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重生在台湾 >

第7部分

重生在台湾-第7部分

小说: 重生在台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赵文凯的入党申请被批准了,而且GMD内部蓄意夸大,对外宣传此事。一夜之间,又在岛内掀起一阵风潮。
  而赵文凯更是被授以“明日之星”的赞誉。
  一切都在赵文凯的计划当中了。
  很难想象,刚读国小的神童竟然会受到GMD内政部长官的接见。
  1992年GMD内政部长官是吴德邢。
  (吴德邢:出生年月1939年6月19日,籍贯:台湾桃园,中国GMD主席(2007…),国际佛光会中华总会会长(1998…),伯仲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在1992年任内政部部长兼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
  对于吴德邢,赵文凯的印象只停留在2007年马世杰因“特别费案”,而因此其当选GMD主席。其他的是一概不知。
  在得知受到这位政坛老将的接见,赵文凯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情。说不是胆却,还是激动。还是面对历史变化到来时的恐慌。
  岛内媒体对这次的会面十分重视,无论是政治方面的新闻,还是娱乐方面的报道。
  吴德邢与赵文凯的这次会面无疑在各大报纸杂志上都会占据极大的篇幅。
  后来赵文凯才知道,那一天的主流报纸上的头版,都是自己那带有傻笑的照片。可怜吴部长,在版面照片上只剩下一只搭在赵文凯肩头的手臂。要不然天知道这件事情里有没有他的存在。
  其实所谓的会面接见,也只是政治宣传上走个过场。拍下几张照片。讲了几句冠冕堂皇的文章,又对赵文凯勉励了几句。一上午都没有过去,这次会见就草草结束。
  然后就是赵文凯的入党宣誓。
  你很难想象,一个曾经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孩子,面对GMD党旗宣誓时是怎样一副心情。
  不过,对于新人生的尊重,赵文凯还是郑重其事的在党旗下宣下自己的誓言。
  总理立承先启后救国救民之大志,创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之宏规,领导国民革命,兴中华,建民国,於今全国同胞,皆能一德一心,共承遗教者,斯乃我总理大智大仁大勇之所化,亦即中国列祖列宗所遗天下为公大道大德之所感。今革命基础大立,革命主义大行,而内忧外患,与革命之进展,同时加重。凡我同志,应知吾党上对亿万世之祖宗,下对亿万世之后代,中对全国国民与世界人类,所负之责任,更千百倍於往昔。
  我总理深知国者人之积,人者心之器,国家之治乱,系於社会之隆污,社会之隆污,系於人心之振靡。又知往古圣人诚正修齐治平之一贯大道,与修身为本之唯一至德,为救国救民救济全世界人类之无上要义,故不惮於遗教中,再四谆谆告诫。本大会懔於遗教之伟大深切,与国难之严重,更鉴於世界人类祸患之方兴未已,确信自立为立人之基,自救为救人之始。特制为全党党员守则十二条,通令全体同志,一致遵行。务期父以教子,师以教弟,长官以教属僚,将帅以教士兵,共信共行,互切互磋,亲爱精诚,始终无间。人人能成为世界上顶天立地之人,斯中华民国成为世界上富强康乐之国,然后三民主义能实行於全国,弘扬於世界,千年万世,永垂无疆之休。惟我负革命建国大责重任之全党同志共守之。
  一、忠勇为爱国之本
  二、孝顺为齐家之本
  三、仁爱为接物之本
  四、信义为立业之本
  五、和平为处世之本
  六、礼节为治事之本
  七、服从为负责之本
  八、勤俭为服务之本
  九、整洁为强身之本
  十、助人为快乐之本
  十一、学问为济世之本
  十二、有恒为成功之本
  从这一刻,赵文凯真真正正的成为了“台湾人”。
    正文 第九章 定向
     更新时间:2008…4…30 23:45:48 本章字数:2398
  第九章
  享受了一个多星期媒体的骚扰,体验了下多少年后大明星们的生活。赵文凯终于败下阵来。办理休学,藏在家中闭关修炼去了。
  期间林妹妹还来看过赵文凯,周同学也来过。
  林妹妹那迷人的大眼睛中带了无数个小问号:“你这样,以后还会不会回学校上课?”
  “当然回,毕竟我还是学生嘛。”赵文凯躺在床上,一把拉过林妹妹,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已经十一岁的林妹妹对男女之妨并不甚了了。与赵文凯又十分亲近,自然没有什么局促的。只是担心赵文凯忽然就再也不上学了,自己心情有些低落。
  只是不知道她是担心赵文凯,还是担心以后没有人请客了。
  “那你什么时候才回学校上课?”林妹妹侧坐着身子,肉肉的小手不时抓抓床单。
  赵文凯仰头望了望天花板,喃喃自语道:“也许明天,也许后天,谁知道这些记者怎么这么闲呢。”
  记者其实并不闲,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工作。赵文凯对于他们来讲,无疑就是奖金,无疑就是薪水。
  只是这个时候的赵文凯还没想到而已。
  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月转眼就过去了,算算时间,马上就要到升级考了。
  林妹妹也常来赵家“帮助”赵文凯补习功课。
  赵妈妈还说呢,这孩子生的乖巧,要是给我做儿媳妇就好了。
  赵文凯闻听眼睛就是一亮,精神暗示意味极浓的说:那就先把亲定下来不就行了?到时候你儿子也不用出去找对象了。
  庞雯娟根本就以为儿子与自己开玩笑,只说一句:人小鬼大。然后就再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
  其实哪里是林妹妹给赵文凯补课啊,应该反过来说。
  国小的课程简直是太简单了,相对国内而言更是简单。因此两人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升上了五年级。
