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176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176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辆装甲车被完全修复,抗联从此也有了自己的装甲部队,尽管由于没有制空权、与rì军装甲部队相比又众寡悬殊的缘故,用起来一直都是小心翼翼,以偷袭打闷棍居多,虽然交换比非常好看,却也因为其“猥琐”的打法而被后来十五集团军派来支援的装甲兵们笑话

    消灭rì军骑兵第3旅团5000多人之后,徐向前又马不停蹄地指挥主力会同正在阻击敌军的部队对rì军第11师团形成了合围,这个师团虽然名气不大,但毕竟也是jīng锐的rì本陆军常设师团,徐向前虽然下了将其全歼的准备,却也作好了部下伤亡五六万人的心理准备。但令他意外的是,带兵出战的第11师团师团长渡久雄中将于大战爆发前夕突然病倒(据历史记载,此人于1938年12月突然同时罹患猩红热与肺炎,不到半个月就死掉了不能理事,令第11师团军心动摇、士气骤降。

    徐向前虽然不清楚此事。但敌军比自己预计的要弱总不是什么坏事,反应迅速的他当即命令部队加强攻势,在一天之内毙俘rì军18000余人,取得了渡江之后的第二场大捷(对于夺取据点但歼敌不多的战役,赤sè党一向不会太看重。)。而抗联却只牺牲了七千多人(总伤亡3万余人)。

    这时。由牡丹江的关东军第5军司令部派出的部队却因为抗联工兵部队埋下的几万颗地雷而步履维艰,绕过雷区不走交通线的话行军速度快不起来,可如果让工兵一路排雷的话那就只会更慢。而他们这么一耽搁,徐向前很快就腾出了手来。第5军刚刚组建不久,部队还没配齐,野战部队仅有现在已经被抗联灭掉的那两支,因此在接到佳木斯rì军的求援后,第5军司令部一时间只能以驻守牡丹江的守备部队加上部分在乡军人临时组成特遣支队赶往佳木斯救援。

    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和火力都很显然不能与鬼子jīng锐的野战部队相比。兵力也不过1万多人,本来就是打着与那两支部队合力的心思才派出来的,可是现在那两支更加jīng锐的野战部队都被灭了,他们自然不敢再继续前进,连忙向司令部发出电报请求撤回牡丹江。但是关东军第5军司令部却低估了抗联的实力和徐向前的能力,他们认为抗联消灭总兵力几近3万人的两支jīng锐野战部队之后必定损失巨大,因此继续催促特遣支队向佳木斯进军,以挽回败局。结果这支部队很自然地羊入虎口,抗联轻松地取得了渡江之后的第三场大捷。也将连续歼敌人数增加到4万以上,而且伪军与伪jǐng察还没计算在内

    此役过后,牡丹江守军的兵力已经锐减到几千人,若非哈尔滨的第4军及时将jīng锐的第1师团派来,rì本第5军司令部就只有弃城逃跑了。虽然鬼子崇尚战斗到最后一人,但军司令部被抗联这样的“非正规军”端掉只会带来更大的耻辱。值得一提的是,本来第4军司令部是打算派第4师团前去救援的,结果第4师团突然“疫病流行”。于是只能派第1师团出去了

    纵使抗联因为战争的磨砺与连胜的激励而愈战愈强,但是一个rì军常设师团的实力依然不可小觑。如果是野战,徐向前或许还有将其歼灭的雄心,但是攻坚的话,即便他对于攻坚同样擅长,缺乏重武器的抗联也几乎不可能有得手的希望。除了城防的帮助,抗联越是向西进军,距离rì军控制的伪满核心区域就越接近,rì军飞机的威胁也会直线上升,对于目前兵力已经相当庞大、隐匿十分不易的抗联主力部队来说,这个威胁是断然不可忽视的

    虽然无力继续深入沦陷区,但是渡过松花江的抗联官兵也没有马上返回北满根据地,除了留下几百名武工队员四散出去尝试在三江平原南部建立游击区之外,徐向前这些天里的主要工作还是像当年红军时期外线作战时一样就地扩军筹款,也是依靠在敌占区征召过来的万余兵员,抗联主力渡江之后虽然折损不少,但也多少获得了一定的补充,因而建制还算完整。

    不过,虽然形势一片大好,但徐向前对在松花江以南的平原地区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暂时还是不敢寄予太大的希望,否则他也不必利用冬天松花江封冻的机会,尽可能地将当地的人口迁往北满根据地了。

    之所以对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没有信心,一方面是因为东北发达的铁路交通与相对稀疏的人口密度,想在无险可守的平原地区坚持游击战的难度极大,尤其是后者最为要命。另一方面则是深知关东军真正的实力有多么强大,据抗联现在掌握的情报,关东军即使这段时间连遭败绩,总兵力依然超过了40万人,而且还在不断获得增援

    ps:今天第二更,继续求推荐票^_^

 第三百四十一章 七战七捷(二)

    m重炮也未必轰得开、却普遍装备有大口径远程重炮的坚固要塞,是基本上束手无策的,而这么多rì军真要拼命,抗联部队也决计消耗不起,虽然徐向前不会因此就对其退避三舍(反正兵力即便损耗到一定程度,也总有办法可以撤回北满根据地修整。),但这一带只能作为战场(顺便再弄点钱粮物资与兵员和人口)却是没什么疑问的

    徐向前现在是真心佩服太祖当初的决策,其实rì军不但在东部和西部边境修建要塞,北满和苏联之间的边境鬼子也没疏漏,只是由于北满劳动力不足、又相对没有南满这样重要,因此修建进度相对慢了许多,但如果高原来东北再晚一年半载,那些要塞十有仈jiǔ就该陆续建成了,若是那样的话,抗联想在北满建立稳固的根据地,就无疑是痴人说梦了。但是北满根据地抢先建立了起来并迅速扩大,鬼子就根本没法再建设北满的要塞群了,反倒是那些监工的rì伪军jǐng丢了xìng命,抗联还因此缴获到了一部分rì军先期运来的物资

