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262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262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清的战马慢慢放缓了脚步。武清知道战马流血过多,马蹄踏的脚步已经发软,他轻轻的勒了勒马缰,站在马上四处打量。正在此时,卫敏的吼叫声传了过来:“凿穿,凿穿,各军不要纠缠,凿穿齐国阵型。”
武连听到卫敏的喝斥,放慢了手脚,武清连忙招呼:“连,向前冲。冲破齐阵就是完成任务。”
只要赵军不愿意纠缠,没有人愿意阻拦他们的脚步,齐国的后军在惊慌逃命,奋力赶过来的前军没来得合拢。赵军已经从夹缝中跳了出来。冲出不多远,武清的战马脚一软,栽倒在地。
也幸好武清机灵,在战马坠地前跳了起来,才没有被战马压在身下。
赵军稍稍整理队形,此时,齐军也忙着重队伍,卫敏冲过来。一见武清便高声谩骂:“笨蛋。主上已经说过了,骑兵的长处在于冲击,度,跟齐国人缠斗干什么。只管向前冲,冲乱他们的阵型就是胜利。”
求票,呼吁月票支持。拜谢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最锋利的矛
武清正懊恼的检查倒地的战马。听了卫敏的斥,他默默一点头:“谨受教
恰巧武连牵着一匹备用战马冲过来。看到卫敏在暴跳如雷的发火,他悄悄放慢了脚步,但卫敏并没有放过武连,他沉着脸转过身来继续斥:“你们两个也是老早带过骑兵的将领,怎么连这点都忘了?我们不追求胜利,只要缠住齐国人就是胜利,干嘛要跟他们缠斗不休?”
其实,这不怪武清、武连,在这个传播手段贫乏的时代,不识字的武清、武连,他们要学习新知识只能依靠别人口授。而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所以这两人理解力缺乏,很多知识即使有人肯传授给他们,也难以理解这也就是多年以来,武清、武连虽然最早追随赵武,却始终难以获得升迁的原因,因为这两人实在能力不足,所以只能担任类似赤侯的角色。
对面,齐国的队伍里,妾鞍跺着脚。懊恼的说:“完了,我们又耽误一天了,现在我军阵型已经打乱了,要重队伍,恐怕已经没有时间了
邪涮点头:“无论赵武子在不在附近,我们不能冒那个险把自己暴露在荒野之中,”请整理混乱的队伍吧。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夺回晋军的营寨
春秋时代通讯手段匿乏,二十万军队一旦被打乱了阵型,让他们重新排列好,恐怕嗓子喊哑了也难以做到。
杂鞋想了想。接受了邪侧的建议,他指点着一支建制完整的队伍。命令:“中行喜,你带这支军队去占领赵军丢弃的营塞,智起,你通知齐军逐次进入赵军丢弃的营寨,重队伍。邪唰、州绰你两人注意保护国君
又一天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战场上,卫敏看到齐军进入他们抛弃的营寨,兴高采烈的一指原先的齐军营寥,下令:“我们去那里,齐国人的营寨大,我们重新修缮一下。缩减营地,
嗯,齐国人丢弃的物资一定不少,我们今天可以吃上齐国的粮食了。”
