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大军阀 >

第100部分

民国大军阀-第100部分

小说: 民国大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九龄知道老蒋接下来要问什么,也懒得废话,直接回复了老将,这封电报明确的告诉老蒋,要是英国人要打就打,想要西康军撤出西藏那是妄想。

    报社有了,唱片公司有了,电影公司也有了,这年头电视还在起步阶段,但是电台却很成熟,这段时间一直忙,西藏稳住了,西康的武器弹药,商品源源不断的卖出去,大把大把的钱赚回来。

    之前没有开电台,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人才,不过王九龄一直在准备,筹划,现在人手也有了,资金设备都到位了,电台终于可以开播了。

    电台和报纸是这个时代最有效的两种传播媒介,如果收音机普及的话,比报纸的的效果还要好,至少在中国是这样,因为中国的大多数都不识字,要是收音机普及,哪怕一个村就一台,然后装个大喇叭,全村都能听的到,王九龄也是这么打算的。

    王九龄一边在筹备电台开播,一边在让人办一家收音机厂,以后工业更发达了,就可以生产电视机了。

    现在主要是先把电台开办起来,电台取名为大中华广播电台,目前是每天早上6点开播,晚上12点下班。

    电视的主要栏目有,每天上午7点半的早间新闻,上午有评书,歌曲等节目,中午12点就是午间新闻,然后是百家讲坛,百家讲坛主要是还原历史人物,传播儒家思想等等,西康开了三所大学,里面有文采的人比比皆是,王九龄就让他们讲,下午主打的节目是一档情感类节目《你的月亮我的心》,主持人不管真名叫什么,在电台介绍的一律用,曾小贤这个名字,他的开场白就是“欢迎收听你的月亮我的心,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当然您也可以叫我曾哥”,然后就开始了他的节目。这档节目还有与观众互动的环节,原本还以为不会有人打电话来,可是没想到打电话的那么多,或许是这些人太寂寞了,有钱人真的很空虚,身边的朋友基本都是酒肉朋友,而全国就这么一档可以谈心的节目,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那么受欢迎吧!

    不过节目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就是不会乱问问题,挖别人的隐私,有的时候就算听众要说漏嘴了,主持人也会提醒他,这也是观众为什么特别喜欢这档节目的原因。

    在这当节目火了以后,全国的几家其他电台,也纷纷效仿,模仿,但是效果却不怎么样,而你的月亮我的心,因为有特色,所有的主播从来都不用他们自己的名字,一律用曾小贤这个化名,直到上百年也没有改,不过内容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到了晚上7点又有晚间新闻,同时又有其他的节目,一天中安排的满满的,中间还有各类的广告,大肆的宣传西康的产品好,当然像云南的云南白药膏,四川的酒,电台也会帮忙宣传一下,一来是向龙云,四川军阀示好,二来也适当的拉动当地经济,虽然对王九龄个人没有任何好处,但是对国家好处多多的事情忘记了自然是很乐意去干的。

    王九龄的名声加上广告的效应十分的明显,后世的电视经常是广告中插播电视剧,那点电视剧中又插播广告,王九龄虽然没有学到精华,但好歹也是见多识广,打起广告来比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强多少倍。

    而电影拍的那么好,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最好的电影了,极大的增强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只要比外国人强,人人扬眉吐气,而电影里面的广告上的产品自然是大家争相购买的,而且是不自觉的就买了,另外王九龄这边生产的产品价格比同类进口的产品价格要低,现在四川云南等地更是满大街的西康货。

第一百六十六章 华北局势(一)

    电台开播的时间,西康的报纸自然要做足宣传,所有人都在等着电台开播的那天,而开播的那天,几乎有收音机的人早早的起床,把收音机调到西康的那个频道。

    电台第一天的收听率搞的吓人,而其他电台的人也在听西康的电台节目,然后改版自己的节目。

    现在西康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着国人的心,欧美的报纸更是趋之若鹜,西康每次都能给他们带来很多新闻,而这些新闻发回国内,报纸的销量又会增加很多,那些原本从来不关注中国事情的报纸,很多都派了记者过来,至于西康那里没有新闻出来,就采访别的地方了。

    不过那些记者对于王九龄限制他们去西康采访,很是恼火,已经无数次抗议了,还要求他们的领事馆向西康政府施压,向南京国民政府施压,要求西康解除封境。

    但是西康政府懒得搭理他们,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反正要是敢私自进来就杀,曾经有几个不信邪的偷偷划着小船向偷偷的进来,不过一上岸,就被抓了起来,看在他们是刚刚上来,又不是日本人,所以关了他们十天紧闭,等出来的时候,人都快疯了,在这是十天的时间内,他们被关在一个又黑又脏的听不到一点外面的声音,房间里就只有他一个人,怎么喊人也没人搭理他们,每顿只有一碗粥,而且一天只有两顿,开始两三天还受得了,可是再后来就熬不住了,抗议了不知道多少天,后来就没力气了。

    而王九龄实行新闻管制也是没办法,国家不强大,汉奸太多,鬼子间谍也更多,现在这样很好,被发现时日本人,或者没有忘记了颁发的居留证就杀,免去了很多麻烦,否则hi啊要天天防止那些人盗取西康的信息。

    离开的时候还被严重警告,再被发现就枪毙。这些人连抗议的心思都没有了,马上颠颠的跑了,从此再也没有记者敢未经允许就到西康的境内,不过在云南和四川的边境就集结了大量的记者。

