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魍魉暴君 >

第135部分

我的魍魉暴君-第135部分

小说: 我的魍魉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微微抬头,不经意间发现那两帮说得满嘴唾沫星子、愤慨激昂的朝臣们中间居然有个异类,埋着脑袋在那打瞌睡呢。
朱佑帝心想,自己都不能睡,那人又凭什么睡得那么畅快?
于是,咳了咳嗓子,喊了声:“吏部的,诸葛大人,你有什么看法?”
诸葛文才这边做梦正做得香呢,压根儿没听到上头帝王的呼喊。
朝堂上一时大静,众人都炯炯有神得盯着这位年轻的侍郎。
旁边的同僚看不下去了,赶紧搡了搡诸葛文才,悄声道:“诸葛大人……诸葛大人……陛下问你话呢!”
诸葛文才很不情愿得睁开了朦朦胧胧的眼睛,这自从入朝为官后,他的睡眠时间当真是严重减少,也不知道这两帮子人每天有什么好吵的,吵了那么多年,也不累?难怪这朱家帝王宁可选择木艺也不愿意上朝听政,估计就是被这些人给烦的!若他诸葛文才当了这帝王,估计也要被吵得弃政了。
不过,诸葛文才到底是才思敏捷,一瞬间就找到了为自己推脱的理由,他可不想卷进这些无谓的战争中去呢。
管他这天下姓元还是姓朱,他入朝的目的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保住金蓝。
于是,这位恭谨道:“回陛下话,微臣觉得既然是战争,这事,自然是归兵部管的。”——说到底,他只是吏部的人,就算是吏部,上头还有一个尚书在顶着事。况且天塌下来还有个儿高的在顶着呢,不管怎样算都不该是他来发表意见,决定该怎么应付大舆来兵吧?
这话一出来,还没等帝王点评呢,宰相大人赵传首先表达了自己的不满:“诸葛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敌军临近,可是关乎国家社稷的大事,当是匹夫有责,你怎么能够这般推卸责任呢?”
诸葛文才撇撇嘴,心说,就这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你也好意思提国家社稷?这朱家皇朝也不过就是面子上的皇朝,内里不还是被你们两只蛀虫给瓜分得一干二净了?
瞧这上面的帝王,哪里有一点实权?
不过也不必他开口,另一位主人公见对手插嘴,立刻就不甘示弱得还击了。
端木正哼了一声,才慢悠悠道:“我倒是觉得诸葛大人这话很有道理。既然他大舆来势汹汹为战,我们岂有不战而降之理?这自然是兵部发令出兵应战的事!倒是赵大人你一意强调求和,难道不是卖国求荣吗?”
赵传大怒:“胡说八道!我这是从国本出发,从长远来计较,哪里是你们这群莽夫所能想到的?我们从中原迁到蜀地不过二十余载,根基都还没稳,这样贸贸然就与他大舆开战,实为不明之举!此时,我们应以和为上,令大舆放松戒备,等到有利时机,再一举将他北厥人赶出中原,复我河山。”
端木正眯着眼睛:“赵大人说得好像是理由充足。可是他大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你一味避让,只能让他得寸进尺而已。他大军打到门口,我们还怎么去和解?必然是要割城让土的,这般窝囊,哪里是我大周男儿的作风?”顿了顿,又冷笑起来,“赵大人这么说,其实不会是怕死吧?”
赵传气得脖子上的青筋都在往外冒:“端木大人,你这是污蔑!不说其他,就说这朝中,哪个能够负起这重责,出战大舆?”
端木正喝道:“赵大人你意思是说我大周无能人么?你这不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么?你还算是陛下的臣子么?如果没人敢领战,我端木正就亲自上战场!只要还有一兵一卒,我就绝对不允许我大周的土地流入敌手!”
说得倒是激愤慷慨,若叫他真上战场,怕是第一个就要跑路了。
否则,当年又怎么会同赵传一起挟着帝王南逃呢?
不允许大周土地流入敌手?
讲得倒是好听,那么中原那部分的土地又怎么算?那元家王朝又怎么算?
