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21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1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歌声很快就传到了**阵地,胡琏顿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连胜两次,但在红军凌厉的炮火下,他们的伤亡并不比红军少多少,再来几次他这么点人就得都拼光了,但即使为了面子,胡琏也会坚持到底,直到敌军退去或是自己战死,尽管想到自己空有一身才具却功业未立,心中多少有些不甘。。。。。。

    曲调激昂的《国际歌》瞬间鼓起了红十五军上下的战意,胡卫东又想起**“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传统,终于下了决心再攻一次,并同意由毛泽覃带着特务团担当主攻。这一个小插曲令胡卫东突然想到了最适合毛泽覃的岗位,“平时以身作则,战前擅于鼓动,战时身先士卒,这不正是政委最需要的三项能力吗?”

    鼓动士兵时毛泽覃很热血,但真的开打了,他却显得很冷静,一旦炮火支援出现间隙,突击队员就在他的命令下全体卧倒转为匍匐方式前进以规避敌人的机枪子弹,从而大大降低了伤亡。

    “这一次的似乎比上次更难对付。。。。。。”,胡琏心中一紧,但眼见敌人渐渐逼近而落下的炮弹却反而越来越多,还是不得不再次下令道,“上刺刀!”

    “手榴弹,1、2、3,扔!”,毛泽覃虽然被硝烟挡住了视线,但身经百战的他在炮弹爆炸声的间隙中听到敌人的叫嚣声越来越近,立即算准时间下令,几百枚手榴弹几乎全都在敌人上空爆炸,顿时炸翻了一大片,胡琏还来不及心痛,就听到对面又传来一声命令,“冲锋枪!”

    注1:历史上后来抗战与解放战争期间凶名赫赫的“老虎团”第33团就是从六十六团中抽出一部分老兵作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更是将这个特长发挥到了极致,在大王庄一战与解放军两个主力团对拼刺刀,双方都几乎打光了,附近的**一个团看得心胆俱裂,一枪没放就直接向解放军投降了。。。。。。

 第三十九章 力排众议

    一阵炒豆子一样的响声过后,侥幸没被手榴弹炸死的**官兵立时被暴雨一般的冲锋枪子弹如割倒的稻草一样打翻在地,特务团的尖兵们一下子就冲上了之前屡攻不下的敌军阵地,七百余支冲锋枪如同割麦子一样将视野中的**官兵成片地打倒,来到阵地前沿激励士气的胡琏也不幸被两颗子弹打倒在地,至于团副曹金轮,虽然他确实勇猛,却也因此受到了红军火力的重点照顾,不久之后同样受伤被俘。。。。。。

    团长与团副都失去了指挥能力,令原本还能顽强抵抗的**一下子失去了主心骨,再加上此时**的自动武器也因为炮火破坏(光是胡卫东自己就打掉了十余挺机枪)、机械故障以及一些技术xìng问题而大多无法正常使用,内外交困的**又如何能与火力强大而又士气如虹的红军抗衡?再加上这次胡卫东还另外调了两个营的jīng兵随后跟进支援,因此当特务团夺取敌军前沿阵地后,红军不但在火力上、甚至在兵力上也占据了优势,**再怎么凶悍,毕竟也不是铁打的,见到大势已去,陆续有人放下了武器。。。。。。

    歼灭六十六团一役dú lì师可以说是虽胜犹败,虽然经过三次攻击终于拿下山头全歼了五千多人的一个加强团,但dú lì师不但为此消耗了大量炮弹,更牺牲了2479名红军战士,其中老红军371人、党团员1126人,这可都是红十五军的骨干啊!而且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所得的缴获却很有限,以一个团的规模,再加强也不会有太多的好装备(相对于红十五军现在的规模来说),何况其中大部分还都被红军的炮火打了个稀巴烂,难怪伟人一向都最反对打阵地战了。。。。。。

