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在台湾 >

第114部分

重生在台湾-第114部分

小说: 重生在台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正麟顿时就像泄了气地皮球。十分沮丧的坐在董事长座位上发呆。大家都是董事长,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就在这时,营运部的经理小声说道:“董事长,其实要只是为了资金的问题,也许也不是没有办法。”
    听到这话。颜正麟眼睛中不由得流露出一丝神采,不过还是有气无力的问道:“什么办法。快说!”
    那名经理道:“我认识几个日本朋友,他们都是在日本富士产经传媒集团做事地,据我了解,产经集团对我们台湾的传媒业很有兴趣,特别是对亚洲地区的卫星电视业务。我们是不是可以和他们联系一下?”
    马上就有公关部经理道:“是啊,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有钱,而且产经集团在台湾,就连老字号的【台视】都有着他们的股份。我们和他们商谈一下有关地细节,应该会有收获。”
    “日本产经集团?”颜正麟哪知道什么“产经”啊,要是把这个词汇扩展成“产生经期”也许还能明白一些。不过既然是一家有钱的企业,那么谈谈也未尝不可。更何况,人家在【台视】都有股份呢,想必也不会欺骗自己。
    见到颜正麟点头同意之后,营运部经理和公关部经理在旁人不经意地时候,不由得相视一笑,那副神情十分得意,像是完成了什么任务一般。
    提起日本“产经传媒集团”,恐怕熟悉传媒业的都知道,这是日本最大的传媒企业,也是亚洲地区实力最雄厚的一家大公司。而日本产经集团的核心产业中,最著名的,就是富士电视株式会社,也就是日本富士电视台。
    富士电视台是现时亚洲区内最具影响力的商营电视广播机构。不少著名的日剧及综艺节目皆是富士电视台的出品。富士电视台为“富士产经传媒集团”的成员之一,姊妹机构包括日本主要报章之一《产经新闻》及日本主要商营广播电台“日本放送电台”。
    富士电视台也是台湾电视公司(台视)的创始机构及股东之一。此外,富士电视台亦曾于在多年前参与竞逐香港无线电视牌照,但结果落败。
    之前一次富士方面曾和不少亚洲公司组成联合收购集团,参与收购香港TVB的计划,可是最终还是失败告终。
    而这一次日本方面很显然是借着台湾地区有线电视制度开放的“春风”,想插足进台湾发展。至于为什么会找到【超越集团】,原因无他,因为富士方面一直以来就对亚洲地区的传媒业务十分眼红。既然TVB暂时没有希望,那么他们地视线自然就聚焦在卫星电视业务最大的香港卫视上了。
    而目前的香港卫视,也就是【星空传媒】的东家。就是【华夏集团】,于是转了一圈【台视】以及【超越】这些对【华夏】持有敌意的公司构成了自己借力打力最有效地工具。
    因此,即便几天颜正麟不提出这样一个收购计划,估计用不了多久,【台视】方面也会有下一步针对【华夏集团】的举措。
    赵文凯在前面开拓美洲市场,大张旗鼓的收购美国老牌的传媒企业,美国广播公司。可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已经不声不响的聚集了一群对自己虎视眈眈的敌人。
    九四年地七月份还有什么事情是值得关注的,恐怕就是这个月的下半个月期间,一颗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的彗星把木星给撞了。
    当然,这件事对赵文凯来讲,无非是换了个地点,再欣赏一次,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却是无比的兴奋。带着无限的渴望,去期待能亲眼看到木星被撞击后所发生的场面究竟是什么样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杞人忧天”,唯恐地球被彗星散落出去地碎片砸到,早早的就有几个心理素质差的朋友。进了精神病院。
    不管怎么说,赵家的一众女人在这几天,每天谈论的就是这些事情,而且赵雪还特意为了这件事情买了一架不错地天文望远镜。只可惜,都到了八月份了。赵文凯也没有见到这个妹妹从这架望远镜里看到什么特别的内容。
    八月份,世界杯结束了。NBA也停赛了,国内的股市虽然继续下滑,但是很明显不是那么叫人忧心了。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未来一段时间里,墨西哥金融市场的危机,和索罗斯这条金融大鳄阴冷地目光了。
    美国方面,乔治拿到了美国广播公司百分之八点九的股票,而迪斯尼公司手上也拥有了百分之十二点三地股份。双方在股市中你来我往,把ABC和大都会的股票炒的不亦乐乎。很快,原本这几年一直平静的如同一潭死水的美国广播公司的股票,终于出现了一丝生机。只不过,任何人都知道,现在是庄家在炒作这只股票。散户想借此机会发财,也要想想自己有没有这样的本事。
    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的董事长穆非先生对目前两家公司的竞争,视若无睹,更是不对外发表任何看法。不过这样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广播公司的管理层就不免出现臆想猜测,然后人心惶惶,不清楚最后自己的东家究竟会是谁。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美国广播公司的管理层高级职员们,也第一次萌生了集体跳槽,或者是辞职的念头。
    如果按照历史轨迹的话,雷茜就是在这个时期受到影响,而后离开的美国广播公司,然后才返回台湾谋求发展的。
