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

第89部分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第89部分

小说: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为了明确党在抗rì战争时期的主要任务,更好地把握住这一次重要历史转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赤sè党于7月15rì在兰州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首先决定成立**zhōng yāng革命军事委员会,张浩、胡卫东、粟裕、高敬亭4人同时当选为军委委员,党龄不满三年的胡卫东还因为出国采购的大功被破格增补为政治局委员,十五军在党内的地位进一步提高,随后会议代表集中讨论了对rì作战的策略和统一战线问题。。。。。。

    其中伟人提出抗战前期必须以“**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因为平原游击战的概念提前出现了,所以不再是历史上的“山地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一开始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反而是朱彭两位老总“统一战线下的运动歼灭战”更受将领们支持,在这关键时刻,胡卫东挺身而出,以数学的方法分析道,“游击战与运动战的原则相反,运动战必须集中兵力,游击战则必须分散兵力。运动战的目标偏重于消灭敌人,而游击战则偏重于壮大自己(所以伊拉克反美武装之类的所谓游击战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游击战,称之为sāo扰战更准确一些,世界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游击战争只有中国抗rì、南斯拉夫抗德、越南抗法抗美和埃塞俄比亚抗意。),而rì本陆军现役和预备役的部队加起来不下二百万,极限状态下更是可以动员超过八百万军队,如果只有我们现在这几十万人。根本消灭不了这么多,说难听一点,连个零头都干不掉。。。。。。”

    “小小一个rì本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兵?”。有人不信道。

    “rì本虽然是小国,但也有七八千万人口,如果加上甲午之后便侵占了的朝鲜和台湾。则有一亿多人,而且现在东北也被他们占领,如果不和我们比,人口在世界上是前几名的。而且rì本是工业国,劳动生产率比我们中国高得多,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让更多的人口脱产或者半脱产,而这些人就是兵员或者后备兵员。咱们根据地每50个群众支持一个脱产的士兵就已经非常吃力了,而rì本10个人中出一个士兵都能勉强支持下来。。。。。。”,胡卫东当即说明道。

    大部分人此时才明白中rì之间的真正差距,礼堂内也一下子安静了下来。而胡卫东则继续说道,“就算rì本只派200万陆军过来,我军在抗战前期依然应该以游击战为主,我这里假设一个数学模型,呃。听不懂也没关系,我画出来大家就明白了。。。。。。我们现在有40万人,假设游击战的杀敌效率是运动战的一半(其实在敌强我弱而且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游击战杀敌效率往往比运动战还高,胡卫东的计算方法其实十分偏向于运动战,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容易信服。),我们把所有部队都拿去打游击、发展根据地,明年我们的队伍就可以发展出五六十万新部队,总兵力达到百万之众、期间消灭鬼子2万人,后年兵力超过两百万、消灭鬼子5万人,到那时我们再开始多打运动战歼灭战,一部分人打游击已经足以保证扩军的速度,这样第三年我们就有300万兵力、消灭鬼子20万,第四年有400万兵力,消灭鬼子30万,这样下去我们越来越强、鬼子越来越弱,加上国民党军的战果,最晚到第六年就能将鬼子的200万jīng锐全部打光,那时胜利就指rì可待了。而如果我们的大部队都拿去打歼灭战呢?由于敌强我弱,损失必定很大,同时用于发展队伍的兵力也少了很多,我们兵力增长的速度必然大大降低,假设第一年损失8万人、消灭4万鬼子,自己只发展出20万新部队,总兵力为50万,第二年消灭5万鬼子,损失10万人,发展出30万人,总兵力为70万人。。。。。。我们需要10年才能将鬼子200万jīng锐歼灭,其间的兵员损失至少要比第一种情况多几十万,而且以鬼子的残暴,这多用的4年里他们会杀害掉我们多少群众?一百万、两百万,还是五百万?而且这还只是理想的情况,如果过早引起鬼子注意,调集主力来对付我们,敌后根据地有那么容易发展起来吗?要多付出多大的代价?再说,鬼子有飞机大炮的优势,这在游击战中无法发挥出来,但如果是大兵团作战,势必会给我军造成很大伤亡。。。。。。”

    在胡卫东摆出的数据流面前,大家清楚地看到了过早以运动战方式为主的弊端,纷纷开始赞同伟人人民战争的思想,而对于听从国民党领导还是**自主,胡卫东的话就显得言简意赅很多,“老蒋有多大信用,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即使我们愿意相信他,他也未必相信我们,与其配合在一起却都担心对方背后捅刀子,还不如各打各的,在战略层面配合一下就好,这样双方反倒可以没有顾虑的尽全力打鬼子,岂不是更好?如果随着时间流逝,两党的分歧与宿怨真能渐渐消弭的话,那时再谈战术层面的协同作战也不迟。。。。。。”

    红军将领有几个跟国民党没有血仇的?一听之后自然很快就意识到胡卫东说得没错,这里开会的时候可以说出为了民族大义而放下仇恨的豪言,但真的见到那些杀了自己亲人的仇敌,是否还能如此冷静呢?而两军配合的话,只要哪怕一个士兵不冷静,都可能引起摩擦乃至冲突,而这是很难保证的,与其这样,还不如像主席说的那样,“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只要双方目标一致就行,要来得更好一些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八章 五大原则

    看到大家都明白了,伟人自然十分欣慰,对胡卫东这个小伙子也愈发欣赏起来,同时他也没忘记补充道,“当然,我们以游击战为主,并不等于就完全放弃运动战,若是出现较好的战机,大家也别手软,而如果敌人的据点守备薄弱而又储备丰富,那么即使是攻坚战也未必就不能打,这方面十五军的同志最有经验,还是请胡卫东同志给大家讲讲,大家鼓掌!”

