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龙侠玉姬 >

第58部分

龙侠玉姬-第58部分

小说: 龙侠玉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鹏虽觉宜君说得有理,但他已无法耐心地等下去,不由急声问:“我们什么时候进去?”
  宜君机警地望着横立山门台阶上的十二名魁伟僧人,纤手指指对正寺门的林角;镇定地说:“我们到那边去,也许能看见殿前的情形”
  于是,两人一面注意十二名僧人的目光神情,一面向直达寺前的宽大石道移去。
  到达林角,举目一着,只见大雄宝殿前的高阶广台上,酒席摆满了数十桌,不少身披淡黄、杏黄、鲜红、朱红等色袈裟的少林僧人。正襟端坐,落筷停林,目光一眨不眨地望着阶前的广场上。
  最令陆飞鹏奇怪的是这些僧人中,居然也有身穿儒衫、劲装的人,但他第一眼便看出,那些人中没有他最崇敬的齐公公。
  由于山门阶高,看不见殿前广场,但根据不时扬起的点点尘烟,广场中,显然有人正在打斗。
  陆飞鹏急切想知道场中打斗的人是谁,因而催促说:“君妹,我们进去吧!”
  宜君点点头,悄声应了个“好”,即和飞鹏走出林外。
  两人一出林,立被山门下的十二名魁伟僧人发现,同时一声暴喝“什么人!”
  暴喝声中,纷纷横杖,个个神情紧张地急步迎下阶来。
  陆飞鹏和宜君看了这情形,断定那个老和尚已将方才进人后寺的事报告了广缘大师。”
  当然,被点倒的两个僧人,也被发现而救醒过来。
  陆飞鹏和宜君,一面从客前进,一面朗声回答说:”在下陆飞鹏,特来拜会贵寺老方大广缘大师。”
  说话之间,已至门前不远,即和宜君并肩停下身来。
  十二名魁伟僧人一听是陆飞鹏,个个目闪惊急,但都面色一变,虽见陆飞鹏、金直君立身两丈以外,但仍暗凝功力,蓄势以待。
  但是,当他们的目光,也注意到天香国色的宜君时,无不神情一呆。
  在震惊之余,他们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面前少女是人,而应该是今夜明月中的广寒仙子。
  就在这时,寺中突然传来一声暴喝:“外面什么事?”
  暴喝声中,风声飒然,人影一连数闪,正中山门的高阶上,已多了六名佩刀持杖,身披月白袈裟的中年僧人。陆飞鹏举目一看,不由朱唇晒笑,剑眉微轩,心中倏然升起一股怒火!
  只见满面怒容的六个僧人中的当前一人,正是那天引他前去寺后伙房提水的知客僧印空!
  满面怒容,气势汹汹的印空和尚,一见陆飞鹏身畔尚立着一个玉质兰姿,秀丽如仙的素衣少女,神情不由一愣。
  其余五个佩刀持杖的中年僧人,一见雍容高雅、质丽倾城的宜君,也不禁呆了。
  陆飞鹏虽然暗泛怒火,但仍拱手谦和地说。“印空大师别来一向可好?”
  印空和尚原本满腹怒火,这时见飞鹏举止谦和,只得单掌竖什,朗声宜了个“阿弥陀佛”,沉声说。“小施主于数月前连夜离去,不知何事今晚又深夜前来?”
  陆飞鹏淡淡一笑,说:“大师如不健忘,也许仍记得齐公公在离寺之时,曾当大师之面,一再叮嘱在下要在今天八月十六日前来看视在下兼会悟善大师一”
  印空一听,面色立交,未待飞鹏话完,立即沉声说:“但是齐老英雄讲的是八月十六一”
  陆飞鹏淡淡一笑,立即驳声问:“难道现在还是八月十五?”
  印空的面色一红,接着又变得铁青,久久才冷冷地问:“陆飞鹏,你今夜可是诚心前来寻事?”陆飞鹏佯装一愣,故意迷惑地问:“大师怎的会有如此想法?”
  印空一瞪眼,突然怒声问“既然不是前来寻事,为何中秋之夜,硬说是八月十六日?
  陆飞鹏一听,也突然沉声问“既然悟善大师启关之日是中秋之夜,大师那天为何要诳言是八月十六日?”
