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205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05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孀舝ì军航空部队不断获得飞机补充,华北航空总队即使又获得了几百架新购得的苏式飞机,也始终无法完全掌握制空权,这种情况下胡卫东自是不敢冒险让运输那些重要货物的德国船只进港。相对来说,周边已经建立起初具雏形的雷达网、并且一直保持着200架以上战斗机常驻、同时还有铁路直接相连、又拥有目前边区唯一修造船基地的青岛,无疑是货物交接地点的首选。

    然而,虽然华北航空总队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令强大的rì本联合舰队不敢靠近胶州湾,但是rì本海军却依然可以派出舰队在较远的海域来回巡逻,对中原边区的海上交通进行封锁,而华北航空总队的飞机却因为航程的关系鞭长莫及。若是德国船只直接运货前往青岛港,搞不好就会被其拦截乃至于击沉,要知道rì本海军即使连遭重创,实力依然比德国海军强大得多,尤其是在rì本眼皮子低下的东亚地区,德国人纵然自傲,却也是根本硬不起来的。

    更重要的是,虽然随着侵华rì军的一次次惨败,列强对于rì本的评价一降再降,但rì本现在毕竟还有不下200万正规军(其中陆军有150多万),因此rì军大本营统帅部还有强硬的底气。也正因为这样,虽然美国海军比rì本强大得多,但美国zhèng fǔ也不愿现在就与rì本撕破脸皮,而故意使了些小绊子,让中福国际在美国采购的那些机器设备无法及时装船出港,明显是想再观望一阵(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攻克开封

    PS:感谢书友“泉城人”的慷慨打赏和书友“咸蛋超人88”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担心这样下去夜长梦多的胡卫东终于下了决心,“看来只有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将被围的四十多万rì军全部消灭,让列强都看到rì本已经必然失败,下面的工作才好进行啊!”

    zhōng yāng和太祖接到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后,很快就批复同意,但考虑到与开封相比、rì军占领更早、并在此与十五集团军主力长期对峙的徐州防御体系更加完整,总兵力也更多,加之八路军包围开封已经有段时间、而其持续不断的袭扰则更是令开封之敌jīng疲力竭,因此zhōng yāng决定先以八路军为主力在十五集团军的协助下歼灭开封的十余万鬼子,再合两大集团军之力,将徐州的二十几万rì军全部消灭,为这次世界瞩目的中原大会战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本来以目前实际指挥八路军的第27军军长**的想法,开封还得至少再围上一个月才能发起全面进攻,但是担心他又抗命不遵的太祖在一天连续给他发了三次电报,没有办法的**只得坚决服从命令。好在zhōng yāng要求十五集团军将所有105mm以上口径的重炮全都调派过来支援八路军作战,这令他的心中多少增加了一点底气

    在战前准备会上,某个师长问这位年轻的首长这一战该由哪支部队主攻、哪支部队佯攻,结果这位一向以善打巧仗而闻名的林军长却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厉声道,“我军有百万jīng兵,还有几千门大炮、几百架飞机助战,对付区区十几万鬼子。还需要分什么主攻佯攻吗?都给我往死里打!”。 。

    这个命令很快传遍全军,极大地鼓舞了八路军的士气,本来八路军中新补充了大量的新兵。这些人多少有些畏战情绪,结果听到了**故意夸大的双方实力对比之后,也无不信心大增。而另一方面,一向善打巧仗的林总也并没有被急于求胜的想法冲昏头脑。恰恰相反,四面强攻正是目前开封rì军主将冈村宁次最为害怕的打法。因为此时的开封rì军经过八路军长时间的袭扰早已经疲惫不堪,现在八路军从开封城外的各个方向发起猛攻。兵力不足的鬼子被迫将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全都派到一线应战,这一方面导致rì军缺乏足够数量的预备队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另一方面则意味着鬼子根本无法依靠轮换获得休息的机会,而兵力雄厚的八路军进攻部队却可以将兵力分成三分,不停歇地轮番进攻,不过两三天时间之后,素以顽强著称的鬼子就坚持不下去了。甚至还有因为严重缺乏睡眠而发疯、和一睡倒过去就再也醒不过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因为必需的“单基燃料炸药”迄今为止仍未实现工业化的生产(注1),因此即使是装药量很少的单兵云爆弹目前也只生产了一千多枚(一枚的装药量只有五六十克,即1两多,一千多枚单兵云爆弹只需要一百多斤。哪怕用实验室手段制备都够了。),在济南战役中就立下了奇功的单兵云爆弹再次在战场上使用,用来对付躲在地窖、暗堡等半封闭工事中的鬼子,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杀伤效果,一共毙伤rì军八千余人,而且几乎都是鬼子的jīng兵。同时,由于云爆弹杀伤效应的特殊xìng,这些鬼子死多伤少,除了不到三百个幸运儿,其余的全都当场死亡或者身受重伤而被八路军的战士全部击毙,事实上这也是帮助他们解脱,全身烧伤在这个年代基本上是没法治愈的,与其在极大的痛苦中哀嚎至死,还不如死得更痛快一些比较好

    当然,这也因为单兵云爆弹太少,因此“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只有遇到常规打法难以奏效的强力抵抗时才会用上,因而大大提高了杀伤效率。而等到大量装备部队之后,随便遇到一点敌人就会使用,甚至还可能拿去用作火力压制,杀伤效率肯定会下降许多。