稍后,徘徊在战场边缘的鲁**队慢慢的靠了上来,鲁军统领季武子求见卫敏,他的官位比卫敏高,但依然客气的向卫敏致礼:“卫将军。齐军从我们鲁国搜刮了不少东西,如今齐军丢弃的营寨,地方足够宽敞,请允许我们鲁军与你们共同扎营
卫敏知道季武子的意图,坦然的说:“甚好,齐军丢弃的物资,除了粮食外,其它的任由鲁军领取。”
日落时分,战场上攻守双方换了个位置,齐军住进了赵军丢弃的营塞。赵举与鲁军进驻了齐军原先的营寨。
两者唯一不同的是,赵军人少,与鲁军联合住进齐国营塞后,显的很宽敞;而齐军人多,住进赵军狭窄的营塞后。简直拥挤不堪,而且赵军是填埋灶井之后出营列阵的,营寨内所有的设施都毁了,而齐军的营塞设备完好。
当夜,齐庄公再次派出使者约战赵军,转回头与杂鞍商量,集鞍懊恼的回答:“对付赵兵的骑兵冲击。唯有采用战车平推战术,今天是我失误,后军没有排列好战车,被赵军冲乱阵型后,一时之间无法重起部队,好在我们损失不大,等明日我们整理队伍,重新再战。”
智起看到齐庄公脸色不好,赶紧抬高集靴,趁机踩齐国人两脚:“阿鞍何必这备说呢?齐军的素质不高,被卑乱阵型后,一时之间无法调整阵式,幸好我们还能把队伍收拾起来,不至于溃散,所以如今军队元气未伤,明天还能继续战斗”到了明天,让我们再给赵兵一个教。”
智起这是说:不是我们晋国人指挥艺术不高,实在是齐军素质太差。被冲乱阵型后,无法重新组织起来,这才不得不进入赵军营寨休整。
齐庄公听了智起的解释,脸色很难看:“我们怎能算损失不大呢?军队被冲垮之后,不少士卒逃亡,卑国人造成的直接伤亡虽然不大。但我们溃散的士兵却达到了一万余人。这些人逃离了战场,恐怕找不回来了。”
太阳重新升起的时候,齐国人重新列阵,与赵军对战实际上,这场战争才是春秋史上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战争。因为在此之前,列**队都是用武士数量、兵车数量来衡量兵力总数的,但这次战斗中,齐国人首次将辅兵算入军队总人数,从此后,参战总人数成了衡量兵力的唯一手段,而且这参战人数还时常夸大,当然,齐庄公这也是没办法,晋国的上次入侵已经摧毁了齐国西北的士大夫阶层,齐庄公报仇心切,只能拼凑农夫当作士兵了。
也正因为这是一支由农夫组成的军队,虽然队伍中有不少齐国勇士。但整支齐军的战斗意识与组织性与晋**队相差太远。
这场战争值得大书特书的还有:这场战争中,赵武参与的军队是纯骑兵,这是骑兵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参与到大国交战中。同时,一向以来,春秋时的战争都是双方约好阵坐间、地点。而进行一日的决战。但这场战事至今为止只册”连续交两天,,现在已经是第三天工
第三天日出后,这场罕见的漫长战争再次拉开帷幕,共鞍依旧坚持正统战法,他排出一百辆兵车于自己的前锋。依靠车士厚重的防御以及强大的冲锋力量,硬邦邦朝赵军冲去;而赵军当夜宿营的是齐**营,这军营里倒是没有什么猫腻。于是。战争网一开始,鲁军首先拉开架势向侧方退去,紧接着,赵军开始横向活动,卫敏一边奔跑一边提醒士兵:“侧击,一定要侧击。”
齐庄公脸都绿了。看到赵军马蹄扬起的烟尘,冲着他的左翼兜转过去,齐庄公大声下令:“转向,左军转向,迎上去。”“不。”杂鞍大声喝斥:“全军保持阵型,别去管赵人,只管向前推进。”
齐庄公都快哭出来了:“他们奔我们的后军去了,后军不堪一击,赵军如果绕到我军后方,那我们岂不是毫无还手之力?”
