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春秋小领主 >

第94部分

春秋小领主-第94部分

小说: 春秋小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这天下大得很。我的后世子孙手中没有多余的土地,难道他们不能学我向外拓荒垦殖吗?。
韩起烫得哧溜哧溜的吞下了肉片。急匆匆的说:“也是。你赵氏现在产业越做越大。已经基本不靠那点税收过日子了,再说。你赵武屯垦的手段,是连我哥哥无忌都佩服的”
论起来,赵氏现在的人口虽然没有达到鼎盛时期,但你们所占的土地已经远远超过了赵氏鼎盛时期数倍。你这是为后代积累了百年发展的资本。无忌哥哥让我多跟你,可惜的是,我韩氏周围都已经是开发好的土地,想拓荒也无处可去
赵武笑了:“你韩氏还有什么抱怨的,三邵覆灭后,元帅杂书可没有从三邵身上获得一块领土。三欲百余年积存下的资产。大头被你韩氏与中行氏占去了。我要是手中有一块三欲的领土,粮食就不用发愁了。现在也不着急拓荒霍城了
韩起说的没错,赵氏鼎盛时期虽然人口众多、领地肥沃。不是现在的赵氏所能比拟的。但现在的赵氏占领着长治盆地南部,如今又把爪子伸向了太原盆地…这两块无主之地。其疆域是没法限制的。想开垦
现在的赵氏。除了有点人丁单薄。但因为拥有广阔的领地,今后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会越来越具备旺盛的发展潜力一搁现在的话说,也就是“可持续增长潜力雄厚”前途不可限量。
韩起撇了撇嘴,回答赵武的反驳:“得了吧,我韩地南面是周室,西面是秦国,东边是卫国,北面则是国君的盐池,虽然得到几块邻的欲氏领地。但让我拿那些领地跟你交换。你肯不?”
说完,韩起长出一口热气,扬手灌了一杯果子酒。晒了砸嘴说:“自从你执掌赵氏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各家族看中的农田才不是什么宝贝,宝贝都在山里头。
你说我弗氏枉有大块的平整农田。可农田里出什么?除了粮食什么也没有,哪像你,山里既有煤炭、木材。数不尽的野兽,数不尽的花蜜与蜂蜡还有这果子酒。
我跟师偃聊过了。他得意的说,现在一座山林的收益,早已经超过平地上相同面积的农田。这个结论我其实早已经猜到,看看你岳父那张得意的脸我就能猜出个大概。
原先智氏领地穷的只剩下粮食了,但自从智家那个搂钱耙子不停把你学生派去父亲家,他们开始变了。智氏也学你开发山林、办工厂作坊。制作出的东西还拿到你赵城销售。那老头如今看谁都是笑眯眯的。我就知道他家一定富了一各家族中,除了智氏跟你一样,领地里拥有太多山林,别家想找出一座山来也不容易。”
赵武一边跟韩起抢肉吃,一边不满的抱怨:“论起来,是你们对不起智氏与赵氏家族啊。我岳父当楚囚期间,你们没给智氏留下好的封地,而我赵氏的情况你也知道…唯有我们这俩个被人边缘化的家族,领地里才只剩下大山。
咱如今这状况,都是被逼的。我们被逼的想法子利用开发山林,事实证明,我们的效果不错,如今山林的出产多了。你们偏偏又眼红山林的富饶,好没道理。”
营帐外响起了一片歌声以及。丁叮当当的伐木声。歌声嘹亮,唱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赵武记得这首歌,这是《诗经》中的“硕鼠”据说这首诗是被压迫阶级控诉统治阶级的残酷录削的,但帐外那群封建人唱的如此欢畅,当唱道“硕鼠硕鼠,无食我秦”时,很有点现代“老鼠爱大米”那首歌的该谐味。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韩起从营帐里爬起来,他站在桑干河边眺望赵武的营地,发现营地外已经出现了一道巨大的壕沟,壕沟边已经有劲奋的士兵起来工作,他们一边唱着歌。一边起劲的挖动着壕沟里的土。与此同时,另一组武士继续,丁叮当当的伐木一细韩起可以明显的察觉到他们是以军事单位,为一个,团体进行劳作的。