  印空一听,两眼一瞪,顿时无言答对,只气得浑身微抖,面色铁青,咬得满口钢牙“咯咯”有声。
  只见立在印空身右的一个身佩戒刀,浓眉虎目的威猛和尚,突然怒声说:“既然是等齐老英雄,就请他们去前面路口去等,何必与他们在此争执-陆飞鹏未待对方话完,立即正色说:“在下尚有要事面见广缘大师。”
  印空一听,切齿恨声说。“本寺方丈师尊,向不于深夜接见外宾!”
  陆飞鹏晒然一笑,问“大师可是不愿为在下通报?”
  印空突然一横手中铁禅杖,怒目厉声说“碍于守规,实难从命,陆飞鹏,有本事你就往里闯。”“
  陆飞鹏一听,仰天发出一阵哈哈大笑。声如龙吟虎啸,同时,傲然笑声说:“六位大师可是自信能拦得住在下?”
  印空和其余五个僧人一听,顿时大怒,个个轩眉瞪眼,同时暴喝一声“阁下果有如此本事,不妨闯一闯试试!”
  暴喝声中,纷纷撤刀横杖,立将三洞大开寺门挡住。
  其余十二名魁伟僧人,也各横禅杖,神情紧张,纷纷退守阶前。”
  陆飞鹏一看,知道不将印空等人制服,休想进入少林寺。
  于是,晒然一笑,神色自若,右袖轻轻一拂,立即将隐在袖内的描金折扇退出来,金芒一闪“刷”的一声张开了。
  印空等人一见,神色同时一变,觉得陆飞鹏面对十八名手持禅杖的少林高手,居然不用长剑而用短小尚不足一尺的精致折扇,设非有惊人的绝艺,谁敢如此?
  就在这时,山门内突然传来一声内力充沛,苍劲有力地沉声喝问:“印空何事?”
  印空等人一听,急忙收刀竖杖,立即退立两侧,同时闪开正中山门,纷纷躬身肃立,由印空恭声回答说:“回禀本缘师叔,是月前深夜离寺的陆小施主。”
  陆飞鹏一听印空的称呼,知道是少林寺五老之一的少林监寺本缘大师出来了,于是,“刷”的一声,又将折扇合上了。
  就在他合扇的同时,山门内八个身着淡黄袈裟,个个神色深沉的年轻借人簇拥着一位身披朱红袈裟的老和尚,匆匆地走出来。
  只见老和尚,霜眉细目,身材修长,頦下一蓬稀疏银须,手中捏着一串紫檀念珠,目光既柔和,神色也端样。
  陆飞鹏打量间本缘大师已到了阶上。
  印空和尚急忙躬身,再度恭声说:“陆小施主汹汹而来,定要在今在拜会掌门师尊,虽然弟子一再阐述专规,但小施主依然坚持不肯,因而在此争执!”
  本缘大师一见宜君和飞鹏,神色立变,细目中立时冷芒闪闪,心中不由连声暗呼,这才是人间麟凤,上驷之才,广缘师兄一时疏忽,竟错过了一朵武林奇皅!
  陆飞鹏一见本缘大师的神色突变,误以为对方因他的坚持要见广缘大师而发怒。
  但是。本缘大师的面色一变,目光一闪,迅即又恢复了镇定,接着合什宣了个佛号,沉声问:“不知小施主有何急事,定要在今夜面会本寺掌门主持?”
  陆飞鹏见本经大师的面色一变,目光一闪,迅即又恢复了镇定,只得拱手一辑,说。
  “后生凌晨前来,乃遵嘱等候齐公公,并趁便拜会贵寺老方丈,面陈那夜不告离寺的真实情形!”
  本缘大师见飞鹏只说“凌晨”而避谈“今夜”,不由暗赞飞鹏聪明,于是,略一沉吟,才颔首说。“既有要事,当属例外,小施主与姑娘请随老钠来。”
  陆飞鹏欣然应喏,即和宜君从容走向山门阶前。
  由于监寺长老应允,飞鹏和宜君便是莅寺来宾,分立左右的十二名魁伟僧人,立即竖杖,纷纷合什躬身。
  飞鹏一面拱手还礼,一面颔首登上门阶,宜君则微垂螓首,凤目前视,翠袖相互交抚,与飞鹏并肩走上山门。
  一登台阶,神色忿忿的印空和其余五个僧人,也不敢不肃一立躬身,单掌竖什,作着迎宾姿势。
  本缘大师,一俟飞鹏两人登上门阶,立即微一躬身,肃手一说。“小施主请!”