    胡卫东只得硬着头皮再次上台讲述道,“rì军的战斗力很强,我们的主力部队即使全部换装了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在火炮数量相当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也只能与同数量的鬼子打个平手,所以大家万万不可轻敌。尤须注意四点,一是鬼子十分顽强,经常能够战斗到最后一人,这一点即使是我们都不一定能做到,仅仅因为这一点,要想消灭鬼子就需要三倍兵力;二是鬼子在走投无路时常常会进行自杀xìng攻击,伤兵也经常装死或者假投降然后拉手雷拼命,因此抓俘虏时要万分小心,以免出现无谓的伤亡,实在没把握的时候,宁可不要战俘;三是鬼子只要附近有飞机可以赶到战场,而且敌人不弱的话,大队以上规模的rì军一定会召唤飞机助战,甚至中队都有这个可能,平时的空中侦察更是频繁,因此我们一定要时时做好防空的准备,尤其是大口径火炮因为隐蔽不易,没把握时尽量不要带上。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如果是在缺少遮蔽物的地带行军,尽量昼伏夜出,利用夜幕掩护自己。伪装网的使用大家都要掌握,但也不可过度依赖;四是鬼子各部之间增援十分积极,如果不能迅速将其歼灭,肯定会引来两三倍乃至更多的rì军,那时就麻烦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思路,一是速战速决,二是围点打援。两者都必须尽量多准备些兵力,个人建议是以目标的三倍兵力作为假想敌来设计作战方案比较稳妥一些。。。。。。”

    胡卫东的讲话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太祖看在眼里,不禁生出了一个念头。“卫东同志,你来当抗大的校长吧,学员们一定会很欢迎的。”

    “这哪儿成啊?”,胡卫东一听连忙摆手拒绝,他现在虽然已经被誉为是抗rì名将。但到底肚子里有多少货胡卫东自己清楚,在最重要的游击战、运动战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他还有很多要学的呢。

    “那就这样吧,将抗大一分为二。正面攻防战术、技术兵种的培训及相应的各种战术在洛阳分校学习,其余的还放在抗大总校。而步兵班排战术等较为基本的知识,就在各个根据地设立规模较小的分校和下级分校进行教学吧。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太祖脑筋一转就有了主意,于是无数大大小小的抗大分校开始在各大根据地四处生根,数年间培养出了几十万各类军事人才,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

    兰州会议最终确定太祖的人民战争思想和持久战思想为赤sè党武装在抗rì战争中的指导思想,并提出了五大基本原则,分别为:

    一,必须坚持抗rì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

    二,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rì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rì的群众运动,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斗争;

    四,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五,八路军、十五军与新四军的具体战略方针是**自主的敌后游击战和有利条件(我方伤亡要小于敌方,缴获要大于损耗,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算是胜仗。)下的运动歼灭战。

    兰州会议还确定了赤sè党武装的草绿sè与灰sè两款统一军装(当时**并没有统一军装,只有青天白rì的帽徽作为标识,所以只要帽徽还用青天白rì,国民党方面要反对的话,先把自己的军装统一了再说,军歌军旗的情况也差不多。)和军歌《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与红底黄字的“八一”军旗。会议的最后,代表们全体通过了《抗rì救国十大纲领》:

    一、打倒rì本帝国主义;

    二、全**事的总动员;

    三、全国人民的总动员;

    四、改革政治机构;

    五、抗rì的外交政策;

    六、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抗rì的教育政策;

    九、肃清汉jiān卖国贼亲rì派,巩固后方;

    十、抗rì的民族团结。

    虽然兰州会议确定十五军的任务也以敌后游击战为主,但由于根据地位置的关系,十五军参战必定要比八路军晚一些,而且根据两党之间达成的协议,十五军还需要在正面抗战中承担一定的责任,需要暂时留下足够的机动兵力,八路军现在的武器装备又相对较差,于是张浩和胡卫东就代表中原根据地的干部群众和十五军的广大指战员,主动提出向武器装备相对较差的120师、125师和129师支援三万余支德系步枪和目前十五军库存的所有79尖弹,并将中原边区所有的德系子弹生产线全部转移到晋察冀边区,此后中原边区的几个兵工厂只造国货和rì系的轻武器与子弹,以提高作战效率、减小后勤的压力。。。。。。

    注1:为了分散风险,巩县兵工厂被分出去一部分,与原来别廷芳创办的造枪厂一起转移到南阳,建立了中原边区第二兵工厂,巩县则被称为第一兵工厂,后来大别山区也建了一个主要生产轻武器和子弹的兵工厂,以便就近供应当地驻军,并适时支援邻近的抗rì根据地。(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双线开战

    虽然胡卫东的穿越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