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魍魉暴君 >

第142部分

我的魍魉暴君-第142部分

小说: 我的魍魉暴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即使金蓝现在的面目仿佛变了一个人般,但那灵动里带笑的眼神,惊才一下子就认了出来——这世上,只有金蓝才会那么无欲而笑。
只是,现在是什么状况?
明明他在去打仗之前,金蓝还是老皇帝的座上之宾,现在怎么变成“太监”了?
难道在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他家蓝姐姐多了个换装的癖好?
惊才默默想了会儿,以金蓝那种时不时犯抽的性子,还真说不定能培养出这种爱好来!
对了,刘全呢?
自从小四师父离开后,刘全跟金蓝那是秤不离砣、砣不离秤啊。
既然金蓝变成了“小太监”,刘全不会变成“小宫女”吧?
此时惊才不过苦中作乐,自己娱乐自己而已,毕竟既然金蓝进宫都需要乔装打扮了,那用脚趾头想也能知道定然金蓝跟刘全都出事了。
但是,当他之后真正见到刘全的时候,还是深深囧了一把的。
惊才深刻觉得自己的想象能力跟金蓝、刘全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看到刘全cosplay的刹那,惊才同志完全有戳瞎自己那双钛合金狗眼的冲动,这是后话,暂且放下。
只说此时,小兵小卒们争辩到最后,终于把皮球踢到了一如往常镇定得站在一旁的诸葛文才身上。
“诸葛大人,这大元帅是你们家的人,你倒是给评评,他到底是功是罪?”
这话问得妙,矛头直指诸葛家,如果你诸葛文才敢说诸葛惊才此战是功,那么你就是徇私舞弊,正好能把你一起问罪——一箭双雕,当真是阴险狠毒。
排头的端木正跟赵传对视一眼,嘴角斜翘,眉里带笑,很是得意。
只等诸葛文才自己钻进他们的套子里。
可惜,他们忘记了,这世界上不是人人都会按照他们的剧本进行下去的。
譬如,诸葛文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对金蓝一事上如是,此事上亦如是。
只见诸葛文才大步跨出了列,弯腰朝帝王坚定表态:“启禀陛下,微臣认为诸葛元帅违逆帝命,擅杀敌俘,确实有罪。”
一句话下来,大殿里静了。
本来已经拟好草稿准备参上诸葛文才一本的端木正跟赵传也瞪着眼睛傻了:这个诸葛文才,当真是为了自己自己的性命,连自己的家主,都肯出卖?
诸葛惊才终于抬起了头,亦是一脸惊讶——不过他惊讶的不是文才的话,他讶异的是一向随心所欲、惫懒成性的三叔居然也会这般正经得探讨朝政?
而且,他家三叔什么时候变成了这么一副苦大仇深的德行?看着实在是别扭得紧。
原来那个一开口便是满身风流的诸葛文才到哪里去了?
能逼他三叔做这么大的改变,看来事情出乎他想象的大了……
惊才慢慢眯起了眼。
赵传首先沉不住气,站了出来,略带三分怒气、三分讽刺,道:“诸葛大人还真是大公无私,让人钦佩。既然连诸葛大人都这么说了,我想这个问题,我们也无需讨论了。违逆皇命是大罪,罪当论斩。微臣恳请陛下,把这罪臣诸葛惊才拿下,午门斩首,以儆效尤!”
朱佑帝摸摸下巴,状似无意得看一眼金蓝“小太监”,然后才挥挥手:“来人,就按宰相大人说的办。”
惊才垂眉耷眼,看似认命,向帝王叩了响头:“罪臣领罪。”任由宫卫带了下去。
等到不见了惊才人影,诸葛文才才慢悠悠得道了一句:“启奏陛下,虽然此战暂且告捷,但是大舆军如狼似虎,仍不知退,现下诸葛元帅又犯死罪,已不能用。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军不可一日无帅,微臣提议,由宰相大人领帅印,率军卫国。”下载本书请登录





