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243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243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毙上万敌军,从数据上来看机甲第一军的这次出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筱冢义男却清醒地意识到,这场战争日本已经输定了,接下来不要说是满洲,就连保住朝鲜都完全没有把握,如果再考虑到国内经济的崩溃、中国海军进行的远洋破交战和中国人通过善待战俘进行的攻心战,甚至日本本土都会变得不再安全。。。。。。(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八章 垂死挣扎(下)

    ps: 感谢书友“书友0808121435”投出的月票和书友“太阳真人”与“看海开心胸”投出的评价票,继续求推荐票^_^

    最终,对日本前途深感绝望的筱冢义男选择了切腹自尽,他此前之所以多次从战场上逃跑,为的只是以后还能有复仇雪耻的机会(带回情报乃至火箭筒等实物只是顺便为之),但现在的他再看不到成功的半点可能,日本陆军已经完了,就算按他最乐观的预想,日本最终能够保住朝鲜、台湾和本土,靠的也只会是海军,而非陆军,他筱冢义男就算继续活着,也再没有机会洗清国内人称“逃之筱冢”的巨大耻辱,唯一的办法只能是以死谢罪,同时证明自己并非懦夫。。。。。。

    在自尽之前,“人之将死”的筱冢义男对为他介错的爱将西竹一说道,“或许我们的大陆战略一开始就是个错误,半个世纪的努力最终毁于一旦,却反而将中国这头沉睡的巨龙给唤醒了。。。。。。”

    筱冢义男的自尽令之前一直认为他懦弱畏死的裕仁天皇叹息不已,同时也深深后悔,而日本军部的大佬们也都心有戚戚,因此筱冢义男临死前破格举荐当时还只是一个旅团长的西竹一接任机甲第一军军长的提案得到了破格批准。不过西竹一出身贵族而且在历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并且人品高洁,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是一个日军之中难得一见的真正武士。撇开资历不谈的话,也的确有这个资格。

    对于总兵力超过六十万人的东野来说,几万人的伤亡还不至于让其伤筋动骨,但由于赤色党一直以来对战绩严苛的要求,东野的徐总还是向中央发出了电报自请处分。但与此同时,他却又准确地捕捉到长春日军因为这次小胜而产生的短暂心理松懈,不等华野主力赶到就命令部队独力发起急攻,明显缺乏心理准备的长春守军当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竭力想要挽回局势,却每每被极擅把握战机的徐总打在关节点上而一败再败。终于溃不成军。当林总率领东野主力赶到长春城下的时候,能做的已经仅仅只剩一些扫尾的工作了。。。。。。

    东野先是意外受挫,随即却又奇迹般地以不到十万人的伤亡一举拿下围困多日却未能攻下的长春,全歼守军二十余万。令赤色党中央的首长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但东野这次颇具喜剧色彩的先败后胜却无疑再次为徐总的传奇军事生涯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长春日军遭到歼灭后。东北已经不再有大股的日军,虽然关东军的总兵力依然有近二十万人,却都分散在四平等中小城市和东部国境线上的众多要塞之中。加之东北我军本就在兵力上占据绝对优势,因此接下来完全可以轻松地各个击破。这时胡卫东却向中央提出了一个建议,他认为或许是心理战的原因,在旅顺口之战中日纵对于要塞的攻击很有成效,因此不妨让他们负责解决东部国境线上的一干钉子。胡卫东所言确有道理,因此伟人很快就批准了这一计划,但胡卫东心底里的真实目的,不过是要让日本人来代替我们自己的战士去承受强攻要塞时所必须付出的重大伤亡了。。。。。。

    其实,几天之前胡卫东已经接到汇报,第三代云爆弹所必需的“单基燃料炸药”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小批量试生产,估计最多一个月之后,中原解放区的兵工厂就可以批量生产云爆弹了。但现在既然胜局已定,胡卫东倒反而不想急着将这一大杀器拿出来大规模地投入实战了,以免引起列强的注意和忌惮,这样无疑会增大攻坚、尤其是强攻永固工事时的难度,但反正是日纵负责这些任务,死的又不是中国人,胡卫东才不心疼呢。

    不过不得不称赞一声,日纵对东部国境线上众多要塞展开攻坚后表现得非常出色,仅仅只花了一个月就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拔除了大量日军坚固要塞,并缴获了众多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而且日纵自身的伤亡也比胡卫东预期的更少,仅有七八万人,而不少守军眼见大势已去,来的又是同胞,死拼下去毫无意义,便都纷纷出来投降,总数接近10万(加上战斗中俘虏的,一共活捉了12万以上。),胡卫东不禁暗暗佩服自己道,“果然让鬼子打鬼子的效果比较好。。。。。。”

    与此同时东野与华野也肃清了东北地区其他的零散日军,而再次损失二十万人的日本国内兵源已经濒临枯竭,日本当局不得不将十五六岁的少年大量征发进入军队,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娃娃联队”、“少年师团”,被教育界的人士指责为“这是在毁灭日本的将来”,但现在满洲已失,日本当局无论如何也不能再失去朝鲜。。。。。。

    但鬼子不过是在垂死挣扎,缺乏训练的日军新兵根本无法与久经战阵的解放军老兵相比,而日军屡战屡败的现实则令其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就连日本最狂热的“小学生”(在日军基层官兵当中,小学文化程度的最为狂热,而文化程度较高的技术兵种与中高级军官则相对要爱惜生命得多。)士兵也远不像以前那样相信所谓的“武士道精神”了。结果日本军部向裕仁天皇保证“坚不可摧”的鸭绿江防线只坚持了3天就完全崩溃,而且两边死的还都是日本人,被伟人力排众议再度启用任命为前敌总指挥的胡卫东再次无耻地派出日纵来干这样的脏活累活。。。。。。

