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御前驸马 >

第608部分

御前驸马-第608部分

小说: 御前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就在二人刚刚从宫中回到驸马府。还没有来得及走进大厅的时候,却见李发拿着一封信便往正尧走来,打开一看,方知是靖王邀正尧过府一叙。

说来这些ri子以来,正尧还真的没有怎么见过靖王,也不知道他在忙什么,而且嘉靖也让正尧在痊愈之后去找靖王,他还有要事要交给正尧去办。

“呵呵,看来靖王还真的神通广大。不用出门,也知道天下事,连我是否痊愈都知道。”

正尧撇嘴一笑,看着手中的信纸。不禁一阵摇头。

“驸马,那我们去还是不去?”

宁安关切的问道,面sè显得有些犯难。

“去,当然去。我们患病的这些ri子,王叔可没有少cāo心费力,怎么说也要去看望一下才是。”收好信纸。正尧旋即转头向李发道:“发叔,劳烦你去准备马车,我们这就去靖王府。”

“是!”

说完,李发便立即退了下去。

而正尧点点头之后,便对宁安道:“我们也去准备准备,到靖王府,总不能空着手去!”

似似而非的笑了笑,正尧拉起宁安的小手,便往屋里走去。

驸马府和靖王府相隔其实也不远,两条街而已,坐在马车上,缓缓前行,也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可以到达。

来到靖王府的门口,正尧的心里却有着隐隐的不适,或许即将面对朱禄颖的缘故。

如果在朱禄颖面前与宁安表现的太过亲密,那朱禄颖会怎么想?而如果与朱禄颖言语之间出现一些比较暧昧的成分,那宁安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一想到这些,正尧就是一阵头痛,嘴角也泛起一丝无奈。

而至于宁安,在见到靖王府大门的时候,却没有正尧的那样复杂的心情,只是在进门的时候,她却莫名的与两名守卫打了一声招呼,而且连对方的名字也都知道,这倒是又让正尧给奇怪了一把。

难道宁安还会常常到靖王府来,所以才会连门卫都认识?可是如果是这样,那宁安和朱禄颖之间……

想到这里,正尧又不由地就此打住。

或许这个纠结的问题,他将永远都不会找到答案,因为找到的答案可能会让他更加的纠结。

“公主和驸马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啊!”

就在正尧和宁安二人都站住门口准备往府院里面走去的时候,却见靖王带着柳彦以及陆婉仪等人往门口走来,而靖王则是一脸的笑意,言语之中还略带歉意。

只不过,正尧四下打量一番,却并没有发现朱禄颖的身影。

见正尧似乎在发愣,宁安不禁捏了正尧一把,正尧自感一阵疼痛,立即正尧回过神来,笑着说道:“王叔客气了,您是长辈,公主和我来看你也是应该的。”

“好啦,那就进屋再说!”

说着,靖王立即伸手,示意正尧和宁安进屋。

正尧点点头,然后转身向车夫打了一个手势,旋即又对着柳彦和陆婉仪二人微微一笑,便径直往客厅走去。

来到客厅之后,靖王一面示意正尧和宁安坐下,一面示意下人沏茶,确实十分的亲切和善,不禁令人有一种归家的感觉。

“哈哈,恭喜三弟和公主身体康复,你们不知道,在这些ri子,我们几个可是为你们担心着急了好久!现在看你们恢复如常,我们也都替你们开心。”

柳彦也开心的笑了笑,对正尧宁安的关切之情,不言而喻。

而一旁的陆婉仪,虽然面sè有些不太好,好像有心事一样,但是见正尧和宁安一脸的光泽,她也不禁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即柔声道:“公主和李大哥吉人自有天相,如今得以痊愈。神sè也更甚从前,实在可喜可贺。”

陆婉仪正是已经去世了的锦衣卫统领,身兼三公之职的嘉靖第一人陆炳之女,也是柳彦的初恋情人。在陆炳未死之时,因为柳彦的出身,令陆炳对柳彦从来都看不上,一直都反对他们二人来往。