垦荒第一日:赵氏私兵分成三组。一组执行军事任务的武士骑上战马,以营地为圆心,前出二十里进行着捕猎活动,他们捕猎的对象既有野兽飞禽,也有人类。
与此同时,留在营地的两组士兵一组继续在挖壕沟、一组继续在伐木……
到了下午时分,留在营地的两组人各自裂变成两组。主管土石方工程的小组当中,一队士兵继续挖壕沟,另一队士兵已经把挖出来的土和成泥,制作土坯;而伐木的那一组士兵,除了留下一队人继续伐木外,另一队人马已经支起了轮锯,开始加工砍伐下来的木头。
垦荒第二日:赵氏三组私兵进行了轮换。原先执行军事任务那队武士回到营地。开始挖土,他们的动作并不紧迫。似乎挖土的活对劳动惯的士兵来说,是一种体闲。在他们工作的时候,旁边也没有监工,故此,挖土的士兵一边干活,一边自得其乐的歌唱。
与此同时。轮到原先木工组的士兵去执行军事任务了,他们依旧前出里,巡逻、搜捕、狩猎…整个营地各个小组轮换后,垦荒的工作跟昨天没什么两样。
垦荒第三日:赵氏私兵继续轮换,不过,显然有部分士兵沉淀下来…继续干着他们原来的活,但韩起发觉,沉淀下来的士兵似乎都是各行业推举出的技艺高超者,比如擅长挖土的做了挖土队小队长。擅长做木工活的做了木工队队长。有了这些行业熟练工带领,垦荒地的进度加快了许多。
到了第三日下午。营地里稍稍变样了:泥坏已经晾干,土方组的士兵一队人马又开始在原先的壕沟外开挖另一道壕沟,而另一队人马则用这些泥坯搭建小砖窑…此时,木工组已经将无用的树枝、树根、枯叶当作燃料,堆进砖窑里烘烤窑坊。
垦荒第四日:第一轮砖窑出窑了。此时,外出的武士开始带回来石块。紧接着,土方组又分出一队士兵来。用石块在第一道壕沟里砌墙…在这一时间,伐木组已经将营塞外,壕沟所圈出的地面上的木材与杂草清理一空。
第五日:砖窑烧出的砖越来越多。部分砖已经用来修建外墙,另有部分砖则用来修建更大的砖窑。
与此同时,第二道壕沟挖好,土方组撤回第一道壕沟内。开始挖掘第一道壕沟内残留的衬根。这些树根中形状好的被交到木工组手里,被木工们制作出形状古朴的桌椅板凳。堆放在露天。
第十日,第一道壕沟边上已搭建出一片矮墙。在这道壕沟围起的土地内,士兵的营地也变了,无数帐篷开始依靠这道砖墙搭建此时,整个城市的模样已经初具规模。壕沟所圈起的地面内已经平整干净,土方组开始全体上阵,加大加高外墙。伐木组也转向城外,砍伐着城外的树木。
第二十日。土方组抽出部分人手。在砍伐出的空面,他们修建出简单的道路后,将这些道路与后方的屯殖点道路连起来…当道路连通后,蜘妹网式的“阵陌”出现在太原盆地上,“井田制”也初次来到了这片土地。
“阵陌”构建成功后,在城外施工的土方组开始在阵陌的间隙里修建农田。此叨方的物资补充也来了,后续到迭的屯鬃家眷们开二二播下了第一粒种子。秋播开始了,,
韩起一天天看着赵武的士兵完成的屯垦。他眼前这片土地每天都在变化,等到第三十日,一座新城已经出现在韩起眼前…这就是赵武期望的太原城。
这座城市的城墙并不高,也就是三米出头,可它的外墙足足有三米厚,看架势,在外墙上继续增高三米不成问题。
不久,赵氏的私兵已经依托外墙开始竖立石柱,这些石柱将是今后营房的支撑物。此外,在部分外墙边,木工组的士兵已经用木板,依托这些石柱搭建起一层高的木质板房。而这时,城里的街道已经初具规模了,现在已经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完成后的模样。