    不过,在得知这支敌军是**第十八军第十一师第六十六团,团长名叫胡琏而且已经受伤被俘之后,胡卫东的脸上一下子就多云转晴了。胡琏虽然现在还只是个团长,但后来可是令刘帅、粟大将这两位大牛都吃过大亏的牛人啊,考虑到他的上头还有一个既缺乏军事才能又喜欢瞎指挥的花生米,再加上几乎没有一次不泄密的情报系统,以及完全糜烂的政治经济、还有“不动如山”的所谓“友军”,胡琏真正的实力只怕比其历史上表现出来的还要强得多。。。。。。

    虽然解放战争时期的胡琏堪称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赤分子,但现在他不过只是一个年仅28岁的团长,而且还是贫农出身,未必就没有拉过来的可能。再说,即便拉不过来,胡卫东也不想看着这位未来的骁将早早地死在这里,而没机会在抗rì的战场上一展长才。只是胡琏伤得不轻,康泽短期培训出来的那些医护人员水平又实在不行,最后还是以前当特种兵时学过一些外伤急救方法的胡卫东亲自为其进行手术取出了弹头,才保住了胡琏的xìng命。。。。。。

    话分两头,虽然消灭六十六团的战斗中红十五军的绝对伤亡相对其总兵力来说并不多,但死的都是老兵和骨干,对红十五军的锐气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很多人都建议胡卫东见好就收,但胡卫东静下心来沉思了片刻后,却力排众议,命令大军继续追击十八军主力,并对持有异议的部下解释道,“咱们现在固然有困难,但敌人更困难!咱们打十八军一个团都伤亡惨重,这是事实,但退走的十八军主力却并不知道,他们只会看到自己的主力团连一天都没坚持得下来,对我们必然更加害怕!如果此时咱们退兵,那么敌军指挥官就很可能会意识到咱们吃了大亏,那时他们必然尾随而来,就会变得很麻烦,相反我军继续穷追不舍,敌人必然以为我军游刃有余,而愈发胆寒,那时我们再退,就要安全得多了,甚至还能在路上捡些洋落。。。。。。”

    结果正如胡卫东所预料的那样,**第十八军见红十五军再度追来,自上到下无不畏惧,就连一开始极力主战的黄维都哑巴了,六十六团这个加强过了的主力团都挡不住敌人,其他部队就更别说了,一时间连个愿意断后的都找不到,罗卓英只得无奈地接受了十四师师长霍揆彰的建议,将辎重与重武器尽皆丢弃,全军轻装疾退,这才“摆脱”了红十五军的追击,由于之前刚刚急行军过,这次跟敌人赛跑的大“转进”令军事素质在**之中首屈一指的十八军官兵也大伤元气,甚至有不少活活累死的,以致于十八军不得不撤回后方修整了数月后才恢复了战斗力。

    见到敌人果然不战而退,还真的丢下了大量物资、乃至武器装备,红十五军上下无不对胡卫东心悦诚服,即使是谭震林这个素来都不轻易服人的,自此以后也不敢再在胡卫东面前摆老资格了。。。。。。

    虽然有了不少意外的收获,但由于**十八军的干扰,本来可以基本消灭刘峙兵团的机会却只是打成了一般的击溃战,合计毙伤敌军两万余人、俘虏四万多人,而将消灭胡琏六十六团的战斗也算上,红十五军的伤亡则超过了一万五千人,虽然俘虏之中应该可以转化不少过来,但考虑到红十五军骨干损失偏多,总体上来说这一战在军事上并没有占到便宜。

    但是,这一战却开创了红军在正面战斗中一次击溃**十万人以上大兵团的先例,对参与围剿的各部**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威慑,而藉着敌军收缩兵力的机会,胡卫东再次大胆地分兵扩张,在短时间内连取福建的沙县、将乐、邵武、建宁、泰宁、建阳、浦城、光泽、崇安和江西的黎川十县之地,几乎光复了昔rìzhōng yāng苏区的全部地盘(也有几个县当初是其他苏区或是白区的,比如崇安县就是闽浙赣苏区的。),治下总人口超过了三百万(注1)。

