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122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22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的对手,而这就是高原最大的底牌。

    注1:因为苏系枪械子弹可以通用,虽然从苏联那里获得的弹匣标准不同,但只需由随军的军工人员将其按照步枪机枪的供弹方式改制成弹匣弹鼓弹链即可,所以特种部队还是清一sè的八一式枪族,而且考虑到东北根据地没有条件生产,特地多带了一些,这样强大的步兵火力,别说和抗联比,即使与关东军相比,也有巨大的优势。至于自动步枪子弹消耗量大的缺陷,由于特种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所以浪费子弹的现象是很少见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 发展策略

    而那几百个干部也十分重要,一方面政治处、参谋部等重要部门因此得以很快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将那些军事与政工干部安插下去,也有利于高原尽快控制住原来如同一盘散沙的抗联各路兵马,而他的名言“我宁要一千个服从指挥的部下,也不要十万各行其是的大爷;宁要一千个众志成城的指战员,也不要十万一盘散沙的乌合之众!”也随着抗联编制的大幅度调整迅速深入人心

    由于当初胡卫东的影响,现在的高原也认为虚胖的编制不但不利于指挥,更容易过早招致鬼子的重兵围剿,因此很快就对抗联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瘦身,原本号称有十几个军的抗联被改编为三个纵队,每个纵队下辖三个支队,每个支队下辖三个团,其实就算这样的编制也仍然被高原认为注水严重,要不是被任命为抗联副司令员(高敬亭是司令员兼政委)的赵尚志指出一下子压缩得太狠,某些降职幅度过大的同志可能会有意见,而且抗联在高司令员的领导下一定会有迅速的发展,现在应该预留扩充队伍的空间,免得不久又要再次调整编制,反而影响了部队战斗力,高原这才有所节制,要是按他一开始的想法,其实是打算将抗联直接缩编为3旅9团的

    在抗联改编的过程中,八百余名特战队员除了一百余人留在司令部作为必要时的杀手锏,其余的全部分散了下去。这一方面是为了尽快将特种战术等抗联此前尚未掌握的新战术教给广大抗联指战员(注1)。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以特战队员骨干、普通抗联战士全力配合的特殊游击战模式,以应对空前险恶的东北抗战局面。

    高原认为,目前抗联的首要任务,是恢复东北人民的抗rì信心,而要做得到这一,首先必须将那些害群之马从抗rì队伍里剔除出去,对于其中那些为祸甚大的土匪。抗联更是必须出手铲除,以洗清抗rì队伍的名誉。对此抗联的战士们普遍举双手支持,但很多抗联指挥员都有疑虑。害怕这样做破坏了“抗rì民族统一战线”,到时候被人拿这大帽子一扣,后果就会很严重。当年包括赵尚志在内的很多抗联高级干部都吃过这样的亏。

    但高原听了这些意见之后,却当即指出“统一战线”是手段而非目的,切不可本末倒置。(uCM)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主要有两方面的目的,其一是依据“旁观者清”的原理借助党外力量监督自己,以尽可能少犯错误;而更重要的则是抓住主要矛盾,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集中打击当前最主要的敌人,对于现在的抗联来说,就是要尽可能地争取外力帮助抗rì。

    就第一个方面来说,让那些祸害百姓的山贼土匪来监督人民群众的代表赤sè党,岂不是天大的笑话?至于第二个方面。那些害群之马虽然有人有枪,但心思根本不在抗rì上,祸害百姓倒是很来劲,将他们勉强留在抗rì队伍中有害无益。何况纵观目前东北的各路抗rì武装,(高原来东北之后)抗联的实力至少占据了所有抗rì力量的成。那些土匪武装就算有心帮助抗联,也没多大实际意义了,而消灭他们可以迅速挽回抗rì队伍在东北群众之中一rì不如一rì的风评,抗联还能以相对于和rì军交战较小的代价锻炼队伍、增强实力,何乐而不为呢?

    接下来,高原根据抗联掌握的情报。将东北其他的“抗rì”武装分成了三大类,即消极抗rì却祸害百姓的、积极抗rì却又祸害百姓的,以及积极抗rì而且军纪较好的,对于第一种情况,坚决消灭之;对于第二种情况,则要求其接受改编,抗拒的也同样消灭;为数不多的第三种抗rì队伍则以政治工作为主,宁可多花些时间,也要将其拉进党的怀抱

    除了清除那些混进抗rì队伍的败类,抗联更是分散下去,以支队或者团级单位乃至规模更小的部队积极对rì作战,考虑到当时抗联实力有限,高原命令抗联各部以rì军开拓团和所谓的“集团部落”为攻击重。在华北吃了多次大亏之后,rì军各部对于口令愈发重视,特种兵们只靠着rì语与缴获来的rì军军装就想蒙混过关已经不太容易了,但rì本开拓团这样的半军事组织却没有这样严密的组织纪律xìng,因此抗联很自然地屡屡得手。

    至于所谓的“集团部落”,东北农村现在已经到处都是,总数至少上万,可是这个时空的关东军却因为华北压力太大的缘故而不可能拥有历史上那样恐怖的兵力,再扣去大中城市必需的守军,能够派去维持那些“集团部落”的兵力极为有限,即使鬼子被迫搞出大型化的“集团部落”,每个屯的农民达到了300…500户,驻军也最多只有一个rì军步兵小队,大多数“集团部落”更是只有两个鬼子兵加一个班的伪军,驱使着村子里抽出的壮丁作为炮灰,抗rì武装来袭时就躲进土围子里面固守待援,却也令之前子弹不足、更缺乏攻坚能力的抗联等东北抗rì武装颇为头痛。

