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父母 >

第25部分

天下父母-第25部分

小说: 天下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凤望着盼春的遗像,泪水又不可遏止地流了下来,她冲着盼春说:孩子,你咋没叫声妈就走了呢?你说过,你和盼妮会回来的,以后,妈天天在门口等你……
  杨铁汉站在杂货铺的门前,突然就觉得自己老了。自从失去组织,他最大的念想就是照顾好组织交给他的这几个孩子。只要孩子们在他身边,他就觉得自己离组织并不遥远。现在,盼春牺牲了,他没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这是他的失职。他身体里的力量似乎一下子被什么东西抽空了,身子软绵绵地靠在那里,寻找组织的心情又一次迫切地涌上他的心头。他要把盼妮和军军交给组织,只有把两个孩子交给组织,他的任务才算完成。
  傍晚,抗生和军军回来了,他们已经是高中生了,还没进门就喊了起来:爸,妈——
  杨铁汉和彩凤没有像往常那样张罗着迎出去,他们看着盼春的遗像,泪眼婆娑。
  看到摆在桌子上的盼春的遗像,两个高中生自然明白了什么,他们呆怔片刻,喊道:爸,妈,我哥咋了?
  烈士证书从杨铁汉的手里滑落下来,军军拾起那张烈士证书,看一眼就递给了抗生。两个孩子呆愣片刻,几乎同时扑向了盼春的遗像:哥——
  军军一边流泪,一边泣不成声地说:哥,你答应我们你会回来的。
  抗生也哭了,他把遗像抱在胸前:哥,你咋了,你说过要把我和军军接到部队上去,我们天天等着你,你咋就……
  那天晚上,一家人望着盼春的遗像,呆呆地坐着,一副地老天荒的样子。
  第二天一早,杨铁汉让彩凤把自己的新衣服找了出来。他把自己穿戴整齐后,又在镜子前看了几遍,这时,他就看见了自己头上的白发,他冲彩凤喊道:你来,帮我把白头发拔一下。
  他把头低下去,彩凤伸出手,半晌,却没有动手的意思。
  他抬起头:咋的了,你咋不拔了?
  彩凤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她哽咽着:孩子他爸,你的头发都白了。
  他悠长地叹口气,对着镜子又把自己看了一遍。从离开县大队到城里搞地下工作,一晃二十来年过去了,那时他还是个响当当的硬小伙。如今,只一夜的工夫,他的白发就爬满了头。
  彩凤看着他,奇怪地问:孩子他爸,你这是去干啥呀?
  他抻抻衣角说:我要去县委,去找组织。不能再等了,盼春已经不在了,我要把这几个孩子交给组织。
  彩凤目送着杨铁汉消失在门前的街口。在她的印象里,杨铁汉这是第一次没有扛着磨刀的家什离开家。
  杨铁汉轻车熟路地来到县委大门口,他对这里太熟悉了。以前,每一天他都会在这里路过,或者放下磨刀的家什,在这里坐一坐。望着从县委大院里进进出出的人,他高一声、低一声地喊:磨剪子嘞,戗菜刀——
  他用自己的吆喝吸引着人们的注意,他总觉得进出县委的人中总会有当年的地下工作者,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组织的人走过来和他接头。刚开始,听到他吆喝,进出县委的人会不时地看上他一眼,他的精神就会为之一振,挺胸收腹,神情紧张地等待着。然而,却并没有人走过来,渐渐的,他的吆喝再也挽留不住过往匆匆的脚步。
  一次,一个年轻人径直走到他身边,用温和的语气说:同志,这里没有人要磨刀。你别在这儿喊了,你的喊声已经影响领导办公了。
  年轻人从县委出来向他走近时,他的一颗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他站起来,激动地等待着。没想到,人家是在撵他走。他冲年轻人失望地点点头,从那以后,他只是默默地坐在那里,望着进出县委大院的人们。
  今天,杨铁汉穿着簇新的衣服出现在县委大院门口。他停下脚步,抻了抻衣服,继续往前走去。门卫及时地拦住了他:同志,你不是那个磨刀师傅吗?你有什么事?
  他望着门卫,声音洪亮地说:我要找县委,找书记有大事汇报。
  门卫又把他仔细地打量了,说一声:你等一会儿。
  门卫拿起电话说着什么。很快,一个年轻人从楼里走了出来,门卫介绍道:这是县委的朱秘书,有事你冲他说吧。
  他见过这个朱秘书,就是那个撵他走的年轻人。朱秘书自然也认出了他,朱秘书见到他就笑了:师傅,今天不磨刀了,你找书记有什么事?
  他望着眼前的朱秘书就有些激动,当年他的下线小邓差不多就是朱秘书这个年纪。他是亲眼看着小邓被敌人五花大绑押赴了刑场。看着眼前的朱秘书,恍似见到了小邓,他一把抓住朱秘书的手,哽着声音说:同志,我要见书记,我有大事要向书记汇报。
  朱秘书还是那副表情,不急不躁地说:书记很忙,有什么事你就和我说吧。
  他望着朱秘书感慨不已,自己搞地下工作时朱秘书也就是个孩子,他摇着头说:这事跟你说不清,要是书记忙,那我就在这里等。他什么时候忙完工作,我再见他。
  朱秘书拍拍他的肩头,说了句:好吧,我跟书记汇报一下。
  朱秘书走了。不一会儿,朱秘书又回来了,冲他说:你跟我来吧。
  他随着朱秘书上了楼。推开一间办公室的门,朱秘书冲他说:这是县委的秦书记,有什么事你和书记谈吧。
  他站在县委书记的面前,内心一阵翻腾,眼前就是自己夜思日想的组织,他的喉头牵动着,嘴角颤抖,有许多话要对组织说,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他面色潮红,情绪激动地站在秦书记面前。
  秦书记陌生地打量着他,温和地说:同志,你有什么事?
  他艰难地说:我要寻找组织。
  秦书记就把手里的笔放下了,翻阅的文件也放下了,一脸不解地看着他:组织?什么组织?
  他横下一条心,一副豁出去的样子:报告秦书记,我是地下交通员,我的上级是老葛,下线是小邓,他们都牺牲了,我和组织就失去了联系。现在,我要寻找组织。
  秦书记的表情越发显得有些吃惊。
