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血荐中华 >

第396部分

血荐中华-第396部分

小说: 血荐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必烈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我和你之间的仇恨,我永远也无法报了,但现在你帮我报了这个仇,你等我一下。”说着,他来到床边,吃力的从床边的大柜里拿出了厚厚的一卷东西,尔后将他交到了王竞尧的手中:“这是我的先祖,远征到异域之时,所画的各处的地理风貌。我虽然两次远征日本失败,但也不是一无所获。我让逃回来的将士,凭着记忆描述出了他们所到过的日本的每一处土地,又命画师绘制了下来,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希望你的军队,能够借着它杀光那些畜生!”
    江山万里图,王竞尧知道这是什么。这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无价之宝,有了它的协助,汉军在未来的前进步伐上,将会得到最有力的帮助,将会最大限度的减少困难。
    “不光是日本,朕的大军,将来的脚步要踏遍这普天下的每一寸角落,帝国的版图,将远远超过元朝,这是朕心中的宏愿!”王竞尧细心地擦拭着江山万里图上的灰尘,头也不抬地说道:“朕要建立一个有我汉人以来,横跨领土最大的帝国,你信吗?”
    忽必烈的身子抖动了一下,他像第一次看王竞尧一样盯着他。“朕的大军,将来的脚步要踏遍这普天下的每一寸角落,朕要建立一个有我汉人以来,横跨领土最大的帝国““”这是什么样的气势,这其中又将经历多大的艰辛和困难?
    但不知为什么,忽必烈相信眼前的这人能做到,这个汉人的皇帝,从一个小小的步兵都头,几乎奇迹般地打败了自己,还有什么是他做到的?
    “你说,当这一天到来的时候,后世的人会怎么评价我?”王竞尧忽然笑了起来:“征服者王竞尧,还是侵略者王竞尧?是百年一遇的圣君,还是千年一出的暴君?史书上是会竭尽全力地赞美我,还是把我骂得一文不值”
    这问题让忽必烈一下迷茫起来,他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忽然又想到,是啊,后世的史书会如何评价王竞尧,又会如何评价自己呢?
    “其实我根本就不在乎后世怎么评价我。”王竞尧淡然说道:“无论是圣君还是暴君,我都做了,我为汉人留下了一个庞大强盛的江山,为汉人打造了一个盛世,为汉人消除了一切可能出现的隐患,这点就已经足够了。至于骂名,就让我们这一代人去承担吧。而我们的后人,将会被称赞为文明的拯救者,世界秩序的守护者,你说是吧?”
    忽必烈根本就听不懂王竞尧的话,他愣愣地站在了那里,茫然地看着王竞尧,这位汉人皇帝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世界秩序,什么又是守护者?
    王竞尧笑着站了起来,带着江山万里图向外走去。是的,世界文明史,让它见鬼去吧,自己将亲手来破坏,也许,自己所想的,是要将除了汉族以外的世界文明倒退一千年!
   