    但是,十几万鬼子分驻上千个堡垒,兵力自然相当分散,而关东军的要塞之中有相当一部分其实目前还在修建之中,兵力不足又没完整的工事可用,这些鬼子自然要相对好对付得多。高原出sè的组织建设工作在这个时候显出了成效,比起他刚来东北的那会儿。赤sè党在东北的地下组织已经膨胀了好几十倍,情报工作也因此远胜从前,也正是因为这样,徐向前才能清楚地了解到很多目前鬼子根本没有对外公开的要塞,并从中有的放矢地找出那些工事尚未完成、而且有较大攻取价值的目标

    m以上口径身管火炮与各式高shè炮,抗联的重炮部队与防空部队也因此在不久之后建立了起来。而由于“积小胜为大胜”的缘故,这些战斗中的歼敌总数若是加起来的话也相当惊人,光是消灭的rì军就多达1万余人。此外还救出了10万多(苦力肯定集中在修建中的要塞)被鬼子抓去修筑防御设施与交通线路的青壮苦力。

    在历史上,这些苦力即使没在修建要塞的过程中累死或被虐待致死,当关东军所谓的“东方马奇诺”完成之后,他们也几乎全被鬼子杀死灭口,仅有少许侥幸逃出,死难者的总数多达数十万人。而现在抗联救出他们,不仅仅是挽救了这10万多条xìng命,更直接获得了优秀的兵员,这些苦力普遍年轻力壮而又对鬼子恨之入骨。在徐向前的手下只需稍加训练就可以成为一支虎狼之师。

    要知道当初红四方面军曾经在1年(实际可能更短)之内将兵力由1万多人扩充到10万余人,而且战斗力依然冠绝红军,因此这种程度的扩军对徐向前来说毫无难度,尤其东北匪患之严重一度是国内第一,即使是平民也被迫搞枪防身。现在rì本占领东北的时间还没历史上那么长,因此大部分东北成年男子都或多或少地用过枪械(rì本占领东三省后,关东军收缴民间枪支,总数多达上百万支。尽管是将猎枪也算了进去,但这个数字依然十分惊人。)。这一点是关内绝对比不上的,因而新兵的编训速度相对来说要快得多,而徐向前带着新兵也能快速成军的特长也因此愈发凸显出来

    当然,由于部分苦力被鬼子折磨得太狠或者身患残疾(比如手指残缺不影响干活,但却开不了枪,因此除非有特别的专长,否则一般来说无法参军。)之类的其他原因,即使用兵“多多益善”而且对基本素质要求相当低的徐向前也没法将其全部编入部队,但六七万新兵也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加上这段时间内又有万余痊愈的伤兵越过封冻的松花江复员归队,以及在松花江以南征召的2万新兵(反正这里抗联也占不下来,所以征兵太狠会影响经济这个问题根本无须考虑,因此只要是年龄合适而且身体还算健康的青壮年全在征兵范围之内,不过也得感谢这两年来赤sè党征兵技巧的飞速进步,水平已经几乎和解放战争后期差不多了,徐向前手头的兵力依然在25万以上。

    至于武器弹药,攻占了那么多鬼子要塞,哪怕基本都是未完成的、鬼子临败之前的破坏也较为坚决,但缴获到的数目即使只有总数的二三成,对于以轻步兵、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步枪手为主的抗联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收获了,再加上高原这段时间又设法让人从松花江北运来一部分武器弹药,徐向前即使要将部队规模扩大到30万人,武器弹药也是基本够用的

    这些战斗虽然规模都不算大,但因为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进行,作战方式也颇类似,至于战果就更是辉煌,因此后世史家大多将其合称为“东江大捷”,这也是抗联南渡松花江之后的第四次大捷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七战七捷(三)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抗联不仅消灭了几万rì军,更在努力掏空伪满“东安省”的人力与经济基础,甚至还直接威胁到关东军司令部极其重视的东部边境边境要塞群,这下可将关东军的大佬们给气疯了

    抗联在关东军高层心目中的威胁由此迅速升级到跟八路军一个级别,仅次于被他们视为头号大敌的十五集团军,这一点从他们禁止东部要塞群的驻军擅离职守与抗联野战(以防止再有要塞被抗联钻空子)、同时还派出不下十万大军东进“剿匪”、并派出jīng锐的常设师团作为前锋就可见一斑了

    如此强大的实力,即使是素来胆大的徐向前也不敢硬撼,但就在他决定率军撤回北满的时候,来自西伯利亚的寒cháo突然南下,佳木斯一带的最低气温骤降到…30℃以下,军中患上冻疮、乃至冻伤的人数顿时激增,但这却反而令徐向前改变了一开始的打算

    徐向前考虑到抗联军中超过九成的官兵都是东北本地人,抗寒能力之强绝对是世界上少有的,即便如此队伍里都有几千人冻伤,那么鬼子的部队肯定情况更糟。一方面rì本国内即使是最冷的地方也远远无法与中国东北相比,哪怕是相对来说要稍暖一些的南满也是一样;另一方面如今的关东军中只有十万多人是在东北待过至少一个冬天的,其余的大部分都是38年入chūn之后才陆续调来,根本就没体验过东北寒冬的可怕,因此关东军、特别是被派出来剿灭松花江以南抗联主力的关东军第4军官兵冻伤的情况只会比抗联更加普遍,须知即使是防寒的准备工作,抗联也要比rì本关东军充分得多

    人手1…2套皮帽皮袄皮裤在战前就已经置办好了,在这一点上开发程度较低的北满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