 256 蓄势篇(V85)
 更新时间:20121128 8:15:57 本章字数:5891

256传来和书
赵传一听这话,立刻就惊悚了。。请记住本站
由他领帅印,率军为国?
那岂不是要他上前线打仗?
那可是把头提在裤腰带上的差事啊,那般危险,他是脑袋被驴踢了才会揽这事上身呢!
况且,他是文臣,不是武将!
宰相大人忍着怒气,皮笑三分朝诸葛文才道:“诸葛大人此言差矣。这蜀地防守固若金汤,他大舆更是失了太子,哪里还有气力分身来攻我城池?”
诸葛文才看他一眼:“宰相大人莫不是忘了前日战报上提到的如同天降的大舆四皇子?”
赵传十分不屑得哼了一声:“稚齿小儿,不足为俱。诸葛大人实在是大惊小怪、杞人忧天了。”
这位大舆四皇子的来头底细,作为南周的宰相,自然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
当年昌平跟元贼皇帝的儿子,受到上天的诅咒而生的鬼怪之子,据说特别不受元真待见,能长大成人已经算是奇迹了,还能有什么大作为?
赵传一直觉得是战报上夸大其词了,大约是那些将士头一次见到那样面目可憎的脸孔,所以被吓到了而已。
他才不相信那位会真的有什么将帅才能呢。
就在此时,只听外头由远及近传来士兵呼号:“报!急报!”
帝王坐直身子,朝底下道:“传他进来。”
众人回头,就见一灰头土脸的士兵竟顾不得规矩,小跑了进来,直接跪倒地上,高声道:“报陛下,大舆十万大军已杀到卧龙关关门。关门被困,无法与外征军队取得联系,情况危急。”
朝上大臣立刻有些惊惶起来,各自面面相觑、窃窃私语。
朱佑帝还没说话,赵传先惊喊一声:“刘云呢?”
他刚刚还在说大舆军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现在就告诉他这么个消息,岂不是在打他嘴巴吗?
那士兵回话:“刘将军在外追击大舆残兵。”
朱佑帝关心的另有其事:“大舆领兵的是哪个?”
士兵回答:“回陛下话,那旗帜上是个‘四’字,最前头的男人面如无常,怪异无比,应当就是大舆四皇子。”
朱佑帝满意了,转头跟金蓝对视一眼。
金蓝跟刘全被投到狱中时间长了,事情也淡了,端木正那二人也早把他们忘得九霄云外去了。
帝王便悄悄把金蓝两个放了出来,本意是让他们有多远走多远。
毕竟现在到了最后的关键时刻,谁知道端木正跟赵传会不会突然又记起金蓝来了。
而且,元魍也来了,万一有谁查出金蓝跟元魍的关系,那么金蓝的性命,那就真的危险了。
所以,朱佑的意思是最好金蓝能自己找地方藏起来,等到天下平定,再去跟元魍汇合。
但是金蓝偏偏不走,更是胆子大得留在了宫里。
朱佑心思精绝,对于金蓝的思虑,自然是能猜到几分。
这女娃子,大约是怕他这个老人家一个人待在宫里,被端木正跟赵传害了吧。
对于金蓝这样的心意,帝王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金蓝看上去温和得跟软柿子无异,但是本性却是跟元魍一样,执拗无比。她决定的事情,从不会轻易改变。
因此,朱佑帝也没法子再劝金蓝。
此时,用水粉画过简妆、一身太监装扮的金蓝也是忍不住的笑意流露:她的小四,终于来了。
底下,诸葛文才促狭开口:“宰相大人,看来微臣先前所虑并非杞人忧天哪。宰相大人是忠臣典范,想来一定会带领将士们保家卫国吧。”
赵传被挤兑得一时间红着脖子说不出话来。
倒是一直没言语的端木正终于开了腔:“启奏陛下,微臣觉得诸葛小元帅虽然有罪,但实在罪不至死,若他能功过相抵,那就最好不过了,陛下给他机会,亦能显示陛下仁慈胸怀。还望陛下手下留情。”
金蓝好笑:这态度,转变得也忒快了吧。刚刚还同盟着一心置人家于死地,这才过了多大一会儿啊,知道有求于人家了,立马就翻脸比翻书快了。这端木正,还真是理直气壮,一点都不觉得脸红么?
朱佑帝捧着下巴在那儿装为难:“可是,君无戏言哪。”
赵传赶紧帮口:“陛下为国民着想,谁敢置喙?”