  我是解放前的地下交通员,我的上线和下线都牺牲了,我一直在等着组织和我联系,可没有人来和我联系。
  他喋喋不休地重复着,眼泪不知何时流了下来。
  秦书记站了起来,认真、严肃地听他说完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同志,你别着急,慢慢说。
  说完,秦书记拉了一张椅子让他坐下,又让朱秘书给他倒了杯水,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他点点头,从县大队说到省委的特工科,又从老葛和小邓说到那三个孩子,还有那封没有来得及送出去的信。
  他说的时候,秦书记一直认真地听着。他一口气说完了,仿佛终于卸下了身上背了多年的包袱。
  秦书记一边听,一边做着记录,并不时地在有些细节上仔细核对着。他说完了,秦书记这才抬起头来问:你现在还有证明人来证明你吗?
  他摇摇头。这时他又想起了县大队的肖大队长和刘政委,还有魏大河和特工科的李科长,但他们也都相继牺牲了。
  秦书记就冲朱秘书说:你把组织部张部长叫来。
  朱秘书应声而去。
  很快,朱秘书和张部长就来了。秦书记向张部长介绍道:这位同志说,他是解放前的地下交通员,这里的情况你比较熟悉。
  张部长听了秦书记的介绍,开始仔细地打量起他。
  秦书记又说:杨铁汉同志,张部长曾经是这里的情报站长,他也是做地下工作的。
  他“腾”地站了起来,望着眼前这位不曾谋面的情报站长,终于明白,自己以前的工作就是在张部长的领导下展开的。他猛一激灵,一下子想起了接头暗号,他盯着张部长说:有白果吗?
  张部长怔了一下,一脸茫然地看着他。
  他又问了一句:有白果吗?老家的人病了,急需白果。
  张部长似乎在记忆里搜寻着,终于,他好像想起了什么,伸出手握着他说:同志,你这接头暗号早就不用了。日本人投降前,县里的地下组织遭到破坏,为安全起见,重新制定了接头暗号,联络地点也变了。
  他听了张部长的话,似乎见到了亲人,这么多年的期盼和等待在这一瞬间爆发了。杨铁汉突然一把抱住张部长,痛哭失声道:没人通知我啊!我天天等,夜夜盼,可一直没人和我联系,我都等了你们十多年了呀……
  暗号终于对上了,杨铁汉又找到了组织。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十几年前组织交给他的那封没有送出去的信,从布衣巷的地砖下取出来。
  信封几乎失去原有的颜色,轻飘飘的信封拿在他的手上,犹如千斤。他紧紧攥着信封来到县委,在把信封郑重地交给张部长的一刻,他心里的一块石头仿佛落了地。他抱着这块沉甸甸的石头已经很久了,突然落下的石头,一下子让他轻松下来。
  张部长接过牛皮信封,端详了很久,才拿过一把剪刀,小心地剪开了信封。张部长把信封里的一张纸抽了出来,他看见纸上盖了枚已经发暗的印章。张部长低头看着,他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
  杨铁汉站在一边紧张地等待着,这就是他苦苦等了十几年、却没有送出去的信。他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封信,但他清楚,组织的机密永远是最重要的。
  张部长终于抬起头来:你从来没有看过这封信?
  他摇摇头:这是老葛让我转交给下线小邓的。我刚拿到信,他们就被捕了,我就一直把它藏在地下,已经有十几年了。
  张部长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他把那封盖有印章的纸片轻轻推到他面前:看看吧。
  他拿过那张薄薄的纸片,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他的手开始发抖了。信的内容很简单,这是一份入党证明,证明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杨铁汉自己。那上面写着:经冀中地下省委组织部研究决定,特批准白果树(杨铁汉)同志为中共地下党员。落款是地下省委的全称。
  短短的几行字,杨铁汉一连看了好几遍,他看完信便跌坐在椅子上,手里的那张纸一飘一飘地落在了地上。
  这封转交地下县委备案的信竟在他手上停留了十几年。他把这封信作为绝对的机密封存了十几年,没想到,这封组织的机密竟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弯下腰,把那封信捡了起来。看着上面的几行字,他的泪水又一次流了下来,他喃喃着:你咋才来呀?
  张部长激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杨铁汉面前,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白果树同志,让你受苦了。
  久违而亲切的称谓,让他终于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他在张部长面前控制不住地哭哭笑笑着。
  张部长摇着他的手说:白果树,不,杨铁汉同志,你的地下工作已经结束了。你的情况我立即向秦书记汇报,请你等待组织的安置。
  他终于找到组织了,他的任务也终于完成了,这是他心里最急迫的,至于对自己的安置他并不关心。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离开县委的,只模糊记得刚一走出县委大门,他就飞跑起来。他一边跑,一边呼喊着彩凤的名字。
  他跑到杂货铺门口,彩凤惊诧地迎了出来。他一把抱住彩凤,扯着她原地转了几个圈。彩凤对他这种张狂的举动显然很不适应,她在他的怀里一边挣扎着,一边着急地说:你咋了,这是咋了?
  他气喘吁吁地松开彩凤:彩凤,我找到了,我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