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419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419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逃脱成建制覆灭的命运;而英军阵亡和失踪的人数也接近20万人,被俘的人数则更多。而这样惊人的伤亡数字还没算上德军总攻开始之前的战果,否则还要更加恐怖。。。。。。

    这次惨痛的失败令美英两国媒体和民众一片哀鸿,但后来局势的演变却充分说明,正是罗斯福的这次冒险打破了欧洲战场的僵局。首先是德军的损失同样惨重,光是陆战中的伤亡就多达60万以上,如果算上盟友和仆从军的损失,则超过80万人;而本土防空的暂时大幅削弱则给了盟军战略轰炸更好的战机,结果导致1946年德国的工业生产较前一年下降了超过5%,这在战争白热化的局面下可是要命的,而超过70万平民的伤亡则更是让人口本就不足的德国痛不欲生。。。。。。(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二章 法国之殇

    而更重要的是,差点被德军打到乌拉尔的苏联人不但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而且自己几乎没出半点气力就又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失地拿了回来,同时侵苏德军因为主力西调的缘故,即使在退守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一线后仍然兵力不足,令苏军事实上又有了再次发动反攻的可能,这对德国的威胁甚至要比盟军登陆更大。。。。。。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小胡子的疯狂也确实是把双刃剑,成功地歼灭近百万盟军固然是一个辉煌的胜利,但因为对维希法**队大量倒戈、也无力镇压住法共游击战的拙劣表现,小胡子断然将这个傀儡政府解散,则被后人认为是其二战期间最大的失策之一。

    维希法国政府虽然无能,而且其中不少人都是蛇鼠两端的骑墙派,但是它的海军和空军多少可以分担一点德军的压力,尽管大部分时候是出工不出力,也至少比没有要强,维希法国政府被解散之后,它的海军和空军为了自己最后的一点荣誉,纷纷将飞机炸毁、军舰炸沉,甚至还有一小部分逃出国去加入了对德坚持抗战的“自由法国”,这无疑进一步增大了轴心国与盟国之间的实力差距。

    不光是军人,法国的各个阶层都随着维希法国政府的解散而彻底抛下了侥幸心理和对德国人的幻想,坚持抵抗德军侵略的法共和“自由法国”由此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到1946年底的时候。法国境内的法共游击队尽管遭到了德军的疯狂围剿,总人数依然膨胀到了40万以上,而海外的“自由法国”军队总数也第一次超过了10万人。

    也就是说,小胡子的意气之举不但令德国失去了不小的助力,还为自己制造了更多的敌人,同时为了镇压法共的抵抗活动和防备盟军再次登陆,小胡子还不得不持续增加驻法德军的兵力,到1946年底的时候已经多达50万人以上,这对兵力本就已经严重不足的德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德国政府只得从少年和妇女当中大量征兵。虽然暂时解了燃眉之急,却令德国的工业生产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并严重透支了德国的发展潜力,同时随着兵员质量的迅速下降。德军战斗力的优势也开始迅速消失。。。。。。

    但是。因此损失最大的终究还是法国人。自从小胡子改变对法政策以后,遭到屠杀和逮捕的法国人迅速增加,仅仅1946年就有上百万法国人死于德军的直接镇压或者在集中营中不明不白地死去。德军的残暴激起了法国人更加激烈的反抗,而这又招致了德国人更加残酷的镇压。最终,这个时空的法国并没有像历史上那样因为早早投降而保住元气,反而成为二战期间人员死亡最多的几个国家之一。。。。。。

    虽然诺曼底登陆先胜后败,最终赔进去了好几十万精锐部队,但是美军在其他几条战线上却都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使得罗斯福的支持率虽然一度有所下降,但还不至于要被弹劾下台。

    在太平洋上,美军继续大举反攻,先是从日军手中夺取了斐济群岛、汤加和萨摩亚,然后尼米兹又利用日本人对于本土安全的担心,摆出由此进攻北面的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然后直接扑向日本四岛的架势,迫使日军在北面重点设防,但这时美军却转而向西边的美拉尼西亚群岛发动进攻,先后攻占了新喀里多尼亚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由此美军向北可以进攻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向西可以进攻澳大利亚、向南可以进攻新西兰,完全夺取了太平洋战场上的战略主动权,而日军却是防不胜防。

    1946年美军在太平洋上一共只伤亡了40多万人,其中阵亡和失踪的人数不到6万,而日军的永久性减员人数则超过30万人,另外还有不下30万人受伤,至于舰艇和飞机的损失,双方的差距就更加悬殊。

    日本政府花费重金从中国采购的1500架歼…1战斗机虽然表现比零式战斗机好了不少,但由于日军飞行员平均素质的迅速下滑,而且歼…1相较美军的两种主力战斗机而言,综合性能上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优势,再加上数量也实在是少了一点,因此这些中国飞机投入战场上后并没有能够扭转战局。而当f…80喷气式战斗机投入太平洋战场后,日本空军和海航的飞机就更是无力抗衡了。

    眼见这么下去必败无疑,日本政府无奈地派出密使访问美国,希望能够以日军主动让出新西兰为条件与美国达成和议,但是却被美国政府断然拒绝。虽然迄今为止远远超出预期的人员伤亡和军费开支令美国国内的反战呼声日渐高涨起来,使得罗斯福心底里也不再坚持一定要轴心国方面无条件投降,但他的心理底线却是回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状况,最多只能同意日本继续保有那些原本归其所有、却在战前的几年里被美国勒索掉了的岛屿。双方的心理底线差距如此之大,显然议和是没有指望的,就算损失再大,两国政府也只能继续打下去。。。。。。