    解放军渡过鸭绿江后,日军大本营统帅部被迫执行第二套防御方案,准备充分利用朝鲜多山的地形节节抵抗、以消耗解放军的锐气与实力,以争取反攻、或者说是和谈的机会。然而,胡卫东却从历史上朝鲜战争初期朝鲜人民军坦克部队的成功战例得到了启发,明白朝鲜看似多山,但南北方向却刚好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是可供装甲部队驱驰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九章 秋风扫落叶

    ps: 感谢书友“看海开心胸”投出的评价票和书友“五柳先生888”与“张大爷”投出的月票,再次求推荐票^_^

    在历史上的朝鲜战争之前,世界上的军事家们普遍认为朝鲜半岛的地形北部大多是山地、丘陵地形复杂,南部的一些平原地区稻田密布,而且一些老式的桥梁也无法承受坦克的重量,因而并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然而,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区区两百多辆t34坦克竟然利用那条狭窄的“走廊”长驱直入,先是拿下了至关重要的临津江大桥,随即一鼓作气攻陷韩国首都汉城,并乘胜追击将完全被打懵了的韩军与美军一路撵到了朝鲜半岛的最南端,若非是朝鲜人民军的坦克数量太少、此时基本已经消耗殆尽,加之麦克阿瑟出人意料的仁川登陆切断了朝鲜人民军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线,搞不好后来都不需要志愿军赴朝参战了。。。。。

    有这样现成的战例摆在这里,胡卫东自然乐得效仿,而被赋予重任的马仲英装甲骑兵师干得比历史上的朝鲜人民军装甲部队更加出色,他们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长驱一千多公里,将日本人临时拼凑出来的几十万“朝鲜军”(并非是朝鲜伪军,而是正牌的日军,属于“总军”级别编制,与关东军一个级别,结果刚建立还不到一个月就几乎全被打光了。。。。。。)打得落花流水,后续部队基本不需要打什么硬仗。只管加快速度跟上去抓俘虏就行了。。。。。。

    不过这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首先如今的装甲骑兵师已经早非吴下阿蒙,拥有各式坦克、装甲车与自行火炮共计500余辆,虽然中型坦克基本都是缴获或者修复的鬼子中型坦克,性能上比不过装备t34/85中型坦克(虽然这个时空日本的坦克比历史上先进很多,但与t34/85这样的经典型号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的朝鲜人民军装甲部队,但是装甲骑兵师配备的各种装甲车辆类型更齐全、配置更合理,再说装甲骑兵师本就不是以中型坦克为主力,他们装备的八一式轻型坦克最新改型在正面防护能力上完全不比t34这样的优秀中型坦克逊色。而且最重要的是,装甲骑兵师配备的装甲车辆总数要比历史上的朝鲜人民军装甲部队多得多。。。。。。

    同时。与马仲英这位不世出的骑兵战和装甲作战天才相比。历史上籍籍无名的朝鲜人民军装甲部队主将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这一点从两支部队的战术素养上也能看得出来,装甲骑兵师的战术灵活性堪称天下无双(只是和装甲部队相比,跨兵种的话没有什么兵种能和轻步兵比战术的灵活性。)。这令他们的伤亡大为减小。而不像朝鲜人民军的装甲部队那样只知道一路冲杀过来。数量有限的坦克很快就损失得差不多了。不过说到底,还是要怪朝鲜人民军只知道照搬苏军战术,却又没有苏联那样强大的军工实力作为后盾。不悲剧才怪。。。。。。

    同样是因为教条地学习苏军,朝鲜人民军的步兵素质很差,重装部队冲在前面他们跟不上导致前后脱节,美军仁川登陆才能将一下子将朝鲜人民军拦腰截断,而消灭了朝鲜人民军补给断绝的有限精锐重装部队之后,剩下的那些朝鲜轻步兵就完全不堪一击了,以致于朝战初期能够打得美军一路逃窜的朝鲜人民军由此一蹶不振,亏他们还好意思对志愿军说“你们没有坦克,没有飞机,这还怎么打啊?”

    与之相比,在装甲骑兵师的身后却有着世界上最强的轻步兵部队,其中由新38师扩编而成的全摩托化部队第38军更是可以完全跟上坦克的推进速度(日军经营朝鲜多年的基建成果却反而帮助了他们的敌人,想想都觉得讽刺。。。。。。),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装甲骑兵师才能一路长驱直入,否则就算轻型坦克省油,也最多开上二三百公里就得等后面的补给了。而即使是那些连骡马化都做不到的纯粹轻步兵,也普遍有着能够在崇山峻岭之中日行百里的铁脚板,而天下第一的行军能力只是解放军轻步兵强大战斗力的一个方面而已。后世有句网络名言“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对手。”,有着强大友军的装甲骑兵师表现得比被友军拖累的朝鲜人民军装甲部队更加出色,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即便如此,在得知部下竟然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轻易地粉碎了朝鲜日军的抵抗,甚至在短短半个月内抓到了超过三十万俘虏(其中日军约20万,其余则为朝鲜伪军。)、而击毙的总数却还不到十万之后,胡卫东也还是颇为惊讶,毕竟印象中日军可一直都是非常顽强的,即使装甲骑兵师的长驱直入将日军的山地防线完全撕开,如果是以往的鬼子,也完全可以在断绝补给的情况下再坚持一段时间,解放军终究还得派步兵上去将其逐一消灭才行,即便是那些鬼子被打懵了的战例,日军俘虏也很少能够超过其战死的人数,鬼子这是怎么了?

    胡卫东亲眼看到那些鬼子战俘后顿时就明白了,以前他也不是没看到过鬼子的娃娃兵,但那都是个别的,哪像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