  飞鹏急忙谦逊地说:“大师年高望重,后生焉敢与大师并肩同行。”
  本缘大师佯装愉快地哈哈一笑说:“如此说来,老钠就头前带路了!”
  说话之间,逞向广场对面的大雄宝殿走去。
  八个身披淡黄袈裟的年青僧人,早已分立两边。
  飞鹏和宜君,并肩跟在本缘大师身后,游目一看,广场上已没有了方才打斗的两人,断定不是寺中僧人和齐公公动手。
  举目再看大雄宝殿的广阶上,所有围坐筵桌上的老少僧人和俗装弟子、但都以忿忿的目光向他和宜君望来。
  随着距离的接近,陆飞鹏逐渐看清广台上的正中靠后面,单独设有一张横几长桌,其余数十桌,分设两边。
  只见中央横桌上,摆满了素菜鲜果,正中黄绫大椅上,端坐着一位寿眉覆目,银髯过胸的老和尚。
  老和尚身穿月白僧袍,披织金原红袈裟,襟扣碧翠环,一个年的十五六岁的清秀小沙弥,手持一柄金爪九环禅杖,肃立在老和尚的坐椅后面。
  陆飞鹏一看,便知是少林掌门方丈广缘大师。
  广缘大师,神色凝重微皱霜眉,目光不时闪烁着柔辉,对本缘大师带他陆飞鹏进来,似乎感到有些迷惑。
  在广缘大师的左侧第一张大椅上,是一位面色红润,须眉如银,身披朱红袈裟的老和尚。根据他的席位,想必就是于时启关的悟善大师。
  悟善大师,身材中等,生得圆额方颐,挺鼻朱唇,虽然神色端祥,但在他的眉宇间却隐透着忧郁。
  第二张椅子上,是位霜眉银髯,紫面膛,光头顶,身披原红袈裟的老和尚。根据他的席位,想是少林护法法缘大师。
  第三张大椅上,是一位浓眉虎目,狮鼻方口,身广体胖,面色黝黑,同样披着原红袈裟的威猛和尚。
  陆飞鹏一见,便知这个黑睑和尚,正是少林五老中,年纪最轻,个性最暴躁,执刑堂的法空大师。
  只见法空大师的黑脸上,满面怒容,虎目圆睁,方口拉成一个下弯弧形,两道眼神,冷芒闪射,忿怒地望着陆飞鹏。
  陆飞鹏一见法空大师的神色,断定今夜最难应付,而最可利用的一人,便是法空大师。
  在少林方丈广缘大师的右恻一张大椅上,是一位瘦小干枯,但却精神矍烁,身披金边朱红袈裟的老和尚。
  这个老和尚,显然就是少林上代唯一硕果仅存的耆老,监守藏经阁的明慧老禅师。
  在明慧大师的下手一张大椅上,空用无人,想必就是引飞鹏、宜君进来的本缘大师的坐位。
  在空椅下手的一张大椅上,是一位方面大耳,霜眉入鬓,花白胡须,虎目炯炯的魁伟大和尚。
  这位魁伟大和尚,衣着独特与众不同,身着杏黄僧袍斜拉用红金边大袈裟,红红的面膛上显露着赫赫杀气和凛凛威风。
  陆飞鹏一见这位老和尚,显然就是达摩院的总教习悟缘大师。
  打量间,两人已随本缘大师登上广台高阶。
  一登上高阶,飞鹏和宜君立即止步并肩停身在台口前。
  这时才发现,广台的中央,距少林掌门广缘大师等人的横桌前约一丈五尺处,尚有一尊近千斤重的扁圆铁铸大香炉,炉中正有淡薄的香烟升出。
  坐在广台两面席位上的数百僧人和俗家弟子。大都以忿忿的目光望着陆飞鹏,但更多痴呆而惊异的目光,望着金宜君。
  最令飞鹏感到不解的是,靠近外面几桌上的僧人和俗家弟子,人人坐的是圆凳,唯独每桌的首席上,却是一张空闲无人的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