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319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319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季札脸色灰白:“不是“好巧”是好难好难寻找到你们,我特意来向你们报告一个噩狂:寡君薨了”。
中行吴皱起了眉头呵斥说:“薨了。这个词能随便乱用吗?只有夫君(周天王)去世才能被成为薨了,吴国国君死了就死了,怎能用上
“薨了。这个词,,什么,吴国国君去世了?”
中行吴网开始没有觉悟。话说到一半,他突然意识到什么,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不等季札回答。他就问:“好好的,吴国国君怎么会去世了呢?”
季札翻个白眼好好的,谁没事玩“去世”的把戏?这消息除了能令楚国人开心,还能做什么,难道吴国人没事喜欢逗楚国人开心?
中行吴不等季札回答,立刻举起手来,哄到:“大军止步,就地扎营”。
发出这个命令后,中行吴马上跳下战车,奔过去拉着季札的手,问:“吴君怎么会突然去世了呢?”
季札喘了口气,回答:“寡君(余祭)大婚之后,非常感谢晋国的厚待,他组织船队准备再次攻击楚国。那一天他登上余皇大舟,准备带领船队进行试航,大舟上有一位楚国奴隶。他偷到了一把刀,趁寡君不备。用刀刺杀了寡君。”
季札在这里说的“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刀”这个词。也就是说:余祭是被“中国第一刀”刺杀的,这件事发生在中华第一巨舟:余皇大舟上。
“刀。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候。有两种写法,其中,“刀”在象形文字中那“一撇”也可以写做“一点”。所以在最早的时候,“刀。与“勾。这个词是通用的,因为这种“勾”是在吴国出现的,所以最初的“刀”也被成为“吴钩(加金属旁,表示刀是金属做的)”。
其实,赵武的骑兵早已经运用了单面开刃的刀,只是赵武比较懒惰。依旧把这种武器称之为“剑这种剑因为是赵氏骑兵使用的武器。所以又被成为。斩马剑。一但其实它是一种马刀,只不过是没有用“刀”这个。词。
中行吴吃了一惊,他吸着冷气说:“吴君去世了,这是否意味着
楚国人可以从南线抽调军队了!”好,好一个子木。”
子木是楚国令尹,也就是楚国执政。这位令尹因为与吴**队相持。没有参与与赵武的会战,这次吴国前线发生刺杀事件,中行吴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子木特地安排的。他没有想到古代信息交流不便,子木不可能那么快就联系到戒备森严的余皇大舟上的楚国俘虏,并怂恿他发动自杀式袭击。
赵武也是如此考虑,他得获消息后。和蔼地对季札说:“你不耍受了中行吴的误导,行刺事件不会出于楚国的诱导,实在是”
赵武叹了口气,说不下去了。
他真正想说的是,实在是吴国对待奴隶太苛刻了,让奴隶看不到活下去的希望,所以那名奴隶才选择与吴国国君同归于尽”但他后来一想:吴国与楚国是世仇,要想两个世仇,对彼此都和蔼一点,那还能叫
“世仇。吗?
不过,既然知道楚国人是自己世仇。还把楚国奴隶放置在自己的余皇大舟上做什么,尤其可气的是,吴国口刀居然让那名奴隶获得了武器余祭求死!心,不会姆协烈吧?
想到这里,赵武抬头看了看季札,露出别有意味的笑容:“听说你带来了一批庞大的军队,不会是用这只军队专门送嫁吧?嗯,现在谁继任吴国国君了?是你的三哥余昧吗?”
季札回答得理直气壮:“当然,我三兄余昧继任吴国国君之位,我不忍吴国国君的军队在兄弟相残,所以特地把我的家臣全部带来了,请武子收容我这位吴国外臣,并向我的兄长说明,”
果然是这样,吴国四兄弟相互谦让君位,前两位兄长相继毙命之后,轮到老四季札这个不负责任的男人,眼见得下一拨就要轮到自己承担责任了,季札这厮干脆撬家跑路他倒不傻,带齐所有家臣跑来霸主国,求任一个“大夫”的位置。
但晋国的大夫是那么好当的吗?