好不容易柳彦在科举之中考了一个探花,却因为始终没有能够达到陆炳的状元要求而再次被拒绝。原本以为自己的世子身份会让陆炳对他有所改观,可是不想泥古不化的陆炳仍旧不同意,这让柳彦和陆婉仪二人只能偷偷摸摸。

而在陆炳死后的第二年。两人终于在嘉靖和靖王的安排之下,还是成了亲。

只是陆婉仪却一直以为父亲陆炳的死自己要负上很大的责任,而且在陆炳死后不久还与柳彦结为夫妇,更加让她觉得自己不孝,久而久之,也有忧郁成疾的征兆,即便本身没有病,但看上去还是不够jing神。

正尧闻言,抿嘴一笑。略显尴尬的道:“呵呵,多谢二哥二嫂的关心,让你们为我们cāo心,确实有点过意不去。”

“好啦好啦!你们再这么过意不去。担心下去,可真就没完没了了,能不能说点别的啊!”

宁安似乎很不习惯大家你谢一句,我谢一句的。顿时便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哈哈哈哈。”

不过宁安确实说的在理,连靖王也不禁哈哈一笑,实在不曾想到。宁安竟然也有缓解气氛的作用。

片刻之后,正尧随即收敛了笑容,然后微微严肃的对着靖王道:“对了王叔,怎么不见郡主呢?”

正尧终于还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即便这样在宁安的面前似乎有些不妥。

面对正尧如此一问,靖王也好,柳彦也罢,连宁安也不禁一愣,似乎这个问题有点太过突然。

片刻之后,靖王才皱了皱眉,定神道:“实不相瞒,颖儿觉得自己做错了一些事情,所以去了城外十里坡的道观中定仪师太那里静修反思,一时半刻,想来也不会回来。对了,定仪师太公主也知道的,她的佛法高深,应该可以令颖儿想通的。”

“真的?”

正尧对此表示有一定的疑虑,不禁追问道。

却见宁安立即点头道:“嗯,驸马放心啦,王叔说的没错,那个定仪师太经常会开佛法大会什么的,我和颖儿姐姐也经常去听的,她的佛法确实高深莫测。”

“嗯,多谢驸马的关心,我相信颖儿会过得了这一关的。”靖王再次点头道,他的语气,更像是在宽慰正尧。

闻听如此,正尧也不便多言,旋即拿起茶杯,轻抿了一口之后,转移话题道:“那王叔此番让正尧来此,怕还是有要事!”

“嗯,是有要事。彦儿,婉仪,你们带公主到王府里面走走,为父要与正尧商议大事,切不可让他人打搅。”

靖王顿了一下,也顷刻变得认真起来,说话的语气也十分的具有威严。

虽然柳彦陆婉仪还有宁安并不是外人,但是毕竟谈论国家大事还是不要有太多不必要的人在场的,即便是柳彦,如果不应该让他知道,靖王自然是一个字也不会说的,这便是靖王的原则,这也是为什么靖王一直都是刚直不阿,公正无私的典范。

因此,既然是商议大事,靖王就得按照规矩来办,绝不可以含糊。

“是,父王!”

柳彦和陆婉仪也很识大体,点点头,便起身准备离去。

宁安原本还不想走,觉得没什么事情自己是不能知道的,不过正尧给她使了一个眼神之后,她也乖乖的不再多说什么,立即起身,闷哼一声,便于柳彦二人一道出了客厅,顺势还替正尧和靖王将门给关了上。

待宁安三人离开,将门关上之后,靖王抿了一口茶,才对着正尧道:“相信在此之前,皇上已经向驸马有所交代,那本王也不拐弯抹角了!御前驸马兼护国公李正尧接旨!”

“在!”