    后来王九龄想了想香格里拉的发展空间太小了,以后迟早要发展到云南境内,还不如早点开始发展,国家迟早要统一的。

    所以跟龙云商量了一下,让他在香格里拉通往云南的大桥那里发展一下,而西康对外的新闻发布会也从宜宾移到那里,龙云自然是愿意的,那样意味着税收啊,尤其是等香格里拉大桥完工后,经济绝对是一日千里,而且新闻发布会放在那里,就有几千老外会集中到那里,几千人消费,王九龄倒是趁机在那里开了一家麦当劳,并且在那里购买了一批土地建房子,酒店,租房,商铺,而龙云自然也加入了建设大军。原本龙云还想全部自己建房子等等。

    不过被王九龄阻止了,因为龙云根本没有那么多钱,没有办法在大桥开通前将那些设施修建好,所以王九龄建议他私人掌握一些土地,其他的规划好,再把土地卖了,让别人建设去,赚现钱更好,反正以后有税收,不过王九龄强烈反对把那里的土地卖给中国人以外的人。

    龙云也知道王九龄最担心间谍,所以当日本人提出购买土地的时候,龙云拒绝了,而且还颁布法律,这些地方与允许外国人拥有土地,也不允许中国人转让土地给外国人,否则将不予承认,消息一出日本人恨得牙痒痒。

    不过龙云可不管那么多,日本人能给他多少好处呢,何况龙云本来就是爱国人士,不会与日本人为伍,而龙云从王九龄哪里得到那么多好处,又是步枪生产线,又是火炮生产线,现在龙云生产的东西不但自己够用,还有一部分卖出去,换钱,要是对于王九龄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估计以后王九龄不会给他任何东西,任何支持了。

    所以龙云站在王九龄这一边,又做民族英雄,又有好处拿,像他这样的爱国聪明人知道怎么选择。

    中正式步枪生产的时候长城抗战已经打完,所以中正式步枪没有得到战火的检验,尽管王九龄在反复不断的检验,但是不是真正的战场,始终没办法看出中正式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但是鬼子一直在华北挑起事端,所以支持哪里的抗日武装,是王九龄最需要做的事情,这些人没有忘记了的支持也会起跟鬼子战斗,但是拿的是更烂的武器而已,反正他们都会现在死,所以不如提供更好的武器让他们去消耗鬼子,鬼子死的越多,对中国就越有利。

    王九龄支持的对象,目前有二十九路,王九龄支持了两万条步枪给他们,还有60mm、80mm口径的迫击炮以及红星手枪若干,二十九陆军立马鸟枪换炮了,现在人手一只步枪,也不用拿着大刀跟鬼子干了,王九龄还派了几名军官去帮十九路军训练,当然这些都市王九龄他们总结的抗日方法。

    同时王九龄知道宋哲元得到那么多武器,肯定会把这么好的武器平分给下面的部队,这样的话,就会造成后勤补给难度大。

    王九龄的部下建议,中正式应该集中装备,这样好补给,要不然打起仗来,是要命的,但是之前十九路军哪的枪乱七八糟的,大多是汉阳造,还有张学良支持的一些东北造,另外鸟枪也有不少,还有很多人只有大刀。

    两万条步枪对于二十九路军来说不够分,二十九路军可以接受没钱吃饭,只喝稀饭,但是绝对不能接受有好枪了不分给他们。

    不过王九龄的军官根据我进来的要求,非要集中使用,二十九路军也没办法,因为要是不那么做,王九龄以后不会在援助武器给他们了,同时要是他们打的好,王九龄保证他们人手一直中正式。

    王九龄是9月份直接援助了全部的武器给二十九陆军的,所以宋哲元现在在察哈尔打的有声有色。

    本来要是没有王九龄的支持二十九路军估计坚持道十月份就难以为继了,宋哲元也肯定会下台,因为南京不肯支持他们打鬼子,张学良也不肯,好在现在有忘记了支持。

    有了王九龄的支持二十九路军打起鬼子来也确实不含糊,为此王九龄又支持了两万步枪给他们,一批火炮,另外105口径和120口径的火炮也支援了一些,西康的武器王九龄打算都要拿到战场上检验一番,还专门每个月拨款十万大洋给他们吃饭,为的就是让他们安心打鬼子。

第一百六十七章 华北局势(二)

    与此同时王九龄还安排了不少军官轮流去前线实践,获得战斗经验,每次都是两百多人,还有扩大的趋势,王九龄相信经历过战火,他们将来在王九龄扩军的时候就能更好的带好下面的士兵了。

    同时他们还能把在德国人哪里学到的东西和中国的兵法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东西。

    当然王九龄的大动作并没有瞒过日本人和南京的老蒋,而日本人一直奈何不得王九龄,只好找老蒋的麻烦。

    当老蒋质问王九龄的时候,王九龄告诉老蒋,研发的武器肯定需要在战场上检验的,要不然万一以后装备了全国的部队,却发现这款武器不好,那就损失大了。

    同时王九龄又拿出前线返回来的枪械数据说给老蒋听,证明中正式是一款好枪,至少在战场上比鬼子的三八大盖要好的多,然后又提供了60和80口径的迫击炮图纸给老蒋。

    另外吹捧了一下老蒋,说其实知道他真心希望北上抗击日寇,但无奈国力太差,现在打肯定失去的更多云云,但是中央不方便出面的东西,可以由地方上来做,中央又没出钱,也没出武器,日本人也奈何不得,大不了让日本对中国禁运好了。

    忽悠了一通总算把老蒋搞定了,原本王九龄要是守在西康还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