一座能够容纳三千户的小城在三十日内完成。在此期间,赵武的私兵干得不紧不慢,似乎这种活对他们来说不是劳动,而是一次休闲之旅。
等到新城的框架搭建完后,城外已经出现了大块的农田。这就是说:只要支撑过这个冬天。明年开春的时候,这些屯殖点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
韩起深表佩服。这三十日的目睹。他已经用日志的方式…记录下来。当太原城外,那些阵陌修通后,他将这些记录传递给后方的父亲,韩厥收到报告那天。已经是赵武开始屯垦的第四十五天,他边读报告。边不停的用着桌案:“好整以暇…果然是好整以暇,赵氏领主武装的纪律性与组织性,完美体现了我晋**人的风范。能以军事化组织垦荒小武的军事指挥造诣不凡啊”。
韩厥旁边坐着国君,韩厥每读完一张纸。国君马上接过来跟着阅读。旁边,几名元帅卉小官吏与;“公族大夫。…也就是各家族没权力继承家主位置的庶子,正眼巴巴望着这里。
悼公读完,他轻叹了一口气:“若照赵氏这种屯垦速度。潞氏的垦荒岂有那么艰难
国君说的是。他把潞氏作为新领地的封赏,奖励给有功之臣。没想到大多数领主却不肯买账,他们哼哼唧唧的不愿接受国君的赏赐,不愿组织屯垦队去潞氏垦荒,而晋国国内繁华地段那些土地都是有主之物,谁愿让出来?
当然。各家族如此为难,也是因为连年的战争导致家族储备物资匿乏。他们拿不出余力进行开荒了。在那些大家族中,青壮男子连年当兵打仗,自己家中的农田还没有耕作的人,怎会去一片荒芜的森林边缘开荒。
然而战争还在继续…当月,郑国奉楚国之命,再次出兵侵掠宋国。这时候。恰好晋国的同盟国刚解散了出战军队,因此无力于一年内组织起第三拨反击。
也在这一年,年初的时候,晋国新军与下军从去年战斗到二月,刚刚解散;中军与上军从二月出战到秋季。刚刚解散;同时,因为遭到入侵的宋国而不是本国,晋国也没理由再次动员军队,只能无奈地听任昔日的“逃跑健将。”郑**队肆掠中原。
韩再微微一笑,他翻手将韩起的报告扣在桌案上,亲切地拉起国君的手走出院落,微笑着说:“既然赵氏垦荒的工作接近尾声。我也该将他召回来,不如让他跑一趟鲁国,安抚一下齐鲁,顺便讨论一下明年的出兵任务。”
年幼的悼公被韩厥牵着手走出元帅府,他听到身后的办公室一阵哗啦哗啦的翻纸声,扭头一望。发现小官吏们于公族大夫在背后争夺韩起的《垦荒日志》,国君抬腿准备过去制止,韩厥狡猾的一笑,提醒:“君上,别回头,继续走。让他们看去
悼公恍然大悟:“没错啊,这些年轻人嘴巴不严,看了之后免不了要出去炫耀,各家族听到这消息,知道如何进行垦荒了,他们自然会来接受寡君的封赏
悼公这句话如果让现代人听了可能会觉得疑惑。怎么还有人傻到连奖赏都推迟,其实,那些人不是推迟奖赏,是不愿意接受国君的这种赏赐。但作为国君来说。又必须对人进行奖赏。才符合他封君的责任。如今他的封赏。封臣们不愿意接受。按规矩。他必须换一种封臣满意的赏赐才行…比如他自己的直属领地。
但国君还不想把自己的直属领地分配下去,所以他才着急,想让封臣们欣然接受自己能够拿出的奖励。
停了一下,国君说:“我常常纳闷,武子连现在的土地都耕作不完,他怎么还有精力不停的去拓荒,起子(韩起)的报告中,说整个拓荒过程,士兵们自得其乐。难道拓荒真的这么好玩吗?”
韩厥解释:“武子有一种本领,他能将一件劳累活儿变成纯粹的娱乐。比如打熬私兵的体力,他用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