正尧立即双膝跪地,脆铮铮的应声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第四十九章 临别赠言踏征程

“什么?去山西?封我为兵马大元帅?”

待靖王将圣旨念完,正尧并没有立即兴奋的接过圣旨,而是一脸诧异的望着靖王,似乎听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信息一样,两眼直放着迷茫的神sè。(  钱人,,,。)

但凡有人听到如此的消息,一定都是一副兴奋震撼的样子,然而正尧却摆出这么一副表情,确实让人有些难以理解,难道当兵马大元帅还不好吗?

当然,正尧有正尧自己的想法,不可以将别人的想法强加于他。

而且正尧很清楚,兵马大元帅一职是多么的重要,自己虽然当过兵,受过训,可是打仗根本就是两码事,不可以混为一谈。更何况,他也很清楚,明朝以来,驸马出任兵马大元帅一职的好像根本就没有,如今嘉靖此举,未免也太过看得起自己,难道群臣就不反对吗?

正尧确实很难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至少在他看来,一定不是嘉靖自己的主意。

靖王见正尧满是惊讶的样子,不禁笑了笑,道:“没错,这其实是本王的提议。”

“王叔你的提议?可是你这……”

“本王明白你的疑虑,你是觉得你难以胜任吧,其实你也太妄自菲薄了,你应该相信你的能力。至于你觉得这有违规矩,其实也没什么,规矩是人定的,非常时期,非常手段,你不经常这么说吗?而且现在严嵩党羽勾结倭寇又在沿海一带作乱,戚将军俞将军以及刘指挥使都各自有任务在身,一时半刻也抽不出身来,所以本王才极力举荐你的。”

靖王宽慰着正尧说道,听起来,似乎也很合情合理。

本来以正尧的机智聪明,运用到战场上,也应该可以。况且只是出任元帅。又不用正尧亲自上战场,应该不存在太多的危险。再说军队里面还有副将,参将这些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人可以给正尧提供一些建议,打起仗来,也不会太吃力。

之所以蒙古兵如此肆无忌惮,其实并非他们的战斗力有多强,而是他们笃定严嵩造反一事无暇顾及道山西一带,因而才会出兵偷袭的。

综合来看,靖王笃定这一场仗没什么说的,应该不成问题。

“谢谢王叔抬举。只不过,正尧始终觉得这件事实在太突然,而且严嵩虽然伏法,但是他的党羽还在,我怕我离开之后,他们会……”

正尧始终觉得不妥,脸上的难sè就更加的浓烈了。

靖王摇头道:“正尧你大可放心,京城还有本王在,一定不会让严嵩党羽胡作非为的。你要对本王有信心才是。”

“可……”

“好了,皇上的圣旨已经下达,莫非你还想抗旨吗?说实在的,正尧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呢?做人有时候变通一点。不去刻意的计较,不钻牛角尖,不是挺好吗?”

靖王一手将圣旨递给了正尧,同时还不忘规劝正尧。倒是显得特别的用心良苦。

正尧有些不敢苟同的道:“王叔此言差矣了,做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才是,嗯。既然圣旨是皇上下的,正尧也只好尊崇。不过有些时候,正尧还是很清楚的,不管做什么,都应该对得起天地良心,做人更应该脚踏实地。如果太多的yin谋诡计,我想最终算计的还是自己。”

不知道正尧是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深意,但是在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向靖王的眼神却有一丝的不大一样,好像以前对靖王的那份尊重在这个时候莫名的消失了似的。

“原则固然重要,但是相较起来,本王倒是认为至亲好友以及自己的xing命才是最重要的。正尧你是个聪明人,此番山西之行可能凶险异常,如果正尧有需要的话,不妨找方玉阳将军,他自然会知道该怎么做。”

靖王继续说道,而话中的内容也开始变得更加的含蓄起来,宛如一道谜语,要靠去猜才能明白。

正尧立即摇头,道:“不必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方玉阳和我根本不是一路人。虽然他做了那么多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