“我们的目的是:摆脱赵军的纠缠,所以,命令全军只管向前,不管谁掉队,请各自为战”集鞍沉声断喝。
如果齐军是一团腐肉,赵军就是一群苍蝇,他们围在这团腐肉后面。嗡嗡乱叫的飞舞着,用弓箭不停的骚扰着齐军,而此时杂鞍已经横下一条心来,他对赵军的骚扰完全置之不顾,只管埋头不停向前一这一天,齐军行进了七里。
按说以杂鞍的执拗,他这一天非把三十里走完,但等到正午时分。地平线上已经隐隐出现赵军的旗帜。妾救见势头不妙,立刻寻找一片适合扎营的地方,下令全军扎营。并驱赶围着他们骚扰不停的骑兵。
正午的日头稍稍偏离,远处的赵军逐渐走近了,齐庄公站在高高的巢车上,看着沉默的晋军整齐的向前推进,这一刻,他理解了自己的父亲齐灵公。
当初,齐灵公看到声势浩大的晋军。完全吓懵了,思维出现了短路。只想着逃离前线以回避这场战争。而当时齐庄公表现的非常勇敢。他斩断了父亲的马鞍,以阻止父亲,可惜未能阻止成功。
当初,齐庄公世子的个置上,希望父亲能够网强一点;如今他也坐上了君个,承担的责任与当初世子不同了。坐在这个位置上肩负了君主的责任,齐庄公看着赵军层层推进,只感觉到心里阵阵发毛。
春秋时代,士兵都是义务兵,大多数士兵需要自备铠甲与武器。还要携带六个。月的粮食,替领主义务服役。由于每个人财力不同,配置的武器铠甲难免有质量差异。虽然晋国人一向讲究整齐,但服装上幕免不了出现新旧与款式差异一赵军恰好不存在这点弊病。
晋军一般的领主部队,已经让人感到很整齐肃穆了,但这支赵军却不仅仅是让人感觉齐整。
赵武初次上阵的时候,别人曾讥笑他是花衣军团,这让赵武以后发了狠,他的军队干脆配备统一的制式军装。而拜这几年赵氏大力发展仿织业所赐,里面而来的赵军色的制式军服。此外,“胡服骑射”也提前上演。
对面来的赵军一身红色的呢绒制服,剑袖、腰中扎着宽大的牛皮武装带,头戴一顶锅盔,锅盔上插着一支颤巍巍的红缨。
真实的“胡服骑射”衣服底下依旧是不穿裤子的春秋战国人都不穿裤子。
胡服依旧是一种深衣上下连体衣服,只不过袖子紧了一点,下襟短了一点。而赵武的胡服改革首次将服装变革推延到了裤子。制式赵兵服装,上身是红色夹克装,下身黑马裤,脚上蹬着高筒牛皮靴,牛皮靴上鞋带纵横缠绕着,一直缠到小腿肚,间接起到了裹腿的效果。
如今这数万条穿着黑裤子的腿随着阴沉的鼓声,齐刷刷的抬腿,齐刷刷的落地,整今天地间只听到整齐的脚步声,仿佛一阵波涛,哗哗哗哗的响个不停。
赵氏的步兵赶到了。
一两千人身穿统一的服装,显不出多大的气势,然而一两万人穿着统一的服装,迈着统一的脚步,肩上扛着统一的长戟,背后背着统一的大行李包,脸上呈现着统一的漠然,随着他们的推进,齐庄公感觉到难以呼吸,仿佛一座大山里面压了过来。
随着一声嘹亮的铜号,迈动的脚步突然停顿,听惯了有节奏的哗哗声。徒然间声音消失,齐军没有感觉到轻松。只觉得这一刻仿佛是山崩地裂的预兆,这突然的禁止连鸟兽都屏住了呼吸,纷纷躲离了这片土地。
“披甲!”赵氏军官高声吆喝。
随着这声吆喝,才才像雕塑一样凝立不动的赵兵活动了,他们纷纷将肩上的背包解下来,就在原地穿起了铠甲,这些士兵相互帮忙帮助对方系上铠甲的肩带腰带,稍停,几名辅助兵在队列中来回奔跑着,回收着士兵的背包。
像一阵微风吹过水面,水波荡漾一阵后,水面重新恢复镜子般的平静。这时,赵兵的本来面目呈现在齐庄”消,齐庄公深深的吸了一口毒仓副武装的赵兵身桅糊凶,头盔连上了面罩,冰冷的双眼隐藏在青铜的面甲背后,幽幽的,让人心里发哦
阳光在胸甲上跃动着,也在戟尖上跳动着,活像风吹过池塘,呈现出一阵银光粼粼,只是这银光是金属的光芒,银亮的矩形戈被士兵们摆的很整齐,戟尖冲着齐军,枪头冲着苍天。
“持戈!”随着一声军令,赵军端起了长戟,军中的军鼓响亮,军令接二连三:“第二旅,左转,前行百步,左传,前行二十步””“第三旅,右转,前行百步,右转,前行五十步!
一连串命令有条不紊,随着这些军令,第二旅、第三旅、第四、第五旅来回调动着,不久,一个整齐的大方阵出现在齐军面前。
晋军的动作是那么整齐。那么不慌不忙,齐庄公虽然无数次参加齐国的联军,但晋国人在他面前排兵布阵,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以往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