    1994年8月开始,墨西哥农民武装暴动接连不断,执政的革命制度党总统候选人科洛西奥和总书记鲁伊斯先后遇刺身亡,执政党内部以及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争权斗争十分激烈。政局不稳打击厂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进入墨西哥的外资开始减少,撤资日益增多。
    而从这一刻索罗斯这只老狐狸,也终于慢慢伸出了他的触手,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筹集资金。
    这个小动作,如果不是因为夏德章一直在留意,恐怕是很难发现的。因为夏德章前两次的“跟风作案”,收获很大,也引起了索罗斯的注意。因此这一次的大行动,索罗斯有意无意的提点了那么一下,然后就此隐去行迹,再次消失在众人的目光视线之内。
    即使如此,夏德章还是很敏锐的把握到索罗斯留下的一丝线索。也从中分析出,目前索罗斯能动用的资金并不会太多。毕竟有美国政府监视的情况下。索罗斯再要能光明正大的调动数目庞大的资金,恐怕也是难比登天。
    这也是索罗斯为什么要在世界范围内私下筹钱的原因。
    索罗斯是没有多少可用的资金了,但是这不代表赵文凯也没有。以目前看来,索罗斯自己也只能筹集到几亿美金而已,而跟风一起作案的国际炒家,最终聚集起的资金也会超过百亿以上。虽然不能和九七年亚洲金融风暴时的资金相比,但是对付墨西哥这样一个小国家,还是绰绰有余。
    只不过前期还好说,但是这一次是在美国政府眼皮底下作案,美国当局必定要出面干涉。最起码赵文凯所知,克林顿后来就为了平息这场金融危机,特地从国内调拨了超过两百亿美金的资金,加上国际援助,总计五百亿美金进入墨西哥,帮助墨西哥政府救市。
    而这其中美国方面的两百亿美金最终还会剩下多少呢?赵文凯笑了笑,三十亿美金,就是美国政府最后唯一得到的东西。一百七十亿就这样被这一场金融危机消化的干干净净,不清楚究竟是进了谁的口袋。
    1994年8月,赵邵糠正式代表青年党,与目前的执政党黄州,民党陈阿平参与竞选台北市市长。而青年党朱缟政与执政党宋玉一起竞选台湾省省长。至于另外一位同党内的党员汤根则是竞选高雄市市长一职。
    这一次青年党,为了这次竞选可谓是花费了不少心血。有着赵文凯的金钱开路,一切都变得简单许多。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赵邵糠还是没有多大的把握能一举成功。
    唯一的希望就是采用“母鸡带小鸡”的策略,尽可能的多拿几席省市政府议员的位置。
    只要能成为台湾“第三大政党”在议员席位上获胜,青年党的**之战就算是胜利了。
    赵邵糠本身对省长和市长的竞选并没有多大的期望,但是赵文凯的眼中,其中和赵邵糠一起竞选台北市市长的陈阿平却是一个自己十分不愿意见到的政客。
    此人堪称继李旺祖之后,台湾领导人中,赵文凯最不齿的一位。虽然在今年,台北市市长只是陈政坛前进道路中的一个台阶。但是赵文凯依旧不想让这位的未来的“总统大人”走的顺畅舒服。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次会议
     更新时间:2009…5…17 16:06:08 本章字数:4305
    陈阿平,1951年生于台湾省台南县官田乡,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韩国庆南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俄罗斯经济学院经济学荣誉博士。曾经做过海商法事务所负责律师,台北市议会议员,民进党中执委,“立法委员”,“立法院程序委员会”召集委员,以及即将担任的台北市“市长”。
    对于这个人,政治立场诡异多变,这也是政治人物的通性。不过叫赵文凯感兴趣的是,台湾不少人都喜欢称呼其为“平平”。表面看去,界然平平的不出奇,但是骨子里却是出奇的“不平”。用句俗语评论他,就是所谓的“蔫坏”。
    1994年台湾省省长的选举,赵文凯根本就不屑一顾。原因无他。1994年所谓的台湾省省长一职公开竞选,虽然是第一次,但是同时也是最后一次,随之台湾政府把“省政府”慢慢淡化掉,在这次公开竞选之后,这个行政单位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反到是关于台北和高雄,这两个“直辖市”而言,两地的市长到是满有吸引力的。
    首先对于现在的执政党的大本营台北市,台北市市长一职一直都是有执政党人士担任,可是这一次赵邵糠以及众多执政党少壮派的骨干分子,重起炉灶另开张,建立青年党。如此一来就等于分化了执政党目前的竞选力量。
    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执政党这一内讧,就给了民党一个可乘之机。而且,赵文凯知道,因为赵邵糠的“大逆不道”叛党的行为,使得李旺祖大为不满,私下里已经定下了“弃黄保陈”的策略。至于这位当局最高领导人为何做出如此选择,赵文凯却是不想深究。也没有那个功夫和这些政客周旋。
    既然当初选择私下里支持赵邵糠,利用新生力量制衡台湾政坛的发展。赵文凯就没有打算自己去做出头鸟,在外面抛头露面。
    不过要是说起来台湾的政治选举。赵文凯就不得不想到台湾的娱乐产业。为何能联想到这里?
    还不是台湾政治人物的做派问题,这些人做娱乐名人多过政治家。政治问题到了台湾,也慢慢变了味道,成了娱乐事件。总之,所谓的竞选就是一场政治作秀。其中过程地内幕如何,赵文凯就是想装作看不见,也不可能。
    从八月份一开始。什么执政党内贿选,民党内政治内讧。总之是乱七八糟。闹的乌烟瘴气的。
    其过程精彩程度超过娱乐节目。这点却是赵文凯不能不承认的。最起码这段时间的竞选准备时期,台湾的媒体就各自选定了码头,各占一方,开始为其摇旗呐喊者有之,互相抵毁谩骂者有之,不一而足。
    竞选没有开始。媒体之间的第一轮交锋就已经展开。火药味充斥着台湾各家报纸杂志,以及电视台。如此一来打开门来做生意已经开张好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