    而就在这个时候,眼见日本明显已经撑不住的中国政府为了避免盟国过早获胜,同意卖给日本一些足以改变战局的利器。其中最主要的两样,一是歼…2喷气式战斗机,单价50万美元,在1947年内分三批交付,总共600架,其中首批为150架,二是水滴形潜艇,一共23艘,也是在未来的一年内分批交付,总金额高达1。5亿美元以上。除了武器,还有一笔巨额的交易是农业机械,其中光是手扶拖拉机就有20万台以上,这些农机的进口对于日本来说同样意义重大,若没有这几年里的农业机械化解放出大量的农村青壮,日本早就兵源枯竭了,哪儿还能坚持到现在?(未完待续。。)

 第八百零三章 日本新娘

    ps: 感谢书友“我对本书读后感”的再次慷慨打赏^_^

    此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项目,林林总总地全加起来,日本在1946年里一共从中国进口了总价超过12亿美元的货物,而同年日本出口到中国的全部商品加上在华日本人的侨汇也不过4亿多美元,中国政府又不是做慈善的,这7亿多美元的贸易逆差,日本政府只能拿真金白银来填。但是战争打到现在,日本的消耗极其巨大,纵然其间掠夺的财富总量相当惊人,但其中能够用于国际支付的硬通货其实并不是很多,这几年下来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到了现在,就算全给中国,也不够进口这么多物资所用,这该怎么办呢?

    日本政府一开始想用战争中抢来的文物和艺术品来抵账,但是中国人只能出白菜价不说,而且非精品不收,结果日本政府一算,即使将那些“宝物”全卖了也不值1亿美元,这哪儿够啊!日本政府又想拿战争中抢到的一些产业来抵押、甚至出售给中国以获得资金,但是中国政府显然没那么傻,眼下日军在太平洋上已经是节节败退,如果中国真的将那些产业买下,到时候没几天就被美国人物归原主或者干脆收入囊中,以中国有限的国力、特别是海军实力,哪儿还有可能要得回来?这岂不是当了冤大头?

    最后,无奈的日本政府只得跟中国签下《中日用工协定》与《中日移民协定》这两项重要条约,以换取中国政府向其提供三笔合计20亿人民币的巨额贷款来购买中国商品。这笔贷款将在1947年里陆续到位。

    在《中日用工协定》签署之前,中国虽然也能从日本引进技术工人,但行业和数量都受到日本政府的限制,而此后则可以不受限制地从日本大量雇工,弥补中国如今已经十分严重的用工荒,从而以更小的代价撑到建国后第一批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从初中毕业。

    而《中日移民协定》则是放宽两国之间移民入籍的限制,日本人只要与中国人结婚并在中国定居超过5年,并且放弃原有的日本国籍,即可入籍中国。这个协定说白了,其实是为了方便从日本引进妇女。来缓解国内男多女少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男性婴儿的基础出生率一直高于女性,而能够长到婚龄的男女人口差距则更大。即使如今的中国尚未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贫民家庭孩子太多没法全部养活的时候也会优先留下男孩,虽然这种情况在建国后迅速减少到几乎绝迹。但是如今中国的婚龄、和即将进入婚龄的青少年却都是出生于旧社会的。所以目前中国20…30岁的的婚龄人口当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而且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中国的战乱历来都是老弱妇孺的死亡率远高于青壮年的男子(注1),因此那么多年的战乱下来,中国并未出现目前苏联等国男少女多的情况。依然是男多女少,而且婚龄男女人口比例差距更加悬殊。

    在旧社会还有两个问题令光棍比例大增,一是一夫多妻制下,那些有钱有地位的少数男人占有了人数多得多的女性,使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男子更难娶到妻子,虽然民国时期不像古代那么夸张,但问题依然相当严重,二是医疗卫生水平的低下令妇女生育前后的死亡率奇高,导致了大量青壮年鳏夫的产生,这些人之中的大多数都是要续弦的,客观上也使得光棍成群的现象更加普遍。。。。。。

    不过话说回来,光棍问题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上从来都不是问题,只有新社会是唯一的例外,因为在新中国建立之前,中国的政府、或者说朝廷除非是为了增加人口,从来都不会管普通青壮年的婚娶问题。而新中国政府却是什么都管的“大政府”,因此小伙子娶不到媳妇儿也是政府的责任,于是这个问题就成了问题。。。。。。

    可是这个问题本身又根本就是无解的难题,即使是被赤色党内认为是鬼点子最多的胡卫东也没辙,只能提出从国外引进的办法。这在和平年代是没有多少操作性的,且不说异国婚姻因为文化等各种差异往往很难有圆满的结果,就算这些都不管,其他国家也根本没法满足中国的巨大需求,毕竟世界上男多女少的国家很多,女多男少的国家却相对少得多,而且比例的差距也不可能大到中国的程度,再考虑到中国那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使不考虑引进的高昂成本,那也是杯水车薪。。。。。。

    但是如今却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时候,现在各国打得昏天黑地,而且死的男人远远多于女人,而中国相邻的苏联和日本更是如此。

    本来苏联应该是最好的选择,一方面苏联原本就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男少女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苏德战争实在太过惨烈,使得苏联男女比例更加悬殊。此外,斯拉夫女子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