人孙林父曾任卫国执政多年,携带领地投入晋国怀抱,不过在元帅府当一个智卿、幕僚,也就一个“大夫”的职个。别看季札差点当上吴国国君,但晋国不需要“悲观主义者
赵武含糊答应:“公子携带送嫁团。投奔晋国而来,请直接前往新田叭,,齐策,目下我们有没有闲置县郡?。
齐策明白赵武的意思,赶紧回答:“黄河南岸尚有十七县空缺,公子季札与齐国关系不错,也与卫国国君是音乐上的知音,我看封在黄河南岸,正好
赵武点头:“公子季札好歹是位吴国公子,就以两个县安置公子吧。”
齐策莞尔一笑:“行,我这就给叔向开介绍信”公子,你带的家丁。就让叔向安排在黄河南岸两个县
季札大喜,拱手拜谢赵武的安排,赵武却深深盯了齐策一眼,中行吴动了动嘴唇,但他说出来的话。明显不是原来的意思:“公子季札,我们即将与楚国开战,不敢让战事牵连到公子身上,恳请公子先行。我军当掩护你的行动
季札犹豫了一下,勉强点点头:“不错!我吴国新君登位,国内乱成一团,此时,如果我吴国的军队参加联军,恐怕会使楚国恼怒起来,,那我就不客气了,请容许我先告退。”
于是,季札二话不说,带着自己的家臣转身,浩浩苏荡向北方而办,,
赵武眯着眼睛打量季札的陪嫁队伍,发觉队伍中多了弃多赤脚的船夫,以及双手骨节粗大的木匠。他满意的点点头:“季札公子果然没有辜负我的交代,他带来的这些陪嫁人员,果然以船工船匠居多
中行吴扫了一眼吴国的队伍。他心不在焉地随口问:“那。”我听说元帅去年派了一支队伍,由侯晋率领,去海边捕捞巨鱼,不知道他们最近传来消息没有。”
齐策替赵武回答:“我来的时候。侯晋还没有传来成功的消息,他们确实在海边发现了巨鳃,不过那些鱼都比他们的船大,侯晋派人冒险捕捞,损失了不少船只,暂时却没有收获。”赵武大度摆摆手:“不要紧,想把大海变成我们的牧场,总要花一点力气。我们既然在饲养巨鳃上没有出半点力。在捕捞上花费一点心思。也是理所应当的,告诉侯晋。我马上调拨吴国的船工船匠支援他们。让他不要着急。
中行吴顺着话题说:“既然季札公子带来的船工船匠很有用,也算是对我晋国做了大贡献,为什么元帅却让他找叔向索要封地?元帅以为。从来在俸禄上喜欢斤斤计较的叔向,会给季札两县之地,以养活他这些奴仆吗?”
齐策是刚才的建议人,他冷冷地说:“想当初吴国的贤人伍举(伍子胥的爷爷)打算投靠我们,我们才拿出一县之地。季札带过来的赠嫁虽然对我晋国有利,但那只不过是回应我晋国的送嫁而已,他没有寸功于我晋国,叔向怎么肯平白赐给他两县之地?我看,给他一个县就不错了。”
中行吴愣了:“可元帅刚才明明说给他两个县”哦,我明白了:如果元帅真打算给他两个县,你应该直接给叔向下命令,想必叔向也不会拒绝执政的命令。但现在,你让他自己去跟叔向交涉,这,这不是诓人吗?”