诸葛文才接着道:“是啊,陛下只需再下一道以功代罪旨即可,比起那些喜欢把拉出来的屎再坐回去的人,陛下实在是高风亮节极了。”
金蓝忍了半天,才忍住不破功当场喷出来。
把拉出来的屎再坐回去?
诸葛三公子说话什么时候那么犀利,并且那么……低俗了?
他平常不是最鄙视她那一口没水平的市井之语么?
哎,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太快啊。
连诸葛三公子这样自诩风流的雅人也被逼成了这副神经病模样了啊。
果然,赵传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诸葛公子破口大骂:“诸葛文才,你敢嘲讽朝廷大员?好大的狗胆!”
诸葛文才很无辜:“宰相大人息怒。微臣刚刚话里哪一句刺激到大人了,微臣去掉还不成吗?”
赵传被堵得再也说不出话来了,他要是说出来了,不就是自己承认自己把“屎”给坐回去了吗?
连自己都承认的事情,还不让别人说,那岂不是更加此地无银了?
这个诸葛文才,句句话里都是陷阱啊!
赵传咬得牙齿嘎嘣嘎嘣响,心说等大舆退军,他一定要狠狠治理这个诸葛文才,绝对要让他生不如死,悔不当初。
不!他要治理的岂止是这一人。
他要让他诸葛家的人一个都跑不掉!
他要让诸葛家从此在世上绝迹!
他要让世人瞧瞧违逆他赵传的下场!
想是这么想,但现在赵传还是要倚仗人家诸葛惊才的,自然只能窝囊着把怨气怒火往肚子里头吞。
朱佑帝见底下闹腾得差不多了,这才勉为其难道:“既然众卿意见一致,那就按众卿的意思办吧。”
正说着话,外头又有“急报”呼喊声响起。
一士兵匆匆奔进了大殿里来:“启禀陛下,大舆四皇子令人送来和书。”
和书?金蓝不禁蹙了眉头。
不仅金蓝惊讶,整个大殿的人都是讶然不已的。
现在是大舆军围关,分明正处优势,却没有一鼓作气攻取卧龙关不说,反而来求和?
这位四皇子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没人能想明白。
宫监把和书呈上给帝王御览。
朱佑帝打开折子,上头是用黑墨刻画的有力大字,字体龙飞凤舞,笔锋却是刚劲有力。
由字及人,能写下这字的定是胸怀宽阔并且意志坚定之人。
朱佑帝看得不住点头。
金蓝在帝王身旁,偷偷瞄了眼帖子,确实是小四的字没错。
帖子里内容官方而又简单,大意是不愿看百姓受苦,所以愿意放弃争战,两方派代表坐下协商谈判。
帝王看完信件,把帖子给众臣传看。
虽然不明白这位四皇子心思,但是是和非战,对此时的南周还是有利的。尤其对于一向主张议和的宰相赵传来说,简直是对了他的胃口。
于是,宰相大人首先进言,老调重弹:“微臣认为为天下百姓、为大周基业,应当以和为上。”
朱佑帝对此表现很是忧心忡忡:“只怕这里头有诈啊。”
端木正眸子一转,心里打上了别的主意,但是结果却是与赵传站在了同一战线:“微臣也认为既然他大舆来了和书,我们接下也好。不管他大舆到底有什么目的,此时对战确实对我们不利。不说其他,只说我军大部还在关外,根本不及回防。我们可以利用和谈,拖延时间,制订策略,等到关外大军回还,还能里应外合、内外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朱佑帝缓缓点头:“爱卿说得有理。”
诸葛文才也发表意见:“不过,这和谈人选可是大问题。这个人,在朝中必须有一定地位,能够有权代陛下做决定。微臣觉得只有两个人合适,端木大人和赵大人。”
端木正跟赵传瞟了一眼诸葛文才,这位的心思,他二人自然是明白的。
明面上是推崇他二人,实际上是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不说这前去和谈是羊入虎穴、极其危险的事情,只说这万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