    这一千多枚单兵云爆弹不但杀敌甚多,更导致rì军自以为能够抵挡八路军进攻较长时间的那些坚固阵地纷纷被迅速攻破,直接打乱了冈村宁次的部署,而城内的rì军更是人心惶惶,在十五集团军派来参加攻城战的部分rì纵官兵的喊话攻势下,军心迅速瓦解。而冈村宁次为了避免敌军的加强版“拆墙攻城法”直接将自己的司令部端掉而多次转移,就更是令城内rì军的士气雪上加霜,而rì纵宣传员用大喇叭以rì语喊话散布的各种谣言却因此更具蛊惑人心的力量。

    在jīng神和**的双重打击下,短短三天之内,城内原本至少超过十万的rì军就已经仅剩六七万人,而且还被分割成至少十几块而无法相互应援,虽然八路军此时的伤亡也已经超过了10万人,但是林总原本多少还有些不安的心总算是定了下来,任谁都看得出鬼子已经没有了任何一点翻盘的希望,而就在这个时候,老鬼子冈村宁次虽在情理之中、却仍出人意料地率领6万多人的残部主动投降了

    注1:以致于胡卫东一度甚至想用老式的一代云爆弹替代过于先进的三代云爆弹,因为环氧乙烷的工业化生产相对要容易得多,但是三代云爆弹

    不但威力比一代云爆弹大了几近10倍,而且生产与使用都更方便,运输与储存中的安全xìng也明显占优,xìng价比远非一代可比,而且“单基燃料炸药”的分子结构虽然稍显复杂,但即使以这个年代的工艺条件,也完全可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因此胡卫东最终还是选择了信任固体燃料研究所的化学家们,而那些化学家也没有令他再次失望,终于在1939年4月份实现了固态的“单基燃料炸药”工业化生产。同时,因为并行工程学的帮助,固体燃料药柱的加工难题也于不到一个月之后得到了解决,使得固体火箭的研发成为可能,这就更是意外的惊喜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权宜之计

    PS:感谢书友“咸蛋超人88”投出的2张月票,继续求推荐票^_^

    与狂热的rì军基层少壮派不同,那些已经身居高位的rì军大将大都十分珍惜自己的xìng命,哪怕是冈村宁次这个铁杆的军国主义分子(他是缔造了昭和军阀的“巴登巴登同盟”三羽乌之一)也不例外。能让这些rì本军阀“为天皇尽忠”的只有rì本严酷的军法,但在rì军败像已成的现在,rì军大本营将来未必还能有执行军法的机会,威慑力自然也就大不如前了。因此眼见大势已去,冈村宁次便不再死抗,而是颇为光棍地直接下令投降了。 。。

    必须承认冈村宁次确实是个中国通,深知中国人极为现实的民族xìng格,他很清楚,即便中国赤sè党的领导人不像传统的中国政客一样有着类似“以德报怨”的迂腐念头,也必然会因为自己率部投降、减小了八路军伤亡的功劳、以及因此产生的巨大示范效应而宽待自己,至少保住一条老命应该不成问题。要知道,成熟的政治家是断不会纯粹为了泄愤而无谓地牺牲更多人命、浪费更多钱粮与军火的

    而冈村宁次投降的时机也掐得很准,一直等到了rì军将溃而未溃的时候,如果早了,军中的少壮派仍有力量阻止他,爆发内讧、乃至将其“天诛”都有不小的可能,而若是晚了,rì军已被八路军击溃,他能够带着投降的大概也就身边的区区千百人,功劳根本不能与现在带着六七万人一起放下武器相比。 。。

    胡卫东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在得知冈村投降的消息之后顿时惊怒交加,这个历史上搞“三光政策”、杀了那么多抗rì军民的老鬼子难道就此逃过了人民的审判吗?但他很快就无奈地叹了口气,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还真拿这个老鬼子没办法,一方面这个时空的冈村宁次还没有搞出令华北抗rì军民恨之入骨的“三光政策”。反倒因为他对部下军纪的约束相对较严而具有相当大的欺骗xìng;另一方面,即使冈村宁次有了十恶不赦之罪,就冲着他带着几万鬼子主动投降这个功劳。zhōng yāng也会留下他的这条狗命,以作为典型诱使更多的rì军投降,就像历史上的吴化文那样。太祖等赤sè党的主要领导人虽然大多都是理想主义者,但也普遍是十分现实的。不会为了泄愤而让广大指战员无谓地牺牲

    如果冈村宁次是十五集团军抓住的,胡卫东或许还可以先斩后奏,但现在是八路军接受了rì本第2军残部的投降。胡卫东哪儿还有插手的余地?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向zhōng yāng发报谏阻某些王明余党以“维护统一战线”为由要将冈村移交给chóng qìngzhèng fǔ的提案。

    胡卫东心里有数,冈村宁次只要在赤sè党手里,至少还会被关着改造;如果交给老蒋,以历史上的先例(其实应该称为“后例”才对)来看,老蒋一准就会转手将其释放,甚至还会请他帮忙训练军队对付赤sè党

    太祖本来就不打算将冈村送给老蒋。胡卫东这个党内头号“rì本通”的署名电报让他说服zhōng yāng其他领导时更多了几分把握,而胡卫东以“防其遁逃”为由建议将以冈村宁次为首的rì军中高级将领送到条件十分艰苦的青海接受劳动改造,则被伟人一眼看穿了他对冈村宁次的真实态度,但他深知胡卫东一向顾全大局,因此并没有在电报中向其详加解释。直到好几个月之后胡卫东去zhōng yāng开会,太祖才专门请他到自己家里来作客,于闲聊中隐约地点出了自己对于这些虽然“罪该万死”、暂时却“杀之不利”的人物的处理思路

    原来,暂时宽赦、甚至优待那些罪人,只是为了大局而不得不采用的权宜之计,等到将来赤sè党统一中国并稳定了全国局势,那时再来清算,代价要比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