赵武笑了:“这就是政治
赵武随即在战车上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时,大军的行进已经停止了。联军各统帅都在自己的军队。整个中军只有晋国自己人。
赵武见到这般情景。坦然地说:“中行吴,你跟你父亲一样,做事喜欢直来直去,从不给人留半点余地,你这样的脾气辅佐韩起,将来你们一网一柔,确实能够保证晋国的利益。
但如果韩起退下之后,你一定要找一个性格稍稍圆滑一点的人来辅佐你,譬如当初范自辅佐你父亲。这样,才能保证晋国的利益,不至于因为你的强硬而受损。”
中行吴眨巴了眨巴眼,问:“我还是不懂,元帅能为我解释清楚一点吗?”(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七章诡异的刺客
赵武轻轻一晃马鞭,随意地解释说:“如果季札不愿意当吴国国君。反而来我晋国做一名大臣,吴国的颜面何在?别人不免要误会季札贪慕繁华,不肯待在穷乡僻壤的吴国。”
中行吴急忙反问:“难道不是吗?。
赵武摇头:“不是,季札仅仅是一个不肯承担责任的人,他从小到大受父亲的宠爱。上面有兄长的保护。从不用承担一点义务,他是个只知道享受的公子哥,这样的人,既不愿意当吴国的国君,也不会愿意为我晋国承担一点责任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什么责任都不给予他。
往好一点说,我们这么做是给他了一个机会,让他成全了“辞让,的贤名。让他可以逍遥自在地、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地陪寡君欣赏音乐,以此悠闲度日,”你不用担心没有足够封地季札会养活不了自己,这事让国君去操心,反正国君现在钱多。由国君赏赐季札,人情在国君那里。季札也好因此更尽心地陪县君游玩
中行吴想了想回答:“你说的总有道理算了,连齐国的小矮子晏婴都说不过你,我何必和你争论呢?而我现在最担忧的是:吴国国君去世,楚军就可以从南线抽调兵力。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整个楚国的军队。”赵武不以为然:“命令军队继续前进,今夜我们攻击沈国。”
沈国是楚国仅剩的几个南方附庸国。小小的沈国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惹来了整个北方所有的军队。城下,乌压压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各国联军将沈国的都城围的水泄不通。沈国国君爬上城墙望去,各国联军在他的城墙下几乎是无缝对接,一行行一列列人头,从他的城墙下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尽处,数也数不过来。
沈国国君哆嗦,他回头问自己的执政:“大王怎么说?。
沈国执政颤巍数地回答:“大王说:他在后方集结军队,若沈国能够坚持,就与联军打上一两场;若自觉无法坚持,请沈君只管投降吧,他不会因此责备我们
沈国国君瑟瑟点了点头,连声吩咐:“快派人出城搞赏晋**队。”
沈国执政眼珠一转,建议:“君上,城中恰好有几名楚国商人,富有资财,不如劳军的钱财让他们出等楚王的军队过来了,我们可以把这副罪担推给晋国人楚国人。就说是城中的楚人要求搞军,是晋国人要求我们献出城中的楚人,以便他们收押。
沈国国君思索一下,回答:“这样不好,把城中的楚国商人全部献出去,恐怕楚王回头会抱怨,不如我们告诉那几个楚国商人,让他们自己推举出三名使者,前去晋**前劳军,,至于晋国人如何处置楚国人。那不关我们的事。”
消息传到楚国商人的旅全。楚国商人大哗,商人们发生了剧烈的争吵。准备谴责派人去沈君的无义。以及无耻”商人们的争吵总不会很快下结论,正乱纷纷间,有三名楚国商人挺身而出,自告奋勇说:“还是由我们去吧,去晋**营劳军。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之前接触过赵氏商人。懂得一点跟他们交往的技巧。只是我们都是小本经营,没有足够的财物去讨好晋国人。所以。劳军所需的财货,还请诸位凑出一些来。
这三名楚国人粗手大脚,看得出是经常在外旅行的人,他们皮肤颗黑。手的骨节粗大。走动军人风范。
此前,这三名商人说自己是漆贩,主要往陈国贩卖油漆,因为陈国发生变故,他们被迫滞留在沈国观望。而油漆,在春秋时代是类似珠宝的奢侈品,区区几桶油漆要占去庞大资金,所以这三人带的货物也很少。三人合起来也就能装满一车而已。
油漆不是军用品,春秋时代搞赏军队主要以食物为主,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