    注1:历史上太祖接受斯诺采访时曾说zhōng yāng苏区人口约为200万左右,应该是指均值,其极盛时期的人口据官方统计为435万,而如果将当时zhōng yāng苏区县的人口简单相加,则超过600万,这大概是因为边缘县份的平原部分实际上不在苏区范围内的缘故。。。。。。

 第四十章 挥军北上

    捷报传来,zhōng yāng大为振奋,即使是伟人也发电希望红十五军留下,巩固和发展好闽赣粤苏区(即原来的zhōng yāng苏区),而不赞同胡卫东率部离开苏区北上的主张,在伟人看来,丢下群众基础更好的已有根据地,而冒险穿越敌军的重重阻截前往毫无基础的北方,怎么看都不是明智之举,若是因此重蹈昔rì井冈山根据地沦陷的覆辙,那就太令人痛心了。至于抗rì的问题,即使要与南京zhèng fǔ合作抗rì,有地盘在手谈判时也要有利得多。

    但胡卫东并没有唯命是从,而是有理有据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红十五军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是靠弹药、尤其是炮弹支撑的,而光靠缴获总是不太可靠的,一旦弹药耗尽,到时候过上了苦rì子的红十五军还能像之前一样所向披靡吗?胡卫东对此并没有多大的信心,偏偏红十五军中转化过来的“解放战士”又实在太多,也一直没有时间好好消化,加之连续作战后普遍疲惫不堪,哪怕只是打一次大的败仗,都可能招致全军的溃败。所以找到一块足以支持红十五军的根据地,让红十五军有机会修整编训,是非常必要的。

    而随着老蒋对江南的控制力rì益增强,30年代初闽赣粤苏区的地缘优势已经不复存在,反而因为太靠近南京而会遭到白军的频繁进剿,想要发展起来十分困难,胡卫东可不敢寄希望于每次战役都能获得超过消耗的巨量缴获。而且,由于长期的战争和白军的屠杀,闽赣粤苏区的人口比例现在已经严重失调,乡下更是几乎看不到青壮男子,一眼望去不是妇女小孩就是老头,仅靠老弱妇孺的劳动,养活他们自己都很困难,又如何维持十万大军呢?

    正因为这样,胡卫东才不得不将征兵比例控制到极低的百分之一(注1),以尽快恢复地方经济、减轻乡亲们的负担。但如果红十五军继续长时期地留在这里,闽赣粤苏区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空前的饥荒之中,以胡卫东的估测,现在的闽赣粤苏区,最多只能支持3万常备军,因此红十五军主力只有离开另觅根据地这一条道路可走。

    裁军或是转为民兵的话,理论上是可以的,但红十五军的这十几万指战员历经了多次战斗的考验,已经渐渐成为一支百战余生的jīng兵,就这么将其中大部分复员了,胡卫东实在是不舍得。何况红十五军中大半都是家乡遍布全国各地的“解放战士”,让他们打仗还行,如果要他们留在苏区种地,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跑掉一大半,就算他们愿意种地,一般也不会乐意在这异乡当农民吧?

    看到电文中所述zhōng yāng苏区的惨状,心痛不已的伟人忍不住泪眼婆娑,他果断地打消了自己过于乐观的幻想,回电胡卫东支持他的做法,上面只有四个字——“你是对的”,令胡卫东甚为感动,其实他这么做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理由,如果留在闽赣粤苏区,将来抗rì改编后红十五军肯定是进入新四军系统,而抗战初期领导新四军的长江局书记却是从苏联归国的王明,相比而言胡卫东觉得还是及早北上,将来进入八路军系统安心打鬼子更好一些。。。。。。

    在报请zhōng yāng批准后,胡卫东先将部队里不适合战斗和文化水平较高的部分官兵复员,前者转到苏区zhèng fǔ工作或是留下务农,后者则根据其个人特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