厚厚的蜘蛛网。此刻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白袍男子端坐在石桌旁,欣然的在沏茶。这个场景似乎之前已经出现过一次,看来这个面具男子是在等着某人。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从大门口飞快的窜进一黑衣男子,身形十分健硕,腰间环佩一把长剑,只不过同样是蒙着面,看不清样貌。

“孩儿拜见义父!”

黑衣男子的声音显得比较沉稳,看样子应该也有三十来岁,而见他又是跪拜,又是恭敬的叫出“义父”二字,显然此人对那白袍男子很尊敬。

“昭儿你来啦!这次可真的难为你了!事情办的怎样?”白袍面具男子悠然的端起沏好茶的茶杯,轻抿了一口,随后对着跪在地上的黑衣人说道。

“回义父!孩儿幸不辱命,相信一切都在跟着咱们的计划走!不多久,严嵩必定会自鸣得意起来,到时候会更加的不顾一切,如此便是我们成功之日!”

黑衣人缓缓地站了起来,语气颇为兴奋的说道。

白袍面具男子点点头,道:“嗯,如此最好!那李正尧他……”

“请义父放心,李正尧之事孩儿完全是按照义父的意思办的,如果他真的时运不济,那我们也只能无能为力了。”

“若是他死了,还真的是损失了一个人才!那好吧!这些暂且不管了,最近一段时间就最好不要与我见面了,有什么直接与你大哥联系!另外,安南那边收到消息必定有所行动,而蒙古倭寇更会肆无忌惮,所以眼下我们就只需要坐享其成,静观其变!”白袍面具男子说完,一口便将杯中所剩的茶喝光,随即便站了起来。

“是,义父!”

※※※※※※※※※※※※※※※※※※※※※※※※※※※

此时嘉靖已经命御林军和锦衣卫开始沿着城南的山道仔细的去巡查宁安的消息有一日了,却不见有一点回应,不得不令嘉靖又一阵雷霆大怒。就连吃饭的时候,连平常他疼惜的不得了的沈贵妃,因为叫御膳房准备了两样荤菜,却被他痛斥了一顿,着实的令沈贵妃一阵委屈。

当然,沈贵妃也是知书达礼型的女子,对于嘉靖此刻的心情,又怎会不理解呢?宁安失踪到现在已经一天一夜了,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这如何不让嘉靖担心?为此,嘉靖还特定命令御膳房不准做荤菜,自己要斋戒三日以此为宁安祈祷。

可是谁料沈贵妃刚刚从太庙回来,不知原由,听说皇上不吃荤,这可不行,于是便悄悄做了两样,却不想因此而引来一顿责骂。

宁安自小便是苦命的孩子,母亲惨死的时候,自己根本就还不懂事。后来嘉靖才发觉自己是错怪了曹端妃,更觉得无颜面对这个遗女,于是不得不对她疼爱有加以此来弥补。可是如今宁安却失踪了,而且还是在京城脚下失踪的,这一点自己更是责无旁贷,再想到曹端妃的枉死,嘉靖不禁又是一阵懊恼,在心底里狠狠地痛骂了自己好久。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虽然上朝还是要进行,但是一直都没有收到宁安的消息,嘉靖在大殿上坐着也显得没有半点精神,毕竟不可能一上朝宁安就有消息了。

孟公公依旧用着他那又尖又长的声音喊了一句,随即便闭上了口。

而下众人则是个个低着头,默不吭声,似乎谁一旦吭声,嘉靖很有可能就会在此人身上找平衡,要将此人当作宣泄对象一般。ishu。

这种怪怪的气氛大约持续了有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时才有靖王这个不怕事的王爷站了出来,躬身对着嘉靖道:“启奏皇上!方才微臣在入殿之前听到有人说安南方面派人送信来了,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也不知道靖王是听谁说的,不过说的煞有其事,顿时令周遭的大臣们议论起来。

“安南来信,恐怕就是为了安南王子一事而来的!”

“这事估计麻烦了……”

“安南小国,不必顾虑,你们想多了!”

“按我所说,此事若是不能处理好,相信安南小国必定会煽动周边小国与我大明分庭抗争,到时候,有蒙古倭寇肆虐,又有西域安南等国滋扰,我大明可真的是危在旦夕了!”

“童大人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难道我大明还怕那几个番邦小国?”

…………

……

“够了!”

就在下议论纷纷如同在开选举会一般热闹的时候,突然见嘉靖猛地一拍龙椅,一声脆响顿时响起,同时怒喝一声,随即让所有朝臣都下意识的闭上了嘴巴。

“没错!就在上朝之前,朕在御书房中看到了一封昨日来自安南的八百里加急信件,觉得兹事体大,朕便拆开一看。结果里面的内容由不得朕不更加的恼怒!”

嘉靖不说还好,越说越气,似乎恨不得一手将龙椅给拍碎。

靖王听后,更加觉得奇怪,于是立即追问道:“皇上请保重龙体!敢问皇上,信上内容都说了些什么?”

嘉靖此刻已然气的不想说话,于是一把从桌上拿起那封信件,随即猛地往地上一扔,道:“你们自己看看,这安南小国实在太狂傲了!朕决定!朕决定马上出兵,攻打安南!”

“皇……皇上请息怒!切不可意气用事啊!”

这个时候,胡宗宪立即站了出来,顺势跪在地上说道,同时伸手去将那封信件给捡了起来。

靖王徐阶陆炳以及严嵩也都凑了过来,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那封安南来的信。

“真是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似乎一旁的徐阶也看不下去了,如果他是武官的话,说不定立即就有挥军南下的冲动。

只见信上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只不过言语中却是夹杂着几分威胁之意。如“若我安南使节在大明境内遭遇不测,我安南势必与大明周旋到底”、“休要小看我周边小国,若是我们诸国联手,大明未必会讨到便宜”之类的话,看的人直想将此信件给毁了。

狂妄,实在太过狂妄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