  依旧是同班同桌。
  这段闭关的日子里,赵文凯又在宝丽金骗来百万大钞,出版社也是硕果累累。
  思前想后,自己未来的事业主要定位在传媒业。向来都有人说,媒体记者是无冕之王,拥有了强大的舆论工具,自己以后的日子必定好过。而成为如默多克那样的传媒巨头,无疑是个完美的选择。
  当然了,自己知道能赚钱的行业很多,有机会随便参与一下,借着时代的走向,自己比常人多几年的预见能力。自己也不介意世界首富这个头衔。
  想到生活竟然如此美好,赵文凯就是做梦也能笑出声来。
  。。。。。。
  八月份由赵文凯父亲为法人代表注册的“华夏传媒有限公司”悄然无息的成立了。
  企业法人代表为赵子明,公司董事长则是还没有身份证件的赵文凯。总经理及员工都为赵文凯一人。
  也就是说,这间注册公司,其实跟皮包公司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老板是一位小政治娱乐名人而已。
  对于成立这样一家公司,赵文凯是出于深思熟虑的。既能引导时代舆论的走向,又能攻击下自己看着不爽的敌人,可谓是攻守兼备,只要不和当局政策相违背过甚,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个时间的传媒可没2000年以后厉害。赵文凯深知舆论的影响,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而台湾的娱乐业此刻正值兴盛之际,娱乐界还有着很大的可塑性。
  只不过在此期间,赵文凯首先要聚集大量资金,然后收购一家岛内知名的媒体。或者控股一家电台。
  至于文字出版以及网站建设同样是重中之重,其中网站就是赵文凯的杀手剪。要知道未来网络的力量是现在的人不能想象的。
  可是无论是收购还是控股,对于现在的赵文凯来说,那简直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钱啊!老子怎么才发现自己这样穷啊!”赵文凯在房间内气的跳脚。
  楼下,赵子明自顾自的看着一份报纸。妻子庞雯娟听到楼上儿子喊穷的声音,大为奇怪。
  “子明,这个月的零用钱是不是给少了?怎么儿子老喊没钱呢?”庞雯娟疑惑的问道。
  赵子明放下报纸,看了看楼上,又看了看妻子,然后长叹一声:“这小祖宗要卖一件东西,结果太贵买不起,自然喊穷了。”
  庞雯娟前几天还记得自己那十分能耐的儿子手中有近千万的储蓄呢,要买什么会买不起?
  “他想要卖什么啊?”
  赵自明眼珠子翻白,说道:“电视台!”
  庞文娟:。。。。。。
  1993年传媒大亨默多克以近九亿美金的价钱收购了香港卫视(StarTV),从而彻底打开了自己传媒帝国的新局面。
  面对如此强劲的传媒大鳄,自己只是想收购一间比较普通的电视台都做不到。这如何不叫赵文凯无比郁闷。
  只是怪自己太“年轻”,在台湾起步的太晚。
  真如那些名家所说,时间当你的用起来的时候,你会就会觉得时间太短。
  这话对赵文凯同样有效。
  台湾无线电视台主要有:台湾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视”,英文简称则为“TTV”;中华电视公司,简称“华视”,英文简称则为“CTS”;中国电视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视”,英文简称则为“CTV”;民视电视公司,简称“民视”,英文简称则为“FTV”;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简称“公视”,英文简称则为“PTS”几家。(公视虽然也是无线台,但其定位本来就属服务小众,不能算主流。)
  其中“台视”和“公视”为台湾省政府所有。“中视”为国民党所有,而“华视”则在台军方手中。
  在未来几年中逐渐的成为民营企业,至于自己只要拿到其中一家,就算是占了便宜了。
  不过台湾政治和资本分割不开,全世界都知道想要在这里面分一快肉难比登天。
  思前想后,赵文凯也没算明白,这里面哪一家比较容易下手。
  哎,人家一个个重生过来的怎么都那么容易成功,怎就我这么难呢?
  这时赵文凯的父亲自楼下上来,敲门进到赵文凯房中,把一份报纸朝他一丢。面无表情的说道:“友联全线公司怎么样?”
  “友联全线公司?”
    正文 第十章 起步
     更新时间:2008…4…30 23:45:49 本章字数:2429
  第十章
  说起来,友联全线公司也许大家并不熟悉,可是提到另一个名字“东森电视台”,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
  友联全线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3年更名为力霸友联公司,早期以录像带供给、第四台播送为主要业务范畴。自1997年9月底更名「东森电视台」,2002年9月购并同业「超视」电视台,合计经营八个有线电视频道。
  说实话,要不是因为报纸上写着友联全线公司招聘有关电视传媒方面的广告,赵子明也不知道有这样一家公司。
  既然赵文凯没有大量的资金,又想进入电视台这个领域。那么这个友联全线公司就是最好的跳板。
  赵子明虽然不清楚儿子的打算,但是出于对赵文凯的信任,还是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这叫赵文凯十分感动。
  八月中,赵文凯在台北人才市场开始招聘公司员工。
  其中由上至下,几乎所有部门都“缺”人。也就是说,这个公司除了老板以外,连清洁人员都没有。
  台湾的“希望之光”、“明日之星”,号称台湾第一的十二岁神童竟然开办公司,这在人才市场无疑是掀起了一场地震。
  几乎在赵文凯一出面,公司的展台前就挤满了人。可以说,看热闹的不少,真正上来应聘的却没有一人。
  因为在众人眼中,这个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