若他真那般无畏,一心为国,那这周朝又何须变成如今这幅模样?
诸葛文才很是轻蔑得看了这二人一眼,这二人都不是什么好人,虽不是一丘之貉,但也是狼狈为奸,争成这样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么?
一个手上握兵,好衣好食好钱养着,就为了有朝一日自己黄袍加身,那就是他的基础军队,哪里肯用在抵御外敌上;一个负责后勤供给,只要战争开始,那么他就能从中海捞一笔天大的利润,自然是极力主战的。
诸葛文才顺利将战火引向主战场,听着这二人一来一往、针锋相对、节奏鲜明的论辩,这位又开始昏昏欲睡——说来说去都是这几句,还不如找周公去来得痛快。
帝王终于不耐烦了,轰然起身,皱眉道一句:“既然大家都拿不出更有力的道理来说服对方,那就再回去想想,这事明天再议!”
不理朝堂下怔愣的臣子们,挥着金色袖袍,自个儿就往后堂走去。
宫监赶紧跟上帝王的步伐,瞧着帝王不豫的面色,想了想,悄悄报告:“陛下,恋金楼金老板来了,在宫外等着觐见。”
帝王眉眼这才舒展了开来:“赶紧让她过来木艺房,听她的故事可比听这些人吵吵闹闹强多了。”
木艺房?宫监十分惊讶。那里可算是帝王自己的私密空间啊,就算是后宫妃子,都不曾被允许踏入过里面。平日里,帝王见那金老板,也是在后花园或者御书房之类的地方,今儿这是吹的什么风,居然肯让金老板去木艺房?
宫监怎么想都想不出原因来,赶紧就去传了话——态度比以前更加诚恳恭敬,因为他知道,不管原因为何,这位金老板在陛下心中一定是不同的存在,那是个比后宫妃子更贵的贵人哪!

245早有定夺
金蓝来到帝王专属木艺房的时候,朱佑正在埋头低刻着什么,神情专注,即使宫监已经传唤了话来,帝王也没有察觉到金蓝进了宫殿。
进出这南周皇宫也有一年多了,帝王的木艺房,金蓝也是第一次见到。
金蓝举目四望,这里没有皇宫其他地方那般过多的修饰,没有晃花人眼的金银玉器,没有精致非凡的雕栏玉砌,整个屋子,给人一种朴素清新的感觉,柜子、桌子、椅子,居然全都是木头雕筑而成,甚至没有上漆。
所有家具的基调都是自然色米黄的木纹,空气里充斥的是好闻的木屑味,竟然叫人一时间忘了这个地方是锁住人一生光华的皇宫——让人瞬间就卸了负担,轻松起来。
金蓝也没提醒帝王,自己在屋内转了转。
屋内各处,都摆放着木刻成品——应该都是出自朱佑的手。
大到国家城池,中到街道房屋,小到花鸟鱼虫,所有木刻都仿佛栩栩如生般,每一笔、每一划定都是经过细细观察与考量,才下手的——能有这般用木头就能刻出这大千世界的手艺的人定是心思极其细腻、敏感而又有能洞悉世间万物才能的。
金蓝把所有木刻都看了一遍,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里头居然没有刻人的!
她回头看了看朱佑,心里叹气,果然,这位帝王对人心早就看透了,而且大约也是失望透顶了吧?
金蓝站在一旁,默默想着自己的心思,任帝王畅游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不惊扰。
不知多了多久,朱佑突然喜悦得喊了一声:“完成了!”
金蓝赶紧上前参拜:“民女金蓝拜见陛下。”
朱佑一边让她起身,一边惊讶道:“你来了很久了?怎么也没人告诉朕?”