第四百三十四章 征日大元帅


    大量的汉军将领,朝廷官员纷纷涌向大都,大都的汉人百姓,自从北方屡遭异族侵略以来,大都的汉人百姓,还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多的汉人官员!
    “朕先宣布第一件事。”在临时的朝堂上,王竞尧看着他的大臣们,缓缓开口说道:“大都这个名字,从即日起作废,改名为北京。至于这第二件事……”
    停顿了一下后,王竞尧这才说道:“自我大汉帝国立国以来,一直以福建泉州为临时帝都,在两次北伐中,泉州所立功勋卓绝。但现在北伐已成,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未来朝廷的发展中,朕以为泉州都不再适合当帝都,因此朕决意迁都。”
    这话立刻引得下面文武官员一片议论之声,当初以泉州为帝都的时候,朝廷地盘狭小,乃是不得已而为之,但随着帝国建立的时间增长,这些朝廷的臣子们都对泉州有了相当的感情。而且,在朝廷中担任官职的福建人不在少数,谁不想帝国就建立的自己的家乡。当时就有几名福建籍的大臣站出来竭力反对。理由无非是京都是朝廷的政治中心池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贸然迁都,容易引起军民之心不稳,而且容易劳民伤财等等之类……
    王竞尧微微有些不耐烦,以目视萧龙,萧龙会意,上前说道:“各位大人都言之有理,但在萧龙看来,朝廷的政治、经济都在迅猛发展之中,况朝廷亦有向外开拓疆土之意,泉州再为帝国已不合适。迁都本是常事,秦、周、唐皆经历过迁都之举,何来劳民伤财之说?”
    不待有人反对,王竞尧已抢先说道:“迁都这事就这么定了,至于泉州,朕也不会忘记了它的功勋,朕决定以其为陪都,免除福建三年赋税,免除泉州五年赋税,众爱卿以为如何?”
    皇帝陛下早就有了决定,况且又开口定下了调子,朝廷里上下还有谁会反对?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为了选择哪为新的帝都而唇枪舌剑。
    历来选定都城,必须满足以下要求:经济发达、富饶的地区,以维持朝廷物质需要:应选择全国居中的地理位置,或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以利政令四达,制内御外;应选择凭险可守的自然条件,以使其不为外力摧毁,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在满足了以上条件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希望将帝都定在自己的家乡,因此在金陵、长安、洛阳等等的提法都有。
    “朕有一个想法。”待众人争论稍稍平息,王竞尧说道:“为什么咱们非要选择在这里,朕想着咱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全新的城府,让它成立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朕连名字都帮它想好了,就叫‘荣耀之城’。在朕的设想里,荣耀之城将成为全天下最大的城府,将成为全天下每个人都向往的地方!”
    皇帝陛下的这话让朝堂里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讨论声、争吵声不绝于耳。建立这么样的一个城府是何等规模浩大的事情,将会牵涉到的金钱、劳力等方方面面不计其数。
    “臣坚决反对!”随着声音看去,王竞尧顿时头疼起来,又是那个处处和自己作对的魏元征。只听魏元征说道:“迁都未必劳民伤财,只有陛下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并且如此庞大的城府,这要消耗多少国力,这要动用多少百姓?我北伐刚刚胜利,现在正需要休息生养,因此臣坚决反对!”
    “臣倒竭力赞成。”才从海外经商归来的孔星,懒洋洋地走来说:
    “陛下建立荣耀之城,其意正在于见证我汉族光辉荣耀的历史,此是鼓舞汉族军民士气之同,一旦城成,此必成万众瞩目之地,魏大人想过其中的含义没有?劳力方面太容易解决了,北伐才刚刚胜利,放着那么多的俘虏不用实在可惜,可驱使其建立荣耀之城,这样又可以为朝廷节约下一大部分的资金;陈中建总督的东南亚,符海波将军的高丽,皆可以调动大量民夫供朝廷驱使。至于不足的金钱方面,陛下,臣之商船可以在一月内进献朝廷五百万两!”
    “汉军方面也都赞成。”在低低商议了一会之后,陶亮做为汉军高级将领代表站出来说道:“我各镇字级以上将领,愿意捐出一年俸禄,以为陛下建造荣耀之城!”
    私掠舰队总指挥祁九航上前一步,说道:“私掠舰队自出海以来,所获颇丰,若陛下决意建造,舰队能拿出三百万两以供朝廷调度!”
    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自己一边,王竞尧大喜之下,将目光投向了李襄阳。这李襄阳是朝廷的财神爷,又是出了名的吝啬鬼,见皇帝陛下看向自己,心里叫了声苦,硬硬头皮上来说道:“这个,这个北伐之后,臣手中大觉用度紧张,既然陛下决心已下,臣……臣砸锅卖铁,也要为陛下凑出五……五十万两……”
    王竞尧正把一口水喝进嘴里,一听这话,满口水差点喷了出来。这李襄阳的小气吝啬他是最清楚的,可没想到居然抠门到了这个地步:
    “你别给朕哭穷,虽然北伐用了不少钱,可你家底子厚在那里,这样吧,朕也不为难你,你就给朕拿八百万两出来吧。”
    一听皇帝陛下说出这个数目,李襄阳简直连死的心都有了。真是皇帝陛下一句话,八百万两似流水……自己省吃俭用,为朝廷的国库充盈殚精竭虑,可这位皇帝陛下什么都好,偏偏就是对钱的概念太淡薄了。
    解决了这事后,王竞尧的脸色板了起来:“再说一件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情,司徒平一,你知道这次朕把你调回来所为何事吗?”
    见司徒平一茫然地摇了摇头,王竞尧示意身边侍卫将几张大大的地图拼起来,挂到了墙上,接着他将文武大臣们领到了地图前:“这是朕才从忽必烈手中得到的江山万里图,大家来看看,出了咱们帝国的领地,这天下大得很啊。咱们不能因为北伐胜利了,就坐井观天,不思进取了,朕还要带着你们继续开拓疆土,打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大汉帝国!”
    这话顿时让那些汉军将领们热血沸腾,从战争中走过来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其它,而是继续带着自己的士兵,去接着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光荣,在史书上永远书写下自己的大名。
    “众将听封。”王竞尧忽然大声道:“北伐胜利,我汉军将士功勋盖天,所有将领俱官升一级。以司徒平一为大将军,铁残阳为膘骑将军,陶亮车骑将军,顾斌锐骑将军,符海波锋骑将军,你五人合称汉军五大将军,共领汉军,颁天子黄钺以节制汉军将领!”
    “谢陛下!”这五大将军齐声应道。
    从这一刻开始,汉军的指挥系统正式以圣旨的方式形成。即以皇帝陛下为首,下设五大将军统制各路汉军。而这五位大将,也将在日后帝国开拓疆土的过程充当主力。
    “朕决定先把目光放在这里。”王竞尧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岛说道:“日本,朕要讨伐日本,大将军司徒平一上前,朕以你为征日大元帅,整顿军队,随时准备出发。锋骑将军符海波上前,朕以你为征日副元帅,一旦征日之战开始,一切水军调度皆由你负责,同时你将调用人手由高丽进发,与司徒平一一起分两路进击日本!”
    “臣领命!”司徒平一和符海波大声说道。
    “陛下,我军才经北伐,士兵疲劳,焉能此时出兵。”又是魏元征上来反对道:“况且日本于我何干,古语云,师出有名”今大军讨伐日本,却又以何理由而去?天子不行无道之师,天子不出无名之兵,此乃圣王之道……陛下可遣使臣前往日本,告知中原大势,领其上表称臣,岁岁纳贡即可……”
    他这话让那些文官们觉得有些道理,频频点头不止,那些武将们的脸上却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要打就打,哪里来的那么多讲究,况且这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称臣?纳贡?师出有名?”王竞尧连连冷笑不止:“朕今日就是要出这无名之师,蒙古人两次遣使前往,结果如何?朕这次要把这个国家抹去,彻底地抹去,为我大汉族消除这一心腹之患。朕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但这次朕意已决,你等勿再上言,就让朕,当这一次蛮不讲理的皇帝吧!”
    大臣们可从来没有见过皇帝陛下那么反常,只怕是那日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了皇帝陛下,汉军将领们可不会去管这些,兴奋不已的表情,一览无余地浮现在了他们脸上!
   
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


    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