    注1:特种战术在东北比其他地区意义更大,此前由于东北人口相对较小,群众又因为鬼子的疯狂掠夺而十分贫困,野生动物虽然到处都是,但是生火却很容易被鬼子飞机发现,因此抗联食物的补充始终是个大难题。但特种部队来到东北后,却将各种野外生存技巧教给了抗联广大指战员,令他们对于野生动植物生吃的价值与安全xìng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经过训练他们消化系统的适应能力也大大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食物供应的紧张,更是大大降低了因为消化系统疾病乃至食物中毒造成的非战斗减员,rì军飞机侦查的效率也大大下降,这对抗联的发展与战斗帮助极大(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百三十三章 毛子的弱点

    然而,现在的抗联对付起来却是轻松愉快,枪榴弹远距离炸开土围子,然后狙击手干掉鬼子兵,剩下的伪军与壮丁没人督战,一般都会立刻弃械投降,即使负隅顽抗,抗联战士对付没了土围子保护的一个班伪军也是易如反掌,rì伪军都打掉了,那些深受鬼子压迫的壮丁又岂会愿意为虎作伥?再说了,以壮丁们们低下的战斗力和粗劣的武器,即使因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而脑抽了抵抗,也根本是挡不住的。。。。。。

    因此,高原来前几百人都未必能够拿下的集团部落现在抗联只需要一个班就可以确保拿下,而高原为了保险,更是要求部下必须以连为基本游击战单位,这就令他们具备了轻松全歼一个鬼子小队或者击溃一个鬼子中队的实力。(。)因而抗联攻打“集团部落”解救被困群众的同时,还积极地“围点打援”,干掉了大量的rì伪军,而攻打rì本开拓团时因为攻击的是rì本人,所以关东军救援更及时,类似的机会自然更多。。。。。。

    因为有了正确的发展策略,一度陷入困境的抗联在高原上任后迅速起死回生,再加上此后不久华北一系列大战役逼迫关东军大量派兵入关助战,令抗联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短短一个季度时间内,抗联的队伍就发展到近四万人。就连赵尚志也没想到他的预言竟会这么快就变成现实。。。。。。

    但部队扩充太快也是有利有弊,兵员素质下降的问题还好。/高原带来的那么多干部可不是摆着看的,而且必要时那些特种兵也至少可以胜任排一级的军事指挥官,首先军官不是问题。同时东北之前持续数十年的匪患另一方面也令当地人普遍都见过血。甚至也大都有些枪法基础,因此训练成军的速度要比别的地方快得多,这一点甚至就连当初的豫西根据地也未必比得上,

    与之相比,枪械与弹药的不足更令高原头痛。虽然他带进东北的队伍枪比人多,弹药也都带足了,但是毕竟总数太少。而原来的抗联枪支大多老旧(东北民间藏枪极多,所以抗联很少出现类似内地抗rì队伍那样三人才能分到一支枪的情况,但是却大都是民国初年乃至清末的过期产品。。。。。。)不说。子弹的补充也是很大的难题,在鬼子对伪军严格限制了弹药的携带量之后(鬼子即使战败也很少投降,甚至纵然投降了,也一样会坚决地毁掉武器弹药,因此除非是小队以下规模的战斗,即使鬼子弹药携带量很大,抗联也别想缴获到多少。),抗联的子弹来源更是几乎完全断绝,哪怕是主力部队人均也就几发子弹。高原带来一些军工技术人员后,根据地的小兵工厂可以进行子弹复装。但是底火等必需材料的来源始终令人头痛,而更麻烦的,是八一式步枪没法使用xìng能低劣的复装子弹。。。。。。

    虽然自从高原来到东北之后,随着一次次的胜利,抗联也缴获到了一些弹药。但因为佐佐木到一仍在实施的毒计,数量并不能令高原满意,而且rì式的子弹只能用于rì式步枪,这也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抗联现役的大部分枪支都得因为子弹耗尽又得不到补充而废弃,那时抗联别说是三人一支枪、甚至困难到七八人一支枪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按照协议支援抗联的那批武器弹药就显得弥足珍贵,而且比起协议规定的1万支步枪、300万发子弹、10万颗手榴弹,抗联实际拿到手的数量更多。这并不是因为苏联人大发善心,纯粹是高原来东北前胡卫东特别告诉他一个毛子自古以来都没改掉的弱点——酗酒,再加上远东苏军因为山高皇帝远的关系,自主权其实相当大,只要将他们灌迷糊了,多要些武器弹药并非难事。历史上**进东北的时候,斯大林是不同意给赤sè党援助的,但在酒桌攻势下,当时驻留东北的苏军将领还是从当初缴获的关东军武器当中漏出了一部分,虽然对国力强大的苏联来说那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一点点,但对武器弹药严重匮乏的赤sè党来说,却是帮了大忙的。而历史上后来苏联解体前后,中国同样是利用毛子酗酒的弱点,经常能以白菜价从他们那里搞到好东西,可见毛子的这个毛病一直都没改掉。。。。。。

    不过想把毛子灌趴下可没那么容易,自幼在苦寒之地长大、又喝惯了烈酒伏特加的毛子普遍酒量很大,而且能在苏军之中升到高位的军官也不会是傻子,找人代喝这一招是肯定不行,而抗联的领导却大都是南方人,酒量相对要差一些,就更难拼得过了,要是毛子还没倒,抗联的将领自己却先趴下,那可就太丢脸了。好在高原虽然不喜欢喝酒,却听人说过一个绝招,那就是跟毛子喝低度酒,他们自恃酒量大,喝起来豪爽得很,殊不知低度酒只要喝得多,甚至比烈酒更醉人,而低度酒与高度酒混着喝的话,那杀伤力就更大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