金蓝笑着抬头:“陛下着迷于木刻,那种全神贯注都感染到了民女,民女自是不敢扰了陛下兴致。”
朱佑捶捶肩膀:“哎,朕就是这个毛病,多少年了都还是改不了。只要碰到这木头啊,不管外头是天崩了还是地裂了,朕就都感觉不到了。想当年,朕的昌平……”说到这里,帝王突然停下来了,低眉突然叹了口气。
昌平公主是帝王心中之痛,金蓝自然知道,立即转移话题:“陛下,民女已经把《红颜记》里小皇子十六岁时的故事写完了,今儿来就是讲给陛下听的。”
朱佑眼前一亮,放下手中刻刀,急急道:“你坐下,快讲来与朕听。”
金蓝谢了帝王赐坐,这才娓娓叙来:“话说这小皇子得了那异人指点,功夫大有长进。他知道自己继续待在都城,即使不被兄弟害死,也会无端被他那父亲猜忌,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于是,十六岁一到,他就自请从军剿匪,更是愿意从底层做起……”
这一说就是好几个时辰,将元魍那一年从军经历,后被元珲跟元瑾陷害的事情穿插入其中,听得帝王揪心痛肺,眼圈都红了几回。
金蓝讲完后,帝王犹是意犹未尽,急着问:“后来呢?他那杀千刀的兄弟遭到报应了么?”
金蓝却不答,反而再转了话题:“民女听诸葛大人说,陛下这几日心里有郁结之事,很是烦躁?听说是关于大舆进军之事?”
朱佑一听这话头,又郁闷了:“怎么连你都跟朕提这破事儿?朕早上被他们吵得够呛了!你还是给朕接着讲故事好了。”
金蓝摇头:“这故事,讲到这里,民女也是再也讲不下去了。因为,连民女都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或者,小皇子那兄弟会遭了报应,又或者,小皇子至死都没能再见到这世界上唯一担心他的亲人。这个结局,已经不是民女能够做主的了。但是陛下,也许可以。”
朱佑沉默,半晌,才叹口气。
金蓝再道:“陛下,民女听说这回领兵前来的是大舆太子。虽然诸葛大人抱怨朝中已多天为此事烦忧了,但是民女猜想,是战是和,陛下心中其实应该早有定夺了吧?”
朱佑有点不满:“这诸葛文才当真好大的胆子,朝廷上的这般大事,他倒是也敢到处宣扬?总有一天,朕要办了他!”
金蓝轻轻一笑:“陛下不这么说的话,民女还以为是陛下授意诸葛大人将这朝廷大事告诉民女的呢?”
朱佑看他一眼:“你这丫头,就是太聪明了。聪明人烦恼多啊!”
金蓝点头:“民女想,大约这点陛下比民女感受更深。民女其实就是个普通人,想的也不过就是身边的人一生安好。为了达成这个心愿,即使一路上碰到再多苦难,民女也会一一克服。”
朱佑跟着喃喃一句:“只盼他一生安好啊……”过了好久,才又道,“虽然朕也想出兵,可是,宰相说得对啊,没有合适的领军之人哪。”
金蓝笑道:“民女今日除了讲故事外,另外就是来给陛下解决这个难题的。”
“哦?”朱佑抬眉看她,“这你都想到了?你能怎么解决?”
金蓝道:“陛下不是说无帅将之人才吗?民女倒是有二人选。”
朱佑手指敲击着桌子:“你倒是比朕还要了解朕的国家。”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别人倒是先知,即使是做了多年被架空的帝王,朱佑心里还是隐有不快。
金蓝摇头:“民女只是为了身边人,不得不想他所想,虑他先虑。”
朱佑这才缓了神色,是啊,说到底,这丫头,不还是为了他的外孙吗?于是,问道:“那两个人是谁,说来听听。”
金蓝道:“第一个,是卧龙关守城大员,刘云。”她很早就关注了这个人,能让宰相跟监国那两大势力都放心把关门要塞交给他看守的人,而且一看就是二十年,这个人定是有不凡的实力。
这人当年亦是张冲的手下,她便也写信去问过张冲了。
张冲随了血无衣的性子,这辈子很少服气别人,但对这个当年的手下却是评价极高,不管是人品还是武功智谋,张冲都自叹不如。如若不是当初自己军龄长了些,那么御林军统领的位置必定是刘云的无疑。
所以,对于这位刘云将军的能力,金蓝是很相信的。
朱佑想了想,居然还真把这人给记起来了。他点了点脑袋:“还有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